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论探析

时间:2019年10月21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交通强国作为强国战略目标之一,开启了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现代化的新征程。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厚的思想源流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建设交通强国应该注意思考诸如中国交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交通强国”作为强国战略目标之一,开启了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现代化的新征程。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厚的思想源流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建设交通强国应该注意思考诸如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主要矛盾变化、“中国速度”与“中国深度”如何兼顾、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等问题。

  关键词:交通强国战略;运能和运量;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交通治理体系;交通治理能力

交通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将建设交通强国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战略之中。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成果甚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交通大国,但距离交通强国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交通规划的统筹尚需加强、交通治理手段还不够先进、掌握运用智能交通技术的能力还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交通建设事业始终以满足国家运输需求为中心,以完成国家分配的运输任务为目标,服从于国家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围绕缓解运能和运量这一主要矛盾而展开,交通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无论是交通运输网络规模,还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或者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了交通大国行列。

  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国家发展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新时代中国交通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将推动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二)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先行引领和战略支撑。可以说,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利器、利国之基石、强国之先导。”[1](P10)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建设事业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联通区域、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包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也必然要求围绕和聚焦这个总任务。”[2]

  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1952年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仅有22876公里,客运量为16352万人,货运量为13217万吨[3]。

  到了1978年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为51700公里,客运量为81491万人,货运量为110119万吨[4];而到了2017年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达到了127000公里,客运量达到了308400万人,货运量达到了368900万吨[5],运输力量大大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经济腾飞做出重大贡献。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创造条件

  习近平在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时强调:设施联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习近平指出:“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6]

  设施联通也就是广义上的“大交通”,就是指要以“大交通”为纽带实现国际间的互联互通。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交通强国战略,不仅会大力推动国内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障,确保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网络等基础设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交通建设已经在实现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截至2018年7月,“我国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和2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运输协定等方面的合作文件。……建成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境外铁路。……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总数达38个,覆盖沿线47个国家。……在民航方面,目前,我国已与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沿线43个国家实现直航”[7]。

  二、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思想源流

  “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长期的历史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库中、在凝聚了先人智慧的历史长河里、在世界交通强国的发展实践中都能找到交通强国战略的思想渊源。探究交通强国战略的思想源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重要价值。

  (一)“交通强国”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交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库中不乏对于交通建设思想的相关论述,这些交通建设思想都蕴含着一个核心观点,即以机器为动力的交通运输业是一种适应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将有助于推动现代工业社会的大发展。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书中指出:“你一旦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的交通运输,你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自己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必要的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所以,铁路系统在印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8](P860)

  马克思还进一步解释道:“由铁路系统产生的现代工业,必然会瓦解印度种姓制度所凭借的传统的分工,而种姓制度则是印度进步和强盛的基本障碍。”[8](P860-861)马克思认为,以航运、铁路、电报等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体现为一种先进社会生产力,在打破传统农业社会壁垒、推动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交通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交通强国战略,正是在继承这一基本观点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目标而得出的。

  (二)“交通强国”战略是对中国传统交通建设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道路通,百业兴”是中国传统交通建设智慧的体现。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意识到了交通建设对于“政通人和”的重要性,推出了“车同轨”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和直道,向四方辐射,以图形成全国的交通干线。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起到了维护和巩固政权统一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助推了秦朝走向强盛。“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9]这是中国传统交通强国思想的开端。

  尽管最终秦朝的统治并没有因此而得以长久巩固,但其重视交通建设的举措还是给了后人极大的启示。例如,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王朝与西域的交通,从而加强了西域各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贸易往来,并使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成为了现实,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对民族国家的意识觉醒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孙中山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即“交通为实业之母”。他强调:“惟吾有求于一般国民之注意者,先当知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10]在众多交通方式中,孙中山格外重视铁路的建设,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构筑了一个全国铁路交通网,以求能够通过铁路建设来促进实业大发展,推动国家走向强盛。

  尽管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这却是交通强国实践的一次尝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传统交通建设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交通强国战略中摆脱了历史局限性,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我国的交通建设贡献智慧。这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三)“交通强国”战略是对世界交通强国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吸收

  纵观世界交通强国的发展历史,交通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交通建设能力的强大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反过来,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又进一步提升交通能力建设。例如15~16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由于掌握了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一度成为了海上交通强国;17世纪,荷兰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则更胜一筹,一跃成为了“海上马车夫”;18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英国迅速掌握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技术,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依靠汽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11]。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更新,美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铁路、公路、航空、航海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此外,二战后的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经济也因重视交通建设而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在掌握了高铁技术之后,这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高速铁路的巨大拉动效应中重获新生。对此,有日本学者分析:“回顾新干线开通以来半个多世纪所带来的最大成果,可以说是随着人们实现更广范围的移动,刺激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充满勃勃生机。

  ……日本人一天的生活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有了飞跃性的质的变化。”[12]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事实证明,加强交通建设是推动国家走向强盛的重要手段。“从世界交通强国的历史演变来看,拥有高水平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世界领先的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高品质的交通保障服务能力,有力地支撑了人员往来、物资交流和对外沟通,成为推动强盛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交通强国,引领着世界交通发展的潮流。”[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交通强国战略,正是对世界交通强国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吸收。当然,中国建设交通强国的目的不是为了称霸世界,而是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更是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三、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丰富内涵

