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利用区位优势及蚕业生产经验推动海南南海丝路发展

时间:2021年03月30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 要 建设新时期的南海丝路,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举措,需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把握这条发展、文明、开放之路,赋予其时代价值和内涵。 建设新时期的南海丝路,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扩大对外发展格局的动力,也是优化对外发展能力的渠道,是深化全球

  摘 要 建设新时期的南海丝路,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举措,需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把握这条发展、文明、开放之路,赋予其时代价值和内涵‍‌‍‍‌‍‌‍‍‍‌‍‍‌‍‍‍‌‍‍‌‍‍‍‌‍‍‍‍‌‍‌‍‌‍‌‍‍‌‍‍‍‍‍‍‍‍‍‌‍‍‌‍‍‌‍‌‍‌‍。 建设新时期的南海丝路,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扩大对外发展格局的动力,也是优化对外发展能力的渠道,是深化全球化经济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战略‍‌‍‍‌‍‌‍‍‍‌‍‍‌‍‍‍‌‍‍‌‍‍‍‌‍‍‍‍‌‍‌‍‌‍‌‍‍‌‍‍‍‍‍‍‍‍‍‌‍‍‌‍‍‌‍‌‍‌‍。 海南在南海丝路建设方面具备区位优势,在蚕业生产经验上也能够支持南海丝路发展‍‌‍‍‌‍‌‍‍‍‌‍‍‌‍‍‍‌‍‍‌‍‍‍‌‍‍‍‍‌‍‌‍‌‍‌‍‍‌‍‍‍‍‍‍‍‍‍‌‍‍‌‍‍‌‍‌‍‌‍。 因此,海南在南海丝路发展方面可以起到正向积极作用,为我国南海丝路经贸功能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发展文化软实力提供强大助力。

  关键词 区位优势; 农业生产经验; 南海丝路

农业经济

  建设新时期的南海丝路,对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需要从战略高度来深入认识南海丝路的存在与发展。 海南是我国独特的省份,本身是热带岛屿,所处位置对于对外开放工作来讲极富优势。 站在发展南海丝路的历史新起点上,海南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农业生产经验等特色,积极作为,服务于国家的南海战略和外交政策,承担起开放改革担当的重任,为推动南海丝路建设、促进海南当地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农艺师职称论文投稿刊物:《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专业刊物。刊登农业经济理论、农经学科建设、农业政策研究和工作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1 利用区位优势,推动海南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在南海丝路发展上,海南的区位优势极其明显。 要利用区位优势有所作为,并利用南海丝路发展契机,挖掘自身农业生产经验,提升农业特别是桑蚕业在南海丝路发展中的作用,让桑蚕业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亚洲博鳌论坛等平台不断推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各项合作,海南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在和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上有着强大的区位优势和重要作用。 我国的周边外交体现了“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利益共赢。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南海丝路发展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南海丝路周边国家的形势也较为复杂,各个国家需要关注地区稳定,照顾彼此的利益,避免零和博弈。

  利用海南边境身份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利用海南丝路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交流和经济发展优势,同时推动外交、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海南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有必要承担起促进南海丝路发展的担当。 海南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中,越南成为海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海南利用我国边境省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和越南的交往。 借鉴陆地边境身份的先例,增强效益审计,加大友好交往,强化合作。 待时机成熟后,可以将深度沟通交流的范围向外拓展。

  海南的农业对外交流历史非常悠久。 为了丰富南海丝路沿线的经贸活动,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交流,海南引入了各类南海丝路沿线作物,也将桑蚕业的产品和技术推到了海外,发挥自身桑蚕业生产经验的优势。 海南桑蚕业不仅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也是低碳绿色的民生产业,更是提高生活品质多元发展的朝阳产业。 长期以来,海南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岛屿型经济模式,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将内源性的绿色桑蚕业产业推向南海丝路沿线国家。 南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利用南海丝路节点的区位优势,种桑养蚕,促进丝绸之路的文化意味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市场范围,对内可以帮助海南桑蚕业农户致富,对外可以大力推动我国在南海丝路上的影响。

  2 加强设施和农业建设,辅助南海丝路发展

  发展南海丝路是丝路沿线经济体发展以及海南本地改善民生的共同需求,也是南海丝路各个经济体联合并加强深度合作的基础。 南海丝路的发展思路,重点要落实海上互联互通、海洋经济、科研、环保、渔业合作等。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可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在南海合作框架里大有所为,细化分解任务,推进经济建设。

  与当前如火如荼的南海丝路经贸合作相比,海南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发展略有滞后,特别是在今年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海南外向型经贸合作的设施建设也变得缓慢,仍然较为薄弱。 需要统筹海南的港口集群运力,合理利用,强化周边产业配套,形成区域、港口、经贸一体化发展的局面。 做好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加速保税区退税政策实施,形成区域运输枢纽地位,为南海丝路建设服务。 建设国际一流的海上救助体系,实施有效救助,提高南海丝路发展运输交通的安全性。 海南要做好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无缝对接,整合社会力量,强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救助体系。

