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山东沂南画像墓出土《行傩驱鬼图》中的形象考辨

时间:2020年11月14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行傩驱鬼图》是出土于山东沂南画像墓中的画像石,上面雕刻的傩仪形象是目前发现实物雕刻中刻画形象最集中的画像石,画面集中反映了方相氏帅率十二神兽(傩神)驱鬼逐疫的盛大场面,反映了汉代的傩事活动的兴盛景象。 为了探寻汉代傩祭的真实景象,前

  摘 要:《行傩驱鬼图》是出土于山东沂南画像墓中的画像石,上面雕刻的傩仪形象是目前发现实物雕刻中刻画形象最集中的画像石,画面集中反映了方相氏帅率十二神兽(傩神)驱鬼逐疫的盛大场面,反映了汉代的傩事活动的兴盛景象‍‌‍‍‌‍‌‍‍‍‌‍‍‌‍‍‍‌‍‍‌‍‍‍‌‍‍‍‍‌‍‌‍‌‍‌‍‍‌‍‍‍‍‍‍‍‍‍‌‍‍‌‍‍‌‍‌‍‌‍。 为了探寻汉代傩祭的真实景象,前往沂南画像墓博物馆,对雕刻画像进行详尽分析比对,理清了当中各人物、图案刻画的寓意,为今后傩文化的研究者提供历史渊源上的佐证。

  关键词:行傩驱鬼图; 画像石; 傩神; 方相氏

艺术设计研究

  《行傩驱鬼图》是在山东沂南东汉晚期大型墓室石刻画像墓中出土的。 此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1954年由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 关于此墓营建的年代,曾有学者论证为魏、晋时期,1956年出版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推定为东汉末年灵、献之际,现在文物考古界大多定为东汉末年。 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室规模和画像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兼有大量土地的高级官吏,或为将军。 墓中画像石共42块,图73幅,分墓门、前室、中室、后室。 此幅《行傩驱鬼图》是前室的第8幅,位于汉墓前室的梁额上[1]。

  一、画像石的内容

  为了详实地了解画像石的真实全貌,本人亲身前往临沂陈列馆参观了“山东汉画像石艺术”,亲自看了这幅拓片,文物工作者定此幅题目为《行傩驱鬼图》,画像石为横长开布局,上下边在三角形框内,上边如幔帐横幅,下边为虎豹形兽面和三角形花卉装饰,中间部分为全画主题,画像全部细线刻制,略剔浅底。 这幅画面主要表现为汉代宫廷方相氏举行大型行傩仪式的驱鬼活动。 刻画再现了汉代宫廷方相氏和十二神兽的狂舞、驱鬼的盛大场面,以及各类奇禽、神兽、灵异、花朵等,场面庞大和热烈,是一幅汉代行傩的最具体而壮观的图画。

  前室北壁横额画像纵50厘米,横284厘米,减地平面线刻。 刻奇禽、异兽、神怪。 左起为:翼龙、马首异兽、长冠禽、五人首傩神、虎首鱼、傩神和双人首蛇、倒立傩神和鸡首鸟、奇禽和傩神、持刀傩神和人首鸟、人首鱼身傩神和独角兽、傩神和交颈二小禽,朱雀、玄武、傩神和四足禽、三头鸟和蹲踞傩神、飞虎、傩神和甲虫、虎首唧蛇和蹲踞傩神、四人首连体禽和持盾傩神、双人首鸟、持戟而立的虎。 画面有方相氏与12位怪异装扮的傩神,下面把画像从左至右每个图案具体形象作详细的分析。

  (一)画面最左边是刻画一条立着行走的龙,头颈弯曲,龙头弯下,张嘴如孔,头顶有长角,前爪持一长形盾牌,前右爪荷 戟,胸部左右有短翅,身上有交叉网四角形龙鳞,下部后两足作行走状,后臀有卷曲向下的长尾,颈部与下腿部均有毛。

