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农艺师发表论文之分析荸荠秆枯病

时间:2015年06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荸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以当水果吃,又可以做蔬菜吃。虽然荸荠吃起来很好吃,但是培育它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因为荸荠秆枯病是经常发生的。很多 农艺师发表论文 时经常会写到关于荸荠秆枯病的文章,下面就是一篇关于

  荸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既可以当水果吃,又可以做蔬菜吃。虽然荸荠吃起来很好吃,但是培育它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因为荸荠秆枯病是经常发生的。很多农艺师发表论文时经常会写到关于荸荠秆枯病的文章,下面就是一篇关于如何预防荸荠秆枯病的论文。

  摘要 介绍荸荠秆枯病的田间表现,分析其病原和侵染流行情况,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证”的防治策略,以为荸荠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荸荠秆枯病,症状,病原,防治对策

  秆枯病俗称茡荠瘟,无为地区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减产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已成为荸荠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发病的田块不仅减产,荸荠品质也受到较大影响,已成为影响荸荠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该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农艺师发表论文

  1病害症状

  秆枯病菌主要危害荸荠植株的叶鞘、茎杆和花器。秆枯病的田间症状有3种:①普通型。为常见的典型症状。初生病斑为浅褐色或暗绿色小点,扩大后呈梭形,病斑长3~30 mm,平均14.9 mm;颜色为枯黄色,中间灰褐色[2]。病斑后期相互合并,形成条状形不规则大斑。②急性型。在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直径2.5~4.0 mm。③褐点型。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常产生1 mm左右的褐色斑点,斑点数量较多,部分茎杆病部组织成纵向凹陷后折断枯死。荸荠秆枯病产生病斑后,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使茎杆从顶部向下部逐渐失水枯死,或折断倒伏。湿度大或早晨露水未干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斑易失水干燥,中间灰白色,外围暗褐色。病斑密集严重时秸秆枯死倒伏,呈暗稻草色。

  2病原及侵染流行

  2.1病原物

  秆枯病病原(cylindrosporiumeleocharidislentz)称荸荠柱盘孢菌,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柱盘孢属真菌。菌丝无隔,无色至褐色,分生孢子盘细长,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无色至淡褐色,短棒状,不分枝,顶部尖削;分生孢子无色,线形至新月形。

  2.2侵染流行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新产区则以带菌球茎为初侵染源。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从叶片气孔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气温24~26 ℃时,潜育期6~9 d,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3]。晚水荸荠一般8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中旬始盛,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盛发流行,霜降前后停止蔓延。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发病适宜温度20~29 ℃,当气温适宜时,湿度决定病害的流行程度,阴雨连绵,浓雾或重露天气,病害发生迅速。连作田块或种植过密8月底9月上旬封行的田块有重发病的危险。封行过早,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特别是早期氮肥过多,生长旺盛,荠杆柔嫩,容易感染病害。荸荠生长后期脱肥和经常脱水,植株抗病力下降,有利于发病。

  无为地区1997、1998年都是9月5—6日出现病重,且来势凶猛,前3 d荸荠田一片青绿,3 d后一片枯黄。根据该病的潜育期为6~9 d,可知8月下旬病菌已侵入。

  3防治对策

  依据该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球茎和田间堆垛病杆,病菌分生孢子经风雨和灌溉水传播到健荠杆上反复侵染危害的特点,对该病的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证”的策略。

  3.1种球茎或荠苗处理

  球茎或荠苗药剂处理:用30%瑞苗清水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于育苗前将球茎浸泡18~24 h,定植前再把荠苗浸泡18 h。移栽前3~5 d可用30%瑞苗清1 500倍液喷淋1次“送嫁”药,以推迟发病时间。在消毒技术上,连作田块以浸泡荠苗加施药土对荸荠秆枯病防效好。用30%瑞苗清1 000倍液浸泡荸荠18 h,并用克百威加敌克松于移栽前施入苗中,效果好,保苗期长。

  3.2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

  结合生产或加工所需,因地制宜选用荸荠抗病品种。据此,无为地区可选用浙江余杭大红袍荸荠,安徽省的铜陵荸荠、芜湖荸荠等。实行轮作,尤其是老病区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防治病害。

  3.3加强田间管理

  认真落实荸荠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防止病害传播蔓延。施肥上采取平衡施肥,掌握“前稳中控后攻”的原则,芽苗生长期施肥稳长促壮杆[4]。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土杂肥30~45 t/hm2,对肥沃田,可在移入本田前2~4 d,深施碳酸氢铵1 125 kg/hm2,加过磷酸钙375 kg/hm2。栽后7~10 d,施尿素150 kg/hm2,促分蘖、分株。旺盛生长期施肥控旺长。以磷钾肥为主,用钙镁磷肥150 kg/hm2加硫酸钾或氯化钾300~375 kg/hm2撒施,或用氯化钾复合肥375 kg/hm2撒施,促杆色转淡,为攻壮粒打基础。球茎膨大期攻肥促粒。主要掌握看苗适时攻肥,应以氮钾肥为主,当荸荠球茎达2 cm时,用硫酸钾150 kg/hm2或氯化钾复合肥300 kg/hm2加尿素150 kg/hm2施第1次壮粒肥,10~15 d后看苗的情况再施1次,施肥时要有水层。整个大田生育期施用氮磷钾肥比例为1∶0.40∶1.03。在水浆管理上,掌握湿润育苗,浅水移栽,寸水返青,薄水(5~7 cm水层)促分蘖、分株,够苗封行后,应灌10~12 cm水层控苗,其间视长势可排水适度露田,促早扎根。荸荠球茎基本定型后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收获。同时,做到排灌分开,避免串灌和漫灌,并及时排除洪涝水,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减少病菌随水流散传染的机会。处理好发病田块的病苗,挖荸荠前,将病苗全部割除,集中烧掉,挖净病荠。次年开春后,把遗留田中的荸荠打捞干净,减少病源基数。此外,把田边、沟边的野荸荠及自生苗铲除干净,减少初侵染菌源。

  3.4治虫防病

  荸荠的主要虫害是荸荠螟,荠苗受害后留下大量虫伤口,破坏分蘖节,阻碍营养物质、水分的输送,植株生长变弱,抗病力下降,有利于秆枯病菌从伤口侵入,加重病害的发生流行。因此,及时防治虫害也是防治荸荠秆枯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30%瑞苗清+55%五谷盈+25%万祥微乳剂1 5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62.25%锁病可湿性粉剂)+多利来+40%都能治1 000倍液或45%代森铵1 000倍液及25%炭疽立克乳油1 000倍液对秆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参考文献

  [1] 赖传雅.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1994(2):85-86.

  [2] 谭光新.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广西杆保,2004(1):24-26.

  [3] 席明.荸荠秆枯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措施[J].植物医生,2008(3):35-36.

  [4] 赵玉华.荸荠杆枯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141,143.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