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兴教与资政并重:《明史·崔铣传》背后的崔铣人生

时间:2022年04月19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 要:阅读古代经典人物传记是中学语文阅读的必修技能,通过深入阅读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崔铣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以崇尚理学闻名,他一生三次为官又三次请辞。在为官期间,崔铣拒绝逢迎宦官刘瑾,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因忧患于官场混浊之风,他毅然辞

  摘 要:阅读古代经典人物传记是中学语文阅读的必修技能,通过深入阅读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崔铣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以崇尚理学闻名,他一生三次为官又三次请辞。在为官期间,崔铣拒绝逢迎宦官刘瑾,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因忧患于官场混浊之风,他毅然辞官归田。赋闲于田园期间,崔铣兴学重教,广授儒业。崔铣一生以笔为器,通过著书以明其志,体现出对国家时政的关心。

  关键词:崔铣 守气节 兴教育 资政教化

明史研究

  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语文阅读的必修内容。广泛阅读经典古文既可以扩展知识结构,又可以启迪智慧,做到古为今用。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中收录了《明史·崔铣传》一文,该文语言精练,虽不足六百字,但高度概括了崔铣的生平、品行以及学术贡献。要想读懂、读透该传,就必须先深入了解崔铣的生平。

  一、坚守气节,宦海三起三伏

  崔铣,字子钟,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十二月,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以刚直不阿而闻名朝野。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崔升对其教育颇为严格,十岁时便能诵读《论语》《孟子》《毛诗》等经典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他参加省试名列第九,中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崔铣参加会试,以二甲第一名中进士,入职翰林院“选庶吉士,授编修”[1](卷 282,P.7255),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崔铣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三次赴任,又三次辞官,可谓一生宦海沉浮,其坎坷的仕途之路皆源于他对儒家士大夫气节的坚守。

  (一)坚守气节,拒绝逢迎宦官崔铣任职翰林院编修期间,因刚正不阿,触怒宦官刘瑾,于正德四年(1509)被外放南京,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崔铣希望以劝谏的方式,改变朝中不良官风,于是他向明武宗进“《尚书·说命篇》,多所箴谏”[2](P.31),希望明武宗能亲君子远小人,但并不为武宗所采纳。正德十二年(1517),崔铣引疾乞休,在其《奏乞养疾疏》中写道,“望皇上悯臣多病,全臣微生,乞敕吏部放臣还原籍调理。病痊之日前来供职,臣不胜感恩之至。”[3]( 卷 2,P.416) 奏疏看似因病乞归,实则是对当时武宗宠宦官、佞幸,不理朝政的一种抗议。崔铣的规劝并未对明武宗有所触动,因此他决定以辞官的方式与黑暗的政治划清界限。

  (二)参与议礼,坚守纲常伦理崔铣二次为官是嘉靖改元,由朝臣举荐崔铣参与《明武宗实录》的纂修工作。纂修结束后,崔铣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在任职期间,他整顿监规,改善学风,受到了教谕和监生们的认可。然而,在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中,崔铣向皇帝进呈《甲申陈言急务疏》,触怒了嘉靖皇帝。通读《甲申陈言急务疏》后,笔者认为该篇虽文笔生动,论证引经据典,可谓一篇佳作,但是作为一位官员他却缺乏洞察政治变革的敏锐。

  崔铣认为皇帝身边有张璁、桂萼诸多小人纠缠,蒙蔽圣听,“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4]( 卷 282,P.7255) 但他却并未洞悉嘉靖帝议大礼的真实用意,正如王春瑜先生所言,大礼议之争既是政治上新旧权贵之争,又是文化上理学与心学之争。嘉靖三年(1524),崔铣因劝谏无效再次辞官回乡。

  (三)年迈体衰,时时心系朝政崔铣虽然赋闲乡间,但声望依然闻于朝野。河南巡抚、河南巡按御史等官员多次向明廷举荐崔铣入仕为国效力。河南巡按御史朱芳举荐曰:“正大涵懿,文章重天下之望。志节孤高,公门绝迹;心行纯洁,乡里无间。老成久征于荐书,硕辅未蒙于登进。”[5](P.428) 嘉靖十八年(1539),时年已六十二岁的崔铣,被嘉靖皇帝任命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第三次踏入仕途。直至嘉靖二十年(1541),崔铣因病再次乞求致仕。

  二、献身教育,办私塾教子弟崔铣常以后渠先生为号,是因其创办了私塾后渠书屋,聚子弟以授儒业。正德十二年(1517),辞官归乡的崔铣,在奉养双亲之余,常以文会友于书屋,于是安阳的后渠书屋成为当时文人品文论道之地。从正德十四年(1519)年开始,崔铣删订二程遗书为《程志》,在后渠书屋讲学,教授儿子崔滂、崔汲及张公吉、李公坦、孙辅等学生。在他的教授下,学生中有二人中进士,三人中举人,二人中武举。由于治学有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络绎不绝。国子监是明朝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同时也是最高学府。

  据明人黄佐的《南雍志》记载,崔铣赴任后大力整顿监规、学风、学规等,使南京国子监的风气大为改观。黄佐所作的《崔铣传》中,这样评价:“开诚信,崇正义,明教条,严祀事,正文体,奖隽彦,警轻堕,禁游戏,清廪余,革蠹耗。日衣冠坐东堂,诸生朝夕问难,铣响答不倦。周贫佚老,问疾赙丧,士林大悦。”[6](P.60)嘉靖五年(1526),崔铣辞官后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著书立说、教育子弟方面。虽然崔铣尚不能称之为教育家,但从其献身教育的实践中不难看到他的一些教育思想。