  (二)龙后面有一奔跑回首的梅花鹿,胸后有短翅,鹿尾后上翘,颈部和头顶有毛。

  (三)鹿下有一扁圆形头的昆虫,双目圆睁,头上有弯曲的触角,短腿奔走,尾部有宽形展开的扇羽。

  (四)鹿后上方有一傩神(怪),头部庞大似戴假面,嘴部大张,上下露尖齿,几乎占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二,眼睛暴目,二目中间及左右均有竖纹。 头顶戴三尖冠,左右有毛如耳剑,三尖冠上部有五个人头。 上肢从头部左右长出,似有甲胄,右手上肢弯曲,手持短剑。

  左手平伸,握一较长利剑。 左右上臂下均有长毛。 胸部赤裸,胸乳肚脐外露。 下肢作骑马蹲裆式,右腿蹲踞,左腿伸出,大腿部有踞裙和甲胄,尾部有四缕长毛,赤脚有力。 整体形态似凶猛巨人和猛兽,手舞足蹈地腾跳姿态。 此人为首,应是方相氏带领后面的傩神作驱鬼的傩仪。 汉代傩仪已十分具有规模,在狂呼追远的震撼人心的歌舞中,令人头晕目眩的气氛,使人在迷魂失神的幻觉中,造成人神的交感,达到驱妖逐鬼魍魉的效果。

  (五)傩神下边有一《虎首奂身》神鱼,鱼身下有六鯺足,鱼身有鱼鳞,作慢步行走状。

  (六)向右有一傩神,左上肢直伸,右上肢弯曲,头部被左臂挡了一半,头戴冠,左右有毛,上臂穿甲胄,臂下有毛,侧胸有短毛,左腿高抬上扬而奔跑状,右腿下蹬作奔跑状,下肢大腿穿甲胄,腿部长毛,此为第2个傩神(怪)。

  (七)其下有一“双人头蛇身神人”,头部两边均有长毛上扬,头戴冠帽,颈部有衣领,蛇身有网状纹饰,细尾,昂首向前移动状。

  (八)向右上部有第3个傩神(怪),其动作为俯身向下冲的姿态,头如虎豹形,旗下有两束长毛,二目怒视,张口露齿,左右两颊长毛,头顶长短耳,两上肢张开,小臂弯曲,五指张开如欲擒下面的公鸡,上臂甲胄长毛。 背部穿锁甲,脊椎中间有圆扣,圆扣两边有倒八字双勾纹饰,下裙如甲裙,后有三缕长而无双臂。

  (九)下部有一“神鸡”,头戴官帽,尖嘴、展翅、挺胸、卧爪,后有长尾弯下挨地。

  (十)右上有一飞起的“神鸡”,已经展开翅膀向左边飞去,头戴官帽,头左右有须。

  (十一)神鸡下部有一“傩神”,与第3个傩神(怪)造型相似,大头,怒目张大口露齿,作大步向前奔跑状,右手挥舞持齿状刀,右手持一大弓,伸直手臂作射箭状。 此为第4个“傩神(怪)”。

  (十二)右边有一“傩神”,姿态、画面与第一神相似,只是无冠戴假面,胸有短毛,为第5个“傩神(怪)”。

  (十三)“傩神”下有一“神鸟”,头戴高冠,肩部有长毛,平身慢步状。

  (十四)右上有一悬空的大人头,头戴高冠,上左右有毛,浓眉大眼,嘴上有上扬的长须,张口如假面,头后有翅,一支上臂伸向前方,手持斧锁,向左方前冲状,此为第6个“傩神(怪)”。

  (十五)第7个“傩神(怪)”,造型与前者相似,大头怒目,大口露齿,如戴假面,头顶双角、左右有长毛。 左肢平伸,右臂弯曲如托假面,颌下有长毛,腹部凸圆,下肢大迈步,前弓后蹬,上臂、大腿均穿甲胄。 大腿和上臂均长毛,跨裆下有三缕长毛。

