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兴化垛田农业遗产“三生”智慧研究

时间:2020年04月29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兴化垛田以其因地制宜的农业耕作方式与人水共存相生的农业生产景观,鲜明地表现出传统农业耕作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智慧,并因其蕴含的农耕文化价值与农业景观价值而被列入为农业遗产。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通过梳理垛田形成的环境背景及改造活动

  摘要:兴化垛田以其因地制宜的农业耕作方式与人水共存相生的农业生产景观,鲜明地表现出传统农业耕作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智慧,并因其蕴含的农耕文化价值与农业景观价值而被列入为农业遗产‍‌‍‍‌‍‌‍‍‍‌‍‍‌‍‍‍‌‍‍‌‍‍‍‌‍‍‍‍‌‍‌‍‌‍‌‍‍‌‍‍‍‍‍‍‍‍‍‌‍‍‌‍‍‌‍‌‍‌‍。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通过梳理垛田形成的环境背景及改造活动,围绕垛田农业景观的生产、生活、生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垛田具有的风景如画的生活场景、因地制宜的生产体系及转患为利、良性循环的生态智慧3方面营造智慧‍‌‍‍‌‍‌‍‍‍‌‍‍‌‍‍‍‌‍‍‌‍‍‍‌‍‍‍‍‌‍‌‍‌‍‌‍‍‌‍‍‍‍‍‍‍‍‍‌‍‍‌‍‍‌‍‌‍‌‍。最后,提出垛田微地貌差异化变现、旅游需求下的农业景观单调及农业遗产活态保护3个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兴化垛田;农业遗产;“三生”智慧

古今农业

  作为延续了数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古国,中国传统农业积淀了深厚的生产智慧,形成了鲜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特色与文化思想。这种特色在中华大地上与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兴化垛田农业景观是我国农业遗产的重要代表,于2014年4月正式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其中,农业遗产不仅包含农业文化遗产,也包括农业景观遗产[1]。兴化垛田正是因其古朴生态的农业耕作方式、因地制宜的农业改造活动,以及景色优美的农业景观样貌而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价值。

  随着兴化乡村旅游的开展,垛田这一独特农业景观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目光。如何发掘和传承这一优秀农业遗产,需要包括风景园林学在内的更多学科在更广视角下的深入研究。通过对兴化垛田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前人已有相对清晰的梳理与探讨。卢勇[2]主要通过环境变迁、应对水患和人口增长因素,对垛田的起源、价值及其保护传承方面做出研究;胡玫、林箐[3]从乡土景观视角对兴化垛田乡土景观的形成、特征和现状趋势进行探究;袁慧、王建革[4]以黄、淮水文环境为背景,水环境与农田微地貌关系为视角,探讨出兴化“圩-垛”农田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上述文献对于兴化垛田农业遗产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但多集中在垛田形成与演变、价值与保护、景观特征分析上,而与垛田营造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研究稍显欠缺,对于全面挖掘兴化垛田农业遗产智慧还存在完善空间。基于此,本文由风景园林视角入手,将兴化垛田形成中优化人居环境的改造活动作为背景,选取生活场景、生产体系、生态智慧3个视角进行剖析,探讨兴化垛田所具有的适应自然并改造自然的农业行为,对景观塑造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以期丰富和深化对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性农业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1垛田的成因与现状概述

  兴化地处江苏省中部的里下河平原腹部,为淮河流域下游沿线城市,濒临大运河。地域内高程在1.4~3.2m,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似釜,俗称“锅底洼”。“锅底洼”的自然环境背景与人工抵御洪泛的场地改造活动的共同作用,是兴化垛田的农业微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湖泊淤填的自然变迁,农业生产的人工堆叠,造就了垛田地貌的一系列演变—“湖-荡-平地”[5]。兴化垛田形成于明清时期,《嘉庆高邮州志》中记载:“下河地势卑下,凡有基址隆然而起者即以垛名。”[6]当地居民于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沟渠并堆叠呈垛,垛上进行农业生产,形成高低不一的垛田。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自然环境的特征与变迁,构成了兴化垛田农业景观的基础,人工的、充满智慧的设计与改造作用,是形成垛田农业生产景观遗产的关键因素。

