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传承创新精神再造新时代艺术华章

时间:2020年11月2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是1936年建成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国立美术馆。1956年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建并正式对外开放,1960年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自创建发展至今,江苏省美术馆在典藏、研究、展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馆内还下设江苏版画院、

  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是1936年建成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国立美术馆。1956年“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建并正式对外开放,1960年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自创建发展至今,江苏省美术馆在典藏、研究、展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馆内还下设江苏版画院、江苏油画雕塑院、书画工作室3个艺术创作部门,拥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美术家。

中国美术馆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省美术馆就已经成为了江苏省美术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馆内设置美术创作室,包括版画组、油画组、连环画组、雕塑组等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创作研究成为江苏省美术馆的重点工作之一。1960年江苏第一个版画专业创作机构在江苏省美术馆成立。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国文化艺术事业逐步恢复,创作、研究和交流的专业化提上日程,并于90年代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

  美术论文投稿刊物:《中国美术馆》(月刊)创刊于2005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传播最新的业内动态,推广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示知名的大家风范,介绍流行的艺术思潮。

  1992年、1993年和2005年,江苏版画院、江苏油画雕塑院、书画工作室先后宣布成立,江苏省美术馆创作机构的成立及逐渐完善不仅构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江苏美术创作专业队伍,同时也为全省美术创作研究、展览交流等学术活动起到了组织、指导作用。不同门类兼具的创作队伍,使江苏省美术馆成为江苏省综合性的重要艺术创作基地,这是很多美术馆所没有的,也成为江苏省美术馆引以为豪的特色。通过充分发挥创作机构的组织功能和群体力量,江苏省美术馆有效地激发了美术家的创作激情,促进美术家创作观念的成熟和创作水准的提高。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术家们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见证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对江苏美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产生了20世纪美术史上重要的艺术流派,如江苏水印木刻的代表画家、新金陵画派的传承人等;涌现出许多江苏现当代艺坛上的代表性人物,如康平、吴俊发、徐天敏、萧娴、吴君琪、张新予、朱琴葆、程勉、傅小石、方冰山、朱葵、宋玉麟、高云、孙晓云、周京新、徐惠泉等都在本专业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新金陵画派”以二万三千里写生壮举成为了一个享誉全国的地方画派。当年在省委领导的批准与支持下,一批画家在旅行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反映中国山河新貌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从生活中采撷创作题材,丰富拓展艺术表现的对象;在生活中运用发展传统的艺术语言,实现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江苏省美术馆的美术家们始终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创作思想,深入生活,积极创作。

  以“感悟生活”为主题进行的写生、创作、展览、出版活动,是江苏省美术馆自2006年开创的艺术品牌活动,该活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旨在弘扬“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创新精神。江苏省美术馆的美术家们延续这一优秀传统,继承他们以写生促进艺术创新的道路,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新时代的艺术创新。美术家们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将个人的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有新的作品涌现,每年通过岁末年初举办的“感悟生活——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向社会公众汇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十余载的继承创新,他们创作了一大批贴近时代、反映生活的优秀作品。江苏的中国画传统积淀深厚,当代江苏中国画的发展,是在对传统的反思中实现向现代的转型。五六十年代毕业于美术院校的一代画家,他们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较多,同时渴望创新、寻求突破,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后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代画家,更多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洗礼,视野开阔、广收博取,具有很强的自觉意识与开拓意识。

  在版画创作方面,江苏省美术馆在推动江苏版画创作与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吴俊发、张新予、朱琴葆等江苏水印木刻的主要几位创始人聚集于此,可以说江苏省美术馆是江苏水印木刻的重要策源地。60年代初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江苏画坛上,崛起了江苏水印木刻学派。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老一辈版画家继承发扬了古代版画的水印传统,学习借鉴了新兴版画的创造性技法,探索出一条以民族化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道路,在当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油画、雕塑创作方面,扎实推进中国美术创作的现代发展,是江苏油画家、雕塑家们努力探索的学术命题。

