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新昌调腔”源流综述

时间:2021年12月31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新昌调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音乐史的研究中,发现调腔的源流是模糊不清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学者研究的并不全面,本文试图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把影响新昌调腔源流的可能性一一罗列,论证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根据调腔是元朝统一中国后

  【摘要】“新昌调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音乐史的研究中,发现调腔的源流是模糊不清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学者研究的并不全面,本文试图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把影响“新昌调腔”源流的可能性一一罗列,论证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根据“调腔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北声腔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声腔”的观点,得出任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吸收新文化的结论‍‌‍‍‌‍‌‍‍‍‌‍‍‌‍‍‍‌‍‍‌‍‍‍‌‍‍‍‍‌‍‌‍‌‍‌‍‍‌‍‍‍‍‍‍‍‍‍‌‍‍‌‍‍‌‍‌‍‌‍。

  【关键词】新昌; 调腔; 中国地方传统戏曲

戏曲文学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新昌调腔为搜索主题词,检索到22条结果‍‌‍‍‌‍‌‍‍‍‌‍‍‌‍‍‍‌‍‍‌‍‍‍‌‍‍‍‍‌‍‌‍‌‍‌‍‍‌‍‍‍‍‍‍‍‍‍‌‍‍‌‍‍‌‍‌‍‌‍。 其中硕博士论文2篇,期刊文献15篇,会议报告4篇,报纸内容1篇‍‌‍‍‌‍‌‍‍‍‌‍‍‌‍‍‍‌‍‍‌‍‍‍‌‍‍‍‍‌‍‌‍‌‍‌‍‍‌‍‍‍‍‍‍‍‍‍‌‍‍‌‍‍‌‍‌‍‌‍。 采用其中11篇,从内容和主题看,对“新昌调腔”的源流观点分成了“单元说”和“多元说”。

  一、“新昌调腔”单一起源观

  在11篇文献中,有4篇文章认为“新昌调腔”为单一起源,即新昌调腔被认为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别称或唯一遗音。

  叶涛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民间戏曲 新昌调腔》中认为新昌调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别称或唯一遗音。 调腔的剧目十分丰富,包括北宋的目连戏、南宋的南戏、元杂以及明清传奇,贯穿了整个戏剧史。

  在剧目保留方面,调腔保留了《北西厢》《汉宫秋》等元杂剧,这是别的戏剧声腔不具有的,极为珍贵。 调腔的剧团“新昌调腔剧团”是唯一能完整演出元杂剧《北西厢》《汉宫秋》的剧团,也是全国唯一的调腔剧团。

  钱益清在《新昌调腔 妙绝复妙绝》中认为新昌调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遗音。 在文章中提到调腔的剧目丰富,从元到近现代,基本贯穿了整部“中国戏剧发展史”,还描写了调腔的演唱风格,以“干唱”和“帮腔”最具代表性。 调腔对兄弟剧种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在剧目、声腔和表演方面对越剧、台州乱弹、瑞安高腔、绍剧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腔还有其分支,即宁海平调,文章最后写道调腔在近现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在剧目方面的推陈出新。

  包建强在《南戏声腔的流变与地方戏的产生》中单独提到余姚腔形成之后,在向外流传演变为其他声腔的同时,促成了新昌调腔这种地方戏。 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是调腔起源单元论,但作者并没有论述调腔的渊源演变关系。

  王秋华在《“余姚腔”与“调腔”渊源初论》中的观点是“新昌调腔是由余姚腔发展而来,是余姚腔的唯一遗音”。 分别通过南曲系统、使用方言、剧目、演唱方式、音律、帮腔、器乐配置和角色行当多方面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新昌调腔是余姚腔的唯一遗音的观点。

  二、“新昌调腔”多元起源观

  在11篇文献中,有6篇文章认为“新昌调腔”为多元起源,即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南召和俞臻在《新昌的乡村社戏》认为调腔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北曲南腔相互交融所派生的一个声腔,后由于战乱,濒临灭绝,只在新昌留下一丝火种。 之后简单提到调腔的唱腔粗犷有力,帮腔独特。

  陈音璇在《走进稀有剧种(一)——浙江调腔》中介绍了调腔产生的时期,流行的地区、产生的影响,发展的分支和它的保留传承。 着重介绍了调腔是如何在近现代保留下来和再次发展的过程。 把调腔的剧目、音乐上的特点、帮腔的介绍、伴奏乐器的特点及改革、特殊的记谱形式、“新昌调腔”名称的由来全部做了阐述。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写到部分学者认为调腔很可能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遗音,而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调腔很可能是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张成在《六百年的戏曲活化石,“不一样”“不容易”的新昌调腔》中提到调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宋目连、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的影响,一脉递进。 在近代成立的新昌调腔剧团,一个剧团两个剧种,将新昌调腔依托于越剧,很好地保护和继承了下来,到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叶志良在《新昌调腔的传承机制》中介绍了新昌调腔历史源流的四种说法:一、明末张岱记载的 “调腔”遗存; 二、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腔”之遗音; 三、明末徽池雅调的遗音; 四、元代南唱北曲 (北杂剧) 的汇流。 这四种观点都指向一个时间方向,那就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所以,新昌调腔是元代南腔北曲互相融汇所派生的一个声腔,并且论述了原因:新昌调腔的原生腔既有明代四大声腔的遗音,又无法认祖归宗; 声腔上“南腔”“北调”杂陈,曲牌上南北合套,远至唐“踏歌”、宋“转踏”,近至各代时调、市腔; 剧目百戏交融,既有“目连”,又有宋南戏、元杂剧、明传奇、清戏文,甚至还有不少应时而作的新戏。