  现存兴化垛田景观主要集中在两处较为密集的“垛田区”,一处在城西北的平旺湖周边,另一处在城东郊与得胜湖沿岸,均靠近水文环境较为稳定的湖荡周围。垛田区中聚落空间为临水布局,依形就势的被切割为不规则形状,与垛田形成相互嵌合的农业肌理。垛田农业生产以蔬菜与油料作物为主,以芸薹(油菜)Brassicarapavar.oleifera最为出名,因此诞生了享誉全国的“兴化千岛菜花节”,乡村旅游也随之繁盛。

  2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垛田农业遗产“三生”智慧研究

  风景园林学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科学,其核心是改造与优化人居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当下,随着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其研究范畴也不断扩大,研究视角也逐渐从小尺度的绿地花园发展到大尺度的人居空间环境,开始更加关注园林空间之外,更大尺度的空间环境、生态智慧和整体环境体系[7]。农业遗产作为大尺度人地关系的产物,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动态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场地由原生自然环境转化为人造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8]。风景园林视角的垛田农业遗产研究,突出人类优化和改造人居环境活动中,凝结的生活、生产、生态3方面的营造智慧。

  2.1风景如画的村居生活场景

  兴化垛田水网纵横、湖荡密布的水文空间,得益于整体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对于村居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在这一水文环境孕育下,垛田与村落呈现出“村落-农田-水利”三者合而为一的垛田村落系统[3]。水田相依,人水共生,兴化垛田展现出风景如画般的村居生活场景。《嘉靖兴化县志》中对“古邵阳十二景”有所记载,其中“两厢瓜圃、十里莲塘、胜湖秋月”[9]三景均为描写兴化地区垛田村居生活场景。村里垛田上,村民精心打理着瓜圃蔬菜;村边湖荡里,莲塘一望无尽,朵朵莲花Nelumbonucifera挺立于湖荡中;村外湖畔中,一轮秋月倒映在湖面之上。垛田、莲花、湖水三者交相呼应,和谐而自然地展现出垛田人居环境的迤逦景色。

  现今,每至春季,在万亩油菜花海中映衬着袅袅炊烟的村落,犹如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村居生活画卷铺展在眼前;每至夏季,河中十里莲塘不仅盛产可口的莲藕,又有株株莲花挺立与水上;每至秋季,瓜果金黄,村民乘船往来于垛间,于垛上采摘瓜果,一连串的农业活动将农业生产文化表现得生动;每至冬季,白垛黑水,一望无际的黑白交织,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在兴化大地徐徐展开。如此充满动态的季节性生产景观,具有丰富的观赏与美学价值。风景如画般的兴化垛田村居生活场景表现出生产景观的朴素无华、胜于雕琢的生态自然之美,也正是风景园林设计者在当下美丽中国建设中需要发现与借鉴的。

  2.2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体系

  人水和谐共处的垛田景观,不仅表现在村居生活场景中,也表现在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体系上。农业生产与地域环境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以及作物品类等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以农业生产地域性中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农业种植体系为例。依据各年代县志记载,兴化物产尤以蔬菜为佳,果、谷、木、竹等次之。万历《兴化县新志》中记载“蔬”:“诸蔬之品,则菰蒲蘋藻皆出于湖,莲藕菱芡皆出于荡,芹莼水荇皆出于河,瓠瓜茄芋皆出于厢,荸荠出于田,茨菇生于浅水,葱韭蒜薤无地不宜,野蕨园葵随取而是。”[10]而兴化蔬菜种植品类之繁盛,品质之优胜,与垛田自身的地形环境特征不无关系。竖向高程变化下的垛田,为农业作物等的生产带来了譬如土质疏松、养分充足、通风采光等易于耕作的农业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上兴化人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法,使得兴化被誉为“蔬菜之乡”。在垛外,林木葱郁,池杉Taxodiumdistichumvar.imbricatum、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等耐湿性植物生长繁茂,发挥了保持水土、调节生态的作用。在垛上,蔬菜瓜果质优品盛,垛田菜花景色迤逦:以兴化芋Colocasiaesculenta、葱Alliumfistulosum为代表的特色蔬菜,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还被出口至海外国家,可谓兴化地域名片;垛田菜花农业景观古往今来亦为人称道,其因地制宜地与垛田微地貌结合,成就了如今兴化垛田农业遗产的世人瞩目。在水下,河道清淤带来水质环境的改善,为当地各种鱼虾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条件,淡水鱼虾也为地域代表性的淮阳菜系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立体化、地域性的“林-田-水”农业生产体系由此而形成。

