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探索:科学内涵、逻辑理路、未来取向

时间:2021年01月0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治理之中形成的鲜明的中国之智,它增强 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深厚制度支撑,为继续创造中国奇迹和实现美好的全球治理贡献了正能量。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治理之中形成的鲜明的中国之智,它增强 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深厚制度支撑,为继续创造“中国奇迹”和实现美好的全球治理贡献了正能量。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与体现着其永不懈怠的奋斗实践的人类 思想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未来取向是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全球文化治理格局。

  关键词:文化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治理;中国之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文化制度的首要功能是 凝魂聚神,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 力支撑。没有先进文化制度,社会将处于发展的 “野蛮状态”。人类社会在自由和秩序之间的选择较量,探寻优良的文化制度治理,以此作为谋 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等 问题聚焦于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 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征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制度促进奋斗共同体思想基础,这是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必然吁 求。事实上,马克思无疑是第一位系统阐述人类 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的思想家。

  马克思的研究数 据来源多半是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但是观照的是 未来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 的风暴席卷了世界,马克思力图揭示资本主义社 会的弊端,从而探求一种先进的制度,来实现共 产主义。马克思对于其关于制度演化和变革的思 想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得到进 一步阐发和推进。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中,由制度创新与文化治理视野出发,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层面来回答中国社 会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探寻文化制度与国 家治理的有机耦合,就不得不在现实与理性的互 动因素之中,进一步思考二者的逻辑进路。文化 自信、文化自觉、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 值等都已经嵌入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 中,这是中国智慧对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中国 贡献,也是对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 科学内涵:实现中国之治的深厚支撑

  综观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由器物到技 术,再到制度,持续创新,在此过程中塑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制度是中国特色治 理实践的精华总结。中华文明深厚悠久,无论是 先秦子学还是魏晋玄学,抑或者儒释道合流,再 或者宋明理学都彰显着治国理政的优秀思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和创新性,它富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先进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第一,它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 义。文化制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保障。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植根于中国特色的政治 实践之中。第二,它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 学品格。先进文化制度是在中国探索实现中国梦 和“两个一百年”中产生的。第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反映时代趋向。它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其独有的时代性和现实指向 性,强基固本,激励和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治理创新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实现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深厚的思想文化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围绕着一个主题。也就说,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持续在治理实践中完善先进 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中 国之治的现实产物,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 理政的智慧,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持续奋斗探 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文化制度。

  (一) 结构层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繁荣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从马克思主义整 体性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 度包括一个根本制度,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围绕主题展开的 完善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形 成了五个具体制度,也就是文化建设制度、文化 权益保障制度、舆论引导工作制度、文化创作生 产制度、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 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 践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主 要有八个,分别是:第一,学习制度。创新理 论,运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完善各类各级层次 的学习教育制度。

  第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 度。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国实际,开 展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旨在推进构建“全员、全 程、全方位”为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体系。第 三,文化建设制度。第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相关制度。第五,舆论监督和管理制度。第六, 文化创作和经营管理制度。第七,全国人大常委 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第八,健全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制度。第八,文化安 全制度。国家会理领域中的各类安全,无论传统 文化安全还是新型网络文化安全,都须增强稳住 治理安全系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叙事背景中逐步完善的, 制度创新与文化治理的互动关系是完善其内在结 构的关键力量。产生的先进制度,在结构层面, 凸显了中国特色治理的优越性,它是新时代马克 思主义文化发展的中国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制度优越性体现在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 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推进全球文化治 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格局。

  (二) 功能层面 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提高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来实现中国 融入世界发展的执行力。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除了适应国 际政治秩序和环境变化,还要重视效能转化。通 过一系列具体的文化制度,强化社会成员的法治 意识和制度体系的敬畏感以及执行制度的责任 感,从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国家治理效能的最 大发挥,必将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 度能够转化制度优势,激发最大限度参与制度建 设和国家治理,贡献智慧。简言之,就是要深入 挖掘,强势锻造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

  二、 逻辑理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文化,具有丰厚的精神资源和得天独厚 的思想优势,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历史和现实层面,三者都统一于制度创新和文化治理,助推 中国走向全球。

  (一) 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形成的理论 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出,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 先进文化的制度呈现的样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规 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 述了 19 世纪德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 在文化上,德国人颇为重视哲学基因的传统呈 递。从 18 世纪到 19 世纪,康德、费希特、黑格 尔等思想家,为人类提供了文化思想瑰宝。这一 时期,尽管德国政治与经济较为落后,但是文化 却超前发展。这是其独特魅力之处。

  认识到文化 发展的超越性,就要走出经济决定论的误区。恩 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 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 史的基础[1]。然而,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文化与经济 的同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在中 国梦的实现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文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文化制度的显著效用。 鸦片战争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 100 多年,中国人 民进行一场又一场文化制度探索,洋务运动、维 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这些中国 之治的探索,突破了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的 在各个层面的局限性,力图中外集合,求得治世 良方。这一过程中,对文化的认知和把握逐渐自 觉和清晰,完成了文化的近代转型,从而不断树 立文化自信。

  制度的瓦解与重构都凸显持续奋斗 的中国人民的生存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制度,不仅仅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理性工 具,而且也是中国与世界文化耦合形成的特色产 物。中国共产党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主线,探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答案。从社会 主义的整体景观描述到党的建设,谋发展导向的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宽广的 世界视野和中国情结中,审视文化治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明显制度优 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

  社会论文投稿刊物: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是理论界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共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作者发表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场所,读者了解国内外新情况、新思潮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三、 未来取向: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全球文化治理格局

  加强文化制度的国家传播能力培育,促进世 界了解中国,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吁求。诚 如上文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 界必然要加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文化 软实力建设。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制度传播体系。由此,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全 球文化治理格局。

  [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14: 7, 31.

  [2] 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2019:4 – 54.

  [3] 李美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的多维解读 [J]. 湖湘论坛, 2019, 32(1): 143. DOI: 10.3969/j. issn.1004-3160.2019.01.017.

  [4] 李晓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策略及 其实践路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3): 82. DOI: 10.16502/j.cnki.11-3404/d.2013.03.002.

  作者:张文彬1 , 王世泰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