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新疆阿克苏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措施

时间:2020年04月0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总结为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实现增收脱贫目标,阿克苏地区在黑木耳产业西移、林果资源丰富及浙江援疆力量的扶持背景下,多措并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导阿克苏地区贫困群众发展黑木耳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介绍阿克苏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列举采

  摘要总结为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实现增收脱贫目标,阿克苏地区在黑木耳产业西移、林果资源丰富及浙江援疆力量的扶持背景下,多措并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导阿克苏地区贫困群众发展黑木耳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介绍阿克苏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列举采取的措施:苦干实干夯实发展基础;培训打造本土技术队伍;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原则,打造一流的黑木耳生产场地;定点定人全程托管技术服务;扩大宣传,推进多元化销售。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黑木耳;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主要措施

黑木耳产业

  1发展背景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黑木耳的主要产区,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允许砍伐的木材数量逐年减少,东北等黑木耳主要产区出现了栽培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为保障东北地区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黑龙江等省市通过进口俄罗斯锯末来缓解这一局面,但随着国家对进口“洋垃圾”的管控治理,国外林木类下脚料被列入治理范围,黑木耳生产原材料再度面临短缺。此消彼长,林木资源相对丰富的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西部省区资源优势凸显,黑木耳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1.1资源优势

  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地区,土地肥沃、光线充足,非常适合种植各种林果,目前,阿克苏是新疆薄皮核桃、红枣和苹果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是“中国白杏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全地区林果品种资源圃5333公顷,核桃、苹果、梨和红枣等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每年冬季修剪下的果枝按每亩200千克计算,其数量可达90万吨,是发展黑木耳栽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资源。

  1.2气候优势

  阿克苏地区位处亚欧大陆深处,依托特有的冰川雪水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年≥10℃有效积温在3800℃左右;境内水量充沛、水质洁净,有塔里木河、阿克苏河、多浪河,水资源总量6.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5亿立方米;耕地面积1200万亩,便于建成集中连片、干净无杂菌的生产场地;区内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在黑木耳整个生产过程中,方便人为控制湿度和调节生产小气候,营造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干湿交替”环境。

  1.3援疆优势

  黑木耳种植项目既是浙江省第九批产业援疆三大工程之一的“万亩亿元”工程的核心,也是阿克苏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浙江为推进黑木耳产业在阿克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科技援疆精准扶贫品牌,帮助阿克苏地区建立了“万亩亿元增收工程技术中心”暨阿克苏地区食用菌(黑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此研发中心是全疆一流特色农业产业实验室,集研发、应用、示范和培训于一体,总投资500万元;并免费提供黑木耳生产液体菌种。

  2019年1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捐赠100支黑木耳菌种试管种,通过扩繁成原种并制成液体菌种,可以满足千万个菌棒的栽培需求;同时提供技术支援,承担浙江科技援疆项目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除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外,2017年起陆续选派技术人员到阿克苏指导生产,2019年3月起共有11名援阿技术人员分别在地区各县(市)和菌棒生产厂开展黑木耳生产技术指导;还为各县(市)无偿提供黑木耳废菌棒粉碎机,通过料袋分离回收利用菌袋和菌渣,实现栽培基质的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从菌种培育、菌棒生产、下地产耳的“全链式”支援帮扶。

  2发展现状

  2.1引种试种成功

  2018年,阿克苏地区把黑木耳生产作为增收脱贫的新途径,组织深度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秋季试种黑木耳,形成阿克苏地区特色扶贫产业。浙江援疆指挥部前期开展试验示范,并对黑木耳生产各环节给予全力支持,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助力阿克苏地区黑木耳生产从零起步、稳步发展。全地区9个县(市)试种黑木耳56万棒,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黑木耳生产基地21个,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覆盖贫困户603户,户均种植约1000棒,采收鲜耳269.8吨,销售收入169.57万元,平均单棒收益3.03元,实现户均增收2812元。

  2.2扩大规模生产

  为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阿克苏地区按照“增量、扩面、提质”的发展思路,2019年安排春季生产黑木耳1000万棒,覆盖100个贫困村,辐射带动5000户贫困户,户均种植2000棒,户均收益3000元以上。在认真总结上年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讨制定出适合阿克苏本地的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协调、组织、指导各县(市)做好黑木耳生产各项工作;地区各县(市)按照总体部署迅速行动,优选生产场地,抓紧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截止3月底,高标准建成集中连片拱棚、干净利索、整齐划一、生产规模10万棒以上生产基地87个,其中最大的生产点可摆放菌棒45万棒;在春耳下地生产前,多次举办黑木耳专题培训班,聘请疆内外黑木耳专家和地区经验丰富的专技人员,培训县乡技术骨干、生产管理人员,为地区黑木耳生产培养师资力量。

  2.3生产有序推进

  为推进黑木耳产业持续发展,阿克苏地区立足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生产优质黑木耳菌棒,已打造出4个现代化、标准化黑木耳菌棒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3000万棒左右。为确保2019年阿克苏地区黑木耳生产顺利开局,打好脱贫攻坚战,地区提前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各县(市)提前着手准备,落实与菌棒厂供棒合同的签订事宜;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人员黑木耳生产技能和服务水平,推动黑木耳种植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在今年春季黑木耳下地前已培训定点技术服务人员和操作管理人员500名,其中定点技术服务干部135名和贫困户农民喷淋操作工355名。截止10月底,全地区共采摘鲜耳5435.52吨,收获制干木耳447.69吨,销售干木耳269.58吨,待售的库存干耳178.1吨,销售金额约1757.71万元。目前库存干耳销售尚在进行中,还有部分菌棒需要越冬,产量将在明年开春后产出。