  (十六)以上两傩神(怪)下有两支神兽,其一为“独角兽”,有犀角、短翅,前蹄抓地,向前猛低,右后蹄翅起。

  (十七)其下,有两只鸿雁张口鸣叫,双头交颈而立。

  (十八)右幅后上边有一朱雀,展翅尾‍‌‍‍‌‍‌‍‍‍‌‍‍‌‍‍‍‌‍‍‌‍‍‍‌‍‍‍‍‌‍‌‍‌‍‌‍‍‌‍‍‍‍‍‍‍‍‍‌‍‍‌‍‍‌‍‌‍‌‍。

  (十九)其下有一似龙蛇盘绕一玄武“龟”,龙蛇长身反绕在龟的脖颈上,龟颈昂起,龟头似龙头,左右有须,怒目露齿,一爪伸出,一爪向上翘,龙蛇头返回,与龟头相对,身体交绕在一起,蛇尾弯曲向上,尾部如下翻水纹的装饰效果。

  (二十)右后上边是第8个“傩神(怪)”,伸臂侧立而舞,口衔一长管,上肢及背后均有长翅,右上肢弯曲,手掌向上,左腿高抬,下肢前奔,右腿向后弯曲,腾起奔跑状,大腿穿豹纹短裤,腿下有毛翅。

  (二十一)其下有一神禽,人面鸟身,头上生毛,头侧有毛,头下有翘起的长胡须,鸟身有翅有虎纹,鸟尾有四支短尾,鸟身下有四支动物短腿在向前行走状。

  (二十二)右后上边出现一神禽,人面鸟身,人面如老者,方眼长嘴,头上长出三支鸟颈,上面生三个鸟头,秃尾如鹑,身上有翅,胸前有毛,鸟腿一前一后在行走中。

  (二十三)神禽下有一“傩神(怪)”,与第1个傩神姿态相似,作蹲踞状。 头部庞大如戴假面,头上有角,左右有须,怒目,大嘴露齿,右臂向右伸出,左臂向下,手腕向内弯曲,上臂穿甲胄,胸部中间有三层短毛,胸左右有肋纹。 两腿作骑马蹲当式,上腿穿豹纹短裤,臀下有三缕长毛,小腿也有短毛,这是第9个傩神(怪)。

  (二十四)其后右上有一神虎猛兽,虎头怒目圆睁,张大口如吼,头部左右有毛,背上有长翅向前弯勾,前两腿腾空向前跳跃,虎爪又呈偶蹄上肢后有毛,虎身上部是箭纹,下部为虎毛纹,后腿用力蹬奔,尾后是马尾,不是虎尾。

  (二十五)其下有一猛虎神兽,颈头昂起,怒目,张大口露齿,头颈后有长毛向后,虎身左右有翅,身上虎纹,前两腿腾奔状、偶蹄,后腿右肢向前奔走,左肢向后抬起,尾部为马尾状。

  (二十六)其后有一“傩神(怪)”,作侧前奔状,头部为龙首假面,上肢前后甩开,臂下长毛,上臂有豹纹甲胄,躯干全部短毛。 左腿抬起向前奔腾状,右腿向后奔跑,大腿短裤为豹纹。 此为第10个傩神(怪)。

  (二十七)其下有一小甲虫如蟞,左右有毛,姿态如立起向上看,背上有“非”字纹。

  (二十八)向右后下部有一“傩神(怪)”,作蹲踞状,大头如假面虎头,头顶左右有短角,怒目,张大口露齿,左右看向上飞扬的长毛,领下有长胡须。 上肢右臂弯曲,手掌向上,左臂向下弯曲,小臂与手扶在左腿膝上。 腹部凸起,脐上有两层短毛,肋部有浪花纹。 下边双腿张开,大腿穿豹纹短裤,小腿弯曲成骑马式,臀部有四缕长毛,此为第11个“傩神(怪)”。

  (二十九)其上部有一悬空虎头傩神,头上有双身,中间有尖毛如冠,立眉方眼,鼻头鼻翼如品宇圆形,头额左右有两撇长胡须,面颊左右有长形龙身从牙齿内穿过被咬住,右边为龙头弯向虎头,左部为龙尾反弯向虎头。 此为第12个傩神(怪)。

