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重大疫情视域下提升思政课针对性的思考

时间:2021年07月21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 思政课要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实际调整教学,从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应顺势而为,讲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 思政课要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实际调整教学,从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应顺势而为,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提升课程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和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目标要求,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疫情防控; 思政课;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1]。 这为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重大疫情下思政课要坚持以铸魂育人为主线,把握好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核心要素,将疫情防控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高校教育论文高校思政教育之我见

  一、提升针对性的核心:明确教学导向

  教学导向即教学旗帜。 准确定位思政课教学导向才能实现铸魂育人根本任务。 针对重大疫情,定位准确的教学导向是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的核心。 提升重大疫情下思政课的针对性,必须以全局思维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不动摇,使学生自觉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疫情防控必胜的信心。

  (一)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定位正确的教学导向

  思政课应坚持定位正确的教学导向,保证其鲜明的政治性。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1]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极为重要。 “高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秉持共产主义理想,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教学导向。 只有定位正确的教学导向,才能推动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抗击疫情中的凝心聚力作用,真正发挥疫情防控思政课的功能。

  (二)定位正确的教学导向,原则在于服从全局

  思政课教学导向正确定位应遵循服从全局的原则。 思政课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要求相一致,从把握全局、服从全局、服务全局的战略维度,以全局思维定位正确的教学导向。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一切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 疫情防控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重大疫情下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更加复杂,思政课要更加秉持全局意识,保证正确教学导向,宣传好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不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教育大学生不信谣、不传谣。

  (三)定位正确教学导向,彰显疫情防控中国优势

  习近平同志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累了坚实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精神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 ”[4]重大疫情下,思政课要以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优势和中国经验为教学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政治性,以科学的理论解释力来讲清楚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优势,增加其政治功能。 因此,思政课要讲清楚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战略部署; 讲清楚疫情防控“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理念; 讲清楚在疫情防控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讲清楚疫情防控中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帮助青年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更加科学、自觉地明辨国际上出现的对中国的肆意歪曲,建构起众志成城的抗疫氛围,增强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信心。

  二、提升针对性的根本:供给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灵魂,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是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的根本。 优质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达到课程“攻心”的效果。

  (一)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

  灵魂就是根本、灵魂就是核心,思政课的灵魂必须优质供给。 只有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这一灵魂,才能增强理论的解释力,以理服人,厘清学生关于理论的错误观点及误解。 优质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的重中之重,能够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用”“脱离实际”的刻板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学内容如果缺乏灵魂,脱离现实,脱离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焦点,则不但达不到引发学生共鸣的目的,而且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而一旦脱离了情感认同,再有说服力的理论、再有感召力的真理都无法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这是思政课教学尤其要避免的。 只有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切实贴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正面应对学生的思想关切,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巩固青年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团结抗疫的思想基础。

  (二)供给优质教学内容,原则在于守正创新

  教学内容要优质供给应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 守正,就是坚守原则和根本; 创新,就是注重生机与活力。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思政课要思变持恒,在守住价值引领初心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以教学内容说服人、感染人、打动人。 思政课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学内容既不能一味求新求怪,也不能固守陈规就理论讲理论,要坚守理论底线不逾越,素材创新跟时代,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下苦功夫、实功夫。 重大疫情下,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既反映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又不回避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切焦点,为学生答疑解惑; 既要时时关注和传达党中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要部署,又要整合可用于教学的优秀典型案例,让爱国主义牢固根植于大学生心中。

