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建构与批判: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视角反思

时间:2020年03月1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哲学研究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就研究内容及其深度而言,国内研究并不逊色于国外。然而,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国内外却存在较大差别。国内研究奉行建构的旅游知识生产方式,关注旅游哲学学科体系的宏大构建,但哲学本身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哲学研究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就研究内容及其深度而言,国内研究并不逊色于国外。然而,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国内外却存在较大差别。国内研究奉行“建构”的旅游知识生产方式,关注“旅游哲学”学科体系的宏大构建,但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淡薄。相较而言,国外对旅游现象的哲学阐释肇始于对旅游本体的认知和对旅游知识生产的反思,学科特征淡化,主要以问题为导向,思辨和批判的意蕴浓厚,值得国内借鉴和学习。通过对旅游研究中引入哲学视角的基础进行剖析,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相关成果,并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对国内旅游哲学研究的成果予以反思,以期为国内外研究者建立一个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对话与交流平台,引发更多国内研究者对“旅游哲学”理论批判特质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建构;反思;旅游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世界哲学

  0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前,旅游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还不值一提(王宁,1999;科恩,2007)。对旅游的学术研究被认为是轻浮的,不适合成熟的研究者(纳什,2004)。伴随着旅游尤其是大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急剧扩张,不同学科开始涉足旅游研究。1973年《旅游研究纪事》(AnnalsofTourismResearch)的创刊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的学科综合研究。在Jafac等(1981)构建的“旅游学科轮”中,已涉及有旅游的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等16个分支学科。《旅游研究纪事》1991年刊出的《旅游社会科学》"TourismSocialScience)专辑中,已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等10个学科分支(申葆嘉,1999a)。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进行了讨论(曹诗图,2008;Tribe,2009)。Tribe(2009)强调:“我做旅游研究越多,越是为真"truth)、善"virtue)、美"beauty)这3个哲学研究中经久不衰的问题所吸引。”

  谢彦君等(20#6)在国内呼吁:“中国旅游研究当下对相关哲学问题的关注,或许可以成为未来世界旅游研究领域当中借助东方学术传统和独特的中国旅游实践而展现其鲜明特色的一种学术样式。”纵观近30年来的发展,国内外旅游研究并未在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任何突破与发展(谢彦君等,2016)。旅游学科在走向“科学”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固化和枯燥而无法凸显旅游学术研究的张力(孙九霞,2016)。哲学视角的引入所催生的想象力和批判力无疑可以成为打破这一困局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对旅游研究中引入哲学视角的基础进行剖析,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相关成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层面对国内的旅游哲学研究予以反思,以期能建立一个针对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国内外对话与交流平台,从而引发更多国内研究者对“旅游哲学”理论批判特质的深入思考,对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表达的旅游哲学研究理论体系”有所裨益。

  1旅游研究中的哲学之根

  在深入探讨诸如“旅游研究中引入哲学的什么?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前,涉及一个前提,即“哲学何以能被引入旅游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成立的关键。事实上,就旅游学与哲学的学科发展脉络来看,二者间的交流与碰撞是学科知识增长的一种必然。一方面,真正的哲学直接产生于个体哲学家在其生存环境即历史环境中所遭遇的问题(雅斯贝斯,2005)。哲学并不存在于它的时代之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1956)。如果没有通过对事实的接近和把握而得以明见的认识,哲学的思维便始终只是空洞的论证和论断(胡塞尔,2005)。因此,哲学并不能脱离科学而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作为当前影响全球的一个重要变量,旅游不可能不引起哲学的关注,因而旅游研究中引入哲学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在存在主义哲学看来,哲学的使命不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或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而是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孙正聿,2003)。作为一种理想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存在,人靠追求超越的目的而得以存在(萨特,2003)。

  人的存在与自由从一开始就是不可分的,人生而具有摆脱本能决定其行为而追逐自由的天性(弗洛姆,1987)。旅游学科涉及的是“人之理”,旅游是一门“人学”,这就不能不与哲学相关(曹诗图,2008)。旅游是当代人被生活的“单向化”所困扰后的生命呼喊,是为恢复本我的一种努力,是使人达到诗意的栖居不可或缺的生命维度(章海荣,2002)。旅游使人处于一种“在而不在”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使人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孙天胜等,2006)。也正因如此,旅游一直是哲学家们重要的生活实践内容。亚里士多德(1990)说:“幸福存在于休闲之中。”德国天主教哲学家Pieper"1998)视旅游为人类超越有限自我与世界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他看来,唯有在休闲中而不是在别处,人性才得以拯救并加以保存。

  弗朗西斯•培根将旅游看作是增长见闻,提升人格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任唤麟等,2018)。DemokCtos始终肯定人对休闲与享乐的追求,在他看来,愚蠢的人愿意长久活着但并不享受生活的快乐(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982)。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其研究均涉及普遍的、最高层次的哲学层面的问题(保继刚等,2013)。旅游是极为晚近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多学科的介入造成了诸多分歧(王晓倩等,2018),从哲学视角来研究旅游正是近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最为缺失的东西(马惠娣,2000)。旅游研究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必须吸纳哲学的方法和理论,形成旅游研究的哲学问题(特赖布,2016)。离开哲学思考,旅游研究将囿于浅薄和功利(曹诗图,2013b)。

