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螺蛳粉文化资源与对外汉语教学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来十分密切,教育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来广西留学地东盟学生众多。 螺蛳粉作为广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此,本文特意选取了螺蛳粉这一地域饮食文化符号,尝试挖掘其中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来十分密切,教育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来广西留学地东盟学生众多‍‌‍‍‌‍‌‍‍‍‌‍‍‌‍‍‍‌‍‍‌‍‍‍‌‍‍‍‍‌‍‌‍‌‍‌‍‍‌‍‍‍‍‍‍‍‍‍‌‍‍‌‍‍‌‍‌‍‌‍。 螺蛳粉作为广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此,本文特意选取了“螺蛳粉”这一地域饮食文化符号,尝试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丰富语言课和文化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借助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促进广西和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螺蛳粉文化 地域饮食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开展语言教学的同时,离不开对和语言相关的文化的教学。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李泉,丁秋怀(2017)认为,文化教学与传播应该凸显当代视角和当代内涵,以满足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实用性需求。 [1]因此,在广西,将具有地域特征的螺蛳粉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去,体现地方特色,十分有必要。

  一.以螺蛳粉为代表的广西地域饮食文化资源

  柳州螺蛳粉是广西米粉文化的代表之一。 螺蛳粉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质,体现着独特的地域饮食习惯。

  (一)螺蛳粉中蕴含着广西米粉文化的历史

  螺蛳粉,顾名思义就是螺蛳+米粉,其最主要的原料是米粉和螺蛳熬制而成的浓汤。 米粉在广西地区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喻震,唐善茂,2007)[2],相传广西米粉的代表之一——桂林米粉起源于秦兵侵入岭南期间,由于北方士兵吃不惯岭南米饭,而将稻米制成与面条相似的米粉,于是便有了广西米粉的最早形态——桂林米粉。 彼时桂林与柳州同属于桂林郡,由此可知螺蛳粉中的米粉原料也同样来自于桂林米粉。

  螺蛳,也叫田螺,是广西地域饮食文化中比较独特的内容,在广西各地有田螺酿,田螺鸭脚煲,炒田螺等菜品。 螺蛳也是形成螺蛳粉丰富口感的原料之一。 广西人食用螺蛳的历史比制作米粉的历史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柳州的白莲洞的“柳江人”遗址中曾经出土过陶罐中有食用螺蛳的痕迹。 学者推测在距今约2万年前,“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 [3]

  (二)螺蛳粉中体现出广西地理文化的特质

  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西人民的饮食习惯。 广西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和水热条件优越,水稻安全生育期在250天以上,所以,本地区的光、温、水资源条件良好,适合发展双季稻。 [4]故此,区内居民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在长达千百年的大米食用历史中,人们对大米的加工方式千变万化,将大米做成粽子,糍粑,米饼,米糕,米粉等食物。 其中米粉在广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虽然区内各地人民饮食口味多样,但不同的市县有食米粉的习惯,桂北有桂林米粉,桂南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柳州螺蛳粉是桂中地区米粉的代表。

  地理和气候条件还影响着当地人们的口味。 广西地貌多丘陵、山地,由于地形和地质环境,气候条件,食物原料以及居民主食结构的影响,广西区内人们有食酸的习俗。 [5]另外,广西地处湿热地带,新鲜食材易腐烂,腌制成酸食有助于保存,且广西夏季漫长,气温高,闷热的天气会使人食欲不振,食用酸食有助于健脾开胃; 广西多熔岩地貌,水质偏硬,长期饮用,有较高的产生结石的风险。 据此,广西民间有着多食用酸食有助于维持身体酸碱平衡的说法。 再者,由于地理上的亲缘关系,广西饮食或多或少受到四川,湖南,贵州地区的影响,四川湖南喜辣,贵州菜偏酸,受此影响,桂中北饮食也偏酸辣。 在广西的各种米粉中,酸笋都是必不可少的调料,螺蛳粉也不例外,酸笋是螺蛳粉中最能体现其口味特点的调料之一。

  (三)螺蛳粉代表了广西地区的饮食习惯

  广西米粉口味偏酸辣,米粉中的内容十分丰富。 广西各类米粉的组成基本都包含了熬制的汤,米粉和多种配菜。 受地缘影响,广西各类米粉中的汤都非常有讲究,往往都是由猪骨加香料熬制数小时而成。 广西米粉一般分为干的生榨粉和湿的扁切粉,或干拌食用后喝汤,或与汤水制成一碗食用。 广西米粉往往搭配有新鲜的时蔬。