  交通强国战略的内涵是对新时代中国“强起来”这一伟大飞跃的具体反映。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P8)。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中,交通强国战略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交通自身要强

  交通自身要强,即“国家在交通方面实力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设交通强国的核心内涵就是要使交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包括交通保障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交通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交通建设标准被国际所认可和推广,交通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实现科学化、现代化,交通人才培养能力走在世界前列等等。只有交通实力变得强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才有基础保障,国家的各方面建设才能在交通的串联下真正得以发展。

  (二)交通能促国强

  交通能促国强,即“通过交通使国家强大”[15]。世界交通强国的历史发展事实表明,交通确实能够促使国家变得强大,交通强国战略不仅是手段更是一种目标。在新时代,发展交通事业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国家走向强盛,包括交通运输贡献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较大份额,交通能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先行官”的作用,能满足国家发展的运输需求,能有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并且能真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这既是交通强国战略的目标使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大交通”促“天下”强

  “大交通”促“天下”强,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蕴意是极为吻合的。通过交通来联通天下,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助推各国共同繁荣,是交通强国战略的根本追求,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旨归。“交通不是简单地实现空间位移的地理畅通,而是以地理畅通为基础的业兴、政通、人和,是经济与技术、产业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大融合。”[16](P158)

  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我们对于交通的根本追求不再局限于地理畅通,而是在此基础上综合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的融合发展,即称其为“大交通”。正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强国战略的根本追求并非只是狭义的路通货畅,更在于政通、人和、文融。

  “促进文化交融,实现人心相通,同心打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交通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16](P160)立足于“大交通”的思维来理解交通强“天下”,体现了交通强国战略的根本追求,这不仅丰富了其内涵,还使得其价值蕴意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交通可惠民生

  新时代,人民对于交通需求发生了新变化,美好交通需求增加,交通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更加凸显。因此,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建设应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安全发展,交通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交通运输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交通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总之,交通强国战略就是要“全面建成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绿色、更智慧、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业实现现代化。”[1](P10)交通为民,体现了交通强国战略的本质内涵,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交通建设事业的特色。“交通强国”是中华民族向“强起来”目标进发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几点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交通建设事业也进入了新阶段。“建设世界交通强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意义的战略性目标。”[17]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建设交通强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不仅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的重大科学论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P9)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交通建设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再到现在的基本适应甚至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先行官”作用,中国交通建设事业始终围绕着解决运能和运量这一主要矛盾而展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交通大国,诸多交通指标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但与此同时,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不再仅限于满足运量,其安全性、舒适度、便利性、环境、服务等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铁路根据新时代旅客服务需求的新变化,“大力推广自助验票进站、车站智能导航、站车WiFi等新服务,……以多品类、差异化、人性化的特色服务,持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18]

  此外,各个交通行业也纷纷结合新时代人民对交通需求的新特点,在运输保障、物流快运、综合服务、国际联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人民对于美好交通的需求和交通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中国交通建设事业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应当着力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尤其应注重交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而不是醉心于交通数量和规模建设。

  (二)建设交通强国要在发展“中国速度”的同时兼顾“中国深度”“中国速度”,是指中国交通建设的速度;而“中国深度”,则是指中国交通所蕴含的文化深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现出了“中国速度”带来的震撼,也孕育出了一系列有着深刻内涵价值的交通文化,如交通建设制度与标准、交通建设精神、交通文艺作品、职工文化活动等等,这些交通文化建设在推动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彰显了“中国深度”。

  但长期以来,一些人只看重中国交通建设规模的扩大、技术的不断进步,忽视文化建设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深度”建设的薄弱,使得一部分人难以理解“中国速度”的建设成就,对于中国交通的发展持一种怀疑态度。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交通发展带来的速度变化,却未能深刻体会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深度,这说明交通文化建设没能跟上交通技术发展的步伐,两者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因此,建设交通强国就应该在创新交通技术、完善交通综合网络体系的同时,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如积极建设铁道博物馆、航空博物馆、汽车展览馆等,以拉近交通与大众的距离,增进群众与交通行业的互动,从而加强人民群众的交通文化自信。

  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充分弘扬交通领域的建设精神,如“高铁精神”、“大飞机精神”等,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建立中国制度、中国标准、中国规范、中国精神等强化中国交通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交通建设进程中,更应该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将其凝练为一种先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从而使中国的交通文化走向世界。

  (三)建设交通强国要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标志。只有当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交通强国的目标才得以实现。尽管当前中国交通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不足,比如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缓慢、交通利用率不均衡等问题仍然是顽疾。“从交通治理现状来看,交通治理体系与交通主管部门期许的治理目标之间存在‘脱嵌’的状况。”[19]

  随着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安全交通等新的交通发展理念的出现,传统的交通治理体系和理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着力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交通强国进程中,还应该注意交通强国战略与其他强国战略的相互关系,做到彼此间相互配合、相互推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杨传堂.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J].人民交通,2017,(11).

  [2]中国水运编辑部.正确认识交通强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系[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2).

  [3]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新中国铁路五十年[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42.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DB/OL].(2018-12-03)[2019-09-07].中国政府网.

  交通方向论文范文:小议公路交通发展中的信息服务-交通运输论文

  摘要:本文从公路交通发展中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中的信息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服务在公路交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服务 重要性 问题 作用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