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林海作品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时间:2021年03月2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 要:林海是我国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涉猎钢琴、声乐、琵琶等诸多领域。 其作品在运用现代创作技法的同时,对中国民歌、乐器,古诗词文化等传统元素的运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对《彩云之南》《小河淌水的传说》《琵琶语》《关雎》等林海不同时期的作

  摘 要:林海是我国优秀的音乐制作人,涉猎钢琴、声乐、琵琶等诸多领域。 其作品在运用现代创作技法的同时,对中国民歌、乐器,古诗词文化等传统元素的运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对《彩云之南》《小河淌水的传说》《琵琶语》《关雎》等林海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探寻林海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美学中的表达,探讨林海如何构建中产阶级音乐风格,为音乐家在探索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音乐创作方向上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林海; 传统元素; 运用

中华诗词

  一、前言

  林海,作为一名当代音乐制作人,从事作曲、编曲、录制、混音、后期制作等工作。 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琵琶语》《欢沁》传遍大江南北,也出现诸多研究这两首作品的文章,内容主要涉及总结作品创作特色,探讨琵琶如何与现代音乐相融合。

  作者:梁肖梅,潘林紫

  前人的研究点更多在于林海的琵琶作品,而对其所有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较少,故笔者对林海的作品进行相对全面分析,发现在林海作品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大量使用,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彩云之南》(1996)、《小河淌水的传说》(1996)、《琵琶语》(2003)、《关雎》(2006)等跨度十年又最能体现传统元素运用的作品,来解读林海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所体现出的特点。

  二、林海生平简介

  林海,1969年1月出生于福建晋江安海,4岁半随父母移居福州。 父亲林荣元是国家一级作曲家,曾任职于福建省歌舞剧院,母亲曾是晋江侨乡歌舞团演员。 在传统艺术家庭的熏陶下,林海自幼就崭露出对绝对音高的天赋。 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跟随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主修钢琴。

  1989年,林海以全国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第八届范·克莱本(VAN CLIBURN)国际钢琴大赛,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入围该赛事前十名的中国人,这也是他参加的唯一一次古典钢琴赛事。

  1992年,他开始组建乐队,接触当下流行的所有音乐。 此后,因与台湾地区“配乐鬼才”范宗沛 1 志同道合,便一起成立了Music Gate 2 音乐工作室,合作期间,范宗沛为林海补充了很多电脑音乐制作方面的知识,成为林海流行音乐的领路人。

  1998年,创立林海-听觉新音乐工作室(EMOTION MUSIC) 3 至今,并与风潮唱片合作,出版了众多专辑,深受业界肯定,代表作有《猫》《大明宫词》《琵琶语》等。 此工作室成立后,林海的作品不再局限于新世纪音乐与钢琴音乐,开始涉猎影视配乐、流行音乐等。

  现今,林海的创作涉及不同领域,游弋于古典、流行、爵士、New Age 4 多种风格之间。 林海作品虽多,但其音乐也诚如乐评人所说:他不仅有着肖邦的气质,德彪西的慵懒与优雅; 还具有George Winston 5 亲和而强烈的旋律性,及Keith Jarrett 6 丰富而充满想像的思考性。 他更是被誉为右手东方、左手西方的天才音乐家; [2]但总的来说,林海在创作中始终以中国传统元素为核心,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以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的交融为创作手段,力求创作出极具内涵又深受听众喜爱的作品。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美学中的表达

  笔者欲举例林海的《彩云之南》(1996)、《小河淌水的传说》(1996)、《琵琶语》(2003)、《关雎》(2006)四首作品,并与其他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来解读林海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所体现出的特点。

  (一)小而美、简而精

  林海早期发行的作品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主要是将中国传统民歌、五声音阶、合头换尾等创作手法融入作品中。 钢琴专辑《日月西东》7 汇集了林海早期对传统元素运用的手段,作品体现出小而美、简而精的特点,专辑中的乐曲《彩云之南》《小河淌水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很好地概括了云南的美丽、神秘、多彩,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有着多样的文化。 以“彩云之南”为题,笔者认为意在表现如诗如画多彩的云南。 《彩云之南》的旋律看似虽简单,但布局却很精妙。 林海在创作中以简单、洗练的主题句,风轻云淡的笔墨描绘多彩的云南。 主题句采用中国特有的五声音阶调式,合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强调音乐的民族性,伴奏则采用短琶音,衬托着婉转悠扬的主旋律。 为表达云南的多彩,作者则借用色彩和弦、转调手法。 注重写“意”,致使音乐整体简约、空灵,给人一种朦胧、虚幻、唯美的感觉,营造出中国音乐所独有的意境。 整首曲子中,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创作技法的结合,也致使音乐散发着古香古色的中国韵味,但又不失西方古典风格。