  螺蛳粉集中体现了广西米粉的特点,是广西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螺蛳是螺蛳粉汤料的主要原料,也是其独特口感的来源之一。 螺狮中先加入沙姜,八角,干辣椒,蒜瓣,蒜叶,酸笋等材料爆炒,再与猪骨一起熬制成浓汤,味道淳厚。 将提前泡软的生榨粉在开水中煮熟,搭配新鲜时令蔬菜,经油炸过的腐竹,花生,腌制好的酸笋,炒熟的木耳和黄花菜等配料,舀上浓汤,便成了一碗螺蛳粉。 此外,人们还喜欢在螺蛳粉中加入鸭掌,猪手,豆腐泡等配料,以满足食欲。

  受地理环境影响,广西夏季的闷热而漫长。 区内人民多有夜晚外出食用宵夜的习惯。 相传螺蛳粉便是偶然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宵夜摊。 由于口感酸辣,口味厚重,螺蛳粉多食用于午后,傍晚甚至多数是晚上的宵夜时间。

  (四)螺蛳粉文化体现着当代区域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

  在全国范围看来,螺蛳粉起初非常小众,具有地域性,仅流行于广西区内。 在柳州,好吃的螺蛳粉小店往往流行于某个社区,比如“五里亭爱民螺蛳粉”、“灯泡厂螺蛳粉”、“水南路张姐螺蛳粉”、“谷埠街梁氏老牌螺蛳粉”等等。

  从2011年开始,由于综艺节目和纪录片的宣传,螺蛳粉开始名声鹊起; 柳州本地的商人开始抓住时机,研发袋装螺蛳粉。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袋装螺蛳粉的销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2014年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12月袋装螺蛳粉产销量达到105.60亿元,日产量最高达325万袋,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6]螺蛳粉的营销成功,除了本身口感深受大众喜爱之外,还得益于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监管。 2018年,柳州市政府发布了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注册和保护、使用管理规则、证明商标样式,以及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标准文件来规范螺蛳粉的生产。 在网络营销方面,柳州螺蛳粉精准定位目标消费人群,主打年轻人市场,借助网络直播的东风,多个网络平台联动,全方位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柳州螺蛳粉”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商业成功的典型,螺蛳粉也成为了工业城市柳州的一张新名片‍‌‍‍‌‍‌‍‍‍‌‍‍‌‍‍‍‌‍‍‌‍‍‍‌‍‍‍‍‌‍‌‍‌‍‌‍‍‌‍‍‍‍‍‍‍‍‍‌‍‍‌‍‍‌‍‌‍‌‍。

  螺蛳粉产业的成功,代表着互联网背景下,地域饮食文化在电商营销、网红经济和政府决策中所创造出了的巨大经济价值。

  二.螺蛳粉文化资源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包括语言中的文化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前者侧重的是交际文化, 后者则侧重知识文化。 (曲凤荣,2008)螺蛳粉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地域饮食文化,生活习俗和经济生态,都是可被应用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之中的丰富资源。

  针对广西地区的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无论是从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出发,还是从扩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出发,都应该重视螺蛳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平台,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螺蛳粉文化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丰富汉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留学生的交际需求

  语言教学必然会涉及到相关文化的介绍和传播。 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时候,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可以丰富汉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针对初级班的学生,我们在学习“吃”这个词语的时候,一般会连着学到“吃饭”一词,此时,我们因地制宜,趁热打铁,用图片的形式教给学生“吃米粉”,“吃螺蛳粉”这两个词,并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当地街头随处可见的有名的小吃,学生掌握了以后,很方便地就可以在课后运用到实际的交际生活当中,并且在与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吃米粉”、“吃螺蛳粉”这两个词时常可以听到,课上的学习会在不经意间得到复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螺蛳粉文化作为地方饮食文化,较普遍宣传的典型中国饮食文化而言,小众而新颖,更容易在文化课上吸引留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留学生来广西留学,除了掌握言语技能以外,从近处看,还有跟当地人交际的需求,从长远看,有用汉语工作,与中国做贸易等就业需求。 螺蛳粉文化中蕴含的“互联网经济”、“网红经济”等形态,对身在广西的外国留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见识和体会。 如何从螺蛳粉的成名成功这件事情上,挖掘一种当地食物的经济价值,得到营销启示,对留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需要很多既懂汉语,又了解当地文化和经济运作模式的人才。 将螺蛳粉文化引入对外汉语的文化课中,正好契合留学生来桂学习的需求。

