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析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编辑综合能力构建以书法类图书为例

时间:2022年04月06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图书编辑除应具备政治认知能力、整体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基本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编辑综合能力。尤其对书法类图书来说,编辑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品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编辑综合能力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摘要]图书编辑除应具备政治认知能力、整体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基本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编辑综合能力。尤其对书法类图书来说,编辑综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品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编辑综合能力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书法类图书;编辑出版;编辑综合能力构建

图书馆论文

  近年来, 随着图书出版日益繁荣,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书法类图书作为国粹文化的载体,愈发受到图书出版单位的重视和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书法类图书逐渐由小众走向大众。2021年,当代书法名家吴向明委托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一书,笔者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全程负责该书的编辑出版。以该书为例,笔者从更加直观的视角,对书法类图书的基本特征,以及编辑应注意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以期为编辑综合能力的构建提出对策。

  图书馆方向职称评定:图书馆职称怎样发好论文

  一、书法类图书的基本特征

  (一)作品均为名家名作《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一书的作者吴向明为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其多幅书法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二)原稿均为手稿一般图书的书稿均以打印稿呈现,其特点是版面整洁、字迹清晰,易于审稿。而书法类图书的原稿均为作者的手稿,作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书写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书于宣纸、有的书于扇面、有的书于陶瓷制品等。这些手稿都是原始资料,非常珍贵。

  (三)原稿须妥善保管当书法作品接受出版后,编辑首先要做的是对全部书法作品进行编号,编号的目的有两点:一是请作者确认并开具交接清单,待作品出版后将原稿完璧归赵;二是为后期分类梳理、选择取舍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原稿接收后须有专人专柜保管,所有参与编辑出版的人员须佩戴手套才能接触原稿,以免造成污损。

  (四)出版周期长书法作品结集出版,对每一幅作品的版面位置,编辑都要精心揣摩,并反复调整,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整体的美学价值。由于作品繁多,梳理分类与选择取舍的周期就比较长,排版后有时作者还要调整版面位置或更换作品;作品注释频繁修改成为常态,增加校次不可避免。编辑从拿到原稿到出版通常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五)审稿难度大由于书法作品除常规书体(行草隶楷篆)外,还含有楚简、铜器铭文、金文、甲骨文和女书,字形变化大,不易辨识;作品的注释以古语古词居多,编辑须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再加上作者对书法的理解是动态的,如“福”字竟有八千多种写法,且字形迥异,这些都增加了审稿难度。例如,《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一书中有一幅甲骨文书法横幅题为《厚德载福》,由于甲骨文的字形皆以图案呈现,因而导致这个“福”字极难辨认。审稿编辑把该字辨认成“物”字,注释也改成了《厚德载物》,后经作者确认为《厚德载福》。

  二、编辑综合能力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指出,按照图书出版的一般规律,结合编辑工作的基本特性,编辑综合能力是指编辑在出版活动中各种能力和“编辑人格”的总和,其贯穿于选题创意策划、组稿审读、编辑加工、设计制作、宣传营销等环节。编辑综合能力包括编辑的判断取舍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编辑加工能力、项目运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1]。邹韬奋曾说过:“无论何种事业,能干的还要愿干,否则难有责任心;愿干的还要能干,否则难有效率。”这说明编辑综合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重要前提和直接体现。

  (一)编辑综合能力的作用在出版实践中,编辑综合能力至关重要。有的编辑擅长把控文史类图书,但对科技类图书一筹莫展;有的编辑擅长处理文学类图书,但对社科类图书却无从下手。以《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一书为例,由于作品书体变化多样,如果编辑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较弱,对我国的书法理论、书法思想、书法历史沿革和演变以及书法美学等缺乏基本了解,那么就无法对作品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取舍;如其古汉语文字功底不够扎实,就无法做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纵使有良好的编辑技术,也无法驾驭好这类选题。

