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监理工程师职称论文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13年06月2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以当今监管制度的状况做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以当今监管制度的状况做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监督,困难与问题

  一、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利于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

  质量监督机构因为参加项目总监组织的地基与基础、主体、建筑节能等分部工程的验收和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兼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这就使得社会各界容易把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于一般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质量监督机构问责。这一现状的产生,一方面是基层质量监督工作不能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支持,比如近年房屋质量投诉较多的外墙、天面、卫生间、窗台等部位的漏水、外墙砖的脱落、商品砼楼板的裂缝、违规使用海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造成公众对政府的偏见和误解,使得质量监督人员承担着不公正的舆论压力。

  1.2 无法使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得到体现

  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督,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是政府实施质量监管、对工程进入与准出的两个重要手段。但是实践过程中,许多城乡结合区域较多工程都是先施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备案机关也仅仅是办理资料登记手续,无形之中,使政府对质量监管的主要手段“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基本上只是通过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监督和实体抽查来具体实施,久而久之,就使得管理部门和被管理部门都认为,工程质量管不好就是质量监督机构没有监管好,从而使质量监督机构非责任主体的定位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优越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1.3 不利于强化参建各方人员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心

  由于一直以来行业自律不够,质量监督人员为了抓好工程质量,频繁地介入具体重复检查工作,不但工作越位,而且容易损害建设、勘察、监理、施工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偏见和误解的升级。长此以往,使得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越发薄弱,甚至为了隐瞒工程质量问题,参建各方串通一气蒙骗质量监督人员。

  1.4 监督人员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不利于集中精力进行违规查处

  由于建筑业的繁荣现在许多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质量监督部门人均监督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十几至几十万平方米。高强度的工作使得监督人员在现场很少有时间对照设计图纸和验收规范进行细致的抽查。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下,监督人员更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情况复杂的违规处罚工作。在处理违规问题时,也往往是查出问题,仅仅是发出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当罚不罚或随意处罚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严肃性,也助长了一些参建责任主体的侥幸心理与违规风气,影响了健康规范的工程建设秩序的建立。

  二、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2.1 以定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定量检查为主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的提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使以定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定量检查为主。现行的验收标准规定工程质量检测可以分为基本试验、施工试验和与竣工工程有关安全、使用功能抽样检测3个部分。为提高监督巡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辅以必要的精确检测仪器,监督过程中重点对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数量和位置、混凝土保护厚度、楼板厚度、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和砂浆的饱满度、建筑和安装工程中影响安全及使用功能的部位,对工程实体部位的质量有怀疑的应进行定量监督检测。

  2.2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质量至上是企业品牌的生命,通过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投诉问题查处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诚信档案,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从而提高各类建筑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规范信用秩序,推进行业诚信的品牌效应,以此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2.3 建立和突出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和突出施工前事前控制和施工中的主动控制的监督管理。对施工前的事前质量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监督人员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设计、勘查单位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也是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之一。现阶段质量监督存在监督人员不了解监督项目工程情况,仅凭以往经验和到现场简单看看的不良现象,这种做法即不利于树立监督管理人员的威信,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严肃性。结合本人以往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建议监督人员在接到监督项目的图纸后应进行细看,列举出质量监督的重点并在项目办理完施工许可证后组织建设单位、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将工程质量监督的质量控制点部位工作要求向各单位进行交底,以便于日后监督工作的顺利展开。对施工中的主动质量监督管理中,质量监督人员管理应围绕四大部分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监督管理,而四大部分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节能工程及其他安装验收等。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阶段不合格建筑材料的使用、屋面、外墙、外窗、卫生间、阳台等容易渗水的部位、外墙砖的脱落、商品砼楼板的裂缝是工程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中也需要把这方面作为主动控制的重点。

  2.4 建立以巡查为主的差别化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分为“监”和“督”,“监”是指监视、检查,“督” 是指督促,即敦促对方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监” 是手段,“督”是目的。在平时的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建立以随机巡查为主的监督机制。具体做法:监督巡查的方式采取事先不告知、不定期、不定部位的随机方式进行;监督巡查的频率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信誉、质量保证能力、前次监督检查情况等确定;监督巡查的参加人员按工程的类别和难易程度确定;监督巡查的内容应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开展,同时结合地方相关标准, 在监督巡查时应剑气作为检查的重点, 以促进并贯彻执行;监督巡查中一旦发现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质量事故、质量隐患,或责任主体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监督巡查记录应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重要内容。按照突出重点、宽严适度的监督原则,应建立差别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总的原则是:诚信获利,失信严惩。对于质量管理和信誉好的企业,评优评奖向其倾斜,检查频率减少。对于列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和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则重点加强监管。一句话,差别化监督机制使政府监督目标更加明确。

  2.5 落实项目经理和总监的到位情况

  根据某质量监督站组织的相关调查显示: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到位的项目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明显高于不到位的项目。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作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质量监督机构要在日常监督行为中考察上述责任人的到位情况,不仅要求人员到位,更主要要求在项目管理上起到真正作用,能够带领各自单位人员认真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或监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对于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不到位的要约谈单位负责人要求整改,经约谈后仍不进行整改的坚决予以处罚,并向各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利用舆论监督手段督促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6 强化现场监理的作用

  监理企业作为社会监督的执行者,必须协调好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合同为准则,主动替业主想办法出主意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好的经验,存在问题汇总及时向业主汇报。但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就干什么,权威性显然不够。当然,监理公司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当然要听业主的,但监理公司还有另一面,即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公正自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公众负责,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如果这两个职责出现了分歧和矛盾,恐怕多数是建设单位有问题了。所以, 质量监督人员要在工地现场强调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权威性强化起来,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工程质量管理。

  三、结语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因此工程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如何转变工作方式适应行政执法的特点和要求,发挥行政执法管理职能,提高质量监督效率是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尹向文.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47- 49.

  [2] 陈风雷.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初探[J].建筑施工,2011(05):433- 434.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