  谱例1

  专辑《日月西东》中《小河淌水的传说》,则是根据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改编而成,该民歌旋律优美,有“东方小夜曲”之称。 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善于将中国传统音乐同西方作曲技术结合,曾将《小河淌水》改编成钢琴曲《流水》,将主题句节奏进行多次变奏,并在曲中运用大量琶音,曲如其名,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如行云流水,清新流畅,充满活力。 同是将《小河淌水》与西方作曲技术相结合的作曲家林海,改编成《小河淌水的传说》,表现出来的音乐虽显简单,伴奏也不似《流水》般华丽,但整首曲子给人的感觉是安谧的吟唱,静静诉说着阿妹对阿哥的思念。 林海在改编中并不是原样使用《小河淌水》的主题句,而是将主题句进行多次改编(如谱例2),再运用合头换尾、变奏、重复乐段的手法进行发展,以及倚音、琶音的使用,表现出小河流水的神态。 结尾处对《小河淌水》主题句变化再现,点明主旨。

  谱例2

  从上述对林海两首作品的分析,其早期作品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如同其他作曲家一样,都是选用最常见的创作手法,但林海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所呈现出来的音乐不像其他古典音乐华丽、高深莫测,它简单、短小、平易近人,充分体现出他作品中所蕴藏的小而美、简而精的特点。

  (二)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的体现

  林海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早期作品呈现小而美、简而精的特点,而从2003年其创作的《琵琶相》来看,除具备早期的特点外,还体现出当下最需要的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特点。

  专辑《琵琶相》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最突出的便是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大量使用,在对传统乐器充分运用的同时,也体现着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中国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融合。 整张专辑牢牢把握住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一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地音乐结合,演奏出极具中国韵味的音乐,以及对中国传统乐器进行传承,符合当下时代需求,音乐也更具民族性、时代性。

  笔者欲举此张专辑流传最广,风格差异较大的《欢沁》《琵琶语》两首曲子来说明林海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创作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性、多元性。

  在林海早期的作品中,对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传统民歌的运用就充分体现了民族性这一特征,而这两首曲子则是运用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作为主奏来体现音乐的民族性,在配器上加入笛子、箫等传统乐器,使原本琵琶表现出来颗粒性较强的音乐变得极具抒情性,也更具中国风味。

  林海在《琵琶语》的创作中,不仅选用中国的传统乐器,还配以钢琴、大提琴、贝斯、吉他等西洋乐器,要将众多不同类别的乐器相融合,极具挑战性,林海突破传统,与时俱进,让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在不同类别的乐器之间架起了桥梁。 在演奏主旋律时,虽以琵琶主奏,但却没有用琵琶常用的“轮指”技巧,而是演奏出单音,很清淡很简单的一种颗粒乐音,音乐更显干净、空灵。 曲子中间部分改用钢琴重复主旋律,琵琶轮指伴奏,钢琴并没有就此淹没琵琶的声音,彼此相互映衬,毫无违和感,紧接着人声的加入无疑也是整首曲子的亮点之一,增添一丝凄凉的味道。 更使整首曲子波荡起伏,缠绵悱恻,主人公犹如怀抱琵琶坐船穿梭于江南水乡之中,静静地诉说着心中无限事。

  谱例3

  《琵琶语》表现出来的音乐忧伤柔美,而《欢沁》却与之不同,音乐欢快雀跃。 《欢沁》中,琵琶跳跃音符的大量使用使整首曲子充满欢乐与童真,让听者联想到孩童时期天真无邪、嬉戏打闹的场景‍‌‍‍‌‍‌‍‍‍‌‍‍‌‍‍‍‌‍‍‌‍‍‍‌‍‍‍‍‌‍‌‍‌‍‌‍‍‌‍‍‍‍‍‍‍‍‍‌‍‍‌‍‍‌‍‌‍‌‍。 (谱例4)竹笛、钢琴的加入更增添了一份天真,并不像在《琵琶语》中那样强调抒情性。 同一专辑不同音乐风格的转变,体现着音乐的多元性。

  此张专辑,不仅体现着音乐的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它的问世,还彻底颠覆了大家对琵琶的印象,原来琵琶不仅能演奏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此类大气磅礴的武曲,抑或是如同《汉宫秋月》此类哀怨悲伤的武曲,还能演奏出婉转、甜美、轻巧、壮阔的乐曲。

