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CDIO理念基础下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实践项目设计

时间:2018年10月31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下面文章主要分析了应急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及CDIO理念应急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探讨了大工程理念的实践教学构思、实践教学设计以及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学习与实践环境建设思路及方法,为该类高校专业教学效果改进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自

  下面文章主要分析了应急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及CDIO理念应急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探讨了大工程理念的实践教学构思、实践教学设计以及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学习与实践环境建设思路及方法,为该类高校专业教学效果改进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团队交流、问题分析解决以及大系统掌控能力全过程应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CDIO,应急管理,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培养模式

教育与职业

  目前,灾害防御关口前移、重心与保障下倾,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应对已成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其对高效应急管理需求愈发强烈。国家学科分类标准(GBT13745-2009)中公共管理学科(63044)中高校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既需注重扎实应急管理活动规律、突发事件机理基础理论,更要兼顾灾害风险识别、监测、应对、处置与评估等全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价、防灾规划、损失评估、辅助决策与指挥调度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教师团队在多年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已意识到学科跨度较大,知识重点系统性差,学生实践过程中易感到内容抽象、分散而枯燥,最终导致综合与创新实践效果不佳,技能掌握、知识储备与社会、行业系统应用接轨存在缺口。

  本文以理论扎实、实践创新性强、应用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借鉴CDIO大工程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构思与设计、教学方法改进、质量保障等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期培养学生科学分析、评价区域灾害危险性、负影响与驱动力,有效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力量,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进行事件有效应对、处置的终生学习、团队交流和大系统掌控等综合性、实践性能力。

  1CDIO理念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CDIO是由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林克平大学、皇家技术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工程教育模型,旨为工程教育提供合理、完整、通用和一般化的开放型培养模式,其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顺序架构,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要求学生以主动、实践性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并培养学生工程基础能力、个人能力、团队能力与工程系统能力以达到预定的目标[1]。

  1.1专业实践教学特征

  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应急管理活动规律、突发事件机理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灾害风险管理、损失评估、防灾规划及应急辅助决策,能够于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与行业培训机构从事灾害风险与全过程应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其中,实践教学部分实质为借助多种信息表达载体,承载全过程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推进的过程。

  然而,突发事件分析、处置实践所需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分析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依托于专业实践教学[3]。唯有设计合理的系统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导向教学模式,使其于多层次实践活动中,强化基础知识认知,提升专业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才能满足行业系统部门、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应急领域应急管理人才需求与标准。

  1.2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就业考研方向与CDIO内涵理念,可将CDIO理念下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义为: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突发事件机理、风险管理、灾害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和推理能力;具有系统和创造性思维与健康正向的人生观和职业素养,善于以团队协作方式,把握、分析、解决应急管理各环节中关键科学问题与逻辑推理;具备以CDIO大工程思维方式从事综合应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3CDIO理念下能力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从事全过程综合应急管理工作知识和能力,即具有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系统思维方式进行区域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规范化的事件分析、准备、响应、处置及恢复等系统分析能力与全过程流程处置应对与预案编制等辅助决策能力;能够基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区域典型灾害风险危险性评价进行专项与综合防灾规划能力,掌握基础防灾减灾设施选址设计与管理能力;具备结合灾害经济基础知识进行损失评估与预评估的能力;具备预案编制演练、区域防灾减灾设施设计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应对以及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等不同阶段核心业务的综合评估能力。

  2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应急管理专业既需注重突发事件致灾、成灾相关基础知识,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与应对策略的循序渐进的能力落实与深化,同样需结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手段针对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综合应急管理分析处置的能力。

  其中,综合应急实践教学涵盖学科领域,涉及灾害学、管理学、城市规划、风险管理、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体系架构需进行系统与综合性的层次体系设计。因而,基于CDIO理念结合区域灾害风险识别评价、区域防灾规划与预案编制以及灾害风险管理全过程分析评价等实践模块,进行了三级实践项目体系架构。

  其中,Ⅰ级项目为创新型项目,指与行业实践直接对接、可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综合型项目;Ⅱ级项目为综合型专业项目,指针对学科背景相似的专业课程群而设置的专业特色项目;Ⅲ级项目称为基础型项目,指针对核心专业课程设计的项目。

  (1)Ⅰ级项目:选择对应模块项目(以上述区域防灾规划项目为例,按项目执行顺序),按学生数目与特长组成团队,分别进行区域内某一具体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设施设计与全过程评价管理,协同完成各模块具体任务,培养协调、沟通、领导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灾种轮换与团队角色换位等方式,保证每名学生都能结合各灾种专项或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反复进行实际规划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运用等全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明确行业需求,增强行业实践经历熏陶,为后期就业、考研后从事实际项目积累宝贵经验。

  (2)Ⅱ级项目:基于专业课程群进行Ⅱ级项目内容设计,主要包括灾害学课程群所属的突发事件成灾与致灾分析评价,灾害全过程风险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案例分析与应对体系架构,针对区域灾害风险进行综合与专项防灾减灾规划设计,结合区域灾害风险背景、应急管理水平与应对体系资源进行预案编制与资源调度决策等相关内容。

