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20年10月21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历史的命题,时代的呼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在新时代稳步向前,就必须立足历史前沿,紧扣时代脉搏,推陈出新。 厘清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价值,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历史的命题,时代的呼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在新时代稳步向前,就必须立足历史前沿,紧扣时代脉搏,推陈出新‍‌‍‍‌‍‌‍‍‍‌‍‍‌‍‍‍‌‍‍‌‍‍‍‌‍‍‍‍‌‍‌‍‌‍‌‍‍‌‍‍‍‍‍‍‍‍‍‌‍‍‌‍‍‌‍‌‍‌‍。 厘清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价值,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

北方经济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也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之中。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价值的认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的现代化,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有机统一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规范的制度体系进行引导,也需要高执行力的工作队伍加以落实。

  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制度体系规范化的前提,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保障。 习近平“两山”理论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引方向,实现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维转换,抓住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扭转了基层干部“唯GDP论”政绩观,提升绿色GDP的影响力。

  为严格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多个城市不仅制定发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还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分工、协调、监督,工作队伍执行力的高低决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能否稳定、有序向前推进,是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人与自然相依相生,从废气排放引发的空气污染指数增长,过度开垦引发的水土流失,工业化工原料排放引发的用水隐患及土壤污染都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治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本积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含穿衣吃饭等温饱需要,更有对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渴求。 在“两山”理论指导下,不少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既保护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提高了生产总值。 因此在新时代,不仅科技可以提升社会生产力,生态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合作稳步发展

  全球化滥觞于经济领域,但不局限于经济领域。 伴随着资本金融的流通,人才、科技以及社会治理等上层建筑在全球加速交流,政治制度、治理模式也打破物理疆域,在国际社会传播交流。 随着互联网普及发展,上层建筑领域的交流愈加深化。

  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是因为生态治理不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需要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重视。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不仅需要因地施策,更需要共商讨论,在意见交换中借鉴其他地区的治理模式、治理方法,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取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让一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智慧的源泉涌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世界的福祉。 中国不论人口还是疆域都是一个大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世界生态环境有局部改善带动整体优化的效用。 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方案也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借鉴参考的崭新范式,加强了全球治理合作的稳步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还人民群众一片绿水青山; 就是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关注生态文明,以经济改善生态质量,用生态促进经济发展。 减少“三废”排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让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便捷实惠,也感受到环境的改善,增强生活幸福感。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社会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空喊口号,它需要社会人员的广泛参与,群策群力以集中民智。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就是在与人民代表的交流中制定工作细则,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中推进落实。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两山”理论为思想指导,让人民群众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依赖共生的。 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在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存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让人类家园更加舒适宜居。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创造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兼顾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其目的是创造全赢局面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有效路径。 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政府加大治理投入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效率,规避“塔西佗陷阱”,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与利益分配,是从大局出发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减少利益冲突。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共建利益纽带,达成利益共识,让国家治理现代化带动社会发展现代化。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历史发展推动下的必然趋势,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具有更高远的战略追求和全局眼光,有利于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稳定向前。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是以政府主导为前提,充分调动公民参与积极性,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治理评估,共同绘制的绿水青山动态美丽画卷。

  (一)重构治理秩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构治理秩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路径,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辐射力的重要抓手。 生态问题是世界问题,影响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 因此,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每一代人的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共同命运,不以行政疆域为边界。 重构治理秩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就是要立足整体,从大局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建设,不以时空发展为转移。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不仅是履行对世界人民的承诺,践行大国担当,更是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谋幸福、求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可再生性,让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统筹布局,推动“五位一体”和谐发展

  坚持统筹布局,推动五位一体和谐发展,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用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看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系统推进与全面发展。

  在经济建设中,鼓励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在政治建设中,推动形成绿色政绩观,把各项生态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在文化建设中,加大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在社会建设中,发掘生态保护与社会建设的纽带,创新社会治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水青山是自然景观,更是民生保障,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统筹布局,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五位”共建一盘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统一,共同推进和谐社会。

  (三)多方兼顾,促进多主体协同经营生态系统

  协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优势,坚持多方兼顾,多主体协同经营生态系统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即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生态环境治理面前,只有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多方并举、协同治理,才能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子孙后人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四)站位高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评估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中从治理效果、治理过程两个维度开展定期合理评估是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围绕治理效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是从横向维度展开的对比性评估,即通过与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对标,吸取其他国家治理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思路,提供参考借鉴。

  围绕治理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是从历史纵向维度展开的评估,既关注生态环境治理前后的优化改善,也注重社会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发展提升。 中央政府应结合地区生态治理前后改善情况,污染源控制处理情况、污染物排放降低量、绿化面积提升量、湿地面积增量等细化指标考察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经济论文投稿期刊:《北方经济》本刊恪守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秉承独立、公正、客观、超越的办刊方针,致力于为相关学科领域的思想睿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青年学人搭建一个先锋性的学术平台。具有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在各级党政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及大专院校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公民环保意识及能力素养也是影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是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打赢绿水蓝天保卫战的攻坚战士,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持久性胜利。 在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素养评估的同时,也应意识到评估不是目的,将评估与素养提升相统一,以评促改,提升公民环保意识与能力才是评估的根本旨归。

  参考文献:

  [1]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9,(11).

  [2]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6]郭静文,胡明辉.习近平“两山”理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J].北方经济,2019,(5).

  作者:郭静文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