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旅游评职论文发表简述我国发展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4年03月0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发展森林旅游,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建立面向2 1世纪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摘要:发展森林旅游,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建立面向2 1世纪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能够创造远远高于经营林木商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显示出了极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旅游评职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期刊网,发展,森林旅游,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发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市场份额。

  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为主要载体和依托,为人们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已成为旅游中一种新的时尚。旅游者通过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和审美感、责任感的森林旅游活动,实现了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满足其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高层次要求。

  一、 我国森林旅游的现状

  (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

  我国的森林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相对来说,我国的森林生态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以美国为例,自50年代以来,美国就已经兴起了森林旅游的热潮,是发展森林旅游较早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全美国年提供森林旅游的游日高达20多亿,几乎是美国人口总数的10倍。美国的林地面积达7.34亿公顷,约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40%。

  (二)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但从另一方面讲,我国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横跨平原、丘陵、台地、高原和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海拔高差达8000多米,不同的气候、地貌和水热组合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各具特色、风光旖旎的森林风景资源,为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只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也使我国森林旅游业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 当前森林旅游业在管理上尚缺乏系统、成型的体系

  生态旅游热的兴起和不计成本或少计成本而引发的森林旅游利润虚增现象,促使许多地方纷纷把森林生态旅游确定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但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导致收不抵支,难以维持经营,更无法保护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某些景区不研究旅游生态容量,在特定的节假日不能合理安排游客数量,破坏了资源的原始性和自然状态,导致一些资源因游人过量失去原有特质而逐渐丧失观赏价值。

  (二)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

  一是游客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游客就是一个污染源。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已近2500万人次,每年旅游收入达1.2亿元,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导致景区内生活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在已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二是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开发时间较短,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只强调对旅游资源(如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开发,而忽视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这种开发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就越大。三是游客过度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据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三)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及森林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即使是发展森林旅游条件非常好的地方,由于对自身资源尚无认识,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环境资源退化。这给以森林旅游为主体形式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损害了其赖以存在的资源基础。

  三、发展森林旅游的建议

  森林旅游的内涵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其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在森林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游客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旅游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托,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人对森林旅游提出一些对策:

  (一)深化生态意识,加强政府引导

  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它构成了我国生态旅游的主体。森林旅游不同其他旅游,它的主体应该包括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政府决策者三个方面,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对我国政府部门来讲,是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原生和谐的传统文化,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居民和旅游者在受益和休闲游憩活动中得到教育,并最终自觉保护环境的一种生态经济型系统工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二)做好旅游地形象建设和景观的生态调控和谐统一

  1、整合形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旅游地形象。形象整合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来提炼主题,设计鲜明形象的过程。形象整合的第一步是确定形象载体。森林风景资源或森林风光资源不仅仅表现为森林、园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多姿多彩的景象,而且森林中往往蕴涵许多自然、人文景观,与山、水、泉、瀑、洞、峡、寺庙、古墓、历史遗迹、名人游踪等相互映衬。但对森林资源丰富地区而言:首先,要考虑自然风光,因为,森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植物物种、山势都体现出不同,同时在周围地区至全国范围进行比较分析,选择特色鲜明的担任形象使者;其次,从当地物种的演化历史和现存物选择珍奇特异物种作为形象使者;再次,利用人文景观、历史迹踪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优势来展示区域旅游形象。形象整合的第二步是艺术加工过程。主要是结合市场导向,以规划专家为主体,进行巧妙构思与创意,如形象定位和主题词设计等。

  2、景观的生态调控。景观的生态问题是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目的地面临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是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景观生态调控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森林旅游目的地景观生态进行调控,主要体现在:

  (1)做好旅游景观生态功能规划。森林旅游目的地开发中要实行功能分区开发,具体分为四个区域:一是绝对保护区,具有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严禁旅游活动,游客不准进入;二是杜绝人类干扰的荒野区,这个区域较为广大,在开发中也属于保护的范畴,但和绝对保护区相比,可以有控制地进行一些野外考察和远足活动;三是娱乐区,这一区域面积很小,旅游设施齐全集中。

  (2)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斑块、廊道、基质、缘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旅游区的斑块,是指游客的各种消费场所,如景点、宿营地、旅馆等.从旅游景观资源上讲,它或以自然景观为主或以人文景观为主,或是两者综合景观的功能地域。

  旅游景观生态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的设计和宏观格局的设计。在森林旅游目的地,斑块的操作要点主要表现在属性选择、实体设计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观和活动区,并辅以巧妙的空间布局和生态形象设计,这是开发的重点。因此,符合生物的生物特征和生态系统规律的景观规划以及考虑生态安全设计的旅游地的生态系统较稳定、容量大。在对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景观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充分研究本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机制,构建符合本地自然生态的安全生态格局,即开发以水脉、绿脉和文脉为先导的空间布局,构成视觉上美观完善,功能上良性循环”的旅游区。

  (3)加强景观生态管理。由于生态旅游对视觉景观的特殊要求,其视觉景观的规划设计保持原有视觉景观多样性等显得尤为重要。要根据旅游目的地景观生态系统层次,制定不同标准,对各区内的设施配置做出规定,严格控制其规模、数量、类型、色彩、用料和风格等,要充分体现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保留其木底状况,展现自然保护区的天然风貌和本地特色,尽力减少人工色彩,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景观的斑块、廊道相互协调。

  (三)加强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和旅游产品开发

  1、加强景区管理。森林旅游能否持续发展,决定其开发与管理是否科学化与生态化,是否达到既能在开发与管理中维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又能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的体验,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旅游管理者的素质。因此,森林旅游开发首先应对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在旅游开发与经营中自学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森林旅游产品,促进森林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游客的管理主要是确定合理旅游容量,可利用步道和游径调控客流量,对游客实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划区引导,如提高旅游价格、限制游客进入量。另一方面,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如在旅游区内设立具有环境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增加旅游商品中的生态产品、制定奖罚措施,使他们在旅游中自觉遵守旅游条例规范,提高其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2、加强环境监测。可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和科学的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最佳环境容量,对游客的数量、行为、交通、住宿、餐饮、废弃物、娱乐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减到最小。

  3、重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森林景观资源,制定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战略,调整森林产品结构,改变目前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使森林旅游的活动内容多样化。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从事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森林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领域,要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产品,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森林旅游的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形式,扩大社会影响,结合科普教育、环境保护、体育锻炼等,广泛宣传森林旅游的作用和意义,既争取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又引导人们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结语

  森林旅游活动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与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人类“回归自然”的心态的激活、传统旅游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人类的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在增加人们认识和开发能力的同时,也严重扭曲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森林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我们应抛开“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将人类的旅游活动控制在自然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我国森林旅游的发展,也正面临诸多因素限制,只要我们选择正确,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迎来森林旅游健康发展的明天。

  作者简介:

  赖家成,男,广西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研究生,工程硕士,工程师,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参考文献:

  [1]马秀琴 王秋娟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河北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2] 柴先琳 基于休闲视角下我国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18期

  [3] 郭思维 地方可持续旅游和规划的基本理论 城市规划 2007,(6):40

  [4]陈传康 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2.06

  [5]马聪琳 对我国旅游规划现状的反思与评价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7,(2):88

  [6] 张蕾 关于积极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2):1-4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