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视阈下网络社群组织的实践逻辑分析

时间:2022年03月04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体身份得到普遍认可、个体与共同体共生互构、个体自主性在共同体的活动中显现度更高。络社群组织的发展趋向在理论上与其相契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对其成员对社群活动的感知质量进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体身份得到普遍认可、个体与共同体共生互构、个体自主性在共同体的活动中显现度更高。络社群组织的发展趋向在理论上与其相契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对其成员对社群活动的感知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明确感受到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以及个体在社群活动中的显现度均对网络社群组织运行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现实网络社群的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个体与网络社群组织的互惠度认可度不高、成员在社群组织中身份认可不明确等问题,需在发展中进一步予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网络社群,感知质量

马克思主义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现实的个人”基于生存诉求的实践活动作为生成前提,将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形成的“虚幻的共同体”予以批判为核心,展望了产生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394。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和分工水平所决定的不同共同体形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不同个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最大共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活动场域,其现实表现为网络社群组织的蓬勃发展。这一以成员之间“意识、行为以及利益等因素”[2]88维系而成的全新虚拟组织,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网络空间内“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3]97,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趋向。因此,发掘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辅之以实证分析研究,会进一步探究网络社群组织的实践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视阈下网络社群组织的基本架构分析

  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解读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类历史的共同体形态予以考察,指出共同体产生于人猿揖别,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社会生产结构呈现出从“无剥削的共同所有”到“剥削基础上的所有”,再到“更高阶段无剥削的共同所有”的演变序列。

  因此,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共同体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范畴,也不是单纯的人类组织结构,而是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不同形构的共同体表征了人类历史性生存的不同实践形态,即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

  在人类社会不同样态的共同体中,“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人的本性的真正复归,也是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共同体中,个体身份得到普遍认可,“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5]130;个体与共同体共生互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730;个体自主性在共同体的活动中显现度更高,“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5]119。

  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论述,不仅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组织内核,也提供了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路径。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社群组织迅速发展,其以符号共同体代替了实体共同体,以虚拟组织方式跨越了时空界限,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全新的时间范畴和观察视角,也为共同体的利益与价值注入了全新内涵。

  “网络社群”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霍华德·莱茵戈德于1993年提出,他认为网络社群(VirtualCommunity)是“一种社会群体,是足够的人、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上长期互动、交流与沟通而产生的社会聚合体”[7]7。这一概念界定偏重于从活动空间对社群组织予以重新设定,是与现实社会相对的概念,即现实社会组织在网络空间的投射或延伸。

  但网络社会给人类活动带来最为显著的变化不仅仅是活动场域的变更,而是社会呈现出更为强劲的个体化趋向,个体从各种传统群体如家庭和单位组织中独立出来,基于自己的信仰和态度并根据自身的目标和需要决定个体定位,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网络”(personalnetwork)成为人际关系主要的呈现方式[7]8。“网络社群”则趋于以个体意志为纽带的“精神共同体”,即在碎片化的网络社会结构中,身份认同、利益趋同的人们以互联网平台为固定载体,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在现实利益驱动下,在网络上汇聚而成的话语表达共同体。

  由此可见,在网络社群这一共同体中,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趋同是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基础,以此形成某种身份标签,并通过这一符号体现共同体边界。在社群运行过程中,共同的行为偏好和利益认同将进一步强化成员的身份认同,社群内部的互动、交流和相互协作将更加顺畅;同时社群以组织形式协调个体诉求,并将其与满足社群用户需求与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进而用以调节、规范和引导社群内用户的人际交往行为[8]99,使个体和社群实现同生共建、利益互惠。如果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群体规范之间能够彼此强化并内生成为一种社群亚文化时,社群内部的自组织活力就会被激活[9]132。社群凝聚力在不断得到强化的同时,社群成员的自生活力也将不断增强。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视域下个体对网络社群组织感知质量的实证分析