  《新昌调腔:中国戏曲活化石》是新昌县档案馆的权威资料,资料显示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也就是说新昌调腔是起源于多元的观点,但文中并未提到是那些声腔影响了调腔的产生。 文中有关于调腔的记载有调腔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载:“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关于调腔中女戏子的介绍、近现代的发展、演唱风格、唱腔、帮腔(介绍帮腔继而得出“掉腔”的讹音)、伴奏、特殊的记谱法、剧目、调腔的传承。

  俞志慧和吴宗辉在《调腔声腔源流考述》中通过对调腔、余姚腔和青阳腔的对比分析,发现调腔在源头上与余姚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包含了青阳腔的因素。

  除此之外,调腔还兼唱昆腔和四平腔。 调腔杂剧的声腔同弋阳腔有关,这些都反映了调腔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声腔的影响,还从未迷失自己,反映了调腔历时性叠加的面貌。

  文章开端介绍了调腔和调腔来源的多种说法:调腔是余姚腔的俗称或遗音; 调腔源于青阳腔(徽池雅调); 调腔同时受到余姚腔和青阳腔的影响。 然后以新昌县档案馆藏调腔晚清民国抄本为依据,通过对其中调腔剧目的考察分析,在前人研究的举出上进一步讨论调腔的声腔源流,最终得出调腔在不同的传播时间中不断地接受其他剧种的影响,使它呈现出历时性叠加的面貌的结论。

  其次论证了余姚腔和青阳腔的关系,青阳腔在歌唱方法上继承余姚腔的滚唱雏形,并发展成滚调,取代了余姚腔。 进而讨论青阳腔同调腔的关系,调腔的曲牌结构和青阳腔的曲体特点大致相同; 调腔和青阳腔的演唱方式都是一唱众和,不用管弦伴奏,且它们的帮腔方式大致相同; 调腔的“十二先生”班底,同青阳腔的十二个角色制度也有相近之处。

  而后通过相关剧目内容的考查比对得出调腔与青阳腔、余姚腔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发现调腔古戏与昆腔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通过声腔论证了调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与弋阳腔相关联的四平腔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

  最后说到了调腔的几个异名别称的来源,主要是“掉腔”和“高调、高腔”,同时强调了并不是所有文献中的高调和高腔都被确指为调腔。

  田敏在《戏曲“活化石”》提到新昌调腔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唯一遗音,又写到“研究表明,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 但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对上述源流说法的再分析

  从上述文章的叙述中,可以确定,调腔源自余姚腔,至于少量的争论是,调腔与青阳腔等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追根溯源,青阳腔亦来自余姚腔,所以,调腔来自余姚腔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影响它形成的因素诸多,比如弋阳腔、四平腔、昆腔等。

  在搜集到的与调腔相关的报道和档案中,发现新昌县档案局的记录为“调腔是元朝统一后‘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的产物”,根据此项证明发现与其他所提出的调腔产生的时间有所偏颇,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说不通的,但是,因为“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声腔交流”产生了明代的四大声腔,其中余姚腔是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的调腔的来源,那么,这一点是值得让人信服的。 继续推论,余姚腔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便销声匿迹了,虽说还存在它的影子,但影响绝对不大,从而被它衍生出的调腔所取代。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大融合,在余姚腔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其他地方戏曲唱腔的因素,成就了明末清初的调腔。

  综上所述,任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其他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吸收引进借鉴新文化,如果墨守成规,必将被淘汰。 在这一点上,余姚腔到青阳腔到调腔的发展是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南召,俞臻.新昌的乡村社戏[J].乡镇论坛,2006,(18).

  [2]叶涛.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民间戏曲 新昌调腔[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1).

  [3]叶志良.新昌调腔的传承机制[J].民族艺术研究,2012,(4).

  [4]王秋华.“余姚腔”与“调腔”渊源初论[J].戏曲艺术,2013,(4).

  [5]俞志慧,吴宗辉.调腔声腔源流考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5).

  [6]新昌县档案局.新昌调腔:中国戏曲活化石[J].浙江档案,2014,(6).

  [7]田敏.戏曲“活化石”[J].浙江人大,2014,(7).

  [8]钱益清.新昌调腔 妙绝复妙绝[J].今日浙江,2014,(23).

  [9]包建强.南戏声腔的流变与地方戏的产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10]陈音璇.走近稀有剧种(一)——浙江调腔[J].音乐生活,2016,(2).

  [11]张成.六百年的戏曲活化石,“不一样”“不容易”的新昌调腔[N].中国艺术报,2018-05-14.

  作者:黄志欣 王 旭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