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作用探讨

时间:2021年01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通过分析哲学和地图本质特征之间的关联,探讨了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实现地图目的中起到的作用,尝试在通过地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探索道路上寻根溯源,从强化根基的角度使地图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地图;哲学;先天直观形式;知性思维;美

  摘要:通过分析哲学和地图本质特征之间的关联,探讨了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实现地图目的中起到的作用,尝试在通过地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探索道路上寻根溯源,从强化根基的角度使地图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地图;哲学;先天直观形式;知性思维;美学

地图哲学

  作为人类信息传播的三大形式(语言、音乐和地图)之一,地图的本质和初衷就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工具[1]。相对语言和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说,地图结合了语言的直观性和音乐的抽象性,采用一种理性与感性结合的方式抽象与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地图是图像式的再现,这种再现使人们对事物、概念、状况、过程或人类世界的重大事件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理解[2]。这种理解既包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描述,也包含制图者和读图者主观的传递与解读。

  地理方向论文范例: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从公元前800年的古希腊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对世界的描述,尝试以人类既有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矛盾和联系、变化和发展、对立和统一,试图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这便是哲学的起源和基本内容。哲学是诸科学之母,在人类科学发展最初的黄金岁月里,许多瞩目的科学成就都是依靠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获得的[3,4]。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构造机制的完善体系,科学与哲学似乎渐行渐远,但是其根基始终与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不远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生命进化、宇宙科学等技术与学科的发展,道德律、存在与非存在、时间空间的极限等终极的哲学命题将会浮现出来,并成为整个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地图的基本内容

  一直以来,谈论地图时,往往会围绕其要素内容、符号设计、技术手段、产品形式、数据管理、服务应用等展开。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最快产生效果和效益的行为,符合这个时代追求高速、高效的特征,很少有人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地图。但是剥开一切技术手段审视地图的本质,它甚至比很多学科更具有哲学内涵[5-7]。

  构成一幅地图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数学要素是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等,可以保证地图的精确性;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呈现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常分为自然要素(如水系、地貌、植被、气候、地质、土壤等)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境界、工农业产值、人口、历史等),是地图表达的主体对象;整饰要素辅助读图和用图,一方面为读图者提供参考,如图名、图号、图例、指北针等,另一方面体现地图形式风格,如内外图廓、花边等,从美学的角度增强内容表现。

  2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作用体现

  1)数学基础与先天直观形式“先天直观形式”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提出的,是指世界的任何实体必然具有的“先天特征”,这也是认识世界永恒的前提。在康德哲学里,先天直观形式包括时间和空间两种。先天直观形式这一基本特征使数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地图的数学基础保证了其科学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本文要探讨的是,地图本身就是物理世界的时空呈现,而这一点是地图最有力的哲学基础。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绘画式的地图,还是当今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大数据可视化地图,都是在某一(系列)时间坐标下采用不同类型的符号对客观世界进行空间化的表达,时间和空间的主体对象没有改变,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形[8]。因此可以说,地图呈现的是地理世界的先天直观形式,这一点是地图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2)内容表达与知性思维知性思维是一种建立概念与原理的能力,对应一系列逻辑范畴,也就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比如实体性、限定性、因果性、协同性、可能性、现实性等。知性思维作用于对象,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主观能动性。通过知性思维构建的是一种主体时空观,人们眼中的世界就是在主体时空观下呈现出来的状态。同样,地图的认知是具象的地理世界形态经过人类思维的反刍转化成抽象的图形符号,并通过不同媒介表达出来的过程。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8],地图所构建的世界是制图者在其文化环境浸润下经过知性思维产生的结果,它传递着制图者的文化、信仰、世界观及利益诉求。