  海南丝路的发展要注重可持续性,不仅要做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做好本岛经济建设,特别是绿色农业经济建设,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南海丝路建设做长远考虑。 海南桑蚕业具备优良的特征,蕴含广阔的市场空间,消费前景较好。 当前世界能源消耗、资源浪费等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人们改变消费意识,确保可持续发展[1]。

  近几年海南桑蚕业与高科技研发相结合,与生活、时尚联系越发紧密,绿色环保、无污染、功能全面的丝绸产品引领南海丝路沿线经济体的消费主流。 海南桑蚕业产业链长而完整,包含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出口经贸等一系列产业,覆盖三大产业。 特别是在种桑养蚕方面,三农问题仍然存在,意味着桑蚕业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2]。 以前端南海丝路大力发展对桑蚕产品的需求来拉动桑蚕业发展,促进海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解决三农问题。

  3 创造条件,建设南海丝路

  推动海南丝路发展,需要大力发挥海南的区位优势以及农业生产经验。 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在发展南海丝路方面,海南的区位优势是海南获取金融支持的一大利器,能促进资金向海南聚集,给国内资本带来更大的收益。 海南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量,发展海洋经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致力于建设金融强省。 相关金融机构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给予了大力支持。

  海南深化金融创新,将各类金融服务延伸出去,控制信贷风险,持续加强对南海丝路建设的金融支持[3]。 利用好我国和南海丝路沿线经济体合作的契机,申请合作基金,建设渔业生产基地、海洋生态研究、海产品交易、搜救、航运便利化等工程。

  近几年,海南桑蚕业发展迅速。 可以说,桑蚕业作为海南的特色产业,成为南海丝路发展的一大亮点,而南海丝路发展也带动了桑蚕业发展。 海南进一步出台各项辅助政策,完善相关机制,引导和扶持桑蚕业发展,将桑蚕业作为富农重点产业,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推动桑蚕业持续发展[4]。

  以科技力量为支撑,提高桑蚕业的生产科技水平,大力引进桑蚕优良品种,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种植农户,加大对农户培训力度,让他们了解桑蚕资源的重要性,吸收科学养殖技术。 确保海南在桑蚕业发展上处于南海丝路沿线经济体中的“龙头”地位,在支持南海丝路经济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输出桑蚕原料,也可以输出成品,同时可以输出技术,加深区域间立体合作‍‌‍‍‌‍‌‍‍‍‌‍‍‌‍‍‍‌‍‍‌‍‍‍‌‍‍‍‍‌‍‌‍‌‍‌‍‍‌‍‍‍‍‍‍‍‍‍‌‍‍‌‍‍‌‍‌‍‌‍。

  4 提升海南政策高地效应

  在南海丝路发展过程中,海南具备天然区位优势,也因此形成了海南的政策高地效应。 我国在海陆统筹和海洋强国战略发展上不断稳步前进,迫切要求深化对外开放。 南海丝路建设成为海南这样的沿海省份不断强化国际交流、深化国际合作的机会,海南必须以南海丝路建设为契机,将自身打造成海洋强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南要不断完善边境贸易功能,推动边境互市。 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与规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兴边富民,海南在发展边境贸易上补足短腿,踊跃与南海丝路沿线经济体建立各类商务合作[5]。 海南借鉴云南省的做法,在港口建设、互联互通、互市贸易点建设等方面,和越南等国家的沿海省份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工作组,推动城市之间的深度合作。

  海南的桑蚕业发展可以借助政策优势不断推进,在省内培养桑蚕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提高桑蚕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要争取国家优势政策,将本地桑蚕业培植成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农业生产产业,促进高度利用桑蚕资源,增加附加值。 利用区位优势和农业生产经验,不断放大海南地区的政策高地效应,从国家政策扶持发展到让政策锦上添花,逐渐将海南建设成为吸引政策、资金、经贸活动、运输、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中心,形成强大的汇聚力量,成为推动南海丝路建设的大本营。

  5 结语

  海南在向外推介时,习惯在自身区位优势和热带资源前增加“独特的”这一描述。 在我国范围内,海南确实独特,但是放眼南海丝路沿线,海南的独特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发展规划上才能体现价值。 随着南海丝路的建设,海南立足区位优势,桑蚕业发展必将越来越广泛和多样。 在南海丝路发展的方向与途径上,海南所处的地位极为重要。 海南拥有的强大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生产经验,合力辅助桑蚕业发展,共同促进南海丝路发展,为我国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实现对内和对外多重价值的创设[6]。

  参考文献:

  [1]赵丰.此去经年多冷暖桑叶应先知——丝路上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J].文化交流,2020(6):12-18.

  [2]谢丰斋.古代“丝路贸易”的延续——16-18世纪中国南海“世界贸易中心”的生成[J].世界历史评论,2020,7(1):80-104,231-232.

  [3]刘坤新.宋代海上贸易与东亚新格局研究——评《宋代东亚秩序与海上丝路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1):117-118.

  [4]张玉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中国南海话语权的提升[J].和平与发展,2019(06):70-86,133-134.

  [5]许抄军,王亚新,杨少文,陈臻.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落实“南海丝路”倡议——基于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角[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9(4):91-97,160.

  [6]齐庆华,蔡榕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表温度异常与气候变率的相关性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4):41-49.

  作者:李林杰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