  (三十)与虎头傩神平行的右边,有一“四人面”的神物,头戴官帽,人面,表情平稳,左右颈上均有长毛向上飞扬。 两头上下、左右相对形成十字形,中间呈花朵状。

  (三十一)其下有一侧身“傩神”,头部残破,只有两角及须毛,双手举长形盾牌,臂下有卷毛,躯干有短毛,左腿抬起臀部长毛,上腿穿豹纹短裤,此为第13个“傩神(怪)”。

  (三十二)其后有一神鸟,双人头鸟身,人头戴官帽,面部表情平板,左右头部有须毛上扬,鸟身有翅,鸟腿直立不动。

  (三十四)最右边为一向后的“立虎”,虎颈向上弯曲,虎头略低,张口如吼,前右爪持钩镶,两头有钩,中间为镶,此种武器推镶、钩引均可。 前右爪托一带缨的战戟。 虎胸部挺起,身体直立,下爪一前一后作奔走状,虎尾弯曲垂后,虎身毛纹清晰、动作生动,可能为训练过的老虎表演[2]。

  二、画像石中雕刻的形象分析

  从以上介绍的形象来看,共33个图案形象,其中有13个“傩神”的形象。 画面上第一个傩神应该是“方相氏”,古代记载方相氏是驱疫避邪之神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戈击四隅,驱鬼的开路先锋,凶猛之极,面貌狰狞,这个形象历代不断演变,从此幅“行傩驱鬼图”中,第一个傩神形象,应为方相氏率领的十二神兽傩神,他们张牙舞爪,形似猛兽,古代记载这十二傩神,都是各种神兽演变而来,其中从虎神演变而来的有三个:

  (1)雄伯“虎”。 (2)强梁也是虎变。 (3)错断是“虎形兽”演变的。 第二种从猿猴、拂拂、猩猩演变成傩神的有三个:(1)甲作。 (2)胇胃。 (3)腾简。 第三种从蛇变傩神有两个:(1)委隨。 (2)腾根:腾蛇。 从鸟禽变傩神的有两个:(1)伯奇:“鵙鸟”变。 (2)祖明:“朱雀”演变。 从犬演变的有“穷奇”,从蟾蜍演变的有“揽诸”。 以上是方相氏率领的十二神情况。 从《行傩驱鬼图》画面上所刻画的十二神,都是身贯甲胄,挥动各种武器,作冲杀驱鬼、避邪之状态,他们冲杀在种种奇禽、神兽之中,吓得它们四分五散之状态。 在古代有各种禽兽演变的厉鬼和凶邪,如:凶、虎、魅、咎、不祥(不吉利的凶煞)、梦(种种恶梦凶兆)、碟死、寄生、观、巨、蛊等鬼魅,都需要方相氏率领的十二傩神去扫除[3]。

  这幅出现在沂南汉代画像上的《行傩驱鬼图》,是一幅傩神驱鬼最完整、最具体、最成熟的驱鬼傩仪的画像,是十分罕见而珍贵的历史见证。 从画像上看,一幅汉代傩仪驱鬼热烈场面,再现于画像中,领头的方相氏高冠五首、长须,手持利斧,率领其后的十二傩神,他们形似猛兽,身贯甲胄,挥动各种武器,把各种禽兽、鬼魅打得上下逃散,十二神戴着大型的假面,张口露齿,狂呼怒吼,奔走驱邪,从内到外,清扫四隅,追赶打鬼,队伍庞大,是一场打鬼、撵鬼、傩仪大行动最生动的描绘。