  (二)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四力”的修炼。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打造原创作品的根据地和文化战略高地。作为文化摆渡人、播种手的编辑,要想成为优秀的职业出版人,必须终身修炼“四力”。“四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编辑的职业能力、职业格局和职业定位[2]。由此可见,“四力”是编辑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源泉,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四力”,才能提升业务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三、书法类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编辑综合能力构建

  (一)项目流程管理能力项目流程

  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出版计划能否顺利完成,主要体现在项目流程方案的制订,以及从产品设计、产品结构到产品特色的决策;而项目流程方案的具体实施,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团队作为保证。书法类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无不凸显项目流程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1. 组建项目团队由于吴向明先生的作品众多,书体、风格表现形式各异,艺术性强,在对作品总体结构反复论证后,笔者提出组建跨部门的项目团队。该团队由作者、责任编辑、美术编辑、印制专员、材料专员等组成,由责任编辑对项目负总责,美术编辑对图书整体设计(开本、篇幅、封面、版式、装订样式、工艺材料)负责。项目团队经过对版面设计的功能性、艺术性、统一性进行充分提炼,并对实施细节逐一确认,从而对图书的整体结构和呈现形式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从粗糙到精细。

  2. 制订出版方案项目团队组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制订具体的出版方案。从对书法作品的筛选、分类、排序等编前工作,到对审稿时间、稿件修改时间、编辑加工时间、审定发稿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等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量化,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明确责任事项,确保按时完成出版计划。

  3. 优化制作流程图文处理是印前制作中重要的工艺流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由于作者手稿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给扫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团队优化制作流程。一是先将作品按大中小幅面以及清晰度进行分类,为选择使用平面扫描仪或滚筒扫描仪做好准备。针对个别原稿尺寸过大,超出平面扫描仪的最大扫描尺寸问题,项目团队提出以单幅面分扫多张,然后用电脑重新拼接的方法解决。二是对幅面较小的作品,使用平面扫描仪会出现密度动态范围较低,分辨率和清晰度不理想,图像暗调部分的层次梯度不够大、无法呈现作品细节等问题,使用滚筒扫描仪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扫描件编辑还要在电脑上校正颜色、铺设底色,以避免版面突兀起伏过大等问题。三是对需要跨页的大图,扫描后会导致中缝痕迹较重,日后装订会出现字迹叠加的情况,影响整体美观。

  对此编辑就要使用电脑擦除软件进行美化,对缺失部分做修图处理。四是对原稿底色与字迹墨色相近的问题,编辑则使用电脑调色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五是对原稿中作品底色过浅、底色不匀等情况,编辑需要在电脑上去掉原作底色,然后重新铺设;对原稿印章出现的色调问题,编辑则重新调整红蓝灰各色占比,确保印章颜色真实还原。

  (二)编辑专业技术能力

  1. 严把“三审”关口有观点认为,书法类图书不需要严格执行“三审制”,用“三审制”对书法作品进行全面审查是小题大做。理由是书法作品表现形式简单,没有长篇论述,即使有差错也显而易见。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如不纠正,就会导致出版物质量下降。以《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为例,作品中有一幅隶篆合书的小品《如水益深,如水益温》,注释为此句引自《孟子·梁惠王下》。

  在审稿时编辑没有按“三审制”的要求进行认真审查,只是把它作为普通的书法作品一带而过,三个审级都是如此。当笔者通读全部作品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经核对,原文应是“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而不是作者所标注的“如水益深,如水益温”。“温”与“热”,虽一字之差,但释义却大不相同,是较为严重的知识性差错。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笔者遂要求全部书稿重新进行三审,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差错。由此可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差错,都有可能出现在任何门类的书稿中,编辑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唯有坚持严谨地执行“三审制”,才能发现并消灭书稿差错。

