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个体与集体的道德记忆之间的异同对比

时间:2017年11月04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首先我们人类个体就是单个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定位;其次,我们也可以作为人类集体即社会人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单个人的存在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并不是分开的,这同时存在于每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首先我们人类个体就是单个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定位;其次,我们也可以作为人类集体即社会人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单个人的存在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并不是分开的,这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由于人类的存在双重性,道德记忆的主体必然有两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将人类的道德记忆区分为两种,即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关键词:个体道德,集体道德,记忆

  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内容,因此,道德记忆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人类是其自身的道德生活的主体,也是道德记忆的主体。

  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作为参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主体,个人不仅对人类道德生活的方式和内容有最直接、最深入的体会,而且对它们有最广泛、最深刻的记忆。我们每一个人经历过的道德生活都会以某种形式存留于我们的脑海中,并且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停地再现,就仿佛一切正在我们眼前发生一样。这就是个体道德记忆得到展开的方式。

  个体道德记忆与个人道德生活的“过去”相联系。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道德生活条件或背景,个人道德生活状况往往具有人际差异性,个人因此而建立起来的道德记忆也不可避免地会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道德状况良好的社会,耳濡目染的主要是人们向善、求善和为善的事实,他的道德记忆往往更多地装载美好、光明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道德状况很差的社会,人们向恶、求恶和作恶的事情比比皆是,他的道德记忆必然更多地承载丑陋、阴暗的东西。

  “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从而,我们的个体思想将自身置于这些框架内,并汇入到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譿訛人类道德记忆不仅会通过“我”、“你”或“他”的个体性记忆活动来进行,而且会通过“我们”、“你们”或“他们”的集体性记忆活动来展开。集体道德记忆与个体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不同的:它的主体是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体,而不是某一个人。个体道德记忆是一个人的私人性记忆活动,而集体道德记忆是众多的人以集体的方式展开的记忆活动。

  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在现实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许多家庭将其倡导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祖训或家风的方式代代相传,从而形成了家庭道德记忆的典型形式。每一个种族都有一些传统美德,并且将它们作为种族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不断传承和传播。

  宗教信仰者聚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回顾和坚持人类从神那里获得的道德训诫,从而形成了富有宗教色彩的集体道德记忆。一个组织、团体、军队、阶级或国家也都有各自的集体道德记忆。例如,一个组织或团体可能要求它的所有成员集体地继承和发扬它特有的道德文化精神;一支军队可能要求它的指战员集体地牢记它英勇抗敌的光荣传统;一个阶级可能要求从属于它的所有人集体地坚持一些阶级性很鲜明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一个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的国家可能要求它的所有国民集体地牢记战争的惨痛教训。

  只要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是存在的,集体道德记忆就是存在的相关。人类思维活动总是针对一定的目的而展开,这就使其自身具有鲜明的意向性或目的性。人类道德记忆也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人类进行道德记忆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通过回忆的方式使他们的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再现出来,而且是为了通过再现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为现在和将来的道德生活提供经验和教训。与其他的记忆思维活动一样,人类不可能仅仅出于“回忆”或“回顾”的目的而进行道德记忆活动。人类普遍懂得“以史为鉴”的道理。他们不希望他们的道德生活经历被遗忘,同时也希望从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个体道德记忆的意向性基于个人的需要、愿望、偏好和价值观念而形成。由于不同的人对道德生活的需要、愿望、偏好和价值观念不尽相同,个人记忆道德生活的意向性也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可能更多地关注人类如何借助于仁爱美德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他们的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人类相互友爱、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的记忆;有些人可能更多地关心个人公正美德如何维护分配正义的问题,因此,他们的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人类努力协调利己和利他的关系的记忆;有些人可能更多地注意不同道德文化背景对个人道德生活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道德文化比较的记忆。当然,个体道德记忆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个人在人类道德生活中如何表现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记忆。个人对其自身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有最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因此,他们最容易将他们自己“亲自”经历的道德生活储存在他们的个体道德记忆之中。

  人类集体也有道德记忆的意向性,但它是基于集体的需要、愿望、偏好和价值观念而形成的。由于人类集体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集体道德记忆的意向性必定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一个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意向性显然不同于一个种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意向性。

  一个军队的集体道德记忆意向性显然也不同于一个阶级的集体道德记忆意向性。不同人类集体的道德要求是不同的,它们对集体道德记忆的需要和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家庭的主要道德要求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因此,它的集体道德记忆侧重于反映家庭成员追求人际和睦的良好家风;一个种族的主要道德要求是族人之间的团结,因此,它的集体道德记忆侧重于反映它的族人崇尚内部团结的优良传统;一个教会的主要道德要求是信徒对神的虔诚,因此,它的集体道德记忆侧重于反映它的信徒忠诚于神的美好故事。当然,有道德理性的人类集体也注重借助于它们的集体道德记忆来反省它们违背道德要求的“过去”。

  由于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均基于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意向性而产生,人类道德记忆通常表现为一种选择性记忆活动。这主要是指,在进行道德记忆思维的时候,人类个体和集体会对记忆的内容和方式作出基于其自身的需要、愿望、偏好和价值观念基础上的选择。有些个人或集体可能仅仅愿意记住他们乐于回顾的道德生活经历。一般来说,个人往往乐于牢记他曾经做过的善事或好事,而对于他曾经做过的恶事或坏事,他则可能故意予以忘记。一个集体也一样。例如,在曾经对亚洲许多国家发动过侵略战争的当今日本,很多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者正试图通过否认侵略历史、篡改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等等伎俩推动大和民族“集体”地忘记他们曾经在亚洲各国烧杀抢掠的丑恶历史,以将南京大大屠杀等历史记忆从他们的道德记忆中抹去。他们的根本目的,是将当今的大和民族推上“集体失忆”的轨道,使大和民族否认侵略历史、篡改侵略历史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集体道德记忆具有更多的道德合理性内容,从而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提供道德合理性辩护。对此,世界各国不能不予以高度警惕。

  人类道德类论文投稿杂志参考《道德与文明发核刊难不难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