  谱例4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素材中提炼和重塑音乐形象

  林海的音乐,除具备小而美、简而精,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的特点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素材进行提炼和重塑其音乐形象。 其创作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思考越来越深刻,不再只是停留在对传统民歌、乐器的使用,而是开始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之中。

  林海2006年为哈辉所创作的专辑《关雎》,选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诗词作为创作素材,立足于古诗词的庄重典雅,遵循其韵律特征,加入流行、爵士风格,将诗词的文学意境彰显出来。 在演唱中,主唱哈辉摈弃传统中规中矩民族唱法,改用自由现代流行唱法,并运用大量的装饰音加以润色,歌曲整体偏向于流行风格,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倾向。

  整张专辑,林海并没有因为歌词是古诗词,而全部选用中国古典乐器,而是另辟蹊径,选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而后诠释出来的作品,虽流行味道偏浓,古诗词韵味也稍有欠缺,但该张专辑在当时,运用古诗词进行谱曲,并选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做到了传承古诗词之美,彰显中华文化内涵。

  该张专辑收录了十一首作品:《山行》《春晓》《关雎》《蝶恋花》《青玉案·元夕》《相思》《上邪》《鹊桥仙》《一剪梅》《游子吟》《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以《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作为主打曲目,精心遴选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作词并对其进行谱曲,所选诗歌均为千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为世人所传颂的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素材。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关雎》则是开篇之作,它亦是以各种艺术形式复演最多的曲目。 可以说,《关雎》是雅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曲目,这是专辑将其作为主打曲目的原因之一。

  此首《关雎》为单三部曲式,D宫调式,旋律起伏不大,第一句旋律平稳,吟诵式的吟唱,第二句采用重复乐句的手段,继续诉说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第三句男子追求女子的心境开始变化,从爱慕到求之不得,彻夜难寐,故作者在旋律上开始作出改变,音乐开始上扬,表现出求而不得的焦虑。 第四句男子对女子的爱越发热烈,音乐也在此达到高潮,第五句是第四句的变化重复,歌曲在高潮中结束,到尾奏处又归于平静。

  整首曲子将古典诗词与流行演唱相结合,既清新悠远又充满激情,以及非常规5/4拍子的使用,为本就充满民族风格的乐曲增添了一些浪漫主义。 大量琶音和十六音符的使用,营造出诗词中男子对女子延绵不断的爱意。 哈辉的演绎更为曲子增添色彩,醇厚质朴的唱腔使乐曲富于韵味、流畅舒缓、缠绵悱恻。

  谱例5

  该首曲子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运用西方的音乐特色,充满流行风味。 对原诗情感的表达不像以往所听到的《关雎》版本那样含蓄,如赵季平的《关雎》采用“依义行调” 8 的方法[3],传达出来的情感含蓄内敛,将古诗词原本存在的古典寓意准确传达,也符合当时儒家的礼乐思想,即对于爱情必须要“发乎情,止乎礼”。 乐曲对于原诗意境的把握也很到位,把《关雎》传统诗词深远的意境准确传达,总的来说,整首曲子始终秉承着《关雎》所处时代的礼乐思想,形成庄严肃穆的音乐风格,符合《关雎》诗词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

  然而林海所创作的《关雎》则是突破传统封建礼教的传统思想,将其与现代的爱情观相融合,表达出一种含蓄而又热烈奔放的情感。 整首乐曲既保留诗词的完整性,旋律也朗朗上口,以现今流行歌曲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的爱情观,并将其与当下结合,符合当下大众的爱情观。

  《关雎》对中国古诗词进行完美的传承,将古诗词的文化内涵通过音乐进行表达。 在创作上尽量做到词曲契合,遵循古诗词的韵律,旋律上简单,除了句尾拖腔处,为将古诗词悠远的意境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一字对一音,使其具有强烈的吟诵感,在音乐风格上充满流行风味,更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趣味。

  林海再一次让只在语文课上背诵的古诗词,以另一种更加唯美的方式让大众传唱。 这既传承、普及了中国古诗词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内涵,同时也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以音乐的符号推向世界。

  四、中产阶级音乐风格构建

  何为中产阶级,至今在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现今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划分:首先在经济上,有稳定的收入,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在职业上,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追求,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在文化上,受教育程度高,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家庭消费能力。 在政治上,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总之,不论是从政治、经济或社会文化地位来看,他们均处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而中产阶级最易于在以下职业群体当中产生,如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国有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人员、三资企业的高级员工、部分学者和专家、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等。

