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上海与伦敦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比较研究

时间:2021年09月18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十多年来,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运动。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风起云涌不相匹配的是,智慧城市的概念始终模糊,至今尚未形成能够被普遍认可的定义,这一现象给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造成了困惑。本文对众多的智慧城市概念加以梳理,发现智慧城市这一

  摘要:十多年来,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运动。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风起云涌不相匹配的是,智慧城市的概念始终模糊,至今尚未形成能够被普遍认可的定义,这一现象给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造成了困惑。本文对众多的智慧城市概念加以梳理,发现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正在从供给视角逐渐转向需求视角。应用了不同视角的概念,不同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顺序推进和逆序规划这两种建设路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2018年之前的上海,后者的代表性城市是伦敦。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建设,城市会具有不同的优势,对应的也会出现各自的劣势。建设智慧城市不存在完全一样的模式,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并根据建设进度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优化。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治理;上海;伦敦

城市建设

  1智慧城市概念:类型及演进

  众多的研究显示,智慧城市的概念一直相当模糊,在世界范围内并未形成单一的整体框架,也未形成被广泛认可的唯一定义[1-2]。智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90年代[1],在那个时候,学者们的想法是把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城市必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利福尼亚智慧社区研究院最早研究了社区怎样才能具备智慧要素,并且研究了城市怎样应用信息技术[3]。2010年以来,不断有信息技术企业、研究咨询机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等给出智慧城市定义。这些定义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很明显又各有侧重。纷繁复杂的智慧城市定义给城市政策制定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1]。

  笔者系统梳理了现有的诸多智慧城市概念,发现这些概念在三方面形成了基本的共识:第一,认为信息技术系统是城市必须具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第二,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系统和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系统相互之间的融合;第三,突出跨系统的整合。这些定义的差异点主要有两个:第一点是认为智慧城市的愿景不同;第二点是实现其愿景需要具备的条件不一样。根据以上这些共同点和差异点,笔者将智慧城市概念归纳为两大类。

  1.1供给视角之智慧城市概念

  对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思科系统公司(Cisco)、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这些信息技术企业而言,技术是其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之关键要素。这些大型企业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敏锐,他们想要更大范围地推广自己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延伸出公司的新增长点。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目的是把该公司的服务对象从单个的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扩大到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该公司的智慧城市概念由时任首席执行官的彭明盛提出,他认为,通过把传感器嵌入人类环境中的各种设施,可以及时、深入、全面地感知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感知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加以传输和集中处理,能大幅度地提升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效率,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推动人类的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向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这个概念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达到感知更加全面、传输更加快速、互联更加广泛、服务更加智能,让原本互相独立的应用系统之间相互连接和共享信息,以便高效率地去处理城市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

  很多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相似的观点,他们主要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城市中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定义。学者们对这类概念的批评主要是认为它们过于技术至上,只强调了信息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提出,应该将技术应用置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考量之下,从更高层面研究城市智慧发展的战略,提出市民、企业及社会组织广泛参加智慧城市建设和主动贡献自己智慧的路径[4]。这部分学者也同意,如果把“智慧城市”的定义置于城市硬件建设的语境之下,比如说,城市中的建筑能效管理、交通管理、资源管理等,那么,提高信息通信技术的大范围应用,确实能够对提高管理效能发挥关键的作用[5]。

  1.2需求视角之智慧城市概念

  与从供给角度描述的智慧城市定义不同,从需求角度对智慧城市的定义视智慧城市为创新环境,市民、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决策,将每一个来自个体的思想汇集起来,共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基于这一视角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倡导以革新和转型来促使城市包容性的提高,建议以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赋能市民参与城市发展之决策、建设和管理。

  例如,例如,Caragliu等学者提出,“当一座城市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其资金用于提高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完善其传统基础设施和现代基础设施,并采取可参与式治理的方法去管理其自然资源,这时就可以称这座城市为智慧城市[6]。”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认为,“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通过现代技术和设计的使用,让各个城市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结构变得更为清楚、简洁、敏捷、可扩展。在这样的城市中,市民一方面可以与社区和其他城市系统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参加城市的各项活动[7]”。从需求视角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把人看作智慧城市的主角,人与人之间的持续不断的互动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城市向更为智慧的方向发展的动力。

