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眼动研究人际信任与新闻阅读选择偏好的关系

时间:2020年04月18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新媒体持续、深入的发展,网络中充斥着海量的新闻信息,然而新媒体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易被受众偏好所影响,进而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受众之所以会表现出对某一类信息的阅读偏好,是与个体的人际信任相关。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信任量

  摘要随着新媒体持续、深入的发展,网络中充斥着海量的新闻信息,然而新媒体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易被受众偏好所影响,进而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受众之所以会表现出对某一类信息的阅读偏好,是与个体的人际信任相关‍‌‍‍‌‍‌‍‍‍‌‍‍‌‍‍‍‌‍‍‌‍‍‍‌‍‍‍‍‌‍‌‍‌‍‌‍‍‌‍‍‍‍‍‍‍‍‍‌‍‍‌‍‍‌‍‌‍‌‍。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评定其信任水平,确定高信任水平组和低信任水平组;以社会新闻为材料,运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新闻阅读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数据,采用2(信任水平:高/低)×2(新闻性质:正性/负性)混合设计(信任水平为组间变量,新闻性质为组内变量),探索人际信任水平与新闻阅读选择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平均注视时间上,新闻性质主效应显著,大学生明显偏好阅读负性新闻。(2)在正文注视时间上,人际信任水平与新闻性质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人际信任水平低的大学生偏好负性新闻的倾向性更明显。

  关键词新闻阅读选择偏好;负性新闻;人际信任;眼动追踪技术

人际关系

  互联网成为当下人们主要获取信息的手段,新闻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接收到大量的新闻信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不遗余力地刊登大量负性新闻,借助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无限挖掘,甚至夸大事实,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力。这种负面报道所形成的“拟态环境”会给受众带来心理暗示,“培养”受众形成负性新闻阅读的选择偏好。但是,由于个体间心理因素的差异,受众也很有可能会在庞大的信息群中作出不同的选择,体现出不同的选择偏好[1,2]。

  人际信任是信任双方基于对对方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愿意向对方暴露自己的弱点并且不担心被利用的一种心理状态[3]。很早就有学者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程度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问题或情境时,由于期待不同,必然采取不同的方法[4]。人际信任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否对受众新闻阅读选择偏好有影响呢?

  本研究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眼动追踪技术,用科学统计方法,探索人际信任与新闻阅读选择偏好的关系。依据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客观正确判断新闻信息,理性认识和应用网络提出相应建议,同时,为新媒体报道新方向提供启示,审视报道的定位和判断,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河北唐山某学校大学生113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8-20岁,均为右利手且无视力缺陷。采用《人际信任量表》[5]为评定工具,筛选研究对象。该量表总分值为125分,最低分为25分,中间值为75分,分数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高。以27%的比例为界[6],小于第27百分数位为低人际信任组,大于第73百分位数为高人际信任组,每组30人。分组后两组人际信任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阅读选择偏好测试实验

  (1)实验方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采集于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网站及腾讯新闻网站,共计74篇新闻稿件,经25名大学生评定新闻正负性,评定分为7个等级1为正性新闻、7为负性新闻。评定材料的学生不参与眼动实验。从中选取出正性新闻12篇、负性新闻12篇,共24篇新闻稿件,每篇篇幅在248-258字之间。材料效价评定得分的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显著,t=5.043,p<0.001,负性效价高于正价效应。实验材料全部由EyelinkBuild上编写完成。

  (3)实验仪器:选用eyelink1000plus,仪器分辨率为1080×768。该仪器主要应用于文字阅读和视觉注意方面的研究。

  (4)实验设计:实验采用2(人际信任水平:高/低)×2(新闻性质:正性/负性)的两因素混合设计,信任水平为组间变量,新闻性质为组内变量。

  (5)实验流程:为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整个实验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个过程。预实验开始后,被试被要求将头部固定在距离显示器55cm的托架上,并调整舒适的坐姿,主试校准其瞳孔位置,并进行9点校准测试,其校准值误差小于1.0°。校准后进行练习实验,练习实验由2个实验材料组成,实验材料被呈现在被试机上前,会出现一个圆点,圆点位于实验材料第一个字的位置,被试盯住圆点后,实验材料出现。被试自由阅读完毕后,主动按Enter键进行下一篇阅读。练习实验结束后被试机出现一个300ms的空白block,随后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的流程及方法与练习实验相同,正式实验开始后数据被记录。实验结束后,送被试小礼品表示感谢。

  1.3数据处理

  眼动指标选取:对阅读的眼动指标选择主要是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由于新闻篇章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因此划分标题(AOI1)、正文(AOI2)两个兴趣区域进行分析。通常来说,注视时间越长、注视次数越多说明对该区域越关注。