  然而,中产阶级人士虽拥有不错的生活,但也处于较尴尬的境地,他们就像一块“夹心饼”,既没有上层社会人士的巨额财富,也无法享受低收入人士的社会福利保障,所有的财富都靠自己辛苦累积。 中产阶级也是受压力最大的阶级,他们承受着买房、工作、家庭等巨大压力,迫切希望能有相关的渠道来释放。 音乐无疑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渠道,随着网络的发达,欣赏音乐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什么样的音乐才是中产阶级所需要的呢? 中产阶级是一个追求细致,讲究品位,拥有浪漫情怀和浓厚人文气质的阶级,他们对音乐有着自我的审美需求,而音乐素养的要求及生活的压力又迫使他们选择一些既简单易懂,又不失艺术性、哲思性,能与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的音乐。 此种音乐不像毫无内涵的快餐式音乐只追求耳瘾,在内心却毫无波澜。 它是一种能洗涤听者心灵,给听者带来宁静、安逸的音乐,而林海的音乐,非常符合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

  (一)适应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创作

  从前文可知,林海的作品线条简单、优美,结构严谨,极具时代内涵,不仅有着几分古典音乐的风骨和气派,还有着超脱的情调,它是通俗且易于流行的。 其音乐风格也总体流露出干净、空灵、安静、甜美的气息,给人自然、清新、典雅之感。 此风格音乐,给予听者心灵极大的放松,这一特点刚好符合中产阶级忙碌后闲暇放松、外出旅游等的使用需求。

  林海创作了大量的心灵治疗音乐,使听者去掉尘世间的繁华与嘈杂,放下心灵的包袱,让被压抑许久的灵魂,得到自由地放松。 对于创作心灵音乐的初衷,林海说:“重温童年的天真与幻想,远离城市的虚妄、功利、现实,是我最想做的! 我将以这样的心情继续推出一系列的心灵钢琴。 ”[4]此种适应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创作,让其作品得到广泛关注。

  钢琴专辑《月光边境》《远方的寂静》便属于这一类心灵音乐,专辑《远方的寂静》曾入围第15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专辑奖”,该专辑对乐曲做了非常到位的总结:“有一种琴声如呢喃似轻诉,有一种心情如飞行似遨游,以琴声调心情、以心情佐琴声。 ”[5]作曲家运用最简单的音乐线条,写出了繁华喧嚣背后的宁静,都市男女渴望心灵的自由。 专辑同名钢琴曲《远方的寂静》结构严谨规整,为三部曲式,B大调,主旋律有着清晰、辽阔、悠远的线条,伴奏则以分解和弦为主,整首曲子音乐古典、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呈示部为AA1段,A段共分四句,旋律采用四度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创作,主题突出。 A1段在A段的基础上变化重复‍‌‍‍‌‍‌‍‍‍‌‍‍‌‍‍‍‌‍‍‌‍‍‍‌‍‍‍‍‌‍‌‍‌‍‌‍‍‌‍‍‍‍‍‍‍‍‍‌‍‍‌‍‍‌‍‌‍‌‍。 展开部转到G大调,以A段的第一句旋律为动机进行发展,再现部回到B大调结束。 整首曲子曲式形态单纯脱俗,创作手法简单,运用音区、调式、旋律、伴奏的合理变化来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乐曲更是以浅吟低诉般的舒缓恬静之美,捕获了无数乐迷的心。

  谱例6

  诸如此类音乐作品还有许多,它们无疑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简单质朴、纯净柔美,直击听者心灵深处,让听者卸下生活重担,远离城市喧嚣,回到大自然怀抱。 这样的音乐满足了中产阶级群体的音乐审美、心理需求和娱乐需求,又帮其确立阶级认同感,成功地实现了中产阶级音乐风格构建。

  (二)中产阶级个人与时代需求的融合

  中产阶级的音乐审美需求,并不仅仅满足于通俗易懂,极具艺术性此类要求便可,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听者心灵对话,能唤醒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 纵观林海的作品,除具备这些满足听者个人需求外,也与时代需求相呼应。 在构建中产阶级音乐风格时,林海是如何将个人与时代的需求共同结合,从其作品观之,不管是影视配乐、钢琴作品、还是为他人所作歌曲,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作品之中,来搭建个人与时代需求的桥梁。

  林海对传统元素的不断使用,除了自身的钟爱以外,也和他受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有很大的关系。 中央音乐学院是一个既立足于传统,又不断吸纳各国、各民族文化的院校。 林海从附中到大学这段时间,被这样的一种氛围包围着,早已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时代需求作为己任。

