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路在何方”

时间:2020年08月21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 要:针对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报考志愿急剧降温的局面,文章通过地方院校 往届毕业生专业学习回访和地方院校毕业实践反馈等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全面剖析 其师资队伍建设难、学生设计入门难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培育良好师资团队、整合社会 教育资源和激发

  摘 要:针对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报考志愿急剧降温的局面,文章通过“地方院校 往届毕业生专业学习回访”和“地方院校毕业实践反馈”等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全面剖析 其师资队伍建设难、学生设计入门难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培育良好师资团队、整合社会 教育资源和激发学生设计兴趣等相关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类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教育资源;设计兴趣培养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1 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报考

  志愿急剧降温 建筑类设计专业主要包括建筑学、 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以建筑设计为背 景的相关设计专业(如室内设计、环艺设 计等),早期,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为 建筑学的二级学科,甚至有些高校把它 们作为建筑学本科的一个专业方向,在 硕士阶段才分为一个专业,但随着学科 发展和建设需求,2011 年风景园林和城 市规划上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改革开放前,建筑学、城市规划、风 景园林,以及相关建筑类设计专业发展 较为缓慢,但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迎 来爆发期,市场需求火爆,只要会 CAD 就能找到工作,该类专业开始成为我国 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尤其是地方建筑 院校竟相争办和扩招,其中建筑学从早 期的老八校,到目前 314 所,在校本科生 达 10 万余人,报考分数线也一直居高不 下,如本校建筑学专业,2015 年前其录 取线要超过校分数线 15 分左右。

  然而随 着城市化率的大幅提升,房地产开发开 始降速,一般建筑类设计人才需求开始 “饱和”,整个行业开始由“量”的扩张到 “内涵”的提升,项目越来越重视“设计”, 办学条件一般的地方建筑院校,学生就 业开始走下坡路,报考志愿也急剧降温, 如本校该类专业,近三年“踩”校线招生, 其中 2018 年招生 155 人,第一志愿平 均录取率仅 49%,且还有两个专业调剂 招生 32 人,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 “路在何方”[1]?

  2 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发展 的困境

  2.1 师资队伍建设难

  建筑类设计专业属于“半工半文”综 合性设计学科,其核心类设计课程无教 材、理论课时少、专业跨度大,对教师要 求高,既需要老师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 又需要较强的项目宏观把控能力,更需 要超强的面对面改图能力和沟通能力, 再加上学生视野日益多元化,地方建筑 院校一般设计教师很难让学生“服气”和 满意。

  此外,有没有“学生公认”的学科建 设带头人,有没有权威,决定了其办学是 否有活力和凝聚力,而要做到这些,对于 地方建筑院校任重而道远! 人才引进难。由于建筑类设计行业 收入高,地方院校收入有限,难以吸引高 水平设计人才从教,更尴尬的是,一些地 方高校,为提升办学实力,人才引进博士 化,但是建筑类设计专业,全国招收博士 的高校很少,其培养周期长,中途放弃和 结业的博士多,如 2017 年全国 35 个建 筑学博士毕业,对于一般地方高校,引进 博士很难。 职称晋升难。

  建筑类设计专业“非工 非文”,设计方向学术成果不像其他工科 有 SCI、EI 等论文发表,其学术论文多为 案例,成果较难量化,引用率低,中文核 心刊物很少,如建筑学专业,仅一本《建 筑学报》核心刊物,发表文章难度可想而 知。此外,建筑类设计专业,属于应用型 学科,很多设计教师“忙项目”,对纯论文 无暇顾及,申请课题难结题,甚至知难而 退,不愿意做枯燥的课题研究,一定程度 上也制约了师资队伍职称晋升空间。 人才提拔难。地方本科院校,为保持 院系教学团队稳定,专业领导干部更替 相对于老牌院校要缓慢,再加上建筑类 设计专业出权威研究成果较难,一些设 计水平高、深受学生爱戴的权威老师受 人才评价和提拔机制等原因制约,短期 内难以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学科建设领军人。