  感知质量源于顾客满意度理论,1982年瑞典著名服务市场营销学专家克·格鲁诺斯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以为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服务心理预期的比较,如果实际感受满足了顾客期望,那么顾客感知质量就是好的,反之,感知质量不好[10]499。本文借用“感知质量”这一概念,以考察成员对网络社群组织的获得感,据此衡量网络社群的运行效果。依据前文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和网络社群的契合性分析,影响个体对网络社群组织感知质量的因素应包括三部分:

  ①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即社群成员拥有相似的利益、情感及价值诉求,并成为社群运行的核心共识性载体。②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即成员可通过虚拟社群内部的交往互动和组织活动,实现个体在情感与利益上的诉求,在促进群体合作的过程中,自觉为社群发展服务,推进社区壮大,实现个体与社群的共生互构。③成员在社群活动中的个体显现度,与在社群外相比,成员在社群内部活动中信息输出和情感表达的意愿更为强烈。

  (一)研究假设

  前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将个体对网络社群的感知质量予以三维解构,设定其是社群运行的前因变量,即①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②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③成员在社群活动中的个体显现度在不同程度上对网络社群组织的运行施加影响。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H1: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对网络社群感知质量产生正向影响;H2: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对网络社群感知质量产生正向影响;H3:个体在社群活动中的显现度对网络社群感知质量产生正向影响。根据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网络社群感知质量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模型包含三个潜在变量。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AMOS软件对潜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测量法,针对前因变量(①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②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③成员在社群活动中的个体显现度)和结果变量的指标。对所有变量的赋值均从低到高排列:1为“非常不认同”,2为“不认同”,3为“不确定”,4为“比较认同”,5为“非常认同”。量表设计如下:基于研究假说,参考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相关理论和网络社群组织运行基本规范,结合当前网络社群组织运行所显现出的现实问题设计测量题项,随后邀请有过网络社群组织参与经历的50名人士进行预调查,对问卷各个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重新调整量表,最终形成了包含22个测度项的量表。

  (三)数据收集和样本说明

  本论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19年12月10日—2020年1月20日对陕西省西安市5个网络社群组织成员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网络发放问卷、参与调查人员网络作答的调查方式进行,本次调查总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本次调查所取得5个网络社群组织分别为西安LJ读书会、FD西安读书会、WM跑团、YS瑜伽、西安BY户外俱乐部,这五个社群组织在西安活动时间均在5年以上,成员准入规范、线上线下活动均较为成熟,在西安的网络社群活动中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本文选取该5个网络社群组织成员生为样本进行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四)结果分析

  1.各测度项描述统计量结果

  影响网络社群感知质量的三个因素的分值均在理论讨论范围。由平均值和标准差为代表所反映出的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布较好,可清晰、全面描述各组数据的特征。经各样本每一维度总分统计,个体与成员的身份认同度分值相对较高(23.40±3.73),其次是个体对网络社群的感知度(22.42±2.38),以及个体在社群活动中的显现度(18.99±2.94)和互惠度(18.63±2.38)。这说明个体与其他成员在网络社群中的身份认同程度、个体互惠程度和显现度影响网络社群的有效运行,同时也影响着个体在网络社群中的交往互动、组织活动以及情感意愿的表达。

  2.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保证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量表采用同质性信度检验法,Cronbach’sa系数评价的是各测度项间的一致性,本量表的a系数为0.894,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很好,信度高测量误差小。KMO值为0.86,大于0.70,说明该量表可以进行因素分析,而且分析效果较好。同时,经巴特莱特球形检验p<0.01,达到显著性水平,均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在解释总方差结果的数据中,主要列出所有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的数据,有四个因素,其解释变异量分别是24.09%,19.63%,11.28%,8.85%,四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86%,公因子方差提取程度均达到0.6以上,表明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因此,综合数据结果说明结构效度较好,数据指标达到标准。

  3.假设检验

  将数据代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标准化图示并对所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H1,H2,H3)进行验证,经检验,所有研究假设的临界比值(C.R.)均大于2.58(H1:5.63,H2:5.372,H3:3.599)且P值均达到0.01水平,表示各研究假设的结果均达到显著性要求。三个外部变量对于网络社群感知质量的影响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身份认同(0.287)、互惠度(0.244)、显现度(0.105)。同时,本研究提出的所有假设H1,H2,H3的检验结果均得到了数据支持,说明假设成立。