  2.3人与天调的农业生态智慧

  《管子?五行》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人与天调的人居环境,古往今来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生态改造策略是兴化垛田成为农业遗产景观的关键所在;转患为利的处理思想、自我系统内的良性循环是兴化垛田作为农业遗产景观所表现出的生态智慧。

  2.3.1转患为利的生态思想

  生态性设计是当下风景园林界的热词,生态花园、海绵城市等策略均为学习西方技艺,来应用在东方大地上。然而,中国本土就没有包含防洪治水、人水共生的生态思想吗?仔细研究发现并不是。兴化垛田、都江堰等具有典型水文资源利用的案例,都体现出古人对于水患的生态化处理与合理化利用。兴化垛田孕育在湖荡沼泽中,其产生与发展均离不开不断变迁的自然环境背景和人为的环境改造活动,垛田与周边水文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生态相关性。人们通过构筑堤坝、挖掘沟渠、堆积垛田,遵循场地原有的环境背景,因地制宜地对环境进行适宜改造,使垛田的形成既不会加深环境的恶化,还能够优化人地关系的和谐程度,使得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地融入水田环境之中。

  2.3.2自我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

  从微观层面看,兴化垛田的农业耕作活动中包含“湖-田”农业格局的内部循环。在垛田的堆叠与种植上,通过沟渠中水草与淤泥的翻出,为垛田台体带来大量土方,而淤泥中丰富的有机质与微量元素也再次回归农作物体内,使垛田产出的农业作物不仅绿色无污染,品质和产量也皆优。在垛田的灌溉上,河渠纵横的格局导致垛田上无法进行农业机械化灌溉,原始的农业灌溉方式—戽水,得以保留延续。

  戽水即在垛身一侧约每隔1m高度挖出一小水坑,灌溉时每一水坑旁站一人,将其中的水舀到上一层,依次进行,最终运至垛顶用于农田灌溉。依靠人工的取水灌溉,河水经过垛顶植物及土壤的净化,回渗入河道,又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洁净水源。层层递进、上下协同,一系列小尺度的“湖-田”农业自循环系统,充分体现出传统农业耕作系统内部的可持续性与生态性。

  从中观层面看,兴化“河道-垛田-聚落”格局的农业系统具有可持续性。村落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关联性[11]。兴化垛田独特的水网格局造就了辐射状的村落形态,通过适度的村落分割,既保证了垛田生产的便捷,又限制了村落形态的无序蔓延,保证了和谐友好的人地关系得以延续。

  从宏观层面看,兴化垛田整体生态环境具有系统稳定性。垛田营造不仅从地貌特征上改变兴化地区“洼地”的景观风貌,还通过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积极应对场地周边水文环境的变化,提高了低洼地貌情况下垛田对水文变化的弹性适应性,有效地加强了洪犯区水土保持的能力,保证了垛田与周围河湖整体自然环境的长期稳定,为垛田农耕文明的后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背景。

  3垛田农业遗产的现存问题

  当前兴化市正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的实施,区域经济收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取得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垛田传统农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随着自然环境的稳定,垛田高程“生长”的停滞,农业灌溉中现代机械的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用增加,旅游发展加剧环境同质等现象相继出现。这些现象集中暴露出垛田农业景观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区域水文环境稳定下,垛田微地貌的差异化保持与表现;二是垛田农业景观在旅游经济需求下的统一与单调;三是垛田传统农业遗产活态化保护与展现。这些问题需要相关专业学者继续参与研究及解决。

  4总结

  作为地域内农业生产智慧的典型代表,垛田是江苏兴化人民与其所在环境,在长期协同进化与动态适应下,逐步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农业景观。这种生产性景观是以农业耕作为基础,并对环境的改善、生态的涵养和景观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是一种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兴化垛田营造与利用过程中体现出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生态智慧,对于后续探索劣势环境下的场地改造活动,以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燕平,刘建平.关于农业遗产几个密切相关概念的辨析—兼论农业遗产的概念[J].古今农业,2007(3):111-115.

  [2]卢勇.江苏兴化地区垛田的起源及其价值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32-136.

  [3]胡玫,林箐.里下河平原低洼地区垛田乡土景观体系探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8(2):104-107.

  [4]袁慧,王建革.水环境与兴化圩—垛农田格局的发展(16-20世纪上半叶)[J].中国农史,2019,38(2):133-144.

  农业论文投稿刊物:古今农业以促进“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指导思想,刊登有关农业历史、农业考古、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农业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论文、调查报道。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