  2.2 专业学习入门难

  设计虽然需要一些“悟性”、“兴趣”, 但更需要勤奋、投入、执着,需要博览群 书,具备较强的发散思维,需要反复画草 图和自我否定、推敲。现状是很多学生受 中学“灌输式”教学影响,较难适应错综 复杂的开放式设计教学,喜欢单线思维, 设计缺乏逻辑,害怕方案被否定,面对不 合理的设计喜欢自我安慰。尤其是地方 建筑院校,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较困难, 修改方案能力强的“明星”老师少,再加 上学生个人意识越来越强,获取相关信 息渠道多元化,教师修改方案难以一一 满足学生“口味”,设计教师的权威地位 受到质疑,导致低年级学生设计基础训 练不达标,对方案设计缺乏兴趣和激情, 满足于低层次设计,而到了高年级,学生 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做设计,对待设计越 来越消极,逃课也越来越严重。

  如一二年 级,“照着葫芦画瓢”做设计,或项目规模 小,功能简单,较容易“拼凑”,学生热衷 于图面表现,整个设计过程处于一种隐 性的“亚健康”状态;而到了三四年级,随 着课题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提高,这种“病 态”则彻底暴露出来,学生不会分析问 题,分不清课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功能体块整体性差,设计项目宏观把控 能力弱,思维较为混乱[2]。

  3 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的发展出路

  3.1 培育良好师资团队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从当前全国高 校师资队伍招聘看,人才引进基本博士 化,但建筑类设计专业在高校学科建设 中是很特殊的一个应用型专业,对教师 动手改方案能力要求很高,人才引进应 遵守其内在规律,建筑类设计专业除老 八校以及特大城市院校较容易完成博士引进外,大多数地方建筑院校,人才引进 难成为共识,全国每年博士毕业生很少, 很多高校年复一年人才引进开“空头支 票”。

  实际上,除少数重点建筑院校强调 学术研究外,大多数地方建筑院校,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依旧是根本目的, 对教师的第一要求依旧是超强的评图和 面对面改图能力,一个具备快速出方案 能力的硕士毕业生完全能胜任设计教学 需求。因此,地方建筑院校人才引进需接 地气,不能把博士学历作为门槛,引进方 案能力强的硕士研究生才是根本出路。

  优化职称晋升机制。虽然最近几年 国家层面一直在倡导优化职称评定办 法,如采取分科研型、教育型等,但建筑 类设计教师职称晋升依旧困难和处于弱 势地位,教师论文难发表。为解决这一难 题,有些实力较强的高校认定一些较好 的非核心专业刊物作为核心刊物,建筑 学专指委在多年前也出台了一份这样的 认定政策,建议各高校采纳实施,但大多 数建筑高校并没有执行。

  尤其地方建筑 院校,更应该采取特殊学科特殊对待,在 专业内制定接地气的核心论文认证办 法,解决职称晋升难的现实问题。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筑类设计专 业,需要动手改方案能力强的学科领导 和带头人,学科建设才能抓本质,抓设计 能力培养主线,才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 “刀刃”上。但对于地方建筑院校,优秀设 计人才毕竟属于少数,如何把他们推出 来便成为学科建设的头等大事,如何用 人、提拔人,应走“从上而下”与“从下而 上”调研相结合的选拔用人机制,要多听 往届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意见,把好 选人用人关,把真正设计水平高的老师 快速推出来,学科建设才有希望。

  3.2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依托社会资源培养教师。建筑类设 计专业是实际操作很强的学科,很多地 方院系设计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缺乏设 计院等工作经历,实际工程宏观把控能 力不强,同时也不利于他们与地方设计 院等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承接社会 项目,扩大行业人脉圈子。

  因此,应建立 定期选派设计教师到生产、城市管理单 位锻炼学习的机制,并适度聘请一定比 例校外高水平工程师兼职教学,弥补校 内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使课 堂更接地气。 依托社会资源培养学生。课堂学习, 专业理论知识较全面,参与社会实践,接 触更多实际问题,课堂与社会实践需要 一体化和互补化,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 社会实践更感兴趣、更充满敬畏感,学习动力更强,因此建筑类设计人才培养应 依托社会资源,学生需要在恰当的时机 参与社会实践,如大多老牌建筑院校把 传统的半年生产实践安排在五年级上学 期,但根据“地方院校往届毕业生专业学 习回访”调查问卷(156 份)发现[1],合计 82.1%的往届毕业生认为应该安排在三 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他们认为地方高 校三、四年级正是设计学习的迷茫期,提 前参与工程实践,更利于刺激和鞭策自 己,增强专业学习的忧患意识。

  因此,对 于地方建筑院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 状态,统筹安排课程模块,确保学生具备 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能够胜任社会实践 需求。

  3.3 诱导学生“悟”,激发设计“兴趣”

