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隔减震技术在既有建筑加固中的应用与选择

时间:2019年10月21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隔震加固法,即在地震作用下将结构变形汇集于隔震层上,阻碍能量传递到上部结构,防止原结构地震反应,增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安全度。该法,需要在结构物的某处设置必要的耗能器或是构件,耗散部分地震输入能量,抑制结构产生的地震反应,使建筑物拥有更

  摘要:隔震加固法,即在地震作用下将结构变形汇集于隔震层上,阻碍能量传递到上部结构,防止原结构地震反应,增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安全度。该法,需要在结构物的某处设置必要的耗能器或是构件,耗散部分地震输入能量,抑制结构产生的地震反应,使建筑物拥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近隔减震加固技术原理,探讨了既有建筑加固中该如何选择和运用隔减震技术。

  关键词:隔减震技术;既有建筑加固;应用;选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抗震能力,是建筑土木工程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抗震、隔震的重要内容。建筑物加固,即结合建筑物已有的鉴定结论修复建筑物存在的缺陷、损坏,增强建筑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关建筑抗震加固,我国在设计和研究上速度较慢。正因为此,我们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所要求,防止地震对居民造成过多的损伤和危害。

  一、隔减震加固原理

  传统结构抗震,指的是结构抗御地震作用的某种能力。日本同样对隔减震加固作了具体的界定:忍耐地震作用的一种能力(耐震)。也就是:结构抵抗地震作用应当传输的全部能量。而隔震结构,大多是利用隔震层对多数能量进行隔离,防止其传递给上部结构,并及时地消耗该部分能量。减震结构,可运用耗能装置对结构中已有的能量进行吸收,防止结构振动。

  这就说明,隔震、减震技术均是利用某个装置或是设备来对地震能量进行吸收,避免主体结构遭到地震的影响。因此,我们将上述两项技术引入到建筑加固设计,使其变成抗震加固中的新方法。同时,它们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十分明朗。

  二、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隔震技术的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抗震加固,隔震技术是将硬抗的力量转变成疏导力量。同时,隔震技术仅仅是对基础部分进行施工,对上部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建筑工程中,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大多为8度五层建筑物,并使用叠层橡胶垫进行隔震。加固目标,其防烈度为8度。不隔震时,建筑上部结构产生的地震震力不低于6度。

  另外,上部结构必须为8度。针对建筑物,隔震可选择地下室柱头,在结构下方3.2m框架地下室。其中,地下室顶板应选择厚度为250mm的土板,材料最好为钢筋混凝土,刚度较高。楼高适中,并考虑到隔层加固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建议将地下室柱隔断改为柱头隔震。从构成上看,其直径为300mm橡胶垫,不同柱子都需要有铺垫。接下来,可以对隔震层进行施工,设计好上部结构,确保叠层橡胶隔层可以满足相应的位置要求。

  在此基础上,隔震支座应当要和上下部结构之间进行牢固连接,充当必要的隔震层。地下室柱在加固过程中,室柱基础必须稳定,同时确保足够的刚性,为隔震支座设置好支点。另外,室柱必须围套,扩大建筑物结构柱下已有的平面。而牛腿,应考虑隔震支座以及支墩空间。支墩浇筑,应控制好上下围套,支墩处还必须留出适当的间隙。

  围套设计应符合适当的强度,在支墩间设置钢契块,各项施工结束后使用千斤顶来将上部予以顶起,及时撤出钢契块,最后将千斤顶予以卸掉。分析隔震结构,在在8度的地震力作用下,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明显要低于地震出现前的结构框架。隔震后,上述比值为0.16。如果设防烈度有所下降,从8度减小至6度才能满足减震系数0.25。此时,隔震层可以符合承载力的基本要求,建筑上部部件无需采取任何的抗震加固方案,实现既定目标。

  三、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减震技术的应用

  运用抗震减震技术时,需结合现行的行业规范选择合适的抗震方法与规划,明确建筑承载力及其变形能不能满足技术标准,分析减震技术的合理性。不论建筑性能还是减震,需满足相应的标准,做好加固抗震。该技术有显著的施工效果和优势,在地震震力早期出现的情况下便可及时耗散,使能量往下开始传播。借助于消能减震支撑,较好地增加薄弱层的抗震性能,省去更多的经济效益。消能减震技术需要配备合适的阻尼器。

  在强、中、弱地震力下,均有良好的特性。设计过程中,一是根据现行规范来对抗震设计方法进行验算,判断承载力、变形性能究竟能不能满足要求,分析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则明确阻尼器的个数及其布置方式,调整阻尼器布置,确保结构符合最初设定的性能目标。

  除上述外,要设计出阻尼器,同时要对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进行计算,将阻尼比正常地代入到原结构中,以便验算出构件承载力。有些构件承载力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及时加固。该过程中,仅涵盖阻尼器这组变量,利于实现。

  消能减震:在风载、中小地震的作用下,抗震能力较强,符合原结构的使用。强震作用下,耗能减震器可以对输入结构中已有的地震能量进行传递,减轻地震反应,防止主体结构出现非弹性变形,确保原结构的平稳与科学。该方法,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充分地耗散,使能量传递到下部基础。消能减震支撑,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结构薄弱层自身的抗震性能进行改善,达到满意的加固效果。以某综合大楼为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共计6层,高度22m。

  在地震作用下,若选择从前的加固方法,除了要扩大巨额成本外,同时也会延长工期。运用消能减震法来进行加固,可以对柱顶予以凿面处理,用高等级混凝土进行修补,处理其中的某些节点,选择锚栓固定柱子钢板。加固此工程共用30个黏制阻尼器,出力700kN。根据消能器的布置与楼层位移角,在一楼装载15个相同型号的黏制阻尼器。另外,二楼同样需要装载10个阻尼器。工程预算方面,将加固费用控制为120万元上下。运用消能减震技术,造价可以节约15%,达到满意的减震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利用减震隔震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设计,实际上是对设计理念的一种升华与飞跃。该项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常规加固措施提供较好的补充和延续,可以适应建筑抗震与隔震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健.隔震技术在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01).

  [2]李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述评[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04).

  相关刊物推荐: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方面的专业性期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