  三、分析讨论

  (一)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对网络社群运行的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对网络社群组织感知质量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路径系数为0.287,其影响度是三个变量中最高的。心理学中“同性吸引原则”或“个体相同假设理论”认为,人们更加乐意和与自己意见、兴趣等相同或相近的对象进行交流[11]57。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这为以趣缘为纽带的同趣用户聚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身份认同而成的网络社群组织应运而生,因此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是网络社群组织运行的初始动力。

  马克思从人类的社会实践本质出发,认为人的“类本质”体现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在生产合作基础上的“共同活动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根本特征。但在“真正的共同体”产生以前,人要么生活在“政治共同体中”,“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要么生活在“市民社会中”,“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1]172。而随着社会化生产的推进和交往的日益密切,逐渐形成旨趣相同的“共同活动方式”,“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5]89。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认为“共同活动方式”为“真正的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构成了“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

  “您是否认为网络社群成员的身份认同是网络社群行为活动的共识性载体?”这一测度项所获平均值为4.15,为各测度项平均值最高一项,这表明身份认同被广泛认为是网络社群组织运行的核心纽带。马克思认为实践关系具有基础性特征,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关系才是真正现实的、可实现的客观关系,同时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共同的活动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其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并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社会关系是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形式。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同活动方式是一种对象性的、主体间性的、开放性的动态状态,人们共同生活方式的产生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又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由此看来,依据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当前网络社群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组织规范,依据成员活动需求,提供相应的线上线下活动,通过内容分享、主题互动、生活服务、营销推广等,不断提升网络社群的信息聚集效应,同时组织活动积极提升社群成员的身份认同度以提高社群的活动特性。

  (二)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对网络社群运行的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对网络社群组织感知质量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路径系数为0.244。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真正的共同体”过程中,并没有将“现实的个人”仅仅局限于“个体本位”予以片面考量,而是将个体置于唯物史观的整体架构中,体现出了“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群体本位”特征。马克思将人的本质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60,表达了人不可以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深刻蕴含。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2]221其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现实的个人”与“真正的共同体”之间存在的关联,展示出二者发展目标一致性原则,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才能解决个体特殊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之间矛盾。因此,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每个人”和“一切人”之间的关系,阐发了个体自由发展与群体共同发展的一致性,不仅揭示了个体自由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而且强调了自由人联合体对于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的“总分”为18.63分,在三个影响变量中最低,这表明参与调查的成员对个体与网络社群组织的互惠度认可度并不高。

  其中,测度项“您认为网络社群组织所发起的活动是否可降低类似活动的行动成本?”仅为3.45分。这表明网络社群组织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较低,未能有效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同生互构。因此,网络社群组织应进一步完善自身系统与运营方式,一方面网络社群组织应通过各类型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培养成员的共同兴趣,提高组织对成员的内部向心力,使社群凝聚方向,成为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心理与价值诉求的重要归宿,使成员在乐于接受社群所提供服务的同时,自觉主动为社群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网络社群组织应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价值传播渠道,提高社群形象的价值转换能力,降低社群回报成员的延时性与滞后性,使成员可从社群中获得现实利益,增强社群成员融入感。 网络社群这一网络时代新型社会组织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将技术层面的互联网移植于人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实现了对社会网络的重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理论解构,我们认为其在理论上契合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络社群组织的发展趋向。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网络社群组织进行社群组织“感知质量”的实证分析,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理论与网络社群组织的契合性——身份认同是网络社群组织运行的核心纽带,社群成员与社群组织有较强的利益互惠关系,社群成员在社群活动中个体表现的欲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网络社群对成员的利益回报具有延迟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理论推动网络社群组织发展,应不断完善组织规范,丰富组织现实活动;调整自身系统与运营方式,增强成员融入感;提供有组织的有效服务,实现社群成员在社群关系网中身份的重新确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J].国际新闻界,2009(5):87-9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乔夏阳,赵娟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