  2. 严控编校质量书法类图书的编校工作包括对原稿扫描质量的判断、扫描件与原稿的核对、核对注释内容与图片是否相互对应、注释文字的审读等环节。一是查看原稿的扫描精度、压缩方式、图像格式、扫描方式是否符合出版要求,是否存在图像边缘出现锯齿状,放大后模糊不清等问题。二是扫描前先做好对筛选出的原稿进行编码登记工作,扫描后要与原稿编码仔细核对,确保扫描件与原稿一一对应。三是认真核对注释文字与图片是否契合,避免张冠李戴。四是认真审核注释文字是否存在政治性差错、语言文字差错、修辞和标点符号差错等,并相应增加校次。

  3. 创新表现形式新颖的表现形式能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书法类图书的装帧设计要做到庄重大气,体现国粹风范。《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一是采用精装图书的整饰设计,书心造型加工为圆背有脊,使成书更为美观大方;二是封面书名采用暗红色电化铝箔,古风古韵又不失典雅;三是书心用纸采用 120克特种纸,纸厚而轻,纸面挺括、手感细腻、纸色温和,成书极富美感。

  4. 对书稿的审美与鉴赏书法类图书从选题策划到成书出版,审美鉴赏能力无不贯穿始终。要使书法类图书充满美感,编辑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还应掌握一定的书法技能、书法技巧等知识,这样其才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作品的美学价值做出基本判断。有学者指出,审美鉴赏能力是编辑不可或缺的对书稿本身的鉴别力以及对书稿呈现形式在美学意义上的鉴赏力,体现了编辑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追求,也是编辑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编辑活动中,编辑“要把自身的审美理性、审美情感、审美倾向渗透到自己所属意的书稿中去”,进而融入自身的审美修养和文化品格[3]。

  (三)沟通协调能力

  1. 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由于书法类图书的出版流程相对复杂,技术手段与材料选择以及印刷工艺多样,跨部门合作已成为必然,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开本、规格、封面、版式、印制、装订、工艺、材料、定价、印数、出版时间等要素,必须经过团队成员的反复论证后才能确定。《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最初设定的成品规格为 185毫米 ×260毫米(正 16开),但在版面初排后发现该规格尺寸偏小,版面逼仄局促,视觉效果差。后经团队成员充分沟通,最终确定成品规格为 210毫米 ×285毫米(大 16开),内容规模控制在 25个印张,为四色印刷和精装。

  2. 与作者的沟通书法类图书出版的一大特点是作者撤换作品成为常态,此时如果编辑简单地用“齐清定”原则与作者沟通,可能会使作者产生反感。不难看出,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会直接影响出版社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针对作者频繁撤换作品这一情况,笔者所在团队的做法是,排版时每个书体类别均预留一定数量的白页,不编页码,用以满足作者撤换、增加作品的需求。以《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为例,在排版阶段,作者撤换、增加的作品多达 150幅,如此大规模的作品撤换和增加非但没有影响出书进度,反而为出版社赢得了编辑专业的良好评价。

  3. 与印厂的沟通由于书法类图书用纸考究,印制、装订工艺复杂,为保证图书质量和出书时间,项目团队多次深入生产一线,就书心用纸的采购、装订材料的准备,以及涉及的所有流程逐一与印厂协调。在印厂的积极配合下,《吴向明书法艺术集萃》顺利出版,优雅的整体设计、新颖的版面制作得到了作者的高度评价。因此,与印厂的良好沟通是确保印装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加快提升编辑队伍的综合能力。编辑综合能力的构建和强化,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产品的图书出版上,也是新时代、新形势对造就高质量出版人才的要求。编辑只有不断学习、苦练内功,才能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才能出版更多优质的图书,才能实现图书出版既有高原亦有高峰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梁,雷鸿昌 . 从科学手稿影印出版谈编辑力建设[J]. 科技与出版,2021(11):112-117.

  [2]赵强 . 编辑要修炼“四力”[EB/OL].(2019-10-08)[2022-01-08].

  [3]杨牧之 . 论编辑的素养[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人 民 网 . 图 解: 数 读 十 九 大 报 告[EB/OL].(2017-10-23)[2022-01-08].

  作者: 薛庆林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