  1.4统计学分析

  将问卷数据及EyeLinkDV采集的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注视时间

  对60名被试的注视时间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平均注视时间上,不同人际信任水平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01,P=0.127);不同新闻性质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25,P=0.000),负性新闻的平均注视时间长于正性新闻的平均注视时间。人际信任水平与平均注视总时间上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631,P=0.036)。两两比较结果,高人际信任水平组正性新闻及负性新闻的平均注视时间均长于低人际信任水平组的平均注视时间,但在正性新闻的平均注视时间上,高人际信任组的注视时间较负性新闻而言,明显长于低人际信任组。

  正文(AOI2)注视时间上,不同人际信任水平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47,P=0.168);不同新闻性质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47,P=0.000),负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时间长于正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时间。人际信任水平与正文注视总时间上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0.103,P=0.00)。两两比较结果,高人际信任水平组正性新闻和负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时间均长于低人际信任水平组的正文注视时间,但在正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时间上,高人际信任组的注视时间较负性新闻而言,明显长于低人际信任组。

  在标题(AOI1)注视时间上,不同信任水平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7,P=0.462);新闻性质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6,P=0.205)。人际信任水平与标题注视时间上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3.833,P=0.055)。

  2.2注视次数

  不同人际信任水平群体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08,P=0.276);不同新闻性质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54,P=0.003),负性新闻的总注视次数多于正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次数。人际信任水平与正文注视总次数上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0.097,P=0.000)。两两比较结果,人际信任水平组正性新闻的总注视次数较负性新闻而言,明显多于低人际信任水平组的总注视次数。

  在正文(AOI2)的注视次数上,不同人际信任水平群体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4,P=0.273);不同新闻性质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08,P=0.000),负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次数多于正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次数。人际信任水平与正文注视总次数上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2.152,P=0.000)。对于高人际信任水平组,正性新闻与负性新闻的的正文注视次数没有差异;在低人际信任分组上,两类新闻存在差异。高人际信任组在正文的注视次数上多于低人际信任水平组的注视次数;低人际信任水平组负性新闻的正文注视次数多于高人际信任水平组的正文注视次数。

  3讨论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平衡正、负性新闻的数量,在特定的呈现环境下,发现无论人际信任水平高低如何,都以负性新闻为选择偏好,负性新闻的吸引力超过了正性新闻,这也证实了前人的研究[7]。另外,还发现标题的效果在阅读选择偏好中没有起到明显作用,无论是正性新闻还是负性新闻,标题的受注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一味追求新闻标题的吸引力而忽略报道内容是不可取的。

  尽管个体以负性新闻为主要阅读偏好,但是人际信任水平对新闻阅读偏好有一定的影响,人际信任水平低的群体比人际信任水平高的群体更容易选择负面新闻阅读。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人际信任水平较低的人群对待他人及社会现象抱有较高的警惕性,对正面事件产生怀疑的态度,不愿意相信正面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生活中更趋近于接受负能量的信息,不愿意接受正面信息。

  人际信任是社会化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社会行为[8]。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很多,贯穿于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网络中汲取信息充实生活、帮助学业已然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行为会伴随他们步入现实社会,所以构建良性、健康的网络环境显得十分重要。过多的负面新闻不利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发展,更影响整体社会信任的形成。

  新闻媒体尽量避免过量、重复地报道某一负面事件,负面件发生后应及时、准确的公布事件事实和处理结果,避免负面新闻带来的二次伤害;在正面新闻的报道上应适当充实内容,真正的发现正面事件,减少同质低质新闻报道,增加阅读趣味性,以真实的情感抓住读者的眼球。

  真实性是新闻信息的生命线,无论正负面新闻事件都要以真实性为准绳,都要避免虚假报道以及夸大事实,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及准确性,避免给信任体系带来危害。因此,正确的宣扬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客观公正的报道负面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报道及撰写新闻信息的可行性道路。

  参考文献

  [1]赵莹.新闻传播中受众心理学的应用[J].学园,2017(24):144-145.

  [2]樊篱.受众心理与受众需要-浅析传媒活动中受众心理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8,2(17):53-54.

  [3]邹娟.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0(14):112-113.

  [4]RotterJB.Anewscaleforthemeasurementofinterpersonaltrust.[J].Journalofpersonality,1967,35(4).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阅读:我国城市人际关系的特点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城市的急剧变化使人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全面把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转型趋势,故而十分重要。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对中国城市人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从多角度展示了人际资本的性质和特点。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