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异同分析

时间:2018年05月0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目前各国的传统媒介逐渐面临着危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的形态也在不断的演变,下面文章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平台新闻报道的相同与差异,也论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面临的变化,媒介融合对于《人民日报》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

  目前各国的传统媒介逐渐面临着危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的形态也在不断的演变,下面文章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平台新闻报道的相同与差异,也论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面临的变化,媒介融合对于《人民日报》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提升了《人民日报》的影响力。

  关键词 :《人民日报》,媒介融合,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媒介之间相互交融,科技飞速发展,进而媒体形态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同时,各种媒介不可避免的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这些将会附着在所携带的信息上。伴随互联网文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将会变为碎片化、浅湿化、图片式的阅读。要想在此环境中继续“生存”,就必须迎合时代变化,打造出符合媒介融合环境的新特征。

  1 各平台新闻报道的相同点

  1)各平台的资源共享。就当今媒体融合的发展状况而言,门户网站、社交的媒体平台和其它终端可以在纸质版以外的地方,运用自由组合的方法,从而进行进一步深入结合,其中主要有生产平台的原创内容和由纸质版提供的公共稿库中的某些重要内容,然后内容产品在重新定向环节制作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因此,对某一个事件的报道而言,《人民日报》中每个平台会在自己的原创内容中自行添加一部分共享资源进行利用。就像“两会e客厅”就是一个报道2015年两会相关的特别节目,主要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携手共创,这3个媒体分别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对其进行阐述,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乌鲁木齐暴恐案件的报道,其中的《“零容忍”铲除暴恐分子》在这3个平台上分别有所报道。

  2)标题形式以单一型为主,较少使用修辞手法。之前传统的报纸对两会的报道,大约仅仅有10%的标题中运用了修辞手法,在微博中有修辞手法的大概是14%的标题,微信中稍微居多,可达16.7%。最具代表性的,比如对乌鲁木齐暴恐案的报道,传统的报纸标题中仅使用了一条修辞手法,微博和微信也仅有量条使用了修辞。

  3)语言风格相似的传统报纸和官方微信。微信中对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大部分还来源于传统的报纸,因此,就引用原文来讲,其语言风格也有较高的相似度。传统报纸对新闻的报道,一般是谨小慎微,但是微信和其略微不同,它在报纸的层次上,掺进了互联网派头,产生了就像是睡前读物一样的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东西,虽然如此,依然没有改变其说教的本质。2015年对两会的报道中,微信和报纸在准确性、庄重性、严肃性、深刻典雅性和积极乐观性等方面的比例相似。微信中对乌鲁木齐暴恐案的详细报道包括语言风格大约50%都来自于当天报纸的报道相关报道。

  2 各平台新闻报道的不同点

  1)传统报纸的特点。

  (1)原创率最高,以纯文字形式为主。报纸、微博和微信对新闻的报道各有特点,其中,报纸的最大特点是新闻数量最多,微博则是在发布时间上契合与我们常人的作息规律,微信的特点就是每天按时推送3次,时间不固定,每天的报道数量相对比较稳定,篇幅长度大都不会超过半版。我们都知道,报纸主要是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报道,微博的报道来源最广泛,主要渠道有通讯社、各个网站、个人的微博账号。微信主要依赖于报纸的内容等。

  (2)报纸最注重对政治议题的报道。谈及《人民日报》,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政治议题,相对于软新闻来说,更倾向于硬新闻的报道,特别是娱乐新闻几乎为零。以2015年为例,上半年的相关报道得出,政治议题的所占比重达到了最高。从报道时间方面分析,报纸、微博、微信对2015年两会的报道分别为20天、两天、几乎没有任何热度甚至报道。并且就报纸而言有大约30多个栏目对两会进行详细报道,反观微博和微信,仅仅安排了两三个相关栏目。

  (3)语言最淡定从容,稳重大气。距离传统报纸的诞生已经有60年之久,对各种新闻报道的经验丰富,每一个报道都能一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特别是对两会这样的政治事件的报道,更是充分展现了其相当严谨的风格前行,其实报纸对政治事件的报道实现了从说教式向简单机械式的跨越性转变。虽然突发事件无法预测,但是,人民日报面对这样的情况面不改色,不像微博和微信那样充满感情色彩。

