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毕希纳《沃伊采克》的多维批判意蕴及其剧场呈现

时间:2020年09月1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 批判精神是毕希纳剧作《沃伊采克》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现代艺术表征,但剧本结 构的开放性和语义的复杂性决定其批判意蕴向多个维度延伸。该剧的社会政治批判是最显在的一个意义层面,它批判了社会对底层无产者无情的压迫。其次是内涵更广泛的社会文化

  内容摘要: 批判精神是毕希纳剧作《沃伊采克》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现代艺术表征,但剧本结 构的开放性和语义的复杂性决定其批判意蕴向多个维度延伸。该剧的社会政治批判是最显在的一个意义层面,它批判了社会对底层无产者无情的压迫。其次是内涵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批判,包括对“文明”社会人伦价值的深切怀疑和对现代精神病症问题的揭示。最终作者把观众引向了对生命意义、个体存在境遇的哲学批判。从当代在中外上演的三个剧场 案例,可见其批判意蕴在剧场实践中的具体呈现。

  关 键 词: 毕希纳 沃伊采克 批判精神 剧场呈现

哲学思维批判

  《沃伊采克》是毕希纳最后一部①、也是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②。它酝酿 了现代德语戏剧艺术风格的多种源头,批判精神是其突出的表征。正如毕希纳本人的个 体存在是政治、哲学、科学、热血和诗情的结合一样,《沃伊采克》的批判意蕴也是多维 的。作家对他所在时代的社会、文化、个体生存,以及人类即将面临的困境和从未摆脱的 苦难进行了综合的反思。本文试从政治、文化和哲学三个层面,结合剧场案例进行阐释。

  哲学方向论文范例:从《人性论》谈休谟的哲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政治批判

  社会政治批判是剧本最显在的一个意义层面,也是国内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解读。③ 从情节主线来看,作者通过沃伊采克这个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阶级社会中 无产者所遭遇的贫困处境和残酷的不公。但沃伊采克作为该剧最主要的悲剧人物是一 个杀人者而不是被杀者。

  所以,毕希纳在情节构思过程中有意突出了主角的杀人行为的 被动性。在第一手稿中,沃伊采克就经常有一种幻觉,有人要他去杀人,暗示杀人者的杀 人行为是受某种神秘力量驱使的,并不完全自主。④ 第二手稿中,践踏他人格的上尉和 做人体实验的医生这两个施虐者角色的出现,使沃伊采克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欺凌和压 迫的事实有了更直接的原因和明确的表现,更加凸显了社会外因的影响,将悲剧的重心, 从“杀人”转移到杀人者被各种社会力量以“合理”的方式虐待的过程上来。这样,杀人 者成了被虐者,杀人行为成了悲剧性的反抗。

  于是,反抗压迫和剥削的社会批判主题就 显现出来了。这种将犯罪的责任归咎于社会而非罪犯的做法,后来成为欧美批判现实主 义的文学和戏剧作品中常见的模式,而毕希纳是欧洲戏剧史上较早提出这个批判视角的 作家。 然而,毕希纳的政治批判并不止步于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对压迫者的憎恶。随着民 主革命的失利和退潮,他对社会革命有着比同时代人更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⑤ 和“青年德意志派”①不同的是,毕希纳认为仅仅依靠知识分子,通过知识启蒙和文艺宣传,从观 念上来引领广大无产者进行革命是行不通的。对无产者来说,贫穷和饥饿是根本的革命 动机,也是他们的软肋。知识阶层可以借助贫困鼓动广大无产者起来革命,统治者同样 可以用物质轻易收买无产者,瓦解革命。② 剧中沃伊采克和玛丽同样都是社会最底层的 贫民。如果说他们的结合象征着无产者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艰难求生而形成的相互依 赖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的背叛和残杀就象征了这种联合关系的瓦解。

  而瓦解的主要原 因是“物质”: 玛丽厌弃贫穷的沃伊采克,被富有而健壮的鼓手长吸引,一块怀表就可以 引诱她投怀送抱,用背叛情人和出卖肉体换来的一副金耳环可以令她喜不自胜。她慨叹 自己虽“有一张红唇”,却不能像阔太们那样有大镜子照好衣服穿,有“漂亮的先生”的亲 吻。③ 她对富人的反感仅仅是出于物质上的羡慕,并不曾对这个社会制度固有的剥削本 质有半点认识! 同样,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也不可能引领革命。在“教授的院子”一场中,毕希纳对 知识分子的虚伪做作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教授”站在高高的顶楼,自比以色列王大卫。 这象征着知识分子远离民众,居高临下,自命不凡。可是,他眼中看到的却是女生的内 衣,脑海中想象的是大卫王强占人妻的不伦之事,说明他人品猥琐,趣味低下。他满口云 山雾罩的德国唯心论哲学的专业术语,将猫从窗口抛出,来证明“神性有机体”和宇宙空 间的各种关系。④ 这个从目的到手段都荒诞无聊的实验,却被“教授”当作探求真理的庄 严举动。