  例如,意大利都灵市的一座图书馆收藏着一幅中世纪地图,作者把自己内心的偏见、隐私、欲望、好奇和学识呈现其中;在一幅由超现实主义者绘制的地图里,美国被消除掉了;现在的卫星影像世界地图中也存在把某个国家或地区放置中央以达到制图者目的的情况。读图者会对一幅地图进行主观解读,作出推理判断,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相关行为。例如,军事地图辅助指挥官进行作战部署,直接影响战争走向;城市路网图辅助交通决策部门制定新的交通疏导体系;城市规划图辅助规划师制定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地图的影响是由制图者和读图者共同创造的,而且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将各自的利益藏匿其中,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彼此和世界。

  3)美学设计与主题引导美作为一种哲学概念,是由认识论通往本体论的一种方式。美是主观感受,但是具有先天的普遍性。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但对美的感受有共通性。美的对象具有一种沟通人性的作用,借助美可以传达普遍的情感达到共鸣,成功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具备这种共鸣的力量。从地图的基本特点可知,地图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保证其可信,而艺术性往往在主题引导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对于地图来说,美学的主题引导往往通过符号实现,地图符号蕴含了多种目的,一方面的确是客观地理实体的抽象化,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制图者的主观目的,也就是地图具有透过窗户如实看到世界样貌的神奇功能。

  在传递主题目的信息时,制图者甚至会牺牲部分科学精准性,只保证地图的地理精度,如基本方位和位置关系的正确,对地图想要表达的内容极尽渲染。例如,1898年谢瓒泰先生创制的一幅时局图,将各国列强绘制成猛兽形象,北方的熊(俄国)、西边的虎(英国)、大洋彼岸的鹰(美国)等恶狠狠地环绕四周,对中国成瓜分之势。每个中国人看到这幅图都会被激发出愤怒和爱国的热情,这就是美的共情。美所引起的不一定是愉悦的情感,爱国热情也是美的情感。对于制图者来说,他所采用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引导读图者产生预期情感,这幅地图就是成功的。美的共通感除了情感的共鸣,还包括明晰的秩序感[9]。人的理性使其不愿意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种迷失感令人不适。制图初学者往往会担心给予的信息不够而不断堆砌,导致地图中信息量过大,最后给读图者造成很大的困扰[10-12]。

  一份地图越详细就越能充分反映现实,然而,一张过分详细的地图对于许多目的来说并非有用[9]。这是因为地图过分详细会淹没地图主题和重要信息。如果想驾车从某地前往另一地,那么地图就不需要包括许多与机动运输工具无关的信息,因为在这样的地图中,主要的公路会被淹没在大量复杂信息中。但是,如果一份地图只有高速公路,那可能会损失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参考信息。简而言之,地图要既能准确表示现实,又能把现实综合简化到可以很好地为人们服务。

  3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地图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如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用到地图,比如,普通用户利用地图进行出行导航、搜寻目标,专业人士利用地图判断市场的布局与走势,进行城市建设优化选址、合理分析,进行城市管理、灾害评估、辅助决策等。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13]、人工智能的发展,获取数据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海量信息分析处理的结果需要用一幅简洁直观、目的明确的地图呈现出来,辅助人们作出决策判断,这就是先天直观形式、知性思维以及美学通感在地图上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到,没有地图哲学的地图是盲目的。为了使地图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认知世界的功能,应该深刻理解其本质内涵。也许除了进行纷繁复杂的方法论探索外,也可以尝试从认识论的角度,抓住时空数学特征、内容的知性思维方向和美的主题引导形式,使制图者和读图者共同实现认识世界、建设世界和保护世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宗宜,宋鹰,李连营.《地图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HarleyJB.TheHistoryofCartograph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3]小西奥多·希克,刘易斯·沃恩.做哲学[M].柴伟佳,龚皓,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

  [4]罗素.西方哲学史[M].耿丽,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5]俞连笙.地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J].测绘通报,1998(1):3-5

  [6]钟业勋,童新华.地图的非物质文化内涵[J].北京测绘,2011(4):25-27

  作者:程思聪1肖建华1马祥元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