  (二)凸显地域饮食文化特征,提高地区知名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在笼统而典型的大中华饮食被作为文化常识而为人熟知的基础上,地域饮食文化应该被融入到当地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去,以凸显当地特征。 留学生到广西留学,日常的饮食文化是其最直接的文化接触面。 螺蛳粉文化在广西区内既具有传统特征(米粉文化),又具有当代特征(经济生态),是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 螺蛳粉文化起源和成功于广西的工业城市柳州,螺蛳粉的受欢迎程度和成功经验,本身离不开某个区域饮食文化背景和一个城市的商业运作底蕴。 东南亚留学生到广西留学,多得益于临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 但是除此以外,广西也应该努力挖掘自身的经济文化优势,主动吸引更多的各国学生到广西留学。 目前,螺蛳粉已经冲出广西,走红全国,也将继续进军海外市场。 在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螺蛳粉文化,把螺蛳粉这一鲜明的地域饮食文化符号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柳州乃至广西的地区知名度,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广西和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螺蛳粉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小众食品,凭借其艳丽的色彩,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广泛欢迎。 色香味俱全又极具地域特色的食品,符合世界人民对美食的猎奇心理,同时,螺蛳粉在某一地区经济上的成功,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东盟各国和广西地区气候相近,风物相似,饮食习惯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例如,东盟各国和广西地区都多以大米为主食,几个常见的到广西留学的国家中,越南,泰国,印尼,老挝和马来西亚等国都有喜食辛辣食物的习惯,餐食中多有伴以蔬菜的传统做法。 加上受华人移民的影响,东盟各国都有食用米粉(米线)类食物的传统。 饮食习惯有相通之处,是进行饮食文化交流的基础,螺蛳粉所具备的食物特点符合广西地区和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要求。 近年来,广西地区和东盟各国在教育办学,经商往来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加深,双方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合作平台。 以螺蛳粉商业模式的成功为例子,在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当地饮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可以为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范例,促进两地之间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螺蛳粉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域饮食文化不仅是当地区别于别处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外地人融入当地生活最直观之处。 对于留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接触当地的饮食文化可以提高留学生的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生活体验。 目前的文化教学多集中在中华文化的通识课程,螺蛳粉文化要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不妨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树立地域饮食文化意识

  要树立地域饮食文化的意识,就是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要宏观地掌握中国经典饮食文化,还要自觉地细致了解一些自己所处地域的饮食文化常识,做到心中有系统,能够清晰地把握当地饮食文化的脉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众所周知,中国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则以米饭为主食,北方有各种面点面条,南方多米粉米线。 而南方的米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做法和名称,每个地方又都有代表性的米粉,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广西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等等。 这些个性鲜明的小吃在各地饮食文化中独放异彩,更加接近当地留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这些活生生的地域饮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忽略掉,就如同给留学生在当地的交际生活蒙上了一层纱,使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似乎对当地的饮食文化有所耳闻又不甚了解。 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如何系统地把地域饮食文化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这方面地探索和研究还不多,对于地域饮食文化资源的宣传做得也不够。 对外汉语教学除了语言和经典中国文化教学以外,还应该结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地域饮食文化进行整合利用,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留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地域饮食文化的课程设置

  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基本上保持了“语言技能类、相关知识类、知识与技能综合类”的课程设置体系。 [7]其中,相关知识类的课程包括语言知识类和文化知识类的课程,地域饮食文化应属于文化知识类的课程。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针对留学生的文化知识类的课程,形式主要有必修课、选修课以及讲座或者专题等形式,而在具体的文化项目中,又以书法、国画、武术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 针对身在广西的留学生来说,这样大众化的文化课设置,存在课程内容固化、单一,课程安排欠合理等问题。

