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的意义

时间:2020年05月21日 分类:医学论文 次数:

【摘要】目的仔细探究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平台录入的70例精神病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随访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干预。

  【摘要】目的仔细探究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平台录入的70例精神病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随访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以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存在变化;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性显著。结论面对居家的精神障碍患者,应用采取居家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变化,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的推广采纳。

  【关键词】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

中华神经科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疾病,时常会出现危险行为,给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何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让长期生活在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得到高效的精神康复服务,不仅关系到精神患者的病情康复,同时也与社会稳定有直接的关系[1-2]。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是以患者身心基础为中心,融合生活技能训练,疾病自我管理训练,从而减轻患者家属压力,提高患者社会融入度。

  精神科论文投稿刊物:《中华神经科杂志》以广大神经科(包括神经内、外科,康复医学,神经心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医师为主要读者。报道神经科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神经科及相关学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神经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神经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科学术交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择本中心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取的7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人,女性33人,按照数字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30-5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有(40.25±2.36)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31-5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有(40.65±2.2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资料情况和相关的数据分析均无显著的差异,但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每季度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危险性评估、精神症状、规律用药情况、病情稳定程度等并录入信息平台。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除每季度常规随访外,针对服药情况和社会功能情况进行技能康复训练。①建立社区档案,汇总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和疾病相关情况。联合社区街道综治办,民政、残联、社居委共同组成社区关爱帮扶小组,由社区精防医生、护士担任联系人,共同商讨制定关爱帮扶计划。②社区健康宣教:首先系统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文化程度,采用图片、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一位患者对疾病、用药、生活技能的培养均有正确的认知,让其意识到疾病自我管理、生活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组织成员每周团体辅导一次,由社区精防医生、护士为带领者,每次围绕一个主题,(社交礼仪培训;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紧急求助;如何提出合理要求;学习拒绝、妥协或协商的技巧;症状自我监控;药物自我处置等)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活动结束布置家庭作业,加深对活动的理解。④随访:除常规每季度随访外,社区精防医生提供联系方式,方便患者遇到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

  1.3观察指标

  按照调查问卷百分百形式分析两组患者在病情复发、社会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其中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若统计值P小于0.05,则说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较,对照组10例患者疾病复发,复发率为28.71%;观察组2例患者疾病复发,复发率为5.7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

  3讨论

  居家康复干预的制定是建立在每位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培训方案,体现了对每一位患者的关注和关心。这不仅有利于病症的缓解,更有利于帮助患者尽快融入社会,提升他们的身心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迎迎,汪作为,范明林.医学社会学视阈下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困境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9,40(4):50-53.

  [2]徐燕,蔡军,周岩岩,等.农疗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7):1142-1143.

  [3]何波.农疗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效果[J].饮食保健,2019,6(38):10.

  [4]李萍,庄英兰.香港精神病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35(3):188-189.

  [5]李彦.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促进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5,(2):367-369.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