  3主要措施

  3.1苦干实干,夯实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真抓实干。地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黑木耳生产,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为地区黑木耳扶贫产业发展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分管领导强化推进落实,对黑木耳生产关键节点亲自调查研究、检查督办,多次主持召开地区黑木耳重点工作协调会、推进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黑木耳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部署各项工作,为黑木耳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苦干实干。两家国企克服重重困难生产菌棒,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服务,共同推动黑木耳生产顺利进行。三是浙江援疆指挥部给予大力支援,对黑木耳生产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如2018年试种阶段,在7月份养菌期间遭遇高温天气,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导下,试行在屋顶架设滴灌管,进行滴水降温,为黑木耳菌丝生长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确保了菌棒如期下地生产。

  3.2培训先行,补足短板

  黑木耳种植作为阿克苏地区的一项新兴产业,生产经验缺乏是发展的瓶颈。为确保黑木耳生产成为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新途径,地、县农业部门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从技术人员、涉农干部、贫困户、合作社等各层入手,聚焦黑木耳种植技术,全面强化技术培训,补齐技术短板。

  一是阿克苏地区农技中心先行一步,主动组建黑木耳技术团队到黑木耳试验点和菌棒厂实地跟班学习3个月,实现技术人员知识转型,培养出地区第一支本土黑木耳技术队伍,在下半年地区试种秋季黑木耳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服务和组织协调作用;二是自己动手编制黑木耳生产技术教材,并制作成维吾尔语、汉语两种版本,发放到县、乡和深度贫困村,供基层开展培训和组织学习使用;三是举办黑木耳技术专题培训班,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实训相结合,培训地、县、乡三级技术人员百余人,形成地区黑木耳生产基础技术力量和队伍;四是积极培养基层实用人才,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培训乡村定点服务技术员、喷淋操作工、生产管理干部、参与生产的贫困户百余场次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种植黑木耳的信心和能力。

  3.3科学选址,严格把关

  一是科学选址。各县(市)认真参考地区农技部门制定的《地区贫困户种植黑木耳生产选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议方案》,以贫困村为单位,按照“一通、二近、三远离”要求进行科学选址。一通:生产场地必需通电,保证黑木耳生产用电需要。二近:近洁净水源,近村庄,便于黑木耳生产管理操作。三远离:一是生产场地远离交通主干道,避免黑木耳遭受尘埃和汽车尾气污染;二是远离畜禽养殖场和垃圾堆放、填埋场,减少病源微生物或蝇虫侵害;三是远离工矿点以及农药生产、分装与储备场所,确保黑木耳不受农药污染,产品达到绿色标准。截止2019年4月,建成规模化黑木耳生产基地87个。二是严把场地建设质量关。各县(市)定任务、定标准、定进度,高质量完成黑木耳场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达到耳床畦面平整,排场干净利索、整齐划一,喷淋设施操作运行正常,遮阳网、机电井、储水池等配套设施到位,得到了多位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3.4定点定人,全程服务

  为消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地区全面推行巡回指导、县乡定点服务制度,各级技术人员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对黑木耳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服务。一是阿克苏地区本级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巡回指导,掌握生产进度和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应对;二是2019年浙江援疆指挥部协调选派11名驻县(厂)黑木耳技术人员,指导到位,认真负责,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三是各县(市)对每个生产点,固定1名经过培训的本地技术员和2名喷淋操作工,负责具体的技术实施和管理操作。整个黑木耳生产期,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吃住在生产点,日夜精心管理,付出了艰辛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全程托管的“保姆式”服务,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风险,消除了贫困户的担心顾虑,保障了黑木耳生产平稳进行。

  3.5扩大宣传,多元销售

  为更好地展示具有阿克苏地域特点的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凸显阿克苏黑木耳生产优势,打造和唱响阿克苏黑木耳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地区农技中心组织开展黑木耳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一是摄制阿克苏黑木耳电视宣传片。围绕阿克苏黑木耳产业定位、发展历程、技术支撑、产品特色和多元销售等方面专题制作了一部阿克苏黑木耳电视宣传片,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展示和宣传。二是制作黑木耳宣传彩单。着眼黑木耳产销对接,贯穿黑木耳生产,集中反映黑木耳营养价值、药食用功效以及阿克苏黑木耳生长环境、独特品质与产业发展等地域特色和突出优点。

  三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功能,专题制作和推送“抖音小视频”黑木耳系列短片,助力开拓黑木耳销售新渠道。四是组织各县(市)举办“黑木耳采摘节”活动。以“品鉴有机木耳、共享健康生活,聚力扶贫产业、同步小康社会”为主题,通过黑木耳采摘等系列休闲、体验活动,全面展示推介本地黑木耳安全、绿色、无污染生产过程,引领群众消费,搭建产销平台,提高本地黑木耳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

  同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内地黑木耳经销商、黑木耳集散中心收购商及精深加工企业参加黑木耳采摘节节庆活动,加深对阿克苏黑木耳的感性认知,加快建立对外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五是充分发挥地区粮油公司、地区供销社两家国有龙头企业对黑木耳销售主渠道作用,托底销售。两家国有企业着眼产业发展前沿,计划开发黑木耳新产品,如膳食粉、营养液、胶囊、浸膏等,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农业方向论文范文:河南农业科学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摘要 阐述了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耳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