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气韵舞蹈云门之舞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云门之舞以西方现代舞技术为基础,融入了太极导引、武术、京剧、拳法与静坐等传统的中国元素,兼具一些芭蕾舞元素。 它把不同艺术元素进行杂糅,将中国最传统的身体语言与西方现代身体语言进行巧妙融合,从而诞生了一种独特又富有中国气韵的舞蹈语汇。 云门舞

  【摘要】云门之舞以西方现代舞技术为基础,融入了太极导引、武术、京剧、拳法与静坐等传统的中国元素,兼具一些芭蕾舞元素‍‌‍‍‌‍‌‍‍‍‌‍‍‌‍‍‍‌‍‍‌‍‍‍‌‍‍‍‍‌‍‌‍‌‍‌‍‍‌‍‍‍‍‍‍‍‍‍‌‍‍‌‍‍‌‍‌‍‌‍。 它把不同艺术元素进行杂糅,将中国最传统的身体语言与西方现代身体语言进行巧妙融合,从而诞生了一种独特又富有中国气韵的舞蹈语汇‍‌‍‍‌‍‌‍‍‍‌‍‍‌‍‍‍‌‍‍‌‍‍‍‌‍‍‍‍‌‍‌‍‌‍‌‍‍‌‍‍‍‍‍‍‍‍‍‌‍‍‌‍‍‌‍‌‍‌‍。 云门舞集的出现是艺术的推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呈现、艺术形象的再创作‍‌‍‍‌‍‌‍‍‍‌‍‍‌‍‍‍‌‍‍‌‍‍‍‌‍‍‍‍‌‍‌‍‌‍‌‍‍‌‍‍‍‍‍‍‍‍‍‌‍‍‌‍‍‌‍‌‍‌‍。 云门舞蹈作品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性,从中国风的人物角色与素材、具象化的情感表现、“中西杂糅”式的气息把控与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中对云门之舞进行解析。

  【关键词】云门舞集; 现代舞; 中国元素

舞蹈论文

  云门舞集在中国现代舞发展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973年,林怀民创办中国台湾省首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 一个由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舞团在国内外初露头角。 林怀民是一位连接文学与舞蹈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享誉国际的编舞家。 他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洗礼,出国深造期间,在玛莎·格莱姆现代舞蹈学校学习了西方现代舞的理念、技巧,使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艺术产生了碰撞。

  “云门”一词取自黄帝时期最古老的舞蹈“大卷”,寓意从中国最远点的地方开始继承、繁衍,回到中国的根,回到舞蹈最初的源头。 云门之舞以西方现代舞技术为基础,融入了传统中国元素太极导引、武术、京剧、拳法与静坐,兼具了一些芭蕾舞元素,把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杂糅,把中国最传统的身体语言与西方现代身体语言进行巧妙融合,从而诞生了一种独特又富有中国气韵的舞蹈语汇。

  1.中国风的人物角色与素材

  说到角色塑造与素材选择,云门舞集大多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 现代舞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我国是一个很善于“中国化”的民族,云门舞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现代舞已经由模仿西方现代舞开始走向中国化探索。 云门之舞回归本土,从中华民族的根开始汲取养料,中国千百年来的发展所留下的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数不胜数。 云门之舞对古典文学里的人物进行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用现代舞的方式来呈现,把中国尊重传统美学的“守”与打破固有僵化程序的“破”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论是1973年《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娘子,还是1983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亦或是1993年《九歌》中的屈原和湘夫人等,其中都包含了中国历史人物、传奇人数、文学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与社会相关的一些人物角色,如《薪传》《春之祭礼》《台北一九八四》《我的乡愁我的歌》以及2017年的《关于岛屿》; 同时也不乏传播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作品,如2001年的《行草》、2003年的《松烟》、2005年的《狂草》、2010年的《屋漏痕》; 中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也都体现在云门舞集的作品中,如1998年的《水月》、2001年的《竹梦》、2006年的《风影》、2014年的《白水微尘》、2015年的《秋水》。 所有舞蹈创作题材中,中国风元素都在其中显现,在舞蹈创作中不仅梳理了中国民族文化,也传播了中国民族文化。

  2.具象化的情感表现

  舞蹈是一种利用身体动作、表情、音乐、道具以及背景、灯光等媒介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而林怀民对作品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符号有着不同视角的认识,深入刻画舞蹈形象,传递舞蹈形象的情感,丰富舞蹈形象的性格特征,以一个多变、立体的舞蹈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犹如电影的剪影、歌剧的再现、戏剧的唱词,如何把无声的舞蹈艺术,转化成“有声”的艺术表达,全都倚靠舞者具象化的情感表现。

  编导的想法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传递给观众。 西方现代舞作品在内容的表达上没有具象的时空意境,云门之舞除了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元素外,还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壁画、古装等具有中国传统标志的道具作为舞蹈语言,并巧妙地将二者融合,以此表现情感和刻画形象。 例如《九歌》中的湘夫人迈不过那象征着命运的长长的白布,作品主要表达的是主人公无奈与无助的内心情感。 《白蛇传》中扮演许仙的舞者,将书生柔弱却肩负振兴家族的矛盾心理刻画了出来。 在巧遇白娘子和小青之后,将与她们一同躲雨备感幸运又诚惶诚恐的心理用舞蹈动作表达了出来。 擅长使用道具和动作来阐述情感变化,是云门舞集作品的一个共性。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根深蒂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而当中国的形象表达与西方现代舞意象的表达模式碰撞时,云门舞集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本土文化特色,而且在新思潮的推进下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3.“中西杂糅”式的气息把控