  譬如,这类定义视创新性为智慧城市之关键要素,提出,智慧城市应重视教育、学习和知识之核心作用[8]。此类智慧城市的定义认为应当营造创新群体茁壮成长的环境[9],应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厚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盖因其有益于激发人之创新能力[10]。部分学者坚信,根植于深厚的城市社会资本之人将迸发出更为活跃之智慧,藉此角度,他们提出的智慧城市定义中包含了教育培训、文化艺术、商务贸易等诸多内涵[11]。

  1.3智慧城市概念之演进

  十余年来,随着各界对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之深入,以及世界各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之推进,智慧城市概念变化渐生,总体上表现为两个转向。

  1.3.1从讲求技术自身转变为注重以人为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思科系统公司、三星电子公司等为代表的大型信息通信企业视“智慧城市”为可产生长期利润之“蓝海”,对智慧城市概念做大力之推广。

  他们的主张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的城市更具吸引力,因为新开发用地同步布局和建设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设施更为便捷。在这一背景之下,较早起步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容易接受这种技术视角的智慧城市概念,政府愿意投资,大公司积极承建,使得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几乎等同于大规模的信息通信技术设施建设或信息化项目建设。许多这类城市在上马大批信息化项目之后,大多遭遇了市民不买账的窘境。学者们批评说,这种自上而下快速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见物不见人,长期将难以为继。

  他们提出,应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视为赋能市民的手段,而不应当让市民陷入被动适应新技术之泥沼[12-13]。2010年代后半期,逐渐有更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认识到,智慧城市之产生有赖于对人力资本更多之投资,而非天真幻想仅仅依靠投资引入信息通信技术即可创造规划愿景中之智慧城市[14-15]。Nam等提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政府及其政策,这些都是构成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对城市而言,首先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投资,再配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16]。

  所谓智慧城市,其实是一个要素之间和系统之间联系更为密切的巨系统,这个巨系统能够紧密结合人的能力、现代技术和服务,能够有机复合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17]。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不应视“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而应明确其仅为手段,城市政府务必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确实具有优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分配、促进空间共享之工具作用,但智慧城市必须始终立足于更加充分和高效地满足市民之需求,并助力其积极参加城市建设,型构其未来之家园[18]。

  1.3.2从专注硬件建设转变为聚焦数据资源

  初期之智慧城市定义着重强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作用,倡导在电力、交通、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中嵌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设施,即可实现市民生活质量之改善[16,19]。数年来之建设实践显示,太过依赖智能硬件之建设,相当于将智慧城市建设与扩大化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等同起来,与此同时,巨额投资也有让城市背上沉重之财政包袱之风险。而按照传统之信息化建设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可能延续该模式之弊端,即产生新的更高的信息化“烟囱”,令智慧城市所倡导之跨系统整合之预期目标实现难度更大。

  当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年之后,所建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经由运营产生海量数据,此即城市之核心资源。健康成长的智慧城市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即产生数据的市民、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也能够应用数据[20]。Marsal-Llacuna等认为,市民能够藉由智慧城市项目使用数据和信息技术获得更好的服务,城市基础设施也能够由此获得更优化的监控管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数据交换和共享增加了合作,促进了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商务模式的产生,由此使得城市的整体效能得以提升[21]。

  “对组织而言,它们越能够全面、及时地获取数据,就越能够去观察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分析用户需求的变化情况,也就越能够采取更加及时、花费资金更少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使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去尽可能地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这是智慧城市的特征[18]。

  2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径:顺序推进与逆序规划

  对于不同的城市,由于其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之理解不同,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径。针对前述两种视角之智慧城市概念,笔者筛选出两则具代表性之概念,基于不同之概念,城市形成了不同之建设路径。