  在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时,他很好的抓住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并懂得抓住听众的心理需要,使用当下流行的创作手段、音乐风格,使音乐符合大众审美。 如《琵琶相》,抓住琵琶的特点,运用通俗易懂的旋律,不同于以往的配器手段,打破传统,引领现代,创作出轻松、愉悦、委婉的音乐让听者眼前一亮,让大家看到了琵琶表现的更多可能性,琵琶既能表现狂风暴雨之势,也能表达柔情似水、风情万种。

  林海在此创作中,将琵琶这一流传千年的乐器,通过轻松的方式普及给大众,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满足着时代的需求。 专辑中,中国韵味、意境体现出来的安静、空灵之感,也恰好满足了中产阶级的心理需求。 总的来说,此类音乐,将中产阶级个人与时代的需求进行了很好融合。

  (三)艺术与商业的糅合

  中产阶级的审美需求,为林海的创作带来了市场,林海的音乐反过来又满足于中产阶级的需求,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林海选择创作中产阶级音乐,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强大,更是为中产阶级人员提供一条解压的渠道。 然而,在面对市场音乐的侵蚀下,林海也从未忘记初心。 他总是能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作出很好的平衡,所以他的作品也不会陷入无营养的商业复制品漩涡之中。

  艺术与商业之间,如同一把双刃剑,两者相辅相成,商业给了艺术机会,艺术创作更多价值回报给商业,当然有些艺术只是为了利益,而毫无价值可言。

  在音乐领域,很多作曲家,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为迎合众人口味,而忽略艺术本身。 面对艺术的召唤与商业的诱惑,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众多作曲家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林海,在这样的时代潮流冲击下,也始终努力在寻求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他展现出来的作品既有艺术内涵又深得大众喜爱。 首先,他对大众的审美趋势有着清晰了解; 其次,他深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主流,将其作为创作题材,符合时代需求; 最后,他有着深厚的创作技法,能赋予简单的音乐深刻的内涵,使音乐与听者内心产生共眠。

  听众的喜爱,让其音乐具有商业市场,简单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内涵,让作品更具艺术性。 笔者觉得,这些应该就是林海所要寻找的最佳契合点。 为作曲家们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作出了一些表率。

  林海在专辑《大明宫词》发行时,曾在访谈中说“当我们痛心疾首地发现正处身于一个不幸的音乐时代时,还有多少人能守住这份对音乐的虔诚? 也许再过一个十年,我也不再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只要还有人喜爱我的音乐,我就一定有勇气,做我自己。 ”[6]正如他所言,他做到了,他一直在努力做自己。 他的创作精神,值得每一位音乐家学习。

  五、结语

  林海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因具备专业扎实的音乐功底而游刃有余地涉足古典、现代、新世纪、爵士、中国传统民乐等多种风格,创作出许多高质量的作品。 创作涉及各个领域:影视配乐切合主题,生动形象; 心灵音乐,直击听者心灵深处,让人流连忘返; 钢琴音乐古典淡雅、干净空灵; 为他人所作乐曲,切合声线,美妙动听……

  在创作中,他的作品始终以中国传统元素为核心,融入摇滚、爵士、苏格兰、拉丁等大众喜爱的流行音乐元素,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音乐进行融合,使作品具有小而美、简而精,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等特点,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素材中提炼和重塑音乐形象,使作品充满内涵。 其作品表现出来的简洁、典雅、宁静、优美,成功的构建了中产阶级音乐风格。 贴近中产阶级生活的创作,使林海的作品也广泛流传。

  总的来说,林海的音乐不同于陈勋奇 9 音乐浓重的江湖气息,也不同于范宗沛音乐的压抑和迷情。 他的音乐曲风多变,可刚可柔,是性情流露自成曲,具有中国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还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人过耳难忘,其作品更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中华诗词》创刊于1994年。它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当代诗词月刊。面向国内外。1997年交邮局发行,当年突破一万份大关。

  林海用“心”做音乐,其作品从未进行大肆宣传,却广泛流传,然而听者却不知是其所作。 加之现今网络发达时代,唱片行业不景气,版权也得不到维护,生计堪忧。 但尽管如此,林海还一直勤勤恳恳地创作,只求创作出极具艺术性又深受乐迷们喜爱的音乐。 可见他不为名,不求利,他的作品及他的创作精神,值得每一位音乐家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小妮.安海知名音乐家故土忆童年[N].泉州晚报.2015-03-20.

  [2]风潮音乐.音乐家林海介绍[EB/OL].http://store.windmusic.com.tw/zh/CD/TCD-5245,2001-12-25.

  [3]黄贝如. 对古诗词歌曲《关雎》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