  笔者引用崔铣所作的《安阳县修学记》来管窥他的教育思想,崔铣称“予闻之上者,民之表也,其示民不可亡其道也”,“治乱者,世也;邪正者,学也;安危者,士也”。[7](P.160) 他认为“道”不可亡,即传统的孝悌仁义等伦理道德是治世之“道”,只有兴道才能教化四方,而要教化四方,办学校兴教育是必然之路。从他创办后渠书屋的实践来看,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崔铣回乡后,积极从事教育事业,在后渠书屋聚徒讲学,参与地方文化事业的建设,为河南多地书院撰写《修学记》。

  他反复强调:治世之道,在于兴教育,教育兴,则可教化四方。在嘉靖《彰德府志》的《官师志》中,崔铣论曰:“学官与长吏对置,育才化民,此其责,岂不重哉。而士或耻就焉。岂非权利故邪。”[8]( 卷 5,P.32) 针对这种现象,崔铣在纂修《彰德府志》时特别突出那些性淳谨学的学官,以示劝诫。

  “教授张璁,长垣人,以蒲州学正升任。张公性淳谨,学务明理,不尚靡丽,每五鼓升堂背书已,令诸生说经,善教人,能因其材,其言淳煦,虽至幼者问难各为析,所疑或未喻,至再三不倦。”[9]( 卷5,P.21)崔铣作此志书的目的是要表彰师儒中的贤者。崔铣闲居安阳期间,致力于地方教育,他先后纂写了《赵府视学记》《安阳县修学记》《社学记》《重建林县儒学记》《主静书院记》等,可见其积极参与地方儒学教育的事业。崔铣通过为各地儒学撰写学记,将他对儒学教育的领悟赋予其中,教育士子勤奋读书,修身以治国。

  三、著书明道,修方志以资政崔铣一生著述颇丰,《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对其著作均有所收录。其主要著作有《读易余言》五卷、《易大象说》一卷、《国子监条例类编》六卷、《彰德府志》八卷、《洹词》十二卷、《文苑春秋叙录》一卷、《士翼》三卷。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彰德府志》,“其书颇为谨严,盖铣本儒者故也”。[10]( 卷 73,P.1939)《洹词》是崔铣的代表作,分为十二卷,以编年体的方式将他一生所作文章录入其中,分为馆集、退集、雍集、休集、三仕集。四库馆臣在评价《洹词》时称“铣家安阳境有洹水故也。……皆编年排次,不分体裁,杂著笔记,亦参错于其间”。[11]( 卷 171,P.4467)。

  以上引用四库全书馆编修《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评价,表明即使在文字狱盛行的康乾时期,《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也给予了崔铣极高的学术肯定。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评价崔铣的理学造诣,“先生之学,以程、朱为的,然于程子之言心学者,则又删之,以为涉于高虚,是门人之附会,无乃固欤!至其言理气无缝合处,先生自有真得,不随朱子脚下转是也”。[12](P.162) 黄宗羲对崔铣学术的评价,称赞其继承程朱之学又不拘泥,颇有真知灼见,对于王阳明的心学,崔铣评价颇多贬义,称其为霸儒。崔铣所处的时代,正是王阳明的心学大盛时期,而崔铣敢于在此时不迎合潮流予以批判,足见其坚守学术的态度。崔铣在纂修《彰德府志》期间,着力突出方志的资政教化功能。

  在《彰德府志》序中,崔铣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志为郡史,其作用在于备物垂轨,教育后人。如果不轨不物,眩观惑乡,文章写得再好,对后世也无意义。同时他对这部志书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记人载事要核实,要简确,对于浮沉、附会之词,要一概删黜;二是要敢于引用民谚,旁证大众所受税役之苦,田赋志以恤隐,就是要揭露时政之苛;三是在方志中要针对朝政,多间插评论。以上三条使得嘉靖《彰德府志》真正地起到了资政的作用。

  四、结语

  《明史·崔铣传》通过对崔铣的才学、品性、学术的概括,刻画出一位卓异于污浊官场的儒者。笔者以为崔铣以儒家纲常伦理思想为尊,在面对权阉刘瑾时不卑不亢,表现出的君子品格是其为后人敬仰的主要原因。而在嘉靖初年“大礼仪”之争中,他敢于对嘉靖皇帝进行批评,并以孔孟之道为武器劝诫皇帝亲贤人远小人,虽然因此而触怒嘉靖帝,但却赢得了士大夫阶层的同情与尊敬。

  古籍图书阅读:古籍类图书中常见引文错误类型及应对策略

  崔铣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资政教化为目的纂修的《彰德府志》被称为海内名志,与康海的《武功县志》齐名。崔铣一生注重对古籍的收集整理,创办后渠书屋致力于重教兴文的事业,通过著书明道的方式诠释儒家经典,并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予以实践。笔者以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收录《崔铣传》一文,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结构,并深入领悟历史人物传记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的高考语文阅读在考查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这与“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重点的课标理念是一致的”。[13](P.64) 作为青年学子,在日常古文阅读中既要读懂古文字句含义,又要体会古人优秀的精神品质;既要领略经典传世文献的魅力,又要树立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当代青年学子在诵读古文经典的同时,既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既要勤学苦练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亦要坚定信念,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在激情奋斗的岁月中绽放青春光芒。

  参考文献:

  [1][4]张廷玉. 明史[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4.

  [2]李光助 . 崔文敏公年谱新编[D]. 兰州 :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崔铣 . 洹词[M].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6.

  [5]周国瑞 . 崔铣传[M].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

  [6][7]周国瑞 . 崔铣《洹词》选[M]. 郑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8][9]崔铣 . 嘉靖彰德府志[M]. 上海 : 上海古籍书店 ,1964.

  [10][11]永瑢 , 纪昀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5.

  作者:郭海东,(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