  (三)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弘扬中国伟大抗疫精神

  在疫情防控中思政课供给优质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4]重大疫情下,思政课要把抗疫实践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要向青年学生传递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以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战胜疫情的具体事例; 要传递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医生护士、解放军、志愿者等“逆行者”的典型事迹; 要传递全国各地集中力量以“生死时速”驰援湖北、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典型案例,凸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真实具体的案例中让青年学生感悟道理,引导学生坚定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取得抗疫全面胜利的信心。 只有建构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抗击疫情中,为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三、提升针对性的关键:选择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顺畅师生交流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升思政课针对性的硬核力量‍‌‍‍‌‍‌‍‍‍‌‍‍‌‍‍‍‌‍‍‌‍‍‍‌‍‍‍‍‌‍‌‍‌‍‌‍‍‌‍‍‍‍‍‍‍‍‍‌‍‍‌‍‍‌‍‌‍‌‍。 针对重大疫情,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的关键。 必须因事、因时、因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疫情防控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一)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手段的科学选择是关键。 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作用于教育客体,更好地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和建设,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高校之间、课程之间乃至教师之间发展和运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固守成规、安于现状的现象。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只有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思政课教师有兴趣教,学生有兴趣学,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才能使抗疫精神入脑入心,真正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

  (二)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原则在于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思政课要以人为本,变灌输理论为激发活力,变输送观点为启发思考。 因材施教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 思政课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人特质,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方法鼓舞人、凝聚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都从网上获取。 ”[5]

  因此,“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6]重大疫情下,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即以大数据搭建全景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思想动态、认知习惯等进行精确的扫描和观察。 通过大数据算法等前沿技术分析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接受性和效用性,及时调整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思政课最优的教学效度。

  (三)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变化

  疫情防控思政课要顺应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本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重大疫情下,思政课教师要因事因时因势而变,遵循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结合疫情发展实际,强化交叉学科研究视野,把握学生专业特质,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线上和线下教学是在不同场域对相同对象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 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和上课场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完美融合,保证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质量。

  四、提升针对性的保障: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检验教学的尺子。 只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教学评价是思政课衡量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是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的保障。 提高重大疫情下思政课的针对性,必须抓牢教学主体因势而变,对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子精准分析和对症下药,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实效。

  (一)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

  尺子就是保障和依据。 只有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尺度,才能为思政课教学导向的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优质供给与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 当前部分高校关于思政课单独设计教学评价的水平还亟待提高,教学评价的结果是否能够如实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还有待科学的论证。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相长。

  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和促进教师的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工作,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成长与提高,形成思政课教师发展与课程建设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 只有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正确衡量疫情防控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疫情防控与思政课的融合,真正讲好疫情防控思政课。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原则在于科学规范

  教学评价要合理设计,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 思政课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传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 与其他一般课程不同,思政课具有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具有教学目标显著的抽象性、教学内容鲜明的政治性、教学效果深刻的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 重大疫情下思政课教学作用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评价的变革更加迫在眉睫。 高校应当运用大数据资源和手段,充分论证和完善适合疫情防控思政课特色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力求形成“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的正向循环,以更好地促进疫情防控思政课履行使命。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对标学生知情意行统一

  疫情防控思政课合理的教学评价就是要对标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 思政课应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1]。 重大疫情下,思政课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教师充分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了解疫情、防范疫情、战胜疫情的“主体”。 同时,思政课教学评价模式也应从“供应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转变。 “需求者本位”思维要求制定评价者从思想、心理、行动上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规定疫情防控思政课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内涵,归因作用学习效果的基本因子,剖析各因子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及程度。

  评价效果以学生知情意行统一为依据,要让学生在知上下真功夫,使学生真正掌握党中央应对疫情的重大决策,真正掌握新冠肺炎防疫知识; 要在情上下实功夫,使学生实实在在增强团结抗疫的爱国情和民族情; 要在意上下硬功夫,使学生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在事实中感悟道理,坚定疫情必胜的强硬意志,树立报国志; 要在行上下苦功夫,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的爱国情、树立的报国志融入艰苦的抗疫斗争当中,在疫情大考中增长才干。 思政课教师可依据评价反馈的各因子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联系去探究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子“对症下药”,最终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面对重大疫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在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为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4-16.

  [2]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N].人民日报,2020-06-23(1).

  [4]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20-09-09(1).

  [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修宏方,庄得宝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