  汉代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民俗、民艺发展很快,巫、傩盛行,厚葬盛行,前面所介绍的汉画像内容,基本都是民间艺人自行创作的,他们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包括《山海经》上的内容,都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去描绘,刻画在画像石上,并不都是按照历史正宗或统治者上层的指示,而是艺人们自发地去理解去创造,例如对“方相氏”的形象,十二神的形象,总的气势凶猛、狰狞有了,具体的刻画全凭民间艺人任意发挥,例如在山东沂南汉画像墓的前室北壁正中,有一幅《傩神》图竖幅,四边用云纹图案作框,中间刻画一神人,头戴虎头面具,二目圆睁,张大口上下露齿,左右耳部有向上的剑毛,头顶戴鞍剑冠,中间立箭矛,右臂弯曲,手持短剑,右臂伸直握短剑。

  胸部及上臂下均有长毛,腹部穿网状甲,大腿中间穿三角形护甲,两腿略弓而站立,大腿穿甲胃,大腿两旁有三缕向上扬起的长毛,两腿中间立一竖形盾牌,下肢小腿长短毛,两脚左右平站,左右两脚的大脚趾都夹有两把向上直立的短剑。 在傩神下部有一条长龙,反转缠绕着一支玄武龟,龟颈部向右伸长,头部似张口,二眼圆睁。 右爪伸出掌部弯回,左爪在下伸长,被龙体掩住,下爪斜伸,后露短尾,龙头下弯,头部与龟头相对而吼。

  整体形象左环右转,十分生动,特别是龙尾在最下部环一大圈而甩向上部,十分有力量,艺术夸张,生气十足,可见汉代民间艺术家功底之深厚。 在“傩神”的上边刻画有一正面而立的“朱雀”造型,头部呈正三角形,二目左右向上微挑,嘴部呈正三角形下垂,头顶左右有两尖耳,头顶有三支大羽毛作装饰。 细颈下有正枣核形身体,左右有两鸟腿,下肢两条细腿,鸟爪张开而立,尾部有向左右张开三缕弧形的羽毛‍‌‍‍‌‍‌‍‍‍‌‍‍‌‍‍‍‌‍‍‌‍‍‍‌‍‍‍‍‌‍‌‍‌‍‌‍‍‌‍‍‍‍‍‍‍‍‍‌‍‍‌‍‍‌‍‌‍‌‍。

  朱雀背部展开美丽的翅膀,如起飞的状态,有静中有动的气势。 画面三件造型充满空间,上下呼应,把下边的青龙、玄武,中间虎面为白虎,上面的朱雀,组成汉代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傩神和方相氏的形象组合一起,又十分协调、十分吻合,可见汉代民间艺术家的大胆、独创,起到傩仪驱邪镇鬼的象征作用,又是一幅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4]。

  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记载的傩仪的整体结构:它有一个“先猖→后儛→再驱疫”的简单情节,整个仪式就是一出雏形傩戏[5]。 即:开始,由太监中的艺人中黄门带领120名侲子倡(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十二兽吃鬼歌”,接着是“方相与十二兽儛”(请注意:这是带单人旁的舞字,强调的是其表演成分)。

  中国戏剧史专家任半塘《唐戏弄》一书说:“汉制大傩,以方相斗十二兽,以斗始,而以舞终。 ”斗,是镇服十二兽的过程,令其改恶从善; 舞,是方相率领十二兽和120名侲子,在宫中一间一间房子地赶鬼出宫[6]。 120名侲子们各自手摇拨浪鼓(鼗鼓),鼓声和人的呼号声,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从而达到驱除鬼疫的效果。 山东沂南画像墓中出土的《行傩驱鬼图》再现了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记载的傩仪的整体结构的核心内容。

  三、墓葬中相关联的雕刻图案

  在山东沂南画像石墓的中室东壁的横额上,有一幅《舞乐百戏图》,从左至右,在画面上描绘了四部分民间杂技表演活动,隶属傩事的延伸节目,是傩祭后用来娱人的节目。

  第一部分在大型槌鼓的伴奏中,一排五个观众,在观看三个艺人的杂技表演,一个在表演“飞剑跳丸”,两手耍弄着四把宝剑上下翻飞,而两脚还在四个圆球上(丸)跳跃。 第二个杂技艺人,在七个圆盘似的鼓上跳舞,边跳边踏边踩出鼓点声。 第三个艺人叫“顶竿戏”,一人头顶上立着一个十字形的木杆,做出各种姿态的表演。 这种民间杂技流传至今,在各省的庙会上,节日的“社火”上,有的叫“揹竿”,把十字木竿插在表演者的腰带上,上面横竿上有小孩子表演。 有的叫“抬竿”,是两个人的立竿上架一横竿,孩子们在横竿上表演。