  建筑类设计专业学习既需要学生具 备较好的“悟性”,又需要他们保持勤奋、 踏实的学习态度,设计“入门”较难,尤其 是地方高校,学生成材率较低。原因何 在,从“地方院校毕业实践反馈”调查问 卷( 192 份) 可以发现一些深层原因[1] ——如 填 报 志 愿 、 凭 兴 趣 报 考 的 仅 24%,68.7%的学生为父母帮忙或他们 认为该行业好找工作,很多学生对学习 较辛苦准备不足;从学生课余生活看, “7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晃 一天、或者玩电脑”,而“课余时间认真做 设计”的仅 24%;从对大学学习最不满 意的选项看,“在校看书太少,理论高度 不足”占 54%”。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 趣、阅读、学习时间、学习状态都存在较 大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激情? 低年级设计课堂,重在激发兴趣。传 统专业教学,大多从线型练习、构成设 计、建筑识图、色彩训练、图面表达、小设 计等入手,训练作业较枯燥和抽象,设计 引导较“冷漠”,缺乏设计兴趣的学生,容 易厌倦。

  因此,本文提出“体验式”教学方 法,创造“真实”训练课题,如从建筑初步 设计教学开始,少做模拟作业,加大实物 教学、情景教学环节,尽可能地分空间、 分类别、分主题、限定特殊场所等,让学 生寻找空间设计的优缺点,并加以完善 与表达,或者在特定空间场所,让学生重 新整合小设计,并进行现场实体模型建 构验证,通过感性认识寻找设计的不足 和优点,诱导学生“感悟”设计,激发“兴 趣”,培养学生多看书、多画草图、多做模 型、多交流的良好设计习惯。同时,低年 级应尽可能配备动手能力强、设计想法 较多的教师,发挥传统“示范性改图”的 优势,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克 服设计畏难情绪。

  中高年级设计课堂,重在交流探讨。 课堂是交流讨论设计方案的地方,但很 多地方院校,学生习惯课堂画图,看似认 真,实则课下准备不足,不善于利用有限 的课堂时间解决方案存在的困惑或实际 问题。“课内探讨、课下忙碌”才是应有的 设计学习方法,传统设计教学要求课内 设计学习(每周 6~8 节课)与课外学习时 间比不应小于 1:3,也就是每周 6~8 节 设计课,课下至少应花 18~24 节课余时 间做准备。如何保证课余学习时间,营造 课堂“紧张感和饥饿感”是关键。根据“地 方院校毕业实践反馈”调查问卷(192 份)数据分析发现[1]——学生在校学习与 设计院实习分别感觉“充实而忙碌”的比 重,前者为 16.7%,后者为 72.4%;校内 设计教学最应该改进的选项中,63%的 学生选择“多聘请实践性强的工程师任 教和多做真实课题”。

  因此,中高年级设 计课堂应配备工程能力强的老师,设计 课题应尽可能采用教师的实际项目,或 者跟地方规划局、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寻 求一些实际项目作为设计课题,如果实 际运作有困难,也可以“真题假做”,并定 期聘请甲方(或模拟甲方)、行业专家以 及发改委、规划局、建委等城市职能部门 管理人员进行代表性成果答辩,把课堂 打造成一个个技术评审专场,使设计课 堂充满期待和紧张感,课上课下学习形 成良性循环,同时提升学生汇报方案、沟 通交流等能力,弥补校内设计教师工程 项目掌控能力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从 不同利益角度审视设计,激发他们的设 计热情。

  工程教学论文投稿刊物:《福建工程学院学报》是由福建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的论文。“立足八闽,面向全国,弘扬学术,发展教育”,服务学院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海峡两岸的经济繁荣。办刊方针是“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海峡两岸的工程文化的建筑与发展,注重闽台工程文化的交流。

  4 结语

  地方建筑院校,资金投入、人才招聘 均处于弱势,随着商业地产开发的降温, 其办学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挖掘内部潜 力和借助外部资源,独辟蹊径培养高质 量设计人才,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 积极性,把高水平教师推向前沿,促使他 们快速成长,同时借助地方各种社会平 台和资源为师生服务,并从实际教学效 果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诱导学生 感悟设计和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参考文献

  [1] 汪波.地方院校建筑类设计专业 CDIO 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39(03):121-124.

  [2] 汪波. 新建建筑设计院系实用性人才的 培养 [J].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06): 112-114.

  作者: 汪 波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