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大学校史精神的传承与演变

时间:2019年05月29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大学校史是对学校发展的重要记录,校史精神的继承和演变对高等教育至关重要,在学校风气的形成和学生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旨在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提炼信大精神,探析校史精神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对于高校的积极作用。

  内容摘要:大学校史是对学校发展的重要记录,校史精神的继承和演变对高等教育至关重要,在学校风气的形成和学生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旨在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提炼“信大精神”,探析校史精神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对于高校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校史精神,大学文化,继承,演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一.学术风气:思考与质疑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

  基于理论、事实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深入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理论家布鲁贝克的理论后,提出“倡导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的建议,认为这是“对教育认识论哲学基础与政治论哲学基础兼容的体现”,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崇尚真理”、“尊重学术与尊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的兼容与统一[1]。

  简言之,既要有勇于质疑的勇气,也要有支撑勇气的知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格物”的信大精神早已在校园扎根。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的林晔副教授和王鹏飞教授于1986年在全国气象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上分别发表论文《“正名”与“从俗”——谈谈“约定俗成”原则的运用及其条件》和《科学名词审定的总原则——“词符其意”》。在两篇论文中,两位老师对气象名词是否更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对于“是否改”、“怎么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林晔老师在文章中,对于已经提出问题的一些具体气象名词,给出了“保留其习称”、“取消习称或统一异称”[2]的建议。

  两位老师都强调“名符其实、词符其意”,展现了学校教师实事求是的格物精神。建校初期的教师人才引进也体现了这点。60年代初期,不同高校的气象教学差异大、分歧多,学校却勇于引进不同高校的学者,希望发现分歧、分析差异,从而弥补学科研究和教学的不足。思考与质疑中蕴含了兼容并包的意味,促进了学校气象研究和气象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这种积极探索、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往往促进学术发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南信大师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是格物精神的具体展现。学科上的探索精神传承了下来,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产生了细微变化。如今,学生不再受到条件的限制,大数据时代的电子资源给众多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探索更深远的未知领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勇于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推断并证实。

  大学是兼容并包的,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审核机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学术便利,但网络上许多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学科内容更新较快,容易误导学生建设性思考的进行。这需要大学积极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引导正确方向的“格物致知”。

  二.社会责任感:当今大学的担当

  校史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因此大学校史精神的传承需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具有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和平年代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厦门大学教授徐进功在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时着重强调了“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3]社会责任感需要长期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教师要做出良好的表率。

  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感时,要积极思考应该如何承担、怎样将贡献发挥出来。高校承担社会责任感,最显著的表现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展现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在科研、教学上挑起大梁。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建立的智库和开展的论坛是很好的媒介。以南信大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创办的南信智库为例,该智库基于优势学科特色,聚焦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及公共政策问题。展现了南信大对于环境治理的思考,体现了关注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并积极将这种富有高度责任感的校史精神发扬起来。

  2018年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风云际会·2018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年会暨气象产业大会”,在该会议上,韦忠平副校长围绕“智慧气象与产业发展”这一主题,“为气象服务企业和从业者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高校资源助推产业发展,提升科技实力提出了新思路。”[4]论坛推动气象学科与气象产业的发展,展现了气象类高校的担当。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计划》提出“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5],足见高校智库对于国家发展和解决国家急需有着重要作用。

  高校智库和论坛对于勇于奉献的校史精神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学校不仅是科研、教学的场所,勇于奉献的校史精神更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与传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部分教师自发加入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组织,成为南京最早的“志愿捐献遗体者之友”。《人民日报》2017年4月17日第9版“点名”表扬南京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称赞他们“为他人点亮生的希望”。南信大副教授林晔老师受到南京红十字会的采访,该采访在人民电视上播出,展现了南京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的良好风貌,是学校老教师勇于奉献的剪影。

  教师为人师表,心怀他人的精神更能感染学生。南信大学生支教团正体现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在支教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突出学校特色,如支教授课时介绍趣味气象常识,这种勇于奉献的校史文化潜移默化地一代代影响与传承,展现了学校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及师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大学的校史精神随着支教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同时巧妙地展现了学校特色。勇于奉献的校史精神的传递方式还因时代的变化而有了一些改变。

