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时间:2021年09月17日 分类:医学论文 次数:

[摘要]通过查阅并总结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资料,系统的阐述了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分别从中药、针灸及其他中医诊疗方法入手,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历史理论来源、病机治则、方药组成,总结了针灸包括体针、腹针、耳针、

  [摘要]通过查阅并总结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资料,系统的阐述了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分别从中药、针灸及其他中医诊疗方法入手,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历史理论来源、病机治则、方药组成,总结了针灸包括体针、腹针、耳针、针刺五志穴、脐环穴、针药结合等在内的各种特色针刺形式,概括了推拿、穴位贴、五行音乐、中药足部熏洗、正念减压、失眠认知等多种特色疗法,文献显示以上中医治疗方法不仅疗效更佳,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更高,避免了西药带来的不足,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方便、靶向、高效、针对性治疗方案,及时解除患者痛苦,避免了更严重的躯体、心理疾病的发生。

  [关键字]失眠,焦虑,抑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诊疗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因精神情绪不佳、睡眠环境较差等原因出现睡眠时间缩短、深度不够、质量改变等睡眠障碍[1],伴有倦怠、疲乏、心悸、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功能障碍,常此以往出现焦虑心烦、燥扰易怒或抑郁寡淡、兴趣减退等情感障碍。

  近年来由于社会节奏增快、生活及工作压力增大,其发病率逐年攀升,我国过去8年间失眠患病率已由10%~20%升至38%[2-3],且有研究发现慢性失眠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概率约80%[4],而抑郁症患者出现失眠症状概率高达90%[5]。失眠常常增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发生风险,而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又可加重失眠严重程度,两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具有较高的共病率[6],如不及时诊治则易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心理疾病。为改善大多数现代人生理心理现状,提高生活质量,研究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已成为现在的热点话题。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均认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变(NE、GABA、5-HT、DA等)与睡眠障碍及抑郁相关[7];亦有研究显示在强烈情绪应激下,HPA轴、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系统紊乱会导致失眠与焦虑抑郁症[8],故西医治疗多以镇静安神及抗焦虑、抗抑郁药联合使用,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耐药性明显,效果不尽显著;传统中医将此病归于“不寐”“郁证”“脏燥”等范畴,认为此病涉及五脏六腑,其中与心、肝、脾、肾、脑关系最为密切,总属“气机失调、营卫失和、阴阳失衡”。中医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四诊合参,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制定个体化方案,单独或联合使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笔者通过阅读近5年文献,总结中医对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诊疗方案,现综述如下。

  1中医药治疗

  通过查阅近期大量文献,总结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以肝郁气滞、肝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为其最常见症状,多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补益心脾、交通心肾为治疗原则,最终达到气机通畅、营卫调和、阴阳平衡状态,则寤寐有序、情志畅达。

  1.1肝郁畅达不寐除

  《证治汇补》记载:“七情致病,肝郁为首”,《伤寒论》记载:“怅怏不得眠”,因情志不舒导致肝郁气滞,气不周流,营卫不通,阴阳不交,最终导致抑郁、烦闷、不眠,故以疏肝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定志为治疗原则。李丹丹[9]收纳60例肝郁气滞型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mg/次,睡前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舒眠解郁汤(百合30g、柴胡根24g、浮小麦30g、生龙骨20g、清半夏12g、太子参10g、黄芩9g、茯苓15g、桂枝15g、合欢皮15g、生牡蛎20g、白芍15g、炙甘草6g),治疗4周后,患者巨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中医证候、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多维疲劳量表各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开郁理气、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舒眠解郁汤可有效改善失眠状态及焦虑抑郁情绪。