  此外,媒体尤其是人民日报对于人生和财产安全报道的主基调是严肃和庄重,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切实报道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改革的成果更好的以这种方式传达给人民,始终以正义的立场来面对恐怖分子,也正是因为这些,难以避免的给人留下呆板、不留情面的印象。

  2)官方微博的特点。

  (1)突发事件中的时间优势。就乌鲁木齐暴恐事件而言,微博和微信在事发后立即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因此与传统报纸相比,在时间上占有了绝对优势,同时,可继续发布和不断更新信息的载体,还包括网站、网友和通讯社。相比较而言,虽然微信也在当天对此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但是主要内容侧重于对多篇报道的总结发布,从而,信息的时效性就显得没那么明显。

  (2)重大事件中直播优势的展示,也存在碎片化。关于两会报道的过程中,微博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对央视的直播进行截图,例如对政协常委的工作报告和记者会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排版到直播;其中,在报道两会e客厅时,不仅有人民网的共同参与,同时还专门附有相关链接,从而我们可以观看完整的视频。

  (2)对互联网娱乐精神和真性情的把握。在2015年对两会的相关报道中,报道侧重于代表履职故事的叙述,对现场代表委员的突出事迹进行强调报道,对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进行赞扬,另一些则是对两会和深化改革的相关报道,大都以赞扬为主,“报喜不报忧”的立场显而易见。相比之下,官方微博并没有像报纸那样对代表大加赞扬,更进一步报道了两件负面事件,正是微博这种敢于实话实说的做法,才让我们对两会的相关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官方微信的特质。

  (1)对新闻的宏观把握。在2015年两会的相关报道中,报纸和微博的共同点是较多的从代表委员的角度出发进行报道,主要侧重于微观的、细节上的报道,但是微信,报道的内容则比较宏观,粗略的涉及改革内容、会议和相关报道等。

  (2)对《人民日报》等依赖过多,导致创造性欠缺。微信在报道的过程中,经常把当天报纸的内容直接照搬,然后通过对某些文字的形态或颜色进行改动来突出主要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就比如随机调查发现,微信中来自传统报纸和官方微博的信息分别高达52.4%和13.6%,在对两会的相关报道中,就有50%均来自于当天的报纸,偶尔也会有少部分摘自人民网。

  3 媒介融合对《人民日报》的影响

  1)适应形势的过渡手段。微内容在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的促进下快速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正是由于微内容使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受众慢慢的接受并选择了这些新媒体,想要在快速阅读时代让读者找到一个“入口”吸引他们读下去,就需要更少的文字,更多的图片,更有趣的标题跟小型的版面。

  2)不同平台的自我展示。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旧媒介一直都是新媒介里的内容,同时新媒介也是旧媒介的来源途径,比如报纸可以作为互联网的内容,互联网同时是报纸获取内容的途径之一;这两种媒介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往往是旧媒介在新媒介上汲取所需的内容同时做出符合自己的变化,进入小范围传播的形式或者是艺术化的生产形式。这种就是传统的报纸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汲取所需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微博和微信通过报纸的内容来报道自己的新闻。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报纸的价值观、形象和媒体职能一直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上延续着,但是这些新媒体平台又进行了革新,比如在新闻报道方式和话语系统上做出了改变。官方微博在新闻发布中以更贴近大众的姿态来进行对话,对新闻报道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来报道,这种方式比单一的读图读文字的方式更具优势。

  3)应对竞争对手。传统报纸和新媒体在竞争过程中,传统报纸的最大弱点就是时效性,即不能迅速有效的进行发布报道。为了让大众及时了解信息,新媒体的创新点在于及时对新闻资源进行开发报道,因此在微博和微信上关于党报的很多报道内容都和传统报纸有所不同,在互联网上迅速有效的获取其他平台上新闻资源,体现出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如今传达国家政府颁布的政策指令等原来的新闻传播职能依旧保持着,并且各种新闻的报道和评论在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也很频繁,通过观察微博的粉丝数和评论量,人民日报在舆论界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它依旧有很大影响力和话语权,并没有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孙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狀、表现形式与未来[J].科技与出版,2011(4):71-76.

  [2]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相关阅读: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选题要求应依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标题立意要新,下面论文发表网站编辑给大家提供部分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希望想发表论文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