  2.1路径一:顺序推进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之智慧城市定义是技术视角之代表性定义,其影响甚广,且诸多城市政府同其合作展开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按照其定义之逻辑顺序分步推进之建设路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所定义之智慧城市如下: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藉由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之方式,令城市之物理、信息、社会及商业基础设施得以联结,构造新一代之智慧化基础设施,从而让城市内各个领域、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得以显化,恰似为城市安装了网络神经系统,将其打造为可加以指挥、可辅助决策、可实时做出反应、可协调共同运作之“系统之系统”。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智慧城市定义格外强调之事,即是城市之诸系统确非孤立,各个系统之间使用协作之方式加以有机衔接,令执行力大大增强,运行效率大大提高。该定义还提出,务需改变传统之城市管理模式,打造“具备城市命令指挥中心之现代智慧化之城市管理方法”。出于便利智慧城市落地的考虑,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对智慧城市之核心系统加以细化,倡导“智慧之城市致力于令诸核心系统智慧化”。该核心系统包括六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智慧的交通、公共安全、医疗、政府服务、教育、能源和公共服务。

  基于智慧城市之定义,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对其建设步骤加以明确。该公司认为,城市应首先挑选不同之应用领域,遵照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之逻辑顺序,分步骤地渐次推进,以令城市最终达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之目标[22]。此概念之落实需取得地方政府之认可和支持,一则需筹措大量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二则需借助行政手段对不同部门之间原本互相独立之信息系统加以全面整合。很明显,据此路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务须关注顶层设计,并提前编制统一之标准,而制定之智慧城市规划则着重反映政府部门之业务所需。

  2.2路径二:逆序规划

  路径一所述之顺序推进建设路径,特点在于自上而下及公司驱动。与此相左,有研究者呼吁重视智慧城市之关键驱动要素,倡导人的主导作用和能动作用。据此理念提出之智慧城市定义,重点在于培育创新群体涌现之环境[9],借深厚的城市社会资本,生发出智慧的人[11]。

  基于此视角的定义亦关注市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提倡通过市民与诸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创新环境之形成[23],简而言之,即智慧城市应能够激发市民参与决策和建设,共同促进智慧增长之愿望。作为知名的信息技术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司(Gartner)在2011年的时候给出了其智慧城市定义,阐明了其认可的自下而上对智慧城市进行规划并加以建设之路径。该定义做出如下描述:“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令城市可持续发展。

  据此目标,城市应当搭建一个可实现智慧治理和运营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在此框架下,促使城市信息在各子系统之间顺畅流动,并通过集中分析及处理,应用于市民和商务服务,从而藉由信息的智能交换提高城市的资源使用率和运行效率。[24]”依据高德纳公司之定义,智慧城市建设之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为搭建智慧治理运营之框架,并采用促进信息在不同系统间顺畅流动之方法,实现效率之提升。

  接受此定义之城市,在决定要建设智慧城市之后,第一步即是找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之关键问题,第二步是寻找有哪些组织,可以利用城市的哪些数据,能够去寻求这些问题之解决。该路径之重点为,构建出一个有利于数据汇集、整合、流动及共享之制度框架。此一路径高度关注需求导向,以及城市中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并着重突出数据资源之核心作用。

  3上海:顺序推进路径下之智慧城市建设

  3.1上海智慧城市规划概况

  上海市于2011年9月在国内率先推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并于2014年12月发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2017年6月发布《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在两轮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推动下,上海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在移动通信、民生应用等领域迈入世界领先之行列。

  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这一文件,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之主要目标被设定为:到2020年,上海之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在国内保持一贯之领先地位,在一部分领域能够达到国际之先进水平,建设重点聚焦于四个方面,即生活便捷化、经济高端化、治理精细化和政务协同化,进一步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为三个主要特征之智慧城市得以初步实现。

  3.2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之成效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之《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在全国220个被评估城市当中,上海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3.3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之优势

  (1)超前谋划布局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硬件建设水平领先全国,为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建设信息技术设施的原则有四个:一是统一规划,二是集约建设,三是资源共享,四是规范管理。按照上述原则,上海力推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还建设了很多功能性设施,对通信枢纽和信息技术设施也进行了配套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了建设。由于规划科学,建设力度大,上海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在每一次的专业评估中都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根据2016年度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在信息技术设施方面,上海市综合排名在全国前五名。

  (2)信息化资金投入大,在政府的很多领域形成了领先的信息化应用成果。上海市对信息化发展支持力度很大,积极营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从2015年开始,上海每年都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2016年到2018年,每年的资助金额达到6000万~8000万人民币。上海还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智慧城市项目,例如,有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中心开发建设的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上海房地信息中心开发建设的房地信息平台,各区开发建设的区数字化城管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开发建设的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等。