  20世纪在引进西学时代背景下,一批美术家的积极学习、借鉴、探索与传播逐渐铺陈出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史。沿着这条未尽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美术家在中西文化的观念碰撞中,在传统和现代的艺术探索中,创造出了既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又代表着艺术创新发展的中国油画、雕塑的时代风貌。吴俊发是江苏水印木刻主要创始人,也是江苏省美术馆的老馆长。他于1943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活动,参与新兴木刻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吴俊发等江苏版画家尝试用水印创作,实现了江苏版画开创性的突破。

  当时由他创作的《方志敏》《一片新绿》《农具厂炉间》等作品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为主旋律,围绕现实生活、领袖与英雄人物、自然风光等题材,在全国形成强烈反响,也奠定了简约浑厚的江苏版画风貌。江苏省美术馆第三任馆长徐天敏早年主攻连环画、宣传画,50年代开始从事油画创作,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曾取得显著成绩。70年代以后,徐天敏专攻中国山水画,他的《云漫飞瀑》《晚潮新月》《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等作品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交融,笔墨苍劲滋润,设色简洁明快,鲜明地体现出“新金陵画派”的基本特征。1958年,吴君琪调入江苏省美术馆创作组,他从西方现代艺术和古代敦煌壁画中吸取营养,创作了《采桑》等一批具有装饰性趣味的作品。1977年后,吴君琪的创作兼及水粉画、水墨画、油画、雕刻等,画法逐渐形成自己洒脱奔放的独特风貌,强调主观的审美感受和形式美感。

  程勉是江苏水印木刻的代表画家。他以人物画为主攻,将其黑白版画的功底运用于水印木刻的创作中,从具象写实到夸张表现,水印和粉印、水印和油印并用,丰富了水印木刻的表现风格与技法。他的《红旗谱》《姑苏河畔》《血寰》等代表性作品以线痕、刀痕、笔触、黑白、色彩等元素构成形式力度与美感,彰显强劲、深沉、雄大的精神内涵。傅小石自幼受其父傅抱石的熏陶,1953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专攻版画。他一生历经坎坷,身体残疾后,坚持以左笔作画,1979年开始泼墨人物画的探索。在他的笔下,《琵琶行》《木兰从军》等作品人物造型追求整体块面,表现情态意趣,用水晕染得气韵,用墨变化取形神。

  同一时期的曹凤池、钱仲章、刘玉珍、金明华、陈培光、吴国亭、李梦玲、吴支超、周炳辰、叶宗镐等老一辈美术家,他们的美术创作始终未离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注重思想内涵与社会责任,以革命历史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等为主旋律。他们的艺术之路伴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共同参与书写了中国美术史新的一页,反映出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表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大都在五六十年代毕业于美术院校,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的美术家。他们既能够做到融汇中西,继承发扬写实传统,又能够做到锐意求新,将时代精神与艺术个性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形式美感与情韵格调。他们持守的这种艺术精神与崇高品格也成为江苏省美术馆美术家群体不断接续传承的宝贵财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摆脱了单一艺术模式的禁锢,美术家的创作迸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如何多向全面地吸收外来的艺术经验,融入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质,是彼时的他们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方冰山、杨波、李华英、李树勤、钱志林、张延、沈广耀、洪维勤等一代美术家接受了现实主义美术传统的熏陶和中国绘画传统精神的滋养,注重从表现自然、反映人民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力求从题材到形式的突破,从艺术创作观念进行变革性的探索,凸显出时代变革发展的面貌,清新自然、生机勃发的艺术气息洋溢在画面上。1991年,朱葵出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早年的朱葵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皆能,改革开放后以中国山水画为专攻。他既探求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情趣,又遵循面向自然和面向现实的原则,擅长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乡村景色。

  《渔乡清晓》《星江清夏》《新雨初霁》等作品兼有南派的灵秀与北派的雄伟,善于用水,苍润华滋;他还将版画的黑白对比与水彩画的淋漓水色,融入山水画创作。2002年,宋玉麟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他以细笔山水画著称,运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山水图式,表达当代的文化主题,在绘画本体语言上追求现代性。《松林新墅》《翠岭晨岚》《山高水长》等作品以“写”的笔意画细笔,线条工而不板,自然而有骨气。严整的审美追求与其细笔的体例相结合,促成笔笔精到、处处见功夫的精细画风,又在协调中使通篇生意盎然。其山水画境具有静穆幽雅的风格。