  赵丽娟[10]采用镇静安神汤(白术10g、首乌藤30g、酸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当归10g、枣仁30g、柴胡10g、香附15g、百合10g、麦冬10g、远志10g、五味子10g、甘草10g)联合米氮平治疗3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对照组予米氮平(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开始服用15mg,第三天增至30-45mg,睡前服),治疗8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6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孙小添[11]选取气郁质失眠患者14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74例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龙骨30g,半夏15g,桂枝(去皮)10g,黄芪30g,大枣5枚,黄芩15g,生姜3片,柴胡15g,牡蛎30g,茯苓30g)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只予西药治疗(艾司唑仑片(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片/次,tid)+盐酸帕罗西汀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片/次,qd),干预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24%)优于对照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现具有条达肝气、解郁安神之效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通过升高DA、5-HT、降低SP水平达到治疗效果。

  1.2郁火得清神魂安

  《症因脉治》云:“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则夜卧不宁”,《素问·刺热篇》[12]曰:“肝热病者„„热急则狂言及惊„„手足躁,不得安卧”,情志不遂而肝郁日久化热,肝火上炎、热扰心神致焦躁不安、夜不能寐,指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是导致不寐、焦虑、燥扰、烦热之病机,故应治以清肝泻火、除烦解郁、安神定志。

  王云洁等[13]以此法为治疗原则采用解郁安神汤(珍珠母、灵磁石各30g、枳壳、制半夏、陈皮、远志、柴胡、茯神、青皮、黄连各3g、生甘草6g)治疗肝郁型焦虑抑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35例,对照组予奥氮平(1.25~2.5mg/次,睡前服),干预4周后结果显示解郁安神汤可有效降低HAMD、HAMA评分,改善失眠状态,较奥氮平效果更佳。丹栀逍遥散出自的《内科摘要》,具有“清热疏肝、养血健脾”之效,是为治疗“郁证”“不寐”之良药[14]。

  李峰[15]采取丹栀逍遥散(白术、当归各400g,薄荷240g,远志、山栀、菖蒲、白芍、丹皮、柴胡各480g,茯苓600g,甘草120g)联合西药(艾司唑仑片,1mg/次,睡前服用)治疗80例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对照组只予艾司唑仑片,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对照组80.00%,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较对照组低(22.50%),说明丹栀逍遥散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可削减西药的副作用。

  1.3心脾得养脑窍荣

  《问斋医案·不寐》[16]记载:“忧思抑郁,最伤心脾,神无所归„„心主藏神,脾通宵不寐”,因思虑伤及心脾,则心脾亏虚而气血化生无源,神失其养,神无所舍,出现不寐、多思、忧郁、焦虑等症,指出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是导致此病病机,治以补益心脾、益气补血、安神定志。蔡晓[17]采用归脾汤加减(远志9g、龙眼肉、党参各10g,木香8g、炒酸枣仁、茯苓、黄芪各20g、大枣5枚、丹参、白术、当归各15g、炙甘草6g)治疗不寐合并焦虑抑郁58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mg/次,睡前1小时服用),干预1周、2周、1月后分别进行观察测评,治疗组PSQI、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卢祖娥[18]采用眠安宁颗粒(贵州良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g/袋,1袋/次,2次/d)联合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20mg/次,1-2次/天)治疗63例神经衰弱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对照组只予黛力新,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2%、50.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40%、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景小莉等[19]将90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逍遥散(薄荷6g,石菖蒲12g,当归15g,葛根20g,白术15g,酸枣仁30g,白芍15g,连翘15g,柴胡12g,茯苓15g,甘草9g)联合枣安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4粒/次,睡前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78%、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逍遥散联合枣安胶囊可通过补益心脾、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达到治疗效果。

  1.4心肾相交不寐消

  《辨证录·不寐门》[20]记载:“昼夜不能寐,心甚烦躁,此心肾不交也。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指出肾阴不足而不能上济于心,导致心阴亏虚不能敛阳,心阳亢盛而出现心神扰乱,导致不寐、焦虑、烦躁等症状,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养心安神。曾飞[21]采用补肾安神汤(阿胶20g、熟地黄20g、生龙齿12g、灯芯草12g、首乌藤20g、珍珠母12g、炒酸枣仁20g、黄芩10g、黄连10g、白芍药12g)联合地西泮(山西昂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5~45mg/次,睡前服用)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3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地西泮进行比较。