  3.4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之劣势

  (1)早期存在将智慧城市建设混淆为扩大版信息化项目的现象,出现以信息化思维指导智慧城市规划之倾向。尽管曾经在对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评估时,专家们曾不止一次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等同于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但有相当一段时间,对于如何找到正确的路径缺少权威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智慧城市规划的编制仍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范围内开展调查和征求意见,而缺少对行政体制外各主体需求的了解,造成智慧城市规划难以全面体现城市真实需求。又由于在决策阶段缺少市民参与,因而市民也缺少热情和渠道真正参加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一步又造成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市民感知度不高,实际应用效果也会打折扣。

  (2)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之战略资源地位未得到充分重视,需进一步提高公共数据之开放性及可视化。早在2016年10月,上海就已经获得批准成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致力于从社会治理等方面推动大数据发展。但是,有相当长的时间,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上海的政府数据公开以及数据可视化建设仍相对滞后,并且公共数据的核心资源地位并未得以足够重视。

  例如,早在2014年,上海就成立了大数据局,但该局官方网站上提供的数据更像是为完成行政任务而设置,而非为了提供给用户使用,更奢谈实现数据可视化。直到2018年4月上海市正式成立大数据中心,才真正启动了城市公共数据支撑和服务智慧政府建设的进程。这一中心的成立也标志着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始从供给导向转向了需求导向。

  4伦敦:逆序规划路径下之智慧城市建设

  4.1智慧伦敦规划概况

  截至2021年,伦敦一共出台过两个智慧城市规划,分别是《智慧伦敦规划》(2013年)和《共建智慧城市》(2018年)。《智慧伦敦规划》首先明确了伦敦建设智慧城市的初衷,即把新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引入伦敦城市发展战略,以帮助城市应对增长带来的挑战。伦敦认为,2030年该市人口将增加到980万人,较2012年新增150万人。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此外,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也增加了医疗保健和社会照料需求。

  因此,伦敦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应对这些挑战,保持其全球城市地位。《智慧伦敦规划》制定了“智慧伦敦建设路径图”,该图围绕提高伦敦人的生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从开放数据和提高透明度、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合作和参与四个方面推进智慧伦敦建设[25]。《共建智慧城市》进一步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五项任务,即:提供更多用户设计的服务、促进城市数据共享与合作、建设世界级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数字领导力和技能、改善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两个规划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都强调用户导向和需求导向,重视城市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开放共享,致力于促进技术创新及提高组织和市民的数字技能。

  城市建设评职知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论文审稿时间长吗

  5结论与研究展望

  5.1结论

  (1)两座世界级城市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是开展智慧城市研究的两个典型样本。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于2018年11月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18》6,伦敦和上海分别被评为Alpha++级和Alpha+级,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两座城市。两座城市都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也都面临着人口增加、城市安全风险加大、交通拥堵、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由于对智慧城市概念理解的不同和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它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都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就。以这两座城市作为智慧城市比较研究的样本,无疑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研究成果也能对其他城市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2)智慧城市建设不存在单一模式,应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之建设路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政府一直希望国家出台统一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用于指导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28]。在国际上,也一直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机构设计指标体系进行智慧城市评价排名,但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同的城市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解不同,希望达到的目标不同,建设的路径和重点也不同,因而,试图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必然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城市政府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城市,城市应围绕这一核心资源进行制度设计,促进市民、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城市政府的多元参与,共同打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基本理解,不同的城市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VitoAlbino.Smartcities:definitions,dimensions,performance,andinitiatives[J].JournalofUrbanTechnology,2015(22):3-21.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ChinaAcademy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China-EuropeSmartCityComparativeResearchReport(2014)[M].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15.

  [3]AlawadhiS.etal.(2012)BuildingUnderstandingofSmartCityInitiatives[J].In:SchollH.J.,JanssenM.,WimmerM.A.,MoeC.E.,FlakL.S.(eds)ElectronicGovernment.EGOV2012.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vol7443.Springer,Berlin,Heidelberg.https://doi.org/10.1007/978-3-642-33489-4_4

  作者:楚天骄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