  于2006年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的高云既精于工笔,又兼擅写意,持续推进中国画的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的守正创新。受到美术界普遍关注的《罗伦赶考》《魂系马嵬》(与何家英合作)《都市行者》系列等作品突出研究和发展了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既体现在写意画中书写性笔法,又体现在工笔画中的描画勾勒,用线精妙传神,亦不失意趣。孙晓云2010年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她着力于书法笔法的研究,以“二王”书风为根基,兼攻诸家,在洞悉古人用笔之理与笔法嬗变源流的基础上,力求对于各种书体的特征、要领的准确理解,驾轻就熟。草书《近日书》、楷书萧绎《采莲赋》、行书《芝兰气味,湖海胸怀》等作品具有潇洒自然、恬静淡雅、秀敏灵动的艺术风格,走出了一条新古典主义之路。

  周京新2016年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初以工笔重彩人物画著称,受时人称道的《水浒组画》等作品追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工笔与写意的糅合。后用纯水墨写意的笔法,独创“水墨雕塑”法。《战洪图》《羽琳琅》等作品追求从书法的“书写性”里而来的“写”的境界,笔墨、造型、意趣秉承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达到明暗简繁虚实动静的和谐统一,力求从“物象”到“画象”,从“经典法度”到“自家法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美术家们更加深入自觉地学习借鉴中外艺术传统,兼收并蓄,实现现代性的变革。

  罗世平、翁承豪、杨建强、郑伟建、罗邦泰、苏为、陈超、吴晨等一代美术家,在强调多元包容性的同时,追求艺术语言的到位,在艺术本体语言上精深钻研,推进艺术创新及现代性探索。从继承民族艺术精神,探寻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江苏的美术家承传原有的地域特色、历史文脉,并且从文人画传统走向更广阔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多大意义上运用传统、赋予传统以新意,成为他们守正创新的一条有效路径。

  现任馆长徐惠泉在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方面均有所成就,他从抒情写意性的水墨重彩人物画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苏州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底蕴滋养了他的艺术调性,《江南丝竹——榜妆台》《花之梦》《苏绣》等作品融汇了江南水乡的灵动与传统经典的审美理想,用墨线造型,将骨法用笔隐含于用色之中,以色彩丰润笔墨,以笔墨彰显色彩,兼具古典意韵与现代气息。在当代多元发展的艺术格局里,江苏省美术馆美术家呈现出凸显个性、风格多样的发展态势。金田、宋艺青、黄峻、孙俊、谢中霞、庄重、张永、蒯连会、乐晓菊、夏一栋、徐健、秦蓁等油画雕塑创作队伍,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在对艺术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中,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和重建对于艺术审美的自主认识。

  每位美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其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气息和风貌;张兴来、王国斌、晏明、徐累、张书青、谢士强、吴振等中国画家,不断弘扬“新金陵画派”的创作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追求表现清新美好的时代生活,追求彰显艺术家性灵的笔墨语言;赵彦国等书法家,延续江苏书法“四老”等老一辈书法家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取向,在江苏地域传统底蕴深厚的基础上,追求当代书法的濯古来新;王轶琼、刘彤彬、王坚如等版画家,传承“江苏水印木刻学派”老一辈版画家的艺术成就,在观念、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不断探索,丰富拓展了江苏版画。特别是江苏省美术馆依托“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的平台,致力于水印版画的研究、交流和推广,探索中国当代水印版画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建构起主体性和独立的审美价值。

  为了进一步壮大创作队伍,增强艺术创作力量,江苏省美术馆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创作部门的职能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创作人才;继续开展采风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拓宽创作视野,强化创作能力;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各项展览,积极配合馆里的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发挥江苏省美术馆的人才优势,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进一步提高艺术创作质量,以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群众。在历史的激励与时代的感召下,新时代的江苏省美术馆美术家肩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徐惠泉,李芹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