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教育教学论文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16年07月0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了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开展牧区小学的信息技术科教学,结合牧区小学的和信息技术的教学的特点,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了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开展牧区小学的信息技术科教学,结合牧区小学的和信息技术的教学的特点,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教学

  我县地处川西北高原藏牧民集聚的红色草原纯牧业县,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校又是一所由深圳福田区人民援建开办较早的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来源于各乡场镇牧民群众子女,受环境影响,到校学生的家庭几乎都没有计算机,也都没有听说、接触过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而如何开展牧区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每一位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让牧区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力,为让学生爱学、好学信息技术课,就我结合地区小学生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研究牧区小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亲近学生,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教学素质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牧区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亲其师,信其道”,牧区小学生远离父母来求知求学,最依赖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 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给予学生实时关怀、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构建起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刃有余。

  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分层施教

  由于牧区学校教育环境、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个体间也就存在差异,甚至到校学生中学习存在语言障碍、不会汉语拼音拼读的有之。根据这些情况,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做适当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是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基础差的这部分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对知识点力求精讲,把学生感到陌生的重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操作。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这种“精讲深练”肯定了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基础好的部分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完成所要达到的更深一层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以趣促教

  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牧区小学生来说,电脑的神奇功能,使学生对电脑这种新奇设备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所有学生激切操作电脑的欲望非常强烈、兴趣非常大。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顺势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理论知识基础点时,以计算机教室多播功能教学软件配合多媒体课件,以及屏幕操作示范,来缩短牧区学生认知差距,使信息技术教学有独特感、新颖感、直观感,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根据牧区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好奇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注意力不集中、习惯于游戏,容易被直观形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等这种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让“趣”作为领路人,采取有效和有趣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游戏、娱乐、学习中接触操作计算机,逐渐使其产生好感,发生兴趣,让他们觉得计算机确实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帮手、好老师,自己喜欢与计算机打交道,从而提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决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好坏,牧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抓住一个“趣”字,在“趣”字上做文章,随时注意保护、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让它至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四、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其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树立主体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特别在我们牧区小学,存在语言障碍,学生基础差,往往老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以前我是课堂巡视过程中逐一指导学生,但发现一节课下来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我知道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通过我的讲通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必须采取互相协作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好带差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一是上课时我只在每一个步骤作一个简单的讲解示范,操作练习就要发挥互相协作的精神,让一些基础好、学得快的同学去帮助那些不懂的同学,而我在旁边只对学困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这就是“以优助差”。在整个互相协作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开心,对知识的掌握也轻松,改变了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的教学方式。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这就是“能者为师”。如我校存在学习的语言障碍,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就会挑选学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让他用学生都懂的“母语”作解释讲解、汇报,我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这种沟通更顺畅,这样的互教互学方式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任务驱动,培养自主探索学习习惯

  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如在输入法教学中,对搜狗拼音输入法讲解学习完成后,在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获得学习的快感时。我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任务:“有谁能输入藏文字吗?”学生个个紧锁眉头,这时我只提供藏文字母在键盘上的编码,并只是提醒:“要输入藏文字,首先要找到输入藏文字的输入法,再打开输入法核对藏文字在键盘上编码情况,像用搜狗输入法输入汉字一样,就能输入藏文字了,你们想试试吗?学生顿时“活起来”,学生开始分小组讨论起来,然后尝试操作。在学生掌握“喜马拉雅”藏文输入法输入自己的“母语”藏文字时,看到他们一个个脸上充满神秘的成功喜悦感和情不自禁地说出“我成功了”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这种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也使牧区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六、合理评价,提高课堂效益

  在牧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评价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去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杨,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同学要随时指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在广播统一演示教学,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作业评价也是相当的重要,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我会展示学生中的一些好作品,让同学和老师共同来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在欣赏别人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注意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老师在评价时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让多数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争取下节课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操作计算机的效率,牧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推荐期刊:南方职业教育学刊(双月刊)于201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办,2011年1月创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