  从课程内容上看,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以文化体验和社会实践为目的,开设与地域饮食文化有关的课程。 螺蛳粉文化在广西区内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螺蛳粉店遍布广西区内各大县市,在柳州,有关螺蛳粉文化的博物馆,主题小镇,螺蛳粉工厂等场馆设施一应俱全,以上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 在课程安排方面,应该合理配置课堂文化讲授课、实地文化体验课以及社会实践课,与听说读写综合等课程相互配合,补充主修课程的内容,以求提高学生了解当地饮食文化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当地社会的机会。

  四.螺蛳粉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为使螺蛳粉文化更好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留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螺蛳粉的文化魅力。 因此,笔者结合所搜集的的资料,针对汉语中高级的学习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活动名称:螺蛳粉文化调查研究

  活动对象:高级班留学生18人,共分为3组。

  活动形式:课上介绍,课下实践,课上报告。

  活动目标:

  ①通过螺蛳粉美食文化课,让学生掌握有关螺蛳粉文化的相关词汇,增进对螺蛳粉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广西饮食文化的认同;

  ②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进一步熟悉螺蛳粉的组成,制作过程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③通过搜集网络资料,实地参观螺蛳粉产业园等形式,了解螺蛳粉的经济生态,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①实践活动的首要原则是人身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外出实践的地点是熟悉,安全的地点,比如学校附近常有众多市民光顾的小店,允许被参观的博物馆,体验馆等等。

  ②要避免文化冲突,注重跨文化交流。 来广西留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东南亚国家,其中有很多来自印尼和泰国南部的学生是穆斯林,他们不吃猪肉,忌讳接触到有关猪肉的食物,而螺蛳粉的浓汤由猪骨和螺蛳熬制而成,这一点与穆斯林学生的宗教信仰相矛盾,所以,在安排文化实践的准备中,可以把有穆斯林学生的一组安排到参观博物馆,调查螺蛳粉经济生态等活动中,而避免安排他们实地调研螺蛳粉店铺。

  具体操作:

  ①课堂教学部分。

  第一部分:螺蛳粉与广西米粉的关系。

  第二部分:什么是螺蛳粉? 包括螺蛳粉的原料,烹饪过程,人们的食用方式,场合等等。

  第三部分:螺蛳粉经济。 介绍螺蛳粉从当地街头小吃到流行全国的网红美食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布置任务。

  ②实践活动部分

  课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别布置任务,任务完成后,以PPT文档或者海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第1组参观柳州螺蛳粉博物馆,调查广西米粉文化背后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螺蛳粉的历史;

  第2组调查螺蛳粉的原材料,对比3家螺蛳粉店内螺蛳粉在配料,口感,价格,顾客评价方面的异同;

  第3组调查袋装螺蛳粉在淘宝店铺上的情况,内容包括:选择销量最高的三个品牌,对比这三个品牌在包装,宣传,顾客评价方面等方面的特点。

  “民以食为天”,地域饮食文化往往是留学生到当地学习生活后必然要接触到的层面。 发挥地域优势,挖掘地域饮食文化的价值,并且将其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促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也有助于弘扬地域饮食文化的魅力。 广西区内各民族众多,地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大力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借助东盟经济文化圈的地缘优势,将会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也会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泉,丁秋怀.中国文化教学与传播:当代视角与内涵[J].语言文字应用,2017(01)

  [2]喻震,唐善茂.桂林米粉饮食文化旅游杂谈[J].广西轻工业,2007(04)

  [3]梁庆平,黄少军,吴献强.早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比较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08)

  [4]刘覃波,滕兰花.广西民族地区酸食习俗及其成因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

  [5]李泉.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总反思与再规划[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2)

  [6]曲凤荣.对外汉语教学中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08(05)

  [7]刘惠,王鹏辉.刘三姐文化的传播价值与活动设计——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融入案例[J].教育观察,2019,8

  注 释

  [1]李泉,丁秋怀.中国文化教学与传播:当代视角与内涵[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孔子学院总部.第十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15:222-228.

  [2]喻震,唐善茂.桂林米粉饮食文化旅游杂谈[J].广西轻工业,2007(04):12-14.

  [4]梁庆平,黄少军,吴献强.早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比较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08):1814-1816.

  [5]刘覃波,滕兰花.广西民族地区酸食习俗及其成因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05):1-5.

  [6]柳州袋装螺蛳粉今年产销超百亿元,较去年增68.80%

  [7]李泉.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总反思与再规划[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2):84-90.

  (作者:焦小玲;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