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重构城市空间的地域文化

时间:2013年02月2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城市的传统地域文化随着现代城市运动的兴起而变得衰弱和逐渐丧失。本文通过探讨城市地域文化丧失的原因,认为强调公共空间的精神属性是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主导因素,而"场所理论"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重构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的重要途

  摘要:城市的传统地域文化随着现代城市运动的兴起而变得衰弱和逐渐丧失。本文通过探讨城市地域文化丧失的原因,认为强调公共空间的精神属性是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主导因素,而"场所理论"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重构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传承  精神属性  场所理论  以人为本

  城市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结合,城市是由故事和自己的文化组成的,没有保留历史痕迹而只有单调的都市形态的城市,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失忆"的、苍白的。这都是忽视城市生活品质,忽视城市地域文化的后果。我国用二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城市发展阶段,在感叹城市建设高度发展的同时,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克隆"城市公共空间,也确实让我们忧心忡忡。

  1.城市地域文化的丧失

  城市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是城市特质的重要组成,是城市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

  中国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它们见证了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但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使得旧城被破坏殆尽,城市传统的景观及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而新城的建设却是杂乱无章、千城一面,城市文脉遭到破坏。

  以北京为例,在明清遗留的城墙被拆毁后,老北京城其实已经不复存在,到如今,老北京的基本组成单位--胡同,也被现代社区分割包围,完全丧失了街区的完整性,同时原始的胡同生活也被改变,胡同中最鲜活的内容已经被抽空。即使出现了一些传统建筑的仿制品,但也和传统的城市地域文化毫无关联,城市文脉已被完全割断。

  于是在看了巴黎古色古香的爱丽舍大道,看了佛罗伦萨老城统一的红屋顶,看了威尼斯水与中世纪建筑相得益彰之后,再看看我们的首都--北京不由让人心寒。曾几何时,北京雄伟的城墙,各具特色的九大城门,都是北京城的标志,而现在大多都成了人们永久的回忆。当人们欣喜于北京的"繁华"、心醉于北京的灯红酒绿时,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丢掉的是城市的灵魂。

  2.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属性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到二十世纪中叶,为了解决大工业生产以来城市人口的激增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欧洲曾对城市规划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出现了巴黎改建、美国方格形城市,以及花园城市、工业城市等设想方案。这些方案都把重点放在解决城市功能问题和改善生活环境问题。这种思路同时代的建筑设计思潮相一致,都属于典型的功能主义。但这种功能主义完全忽视了居民对城市空间的心理及社会交往方面的诉求,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属性被忽略了。

  雅各布斯在其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城市永远不会是"艺术品",城市只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本身"。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富有生气的城市空间并不是由物质因素决定的,它的本质在于满足人们心理诉求之后,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城市的精神属性应该由人的心理需求所决定,而人的心理需求包括城市居民的相互交往及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从城市角度看,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上。

  3.  场所理论在城市空间设计的应用

  现代场所理论认为,场所是由具体的物质、形状、肌理、色彩构成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空间环境的特色。同时场所理论把对人的心理需求、文化、社会等研究也加入到城市空间的探讨之中。场所精神依赖于具体的空间结构和抽象的称之为"氛围"的空间性格,对应的是多样性和不同的地域文化,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对场所精神的理解不同。好的场所应该能够使人感知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归属感。

  场所理论强调直接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找回失去的场所的存在和整体性,找回失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生活重新具有真切的意义。

  不同的城市由于历史、性质、规模、文化、区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和风格。不同的城市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也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功能、规模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因地制宜",将城市特有的人文、自然、经济、历史、地形和传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

  例如北京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元大都遗址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见证与实物遗存,是北京城市文脉的重要实迹,城垣遗址公园将休闲、文教、娱乐等不同功能融入其中,与遗迹和文化小品相结合,既为居民提供了兼容性很强的活动场所,有时对北京城历史的重现与延伸,成为大众再生历史记忆的纽带与触媒、集体记忆的载体。这样的城市空间丰富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

  4."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它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及生活方式,传统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模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现代人常常将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质量抛之脑后,认为效率、速度高于一切,于是汽车和快速交通逐渐成为城市的主角,城市空间也被分离割裂。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才是城市的主体,而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居民生活的"发生器", 公共空间因为有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才被赋予存在的意义。所以,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以人为本"的设计首先要满足的是人生理上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情感上以及心理上的需求。通过研究人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的喜好作为首要的设计基本原则,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使用和享受。城市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人性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人文属性极其重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积极的挖掘和提炼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空间意象中,这是城市公共空间是否具有精神内涵的关键所在。在公共空间设计中重视重现城市地域文化的标志特征,对于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语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只有让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质,才能达到城市公共空间最大的合理性,最终达到增强活力的效果。"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我们应在反思过往城市建设误区的基础上,让城市存留自己的历史记忆。这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沉默和迁就换来的将只是城市永远的"失忆"。

  参考文献:

  1.杨·盖尔著,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芦原义信,尹培桐译. 街道的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3.付国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探讨.规划师.2004,第5期

  4.王建国. 城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夏祖华,黄伟康. 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王景慧,阮仪三,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7.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2006.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