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简析牛蒡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15年07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牛蒡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当菜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受人们的欢迎。栽种牛蒡也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本文是一篇优秀的 农业职称论文 ,讲的就是高产栽培牛蒡的技术。 摘要 牛蒡是一种药菜兼用型植物,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牛蒡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当菜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受人们的欢迎。栽种牛蒡也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农业职称论文,讲的就是高产栽培牛蒡的技术。

  摘要 牛蒡是一种药菜兼用型植物,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介绍了牛蒡的生育特点,并从品种选择、整地做畦、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牛蒡,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牛蒡别名大力子、蝙蝠刺、树根菜、东洋参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其肉质根芳香独特,细嫩香脆,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淀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延缓人体衰老,并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2]。牛蒡一般产正品22.5 t/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5.0 t/hm2,产值在4.5万元/hm2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栽培方法也易为人们所掌握。现将牛蒡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生育特点

  1.1植物学性状

  牛蒡株高1.0~1.5 m;根粗壮、呈圆柱形,根长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 cm,根横径1.5~4.0 cm,表皮粗糙,肉质灰白色,易空心;茎直立,上部多分支;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柄长70 cm左右,叶片心脏形,叶缘波状或有细齿,叶长40~50 cm、宽35~40 cm,叶面光滑、淡绿色,叶背面密生白色绒毛;第2年或第3年春天抽生花穗,花穗上着生头状花序,开花期为7—9月;果期为8—10月,种子椭圆形、长6~7 cm、直径2 mm、灰褐色,千粒重12 g左右。

  1.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为喜光作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 ℃。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 ℃,地上部不耐寒,低于3 ℃即枯死,根部耐寒,可耐 -20 ℃的低温。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需要较为湿润的土壤条件,但田间不能有积水,如积水时间过长,易导致肉质根腐烂或大量发生歧根。牛蒡为长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日照条件。牛蒡适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忌连作,长期连作其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2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栽培上可选用新林1号、柳川理想、东北理想、白肤等品种。其中新林1号食用的肉质根表皮呈金黄色、品质优、生长势强、抗病、耐干旱、产量高,比一般品种增产10%以上,是目前牛蒡生产上的最佳品种,品质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柳川理想肉质根呈圆柱型、光滑、长度大,具有增产潜力大、耐寒性强、长势旺、皮色好、香味浓、采收期长的优点,但秋播不宜过早,以免先期抽薹。东北理想肉质根外观呈淡黄色,肉白色,条型大、长、光滑,产量高,商品性好,是加工出口的理想品种。白肤肉质根呈淡褐色,肉质柔软,条型大、长,剥皮后肉质根变褐程度轻,较受消费者欢迎。

  2.2整地做畦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耕。播种前施肥碎土,开沟起垄做畦,一般畦宽80 cm左右。撒施充分腐熟的厩肥45~60 t/hm2、碳铵750~1 2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碎土后开沟做畦,深埋肥料,整平畦面。

  2.3种子处理

  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除去秕粒籽和畸形、小粒的种子,并置于太阳下晒3~4 h,种子处理一般有3种方法。一是热水烫种。为使牛蒡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用55~65 ℃热水烫种,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烫种时用木棍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 ℃时,加入凉水,在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 h。二是药液浸种。用0.6%~0.7%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或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40~50 min,然后用清洁水清洗干净,再继续浸种8 h。三是药粉拌种。用种子重量0.7%~0.8%的药粉拌种,可防治苗期病害,常用拌种的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锰锌和40%的瑞毒铝铜。拌种时,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内,再放入所需药粉,密闭袋口,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

  2.4播种

  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栽培季节可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秋季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以3.75 kg/hm2左右为宜。在已经准备好的垄上开沟,沟深5~7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如墒情不足时,可带水播种,等水下渗后,将种子撒入沟内,再覆盖土壤,厚1.5~2.0 cm,拍平垄面。

  2.5田间管理

  牛蒡播种后5~7 d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当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株距在6~8 cm。对缺苗穴进行移苗补栽,可用小铲深挖,带土移栽,不伤主根,栽后浇水稳苗,次日再浇,以保成苗。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可用10.8%高效盖草能375~450 mL/hm2对水750~900 kg,牛蒡出苗后在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750~900 mL/hm2对水225~300 kg,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在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时,应向根部培土,以利植株生长。牛蒡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 cm时,在垄顶开沟追施尿素150 kg/hm2;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长时结合浇水撒在垄沟里,施尿素120~150 kg/hm2;第3次在肉质根膨大后,可用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追施,最好用木棍打孔,把肥料施入10~20 cm深处,然后封严洞,以促进肉质根迅速生长。牛蒡生长前期要浇水防旱,水量不宜过多。如果是秋播最好在11月下旬浇1次越冬水。春季直播的牛蒡,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沟,保证雨止水干,不留积水。牛蒡生长后期一般不宜浇水,注意排水[3-4]。

  2.6病虫害防治

  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连纹夜蛾可用氧化菊酯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7适时收获

  牛蒡的生育期150 d左右。过早收获,肉质根尚未长成,产量较低;过迟收获,则肉质根老化,影响品质。春播的大约在9月下旬开始收获;秋播的在翌年5月中下旬收获。采收时,可用镰刀将地上茎在距地面20 cm处割掉,然后由垄侧开挖,露出肉质根后拔出,洗净刮去黑皮晒干即可。

  3参考文献

  [1] 窦兴霞,魏东.牛蒡的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10):82-83.

  [2] 李群.牛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16):8-9.

  [3] 叶晓春,丁淑萍,帅卫东.牛蒡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7):59.

  [4] 魏东,赵新玲.高产优质牛蒡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6(3):30.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