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科学精神培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

时间:2019年11月12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科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学科自身特点,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科学施策,才能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贯穿于教学全程;教学方式上要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科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学科自身特点,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科学施策,才能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贯穿于教学全程;教学方式上要以议题为主抓手,综合案例式、辨析式、参与式等方式方法;课程形式上要以打造活动型课程为旨向,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评价维度上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级水平划分,采取多元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力及价值判断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形式;评价维度

思政课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较之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似乎有些难以把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思政新课标”)对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作了特有的界定: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由此可见,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其特有性质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所强调的是思维与精神取向上的科学性,它的培养目标指向让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科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学科自身特点,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做到科学施策,才能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上取得实效。

  一在课程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1.力求做到培育无痕化,追求润物无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具体内容本身就是科学精神素养培育的好素材,高中思想政治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大必修模块,课程内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阐述,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过程。但从以往的教学来看,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中存在空洞说教、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等现象,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了无兴趣,而没有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科学力量。

  因此,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良现状,打造活动型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融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在广泛的活动参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活魅力,特别是领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与中国实际结合过程中所呈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而让说教能理直气壮不再空洞,让教育不再是生搬硬套,也使得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真正做到“踏雪无痕、悄然生根”,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克服培育时有时无倾向,要一以贯之。科学精神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定内容与表现,决定了对其培育的特殊性与广泛性。特殊性在于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区别于其他学科所承载的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任务,如一些自然学科教学中的科学精神主要是相对于人文精神而言的,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科学精神显然不是这样的视角。而这里的广泛性就是由特殊性所规定的,正如前文所言,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体系所贯穿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成果,特别是最新成果,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应有意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精神培育当然是一以贯之的。

  笔者认为,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对科学精神的培育时有时无或者可有可无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与狭隘性。比如,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哲学知识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在规律、真理等内容的教学中才突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育,殊不知整个哲学知识的教学都是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都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而这本身都是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四个自信”。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目的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的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政新课标就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首条基本理念,旨在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其路径就是面对当前社会变革与创新实践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用历史的、现实的、辩证的、文化的、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去观察、辨析、反思与实践。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在教学方式上,以议题为主抓手,综合案例式、辨析式、参与式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及正确的价值取向。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内容是我们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材料”,要想取得理想的“产品”,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动脑筋、下功夫,即要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力求科学合理、精当适切。

  思政新课标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指引,即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

  1.让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常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把一个个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需要传授的教学知识以一个个教学议题的形式加以呈现,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去解决这一个个议题,教学任务就能得到很好地完成,而且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思政新课标首推议题式教学,要求我们在设计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时,要围绕议题进行具体展开。

  例如,在思政新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的“必修课程”中,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提示”栏共为我们设置了34个议题,供我们在具体教学设计时参考。当然,从这些议题的名称看,大多显得比较宏观,具体教学实施中我们还要把这些议题作一些具体化处理,如把它分解成若干个小的议题。在这一个个大小教学议题的解决过程中,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得以较好落地。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议题式教学已经日渐成为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样态。

  2.做到综合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借助议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例如,案例式教学就一直备受师生喜爱,其运用频率一直较高。由于这种教学样态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有时需要另辟蹊径,即需要创新,所以,其要求的能力当然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这必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如,辨析式教学。

  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学科培育核心素养重要任务之一,但实现对学生积极的价值引领的有效方法绝不是一味地灌输与说教,而是在价值冲突中带领学生进行辨识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开放的辨析式学习过程,理性面对各种不同观点,在自主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自主作出判断,实现真正有效的价值引领,从而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样态,而这些具体教学样态不是孤立的,教学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样态的交叉与综合运用。

  3.旨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内容的科学精神素养,在价值取向上突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有正确的价值选择,这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的精神、道德与政治品格。

  在关键能力上则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采取议题式教学的方式,通过案例式、辨析式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的落脚点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在课程形式上,以打造活动型课程为旨向,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打造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程是思政新课标的一大新亮点,新课标把构建以培育学生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课程形式,一种路径旨向。

  在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通过思维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得以呈现,以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在自主性的思考中感悟知识与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活动型课程的构建要服从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从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贡献学科智慧与学科价值,这是包括思想政治学科在内的各学科的共同追求与核心任务。因此,在课程形式的追求上打造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课程,必须服从服务于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在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设计上,要明确指向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时,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出可以借此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具体活动设计与若干项目安排,让学生在有趣味、有品位、有思维力度以及有实践价值的项目活动中,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促其科学素养的提升。

  2.把科学精神培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关切结合起来‍‌‍‍‌‍‌‍‍‍‌‍‍‌‍‍‍‌‍‍‌‍‍‍‌‍‍‍‍‌‍‌‍‌‍‌‍‍‌‍‍‍‍‍‍‍‍‍‌‍‍‌‍‍‌‍‌‍‌‍。所谓生活化的教学抑或教学的生活化,简言之就是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关切。学生所痛恨的教学“假大空”,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积累,教学中又未能回答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关切。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培育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时,就必须切实做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关切有机结合,唯其如此,才能取得好的培育效果。例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时,要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变化,结合学生关心的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国力状况,尤其是所取得的历史性巨变,让学生真切感悟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及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下创新实践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这样的教学有真切感,有说服力,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显然就会水到渠成。

  3.立足实践让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基础上作出正确行为选择。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在实践中能否让学生有真实的实践体验,是检验基于实践的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活动型学科课程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与价值取向,一方面体现在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上,另一方面更应该体现在基于价值判断的行为选择,以体现“知行合一”。

  而无论是作为“知”层面的精神取向与价值判断,还是作为“行”层面的行为践行,都必须立足于真实的或者带有一定虚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立足于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感悟知识与真理的力量,形成正确的精神取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在评价维度上,根据素养四级水平划分,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力及价值判断力,以反映其科学精神素养的发展状况。评价维度指的是具体教学评价时的角度与抓手,只有正确把握好评价维度,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并取得实效。因此,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选择与评价标准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即找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维度,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之关键。而思政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测量素养水平、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的科学方法与有效手段。

  1.遵循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四级划分。思政新课标在附录1中对思想政治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别进行四级划分。从水平1到水平4,层层递进,反映了在素养培育上的不同的层级要求,从达成度上去反映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

  例如,就科学精神素养而言,与其他三大学科核心素养一样,从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到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复杂情境问题,直至能够面对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分别作了水平划定。科学精神素养的水平1就是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懂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观察与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现象,解释当前的发展理念等。显然,对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四级划分,就是我们评测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遵循与依据。

  2.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与方法来测量学生素养达成度。在评价方式上,要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内部评价过去一般比较重视,这里要突出的是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外部评价,这些是测量素养达成的重要维度,有时甚至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素养水平。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及日常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资料查阅、个别访谈等。

  当然,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以及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3.把理论思维力与价值判断力作为科学精神素养测量重点。思政新课标把“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指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以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笔者认为,如果这里的“政治认同度”主要对应于政治认同素养,“法治素养”主要对应于法治意识素养,“社会参与能力”主要对应于公共参与素养,那么其中的“理论思维力”与“价值判断力”则主要对应于科学精神素养。如此,我们在测量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时就必须以理论思维力与价值判断力为重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思想政治学科对科学精神素养的学科界定。当然,在具体测评时也不能过于机械呆板,必要时要作综合考量与统筹把握。

  政工师评职论文范文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

  摘要: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历史中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依然是学界不断讨论的话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能避免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身“宣传工作”、“思想工作”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中萌芽出来的。在对其进行概念的理解时,要格外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