  “教授”只关心猫腾空的状态,“医生”只关心猫虱的新品种和沃伊采克的病理 症状,他们都毫不在乎沃伊采克的痛苦和屈辱。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盲目追求科学和真 理,罔顾现实社会和人类的生存福祉。 唯一一丝渺茫的革命希望以绝望的方式启示在沃伊采克身上: 他在醉醒之间对苦难 有清醒的认识,他用自我毁灭反抗,用穷人的鲜血叩问社会。毕希纳认为民众的觉醒是 社会改革最重要的前提。他曾希望在民众中塑造出一种“新的精神生活”,建立一种人 人都认可的“绝对的法律原则”,成为人们行动的根本依据⑤。

  这有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影 子,亦有马克思社会革命论的先兆,可惜他短暂的生命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展开政治 理想。 作品用科学纪实的态度进行社会批判,不仅取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而且很多情节 和台词也直接源于生活现实或文献资料。这种方法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社会话题度,使 批判更为可信、有力、精确。同时加入怪诞的元素,“批判性地将科学的观察方法交由滑稽的东西来摆布”,把质朴的事实转化为生动的叙事,将科学向社会问题开放,开启了一 种新的文学表述方式。

  ① 1995 年孟京辉和德国留学生安琪·布德联合执导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 克》就是运用纪实和讽刺的技法,围绕原作社会批判主题展开的剧场案例。② 该剧把《沃 伊采克》和中国上世纪 30 年代鼓舞国人抗日救亡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并置为上下 两场的双题剧,作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纪念演出。选题本身 就寓意着贫穷、压迫和反抗是跨越国界和时代的普遍的社会问题。

  郭涛在剧中饰演 《放》剧中的青年工人和《沃》剧中的沃伊采克,是两个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语境中的被压 迫者和觉悟了的反抗者。演出的形式非常突出原作的纪实性特征。上半场的《放下你的 鞭子》在剧场室外的空地上演出,试图还原街头剧的环境效果,演员对话有民谣、流行歌 曲、武术杂耍、电影对白等多元素拼接。《沃伊采克》随后在室内小剧场上演。剧场环境 封闭、幽暗、观众拥挤,正好与上半场的室外演出形成强烈对比,台上台下的观众和演员 一起进入焦虑、压抑、郁闷的情绪体验,场内空调低沉的轰鸣,“不断加强着一种不祥”和 “撕裂人心的躁狂”。

  ③ 舞台占剧场的三分之一,中央放一只矮箱,天花板上悬下许多粗 麻绳,中间吊着一个摇篮,一束橘色的灯光洒下,用来表现沃伊采克穷困潦倒的家。④ 这 个本已破败的家最后随着男女主人公的死亡而毁灭,直至剧终时舞台上的摇篮仍空悬 着,象征着贫穷和压迫的阴影仍然笼罩世间。 该剧还把握了原作讽刺和黑色幽默的风格,除了沃伊采克和玛丽以外,其他的角色 均以喜剧方式演绎,还特别加入了小丑不时进行插科打诨,和上半场的花式杂耍一起形 成了全剧嬉笑怒骂的讽刺基调。表演风格是表现主义的,删去了许多生活真实细节的表 达,注重精神和激情的表现。

  沃伊采克“被绳子缠、被摔、冷水浇头”⑤,郭涛用奔跑、抽 搐、战栗、神经质等大幅度的动作来表现角色身心受虐的痛苦和半疯半醒的精神状态,用 激情串起全剧碎片化的结构。演员“将自己的血肉与角色的血肉熔铸为一”,撞击观众 心灵。⑥ 为了达到批判性启迪的目的,该剧在开头就上演了杀人的结局,后又用不同的 方式多次表现沃伊采克杀死玛丽的情景,甚至有小丑直接发问: 谁是真正的凶手,谁能真 正思考这个案件? 剧场墙上有两面老式的镜子,配合场上演出的种种间离处理,不断提 醒观众思考、反观自身。评论认为,孟京辉“将反抗情绪与荒诞形象注入其中,从而表达 了一种新的意趣和精神倾向。”⑦

  二、文化批判

  对革命活动的反思和质疑,必然使毕希纳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超出“压迫/反抗”这样 简单的政治批判逻辑,进入更深的层面寻找问题根源。事实上,作品由政治批判这个显 在的故事结构引申出更为广泛的文化批判的意义,即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超越一时一 地的政治矛盾,用更普遍的眼光揭示启蒙时代以来,人们深陷其中却不自知的文化困境。

  1. 对“文明”社会人伦价值的深切怀疑

  毕希纳受卢梭反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全剧贯穿着一个突出的意义线索———自然与 文明的冲突,通过一系列对立的意义结构使这个主题得到反复表现。 一是乡野和城市的对立。全剧场景发生的空间分为乡野和城市两类,沃伊采克在这 两类空间中的状态截然不同。如他在旷野里割荆条,产生幻觉,看到远处城市里有天火 雷动的世界末日的景象; 而当他躲入丛林时,世界又陷入了死寂①。“旷野”象征自然, “城市”象征文明社会,暗示了城市和乡野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形态的尖锐对立。沃伊采 克曾在旷野里动念杀人,也是在野外杀人、弃刀的②。