  每个课程群设置应从解决实际规划、评价问题出发,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模块设计,使学生能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应用,探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该级项目应以Ⅲ级课程项目培训素质为支撑,故需安排于第2~6学年暑期进行,依据培养方案课程逐次开设,按致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与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区域规划与设施选址、过程与体制评估等模块环节逐次推进。

  (3)Ⅲ级项目: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综合性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内容与基础能力。其中主要涉及应急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等等。本级项目作为专业学生实现的素质基础,由校内任课教师(或为课程共建行业专家)组织,按团队合作项目技术与知识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多穿插于1-5学期按培养方案中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而依次执行。

  在此过程中,将项目目标下各环节所需知识与能力进行解剖,经由易而难、由基础到综合课程项目系统构思、设计、实现与实践过程,逐次增强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行业需求与项目实现的感性认识,同时可较好的把握本课程与实际目标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上项目体系,以使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索与逻辑推导相关的方法知识,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学习防灾规划设计项目组织、管理技能,培养积极、综合的职业素质。

  3教学方法与质量保障体系

  3.1教学方法改进

  (1)点面结合的教学观顶层设计。专业教师应建立知识融合与集成、项目研讨与实践专业教学观。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本门相应学期的课程知识内容,也要注意本课程于专业实践体系中的必要性、作用与有机联系[4]。授课过程中,需使得学生清楚该专业课程在整体培养目标中地位与重要性,其对CDIO理念下人才培养知识、实践能力的主要贡献,在学生自塑能力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先期支撑课程、后续服务课程与能力的主要联系等。该思路下,则多以交互式讨论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思路为主导,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与授课方案计划制定。

  (2)基于项目库资源自主学习。鉴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立足实际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划、管理、辅助应对与过程评估等全过程、自发参与角度进行教学案例体系统一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以自主探索开放灵活的学习与思维训练方式,锻炼项目分析、科学问题凝练与把握能力,训练团队协作与沟通以及塑造系统知识结构的能力。宜以翻转课堂方式,按不同角色进行项目整体框架、可行性、研究思路与技术实现以及项目成果作用与科学性等具体内容的执行。

  (3)行业资源有效利用。依托系统内师资与专家资源,按年级定期举办讲座与对口课程共建,一方面可拓展学生视野与前沿知识获取有效途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又可增强校内师生对专业领域一线实践的了解,明确行业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内容,增加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与实践经验与基础。

  3.2评估体系建立

  科学、综合、客观的学习评估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5]。通过各级项目小组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与行业专家督导,教师对实践项目过程与成果专业相关量化考核和CDIO理念下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考核,以及分阶段的学生对任务工作量与项目可行性反馈实现学生、教师的评学、评教与考核环节。借助多样化考核方式以促使学习方式广泛化,进而建立完整合理的教考闭环,既能保证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改善与保证教学质量,又能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

  3.3实践环境建设

  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强的专业,合理优化实践环境对于CDIO各级实践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6]。借助防灾规划实训室、灾害应急处置实验室部署灾害虚拟仿真系统、3S技术软件平台、灾害承灾体数据库系统以及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进行各级项目的设计实现。此外,依托学院现有行业协同育人资源,依托系统内合作单位的专家与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以行业单位集中实践、实习项目共建、师生参与行业内较高水平教科研项目等形式[7],进一步丰富与保障实践资源,确保设计项目所要求技能与素质合格培养,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4结论与探讨

  本文考虑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特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通过CDIO内涵剖析,结合实践教学相关课程与能力要求,参考CDIO大工程培养理念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实践素质要求,并结合学科特点与理论课程基础设计三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此外,本文进行针对性教学方法改进、评估体系建立以及质量保障条件的构建、改进等内容与实施细节进行了探讨。

  CDIO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综合培训个人基础知识与逻辑推理能力、行业体系职业素质与道德、团队交流协作和交流与CDIO大工程系统管理能力。其注重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更强调该类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与体系重塑,实践项目实现的职业技能与团队协作沟通,针对综合实际项目的实践、分析、调控的综合创新解决,其与本专业所培养系统性、综合型、实践性、行业专业性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而借鉴CDIO教育理念应用于实践应用型应急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势必对高质量综合创新实践、协调沟通、问题自主探索学习与解决能力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治诏,刘龙龙,陈卓,等.基于CDIO的工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65-170

  [2]李海君,于汐,杨月巧,等.应急管理特色专业遥感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199-201

  [3]石铁峰.基于CDIO理念的三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5):154-155

  [4]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15-18

  [5]申玲,王亮.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7):123-124

  [6]张志亮,刚家林.基于CDIO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J].实验室科学,2010,13(6):142-144

  [7]毛新勇,刘红奇,熊良山.课程、企业项目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6):26-27

  教育类期刊推荐:《教育与职业》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国内刊号CN:11-1004/G4;国际刊号ISSN:1004-3985,邮发代号82-139。在目前中国近万种期刊中创办较早、刊史较长,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覆盖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