  云门舞集最早也是以西方现代舞体系为主要的身体训练方法,但中国人很早就把“气”与舞蹈结合在了一起,云门舞集也延续了这一气息的运用。 从1995年起,云门舞集的舞蹈演员就开始接受太极导引的训练。 太极强调气的导向,具有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特性。 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使舞者的身体将西方现代舞技术中棱角分明的动作慢慢转化成舒畅沉缓、收放自如的质感。

  在云门之舞里,气息的运用尤为重要。 一方面是因为舞蹈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云门之舞中舞蹈特征和艺术形象的需要。 如《草书》中舞蹈的运用也是需要极具气息技巧的,要把中国书法中刚劲有力又不失洒脱的特征用身体语言表现出来,需要舞蹈演员长期的修炼。 在编导《水月》的过程中,林怀民要求舞者在丹田导气的带领下,呼吸吐纳带动身体运动。 在编舞过程中,太极拳还可以将舞者的身体和精神融为一体,随时变换重心,诠释动作结构,在舞蹈中体现生命的本质。 在《水月》的表演中,舞蹈的中心主题和灵感是“镜中花水中月”。 太极拳的节奏是柔中带刚连绵不断。 舞台上,身着素装的舞者们在舞台上缓缓舒展动作,没有动感的节奏,只有阴柔的力量。 舞台上的演员们舒缓的动作以及特殊的舞台效应,似一幅缓缓打开的水墨画卷。

  云门舞者专注于肌肉与筋脉的训练,他们所练习的内容包括太极导引、芭蕾、京剧、静坐与拳法,可谓 “中西杂糅”式训练,从不同角度提升了身体素质,激发了身体潜能,练就了云门舞者的刚柔并济。 这是一种由外至内的修炼,从视觉和知觉上看,云门舞集具有柔丝之韵、芭蕾之美、太极之空的特质。 将中国元素移植到西方元素中,同时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都透露着中国文化的质感与韵味,这就是创造云门的初衷。

  4.中国传统色彩的舞美

  云门舞集的舞美效果主要分为两部分——实景舞美、舞台舞美。 舞台上灯光、道具、数字屏幕等辅助工具与自然坏境中的实景元素结合,达到了云门之舞追求视觉、听觉、心灵等多方面感知的要求。 云门舞集对当代舞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先导作用,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还融入了西方舞蹈艺术的现代美。

  云门之舞追求视觉、听觉、心灵等多方面的感知,与其他舞蹈停留在视觉或动作上有很大区别。 在众多舞台符号中,其最擅长使用的是水袖。 水袖是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舞蹈语言,在《寒食》《白蛇传》和《薪传》中都有使用,在其后的《红楼梦》《九歌》和《梦土》中也都可以发现。 在这些舞蹈中,林怀民已经把水袖变成了一种“林怀民”式文学舞蹈形象独有的语言方式,而不只是一种古典舞蹈的水袖道具,也不只是民族服饰。 这是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中国化”的重塑‍‌‍‍‌‍‌‍‍‍‌‍‍‌‍‍‍‌‍‍‌‍‍‍‌‍‍‍‍‌‍‌‍‌‍‌‍‍‌‍‍‍‍‍‍‍‍‍‌‍‍‌‍‍‌‍‌‍‌‍。 此外,云门之舞大量体现着具象化的表现手法,重现了中国最传统的元素。 例如舞蹈《行草》中,配景是墨水沿着宣纸从几米的高处缓缓流下,在灯光的投射下,书法飘然游动于舞台上。 舞者的灵气和力量仿佛在一挥一就间,把行草静态的、动态的以及活跃的姿态都一一呈现在舞蹈上。 这些成功的舞美效果,提高了观众对云门舞集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使云门舞集的舞蹈更加走近观众。

  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云门之舞把传统思维模式转化成新的思维模式,慢慢让观众把西方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这是传统与新思潮的共生。

  林怀民把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置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传统与现代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理念碰撞下,运用抽象的写意表达,使难以言说的哲学思想和舞蹈形象得到诠释。 林怀民以及云门舞集的成功,被国际上很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林怀民被《南华早报》喻为“亚洲的巨人”; 《柏林晨报》也不惜笔墨认为他是亚洲最重要的编舞者。 《纽约时报》首席舞蹈评论家安娜·吉辛科夫(Anna jicinkov)说,“林怀民非常成功地融合了东西方舞蹈技巧与剧场概念”,德国权威舞蹈评论家约翰·施密特(John Schmidt)称赞林怀民的中国主题舞蹈作品为欧美最好的现代舞蹈作品,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亦曾赞云门舞集为世界一流现代舞团。 正是林怀民这种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对艺术严格要求的品格,成就了云门舞集今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林怀民.做自己:云门舞集之路——林怀民在北京大学的讲演[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2):11-15+134.

  (作者:刘黎嫄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