  从2015年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支教团建立了名为“南信大支教团”的官方微博,利用现代媒介宣传支教团活动,呼吁更多的学生加入支教,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积极放大了支教的影响,展现了当今大学生的担当。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促进信息的双向传播,展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接受者的态度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他们自我完善。新媒体促成的校史文化继承方式的转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其价值值得深入思考。

  三.注重精神传递的新方式:校史课程与学生校史讲解团

  校史课程对于传承校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弥补校史馆的诸多不足。相比校史馆教育,校史课程在时间上更加灵活。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的《信大史话》为例,该课程为通修课,面向全校开放。在课程教学上实行线上视频课程和线下课堂教学,既保证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又促进学生机动学习。课程介绍学校历史,突出学校特色,有益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认同感与归属感。

  正如石灯明在《学校历史研究概论》中指出的:“既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民主化、课程资源优质化,又有利于教师专业精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学校办出特色”[6]校史课程介绍的的详细校史与学校精神会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这种大学精神的影响对于塑造学生人格也有着积极作用。作为大学校史精神的一个载体,校史课程在互联网时代的意义不容小觑,大学应该探索校史课程的教学方式,扩大校史课程的灵活性、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学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办了学生校史讲解团,旨在促进更多学生加入校史的传播过程。学生校史讲解团定期招募学生讲解员,经过集中面试后着重接受校史校情的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校内外师生、专家学者、行业领导、校友进行校史介绍。学生讲解员的影响辐射到了他们所在的班级、院系,从而促进了校史文化的校内传播。对外宣传了校史校情,促进了学校精神的对外传播,体现了校史文化及校史精神的传承。学生校史讲解团是学生了解校史知识、继承校史精神、传播校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值得高校关注。

  四.校园物质建设:展现人文关怀

  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变往往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学校的主人公是老师和学生,因此基础设施为师生服务无疑是最重要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肖庆生在提及大学文化发展时指出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强调“大学物质文化其存在形式为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手段等有形事物。”[7]

  在传承校史精神的过程中,容易重视精神文化,忽视物质文化,其实两者对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很重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了学校对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视。教学楼的命名突出了学校精神,如本部主要两个教学楼名为“明德楼”、“文德楼”,旨在展现“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重新装修的食堂绘上了南信大特有的建筑,展现了学校的良好风貌。南京气象学院建校初期,条件艰苦,教师住在四人间,拥挤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科研的进行。

  上世纪70年代,学校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原先的四人间改为一人间,为教师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如今,为了保障学生的休息,学校将原先空间狭小的六人间和八人间改为四人间,并在试点宿舍安装暖气片。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体现了南信大关注细节、注重公平的特点。如在办公室和研究室外设置小圆桌方便师生进行学术讨论和自习体现了维护研究室安静的用心,南阶考研教室的翻新体现了学校对于考研学子的重视和鼓励,实行的座位摇号制和自习打卡制维护了公共资源使用的公平性。

  南信大对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均体现了学校对于学生生活、未来的关注,这种人性化的关怀在大学教育中显得弥足珍贵,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形象的完善,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校史精神的继承和演变是大学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促进人文教育发展的积极因素。校史精神的传承和演变对于塑造学生人格、推动科研发展、树立良好学校形象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及其他国际排名中稳步上升,体现了南信大巨大的发展潜能。学校的进步与继承、发展的校史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实事求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校史精神引领并推动学校不断进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成长给予了我们高等教育的启示:在校史文化的继承和演变中,我们应当同时注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积极反思、勇于创新,凸显学校特色,发挥学生的建设性作用,弘扬优秀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4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5.

  [2]林晔“.正名”与“从俗”——谈谈“约定俗成”原则的运用及其条件[EB/OL].(2014-06-25)[2018-10-21].http://tech.gmw.cn/2014-06/25/content_11730624.htm

  [3]徐进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6:55

  [4]于杰.2018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年会暨气象产业大会在我校召开[EB/OL].(2018-10-19)[2018-10-21].https://news.nuist.edu.cn/2018/1019/c1133a120541/page.htm

  [5]教社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EB/OL](2014-02-10)[2018-10-21].http://old.moe.gov.cn

  相关社会方向刊物推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年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2000年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2002年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市高校社科学报名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