  4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睡眠及焦虑、抑郁各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尹卫霞等[22]采用坤泰胶囊(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粒/次,3次/天)治疗48例女性更年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患者,与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mg/次,3次/天)比较,治疗2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失眠及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2.92%)。

  林丽红等[23]采用自拟枣藤合欢汤(百合10g、酸枣仁30g、浮小麦3g、夜交藤30g、知母10g、合欢皮30g、石菖蒲10g、郁金10g、琥珀冲服3g、柏子仁15g、远志10g、炙甘草6g)联合艾司唑仑(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mg/次,睡前服)治疗102例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对照组只予艾司唑仑,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具有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交通心肾、除烦助眠的枣藤合欢汤,联合艾司唑仑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2针灸治疗针刺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灵枢》[24]记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与脏腑相通,对穴位的局部刺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整脏腑、调和阴阳,最终达到司寤寐、畅情志效果。

  3其他

  3.1推拿疗法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推拿作为中医常用治疗手法[33],可通过按摩躯体四肢皮肤、穴位,刺激体表压力感受器,激活人体负反馈调节,产生抑制中枢皮质系统的电位,达到镇静安神作用、消除焦躁抑郁状态[34]。向雄[35]采用头面部推拿手法(调和阴阳、解痉通络)结合耳穴埋针(选交感、心、肾、神门、皮质下五穴)治疗35例慢性失眠伴焦虑患者,对照组予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宣教、认知疗法、行为疗法,1次/天),1月后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好,且具有一定远期疗效,操作安全、简便、绿色。

  3.2穴位贴

  中药穴位贴是中医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运用安神镇静类中药敷贴于失眠经验穴位可明显改善患者失眠、情绪障碍等症状。李进淑等[36]筛选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失眠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原降压药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琥砂安神膏穴位贴(朱砂10g,酸枣仁15g,珍珠粉5g,琥珀10g,加入蜂蜜调成膏状,制成穴位贴,每晚睡前贴于涌泉、三阴交、足三里穴,贴敷6-8h),对照组予阿普唑仑片(0.4mg/次,睡前30min服用),治疗10天后结果显示琥砂安神膏穴位贴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焦虑等症状,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3.3五行音乐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自古有之,运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乐音来调节神经兴奋、减慢心率、呼吸节律,调理机体、改善睡眠、缓解情绪,达到防治疾病效果[37]。房欣等[37]采用中医五音疗法(音量控制在40~60分贝,每次30min)联合穴位按摩(选取神门、三阴交按揉60次)治疗50名中青年中轻度失眠患者,对照组予常规睡眠知识健康指导,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0%、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人员论文投稿知识: 中医实验论文发表哪些期刊比较好

  4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增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变大,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常常导致失眠,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且两者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近来发病率逐年攀升,危害亦随之升高,故对该病治疗则迫在眉睫。西医多以镇静安神及抗焦虑、抑郁药联合使用,如黛力新、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长期服用必然引起肝肾毒性、耐药性、记忆力减退等副作用;且由于患者常隐瞒焦虑、抑郁情绪,西医治疗上常未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而导致漏诊,对于患者症状改善缓慢,甚至未见起效或出现反复情况。

  中医整体论治、全面考虑,四诊合参、治病求本,在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方面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其疗法独特、形式多样,除中药复方,还包括针刺、推拿、五音、足浴熏洗、正念减压、失眠认知等疗法,与常规西药相比,不仅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药效更持久、复发率更低、依从性更好,避免了漏诊风险,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效率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以及其他心脑等系统疾病并发。

  总之,中医在治疗失眠伴焦虑抑郁障碍于古籍中有其丰厚的知识理论溯源,于现代有其确凿的研究数据证实,疗法多样,见解独到,临床研究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广大医学同胞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剑锋,孟凡萍,周一心.失眠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01):45-48.

  [2]司国民,法文喜.紫石百合汤治疗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J].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2,(11):232~234

  [3]郑亚威,吴力菲,张星星,等.中医药疗法对冠心病并发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7-233.

  作者:吕红1赵凌霄1闫咏梅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