  作为一门超越性学科,哲学能够从表面的、直接的、感性的存在超越到非时间性的、永恒的、普遍概念中去,也能够从(在场”(thepresent)的东西超越到"不在场”(theabsence)的东西(张世英,2002)。从“普遍性”入手,哲学对旅游现象的整体性描述,可以改变不同学科介入旅游研究后,对旅游现象零敲碎打式的随意切分,更加迫近旅游现象的本质。与此同时,哲学真正的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主要目的是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霍克海默,1989)。旅游哲学所思考和研究的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其在无疑之处设疑,无问之处下问,旨在从平凡中探求非凡,从熟知中寻求真知(曹诗图,2008)。

  当科学路径试图给“什么是旅游”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时,哲学路径则会对这一“元问题”提出认识论意义上的质疑和审思,给出本体论上不同甚至更为丰富的选项,从而形成哲学答案中的不确定性魅力。因此,谢彦君等(2016)指出,在旅游研究中应该给哲学理论一席之地。

  2旅游研究中的哲学理路

  东西方旅游文化研究间的张力是旅游知识生产的一种有效路径(保继刚等,2013)。长期以来,我国旅游学术研究主要是对欧美发达国家学术话语体系的单向度输入和简单模仿"戴斌等,2012b)。由于历史原因,西方的理论范式与中国本土的经验纠葛在一起,使得国内旅游学界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引介有余而消化、吸收不足(戴斌等,2012a)。对于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关注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梳理相关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旅游研究中对于哲学视角的引入基本上是同步展开的,国内对于旅游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甚至要早于国外①。在对旅游本体和旅游审美的理论探索方面,国内研究也并不落后。然而,就研究范式选择来看,国内外却存在较大差别。国内研究奉行建构主义的知识生产范式,试图将旅游现象的哲学辨析纳入“旅游哲学”分析的宏观框架之下,并主要着眼于“旅游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意识相对淡薄。相较而言,国外旅游现象的哲学阐释肇始于对旅游现象和旅游知识生产的反思,学科特征淡化,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反思和批判意蕴浓厚。

  2.1批判与反思:国外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议题

  国外旅游研究中对哲学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至McIntosh(1972)编著的《旅游:原理、实践和哲学》一书。Cohen(1979)明确提出旅游体验本质的研究命题,并根据旅游者对“中心”(centric)①追求的不同,区分了4种旅游体验类型,批驳了Boorstin、MacCanndl、Tumet等对旅游现象均质性的认知定式,他最早关注到旅游活动的差异性,为后来旅游体验的现象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空间。TTbe(1997)对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明确提出旅游研究需要借鉴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他强调,旅游教育的目标在于:第一,培养哲学实践者,并且应该是人文和职业的实践者,同时也能进行反思;第二,将旅游认知从商业领域扩展至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环境学领域(TTbe,2002)。其发表的有关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代表性成果有:《非学科性与不可持续性》(TnCe,2000)、《研究范式与旅游学术圈》(TTbe,2001)、《走向新的旅游研究》(TTbe,2005)、《旅游之真》(TTbe,2006)、&旅游艺术》"TriCe,2008)等。他始终倡导一种哲学批判的立场,例如:对Jafan等所倡导的基于学科的旅游知识生产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新的知识生产范式(TTbe,1997);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探讨旅游的理论研究与现象世界(phenomenalworld)之间的一致性,进而反思旅游知识建构的合理性(TriCe,2006)。

  Tnbe(2009)编撰的《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议题》一书可算作是他从哲学层面对旅游研究一贯立场和主张的综合体现,该书以希腊哲学所探讨的“真、善、美”3个基本问题来设定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的范围,整合了2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者的观点。无论是对旅游、旅游者概念的解析,还是对旅游学科特征、旅游知识生产、旅游移动性,乃至旅游审美、旅游伦理及价值的探讨,该书均充斥着浓厚的哲学反思意蕴。正如作者在该书中文译本的序言中所解释的:“本书的目标是呼吁大家去思考目的本身,思考想要创造一个怎样的旅游世界,以及希望倡导一个什么样的旅游社会,以实现用深思熟虑的旅游(tUoughUultoumsm)代替失控的旅游(runawaytoumsm)”(特赖布,2016)。

  2.2融合与建构:国内的旅游哲学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旅游哲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旅游哲学发凡》一文中,作者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3个方面探讨了旅游哲学问题,并明确提出旅游的本质是追求自由与洒脱(许宗元,2000)。马惠娣(2000)尝试从文化哲学层面解读休闲的本体论意义。于光远等(2008)也呼吁:“旅游研究要体现哲学关怀。”曹诗图(2008;2013a)是国内旅游哲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对旅游哲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学科的框架体系和方法等均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事实上,就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哲学理论实践可以追溯至更早时期。