  第二部分是“乐队”有击鼓的、吹排萧的、击饶的、吹填的、弹五弘琴的、吹笙的、击钟的、击磐的,十分齐全。

  第三部分是“鱼龙曼衍之戏”,其中有鱼戏、雀戏、豹戏等,这些形象都是装扮起来的,这些在汉代都是出自民间,由艺人表演,在庙堂、广场等节日演出,这些民间傩仪表演,一直流传到现在。

  第四部分是“戏车”和“马戏”,中间有用马装扮成的“大戏车”,车上装有高高的楗鼓,鼓顶端有小孩子做各种柔术表演。 马戏更是很普遍的表演,至今杂技中还有马术的表演。 汉代的“百戏”十分发达,绝大部分来自民间,至今在全国各地的节日、庙会都有村民们自己组织的社火队、武术队、地戏队、傩舞队等经常演出,而且是代代相传,长年不断。 在中国历史上,民间艺术的发展最突出的应该是汉代和宋代,《汉书·武帝纪》说:“元封三年春,始作角牴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可见当时群众的民间艺术表演之规模。

  在汉代最发达莫过于“百戏”,其中包括了民间的杂技,其中最普遍的有:叠案、跳丸、冲狭、飞剑、旋盘、弄瓶、雀戏、幻术等,其中多与傩仪中的歌舞、假面有关而逐渐发展的,例如角牴戏、龙舞、斗牛、大雀戏等,山东沂南画像石中的“鱼龙曼衍”“大雀踆踆”等,都是民间艺人戴假面装扮起来的。 后来出现了“巫术”,与西域幻术结合起来,西域人擅长吞刀吐火,女巫能使“流光电发”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其实是在傩神、请仙驱鬼去邪发展而来[7]。 在《汉书·礼乐志》中所称为“象人”的表演,装扮成鱼虾精、狮虎豹、魑魅鬼神,由巫师请出神灵“氐人”幻人与鬼神搏斗,最后取得胜利而结束,这种傩俗、傩艺、傩仪在历史中不断演化而发展。

  艺术方向评职知识:艺术设计专业可以评什么职称

  结语

  山东沂南画像墓中出土的《行傩驱鬼图》主要表现为汉代宫廷方相氏举行大型行傩仪的驱鬼活动。 刻画再现了汉代宫廷方相氏和十二神兽的狂舞、驱鬼的盛大场面,以及各类奇禽、神兽、灵异、花朵等,场面庞大而热烈,是一幅汉代行傩的最具体而壮观的图画,其反映出当时汉代的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典型特点。

  《行傩驱鬼图》是一幅傩神驱鬼最完整、最具体、最成熟的驱鬼傩仪的画像,是十分罕见而珍贵的历史见证。 《行傩驱鬼图》与同墓中的《舞乐百戏图》互为关联,对此图的解读,也就能纵观汉代的舞乐百戏兴盛与民间对生死观的认识。 另外,通过对这幅汉画像的解读,于当今傩文化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为后来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可参考的图文资料。

  参考文献:

  [1]崔忠清.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M].济南:齐鲁书社,2001:18-19.

  [2]王今栋.傩的秘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2:172-179.

  [3]李霞.傩面具的美学审视——以湘西傩面具为例[D].湖南:吉首大学,2012.

  [4]丁淑梅,黄仲敏.咒乌、咒偶与舞——四川九寨英格村白马藏人傩戏小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16(01):48-54.

  [5]刘振华.试析傩礼中方相氏的地位嬗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76-80.

  作者:许平山1 颜 妍1 罗 昊2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