  此外的场景基本都发生在城市。 处在野外的沃伊采克有力、亢奋、神经质,他所见所感所为都出于内心的自然意志的驱 使; 而城市的场景都在人为的文明规范下发生,人们做着无聊、荒诞、自以为是的举动,沃 伊采克则显得木讷、孤独、软弱、压抑。乡野和城市两类场景中人物能量的对比,为作者 揭示文明对人的自由本性和生命冲动的阉割做了整体性的烘托。

  二是人和动物的对照。毕希纳在剧中巧妙地设置了一明一暗两个反向平行的意 象———动物的人化和人的动物化。③ 人和动物相互影射,以此来表现文明与自然的对立 和错位。毕希纳用极为讽刺和怪诞的手法,在剧中设计了两场杂耍篷的戏,集中表现了 “动物的人化”,用动物的驯化讽刺人的教化,质疑了“启蒙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和教化的 价值。④ 招徕者先是向围观的人介绍即将进行杂耍演出的马、金丝雀和猴子有像人一样 的本领。他不断地拿这些动物和人来比较,说他们经过教育后有了拥有“禽兽的理性” ( viehische Vernunft) 或“理智的兽性”( vernünftige Viehigkeit) ,这使它们不再像多数人类 那样只是“禽兽般愚蠢的个体”( viehdummes Individuum) 。

  ⑤ 这显然是用动物来影射人类的自以为是。教化的人类无非是掌握了一些无聊的技能,他的动物性本能被肤浅的理 智所包裹,他的理智从未脱离过动物的本性。招徕者又向观众介绍一匹具有“双重理 智”的马,它能听懂人话,因而兼具动物和人的理智,但他又不能说话,说明理智有限,没 有完全摆脱动物性。它是“一个兽性的人”,又“确实是一头畜牲”①,这暗喻人是理智和 自然的双重结合体,人不必因为教化获得的能力而沾沾自喜。毕希纳认为,理智“只是我 们精神本质的一个极小的侧面,教育只不过是这种本质的一个很偶然的形式”。② 如果 人因为这一小点教化的成就就忽视自然本性的话,只会使自己的自然本性“腐败变 质”。③

  2. 对现代人精神病症问题的揭示 另一个沉重的文化批判主题是现代人的精神病症。毕希纳敏锐地洞察到了现代社 会人们难以逃脱的被精神折磨的厄运。⑦ 剧本取材于三起杀人案,它们的共同之处除了 杀人犯的贫民身份和情杀动机之外,他们都被怀疑精神有问题,但最终却被判定为正常 行为人而获刑⑧。这些素材被浓缩到了剧中的沃伊采克身上,剧本展现了精神错乱症使 他备受折磨直至走向崩溃的过程。毕希纳早于弗洛伊德半个世纪,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 看待精神病。他真切地描绘了沃伊采克复杂的心理感受和恐怖的幻觉,展现了精神病人 乖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非理性的思维。

  三、哲学批判

  剧本的离散性结构促使人们“从他自己的心灵感受中拿出东西来添加到这部剧中, 同时将想象力的血液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混合起来”②,最终引向了对生命和存在的哲 学思考。 毕希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人之间存在之疏离的荒凉图景。沃伊采克无论在什 么场合,和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地沟通。“医生”从不在乎他的病痛,甚至感到兴奋; “上 尉”享受着沃伊采克为他修面的服务,却在谈论着时间和天气,对他进行道德指责; 安德列斯是沃伊采克最亲近的战友,剧中有五场戏是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的,但是没有一次 对话是真正的沟通; 沃伊采克和玛丽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情感的交流,甚至还要隔着窗 讲话①。

  沃伊采克在公众场合总是和大家格格不入,众人喧闹狂欢,而他则沉浸在自己 幻觉和现实交织的痛苦之中。剧中其他角色之间也普遍存在着冷漠的疏离: 玛丽和女邻 居玛格丽特之间的相互咒骂,“医生”和“上尉”之间的相互嘲讽,玛丽和鼓手张之间如野 兽般征服与被征服的情欲的宣泄……因为要表现这种人际间的交流障碍,剧中人物的台 词显出一种特有的生涩感,形成了全剧的荒诞意境,不知不觉把观众带入了生之孤独的 体验之中。

  或许毕希纳“并不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社会的离群者如何自然主义地、逐渐 被疏离的过程,而是启发我们进入身处疏离的感觉”。② 这种疏离感是对现代社会人的 孤立状态的揭示。总之,多维批判意蕴交织而成的《沃伊采克》是一部集纪实、象征、讽刺、幽默、思辨 和启示为一体的风格独特的剧作。它的意义和价值能够随着时代、民族、文化的变迁不 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章文颖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