  作为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研究方法很早被用于“旅游”概念的界定和旅游现象的阐释。谢彦君(1998)运用现象学“悬搁”的方法,明确提出旅游是一种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和愉悦体验过程。无论是对旅游体验的现象学阐释,还是关于黑色旅游愉悦体验的深度解读,他的研究中都深深植入了康德(Kant)、伯克(Burke)等关于“美”与“崇高”的哲学思想,体现出极强的旅游哲学思辨意识(谢彦君等,2015;谢彦君,2018a)。

  具体来看,国内的旅游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旅游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有感于旅游基础理论的薄弱和科学研究的落后,曹诗图(2008)倡导要以“旅游哲学”来提升旅游学科研究的层次,并将“旅游哲学”界定为哲学的分支学科和旅游研究的龙头学科,并从本体论、价值论、伦理论、批判论、矛盾论、方法论等层面来建构旅游哲学研究体系。冯淑华等(2006)用混沌理论的哲学思想来分析旅游学的混沌状态,试图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支撑。保继刚(2017)强调,中国旅游研究迫切需要建构旅游哲学。也有研究者将“旅游”的概念作为“旅游哲学”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张斌,2012),并试图廓清旅游哲学的概念及实质(赖坤,2016)。

  第二,关于旅游现象本质的哲学辨析。哲学是关于知识、现实和存在本质的一种探究,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直观本质,哲学质询可以推动我们对旅游问题的研究更逼近本质。因此,在国内旅游学术研究中,对旅游本质的剖析很早就被纳入哲学讨论的范围,例如: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体验(谢彦君,1998);旅游的本质是走向自由(曹诗图,2008);旅游审美是诗意对话(曹诗图等,2011);旅游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杨振之,2014);旅游现象的实质是人类追求身心愉悦和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马耀峰等,2007);旅游是人的天性的一种反映(赵刘,2017),是合乎人性的存在(朱运海等,2014);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研究者对于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也立足于“旅游学科体系”建构这一前提,其目的在于形成旅游本质的统一认识。正如谢彦君(2010)所强调的,如果不形成关于旅游是什么的本质的、纯粹的(Pure)看法,那就永远不能形成一个专属于“旅游”自身的一个独立的知识共同体。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本身也就只能是一种奢谈。

  3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哲学反思

  事实上,国内研究者也多呼吁强化旅游研究中的哲学反思和批判意识(曹诗图,2008;张斌,2012)。但是,对于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等问题,却鲜有研究涉及。康德把哲学视为一种“清理地基”的工作,认为“哲学家的事业”就是对“自明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孙正聿,2003)。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运动(维特根斯坦,1988),向前提挑战是哲学家的“爱智”,也是哲学家的“高明”之处(孙正聿,2003)。在阐释主义哲学研究者看来,本体论(ontology)和认识论(epistemology)是哲学研究应关注的核心问题"TriCe,2009)。

  在旅游研究中,要讨论其哲学问题,至少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本体论意义上对元问题的哲学探究;二是从认识论角度对研究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所运用的范式和方法的关注(谢彦君等,2016)。

  4结语

  对于旅游研究,相较于“多学科的介入是旅游学科不成熟的表现而非旅游现象复杂性的结果”的论断(宋子千,2012),或许我们更愿意秉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而接受Tnbe(2006)(珍视旅游研究的多样性”的观点。值得强调的是,旅游研究中哲学议题所关注的多样性应更多地体现为对旅游现象“本体”多样性的聚焦,其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获得,却有别于从不同学科出发对“旅游”的随意切分。因为,依靠从不同学科中不断剥离旅游分支只能对各个学科的发展起补充作用,积沙成堆,终究不可能建立旅游研究的金字塔,在盲目的扩张中,甚至孕育着旅游学本体瓦解的危机。

  相较于“旅游哲学是什么”的概念深描,以及“旅游哲学”学科框架的宏大建构,或许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将哲学引入旅游研究,以及哲学引入旅游研究后能做什么等微观问题。哲学的进步在于提出各种问题的方式的变化,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特点不断增长的一致性尺度(艾耶尔,1987)。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哲学并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孙正聿,2003)。在旅游研究中,哲学的参照应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反思和激活背景知识的能力,让研究者们在反思中批判性地思索旅游研究中诸多前提性问题,在前提批判中思考现实,寻求崇高,同时从实证的研究、理论的建构和哲学的反思中寻求旅游学术研究的突破,真正促成旅游研究知识体系的融合与创新。

  哲学论文投稿刊物:《世界哲学》经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定,入选CSSCI来源期刊,这是刊物同仁几年努力的结果。《世界哲学》虽然是中央级学术刊物,但由于它原来是纯粹学术翻译刊物,因此不具备入选国内学术期刊索引评估系统的资格。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