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哲学期刊发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

时间:2016年05月1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这篇哲学期刊投稿发表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对于生态建设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既有丰厚物质财富又拥有适宜人居环境的“美丽中国”。

  这篇哲学期刊投稿发表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对于生态建设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既有丰厚物质财富又拥有适宜人居环境的“美丽中国”。
 

这学期刊投稿

  关键词:哲学期刊投稿,哲学论文发表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社会。整个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处理人、自然、社会相互关系问题中逐渐向前推进。“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双赢方向标。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有着实现它的制度优势,更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自信的来源。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此二者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要求是一致的。马克思曾经以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来解释共产主义。[1]81可见,在社会主义未来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基本特征。也就是说,自然的解放是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与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的一致性。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自然的解放也理应是其应有之义。这就从制度的层面,给生态建设开辟了道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最终实现自然的解放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环境总有一天会面临崩溃的临界点。那么与其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背景下,自然环境却有着无限的环境承载力,拥有无限的环境发展时空;更值一提的是,共产主义作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又辩证地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只有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共同实现,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资本在追求最大效用的时候具有盲目性,欠缺一种价值层面的自我甄别机制。伴随资本的仅仅是效率的最大化,他们从来都只是向自然索取。而“资本家积累的越多,他就越能更多地积累”[2]673,越能更多的积累,就越是更多地索取自然。因此,资本的大生产从来都不会估计长远利益,从来都不会考虑生态的永续利用。

  一方面,于是产生了整个自然界的赤贫。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物种的灭绝,大气的破坏,生物链的断裂,最终人类自食其果。没有了自然,人也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这便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了![3]304

  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能劳动。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对自然进行改造以更好的利用自然。然而人可以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却总是忽略了更长远的社会层面的影响。我们来源、存在于自然界,同时又构成自然的一部分[4]305,整个世界本是由人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而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讲,于是便产生了异化,人与自然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正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异化劳动、没有异化的人与自然的真实的人的社会。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盲目向自然界索取,却无可避免的要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如果说“绿水青山”是美丽生态的代表,那么“宁要绿水青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否定和超越,是使人类劳动回归到这样一种满足自身需要的轨道上面来。我们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抉择,并不需要做出舍弃谁,留下谁的答复,而更重要的是强调一种价值取向,是采取何种发展方式的判断。

  我们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老路和邪路,不仅要舍弃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的做法,而且要废除那种扭曲人性的异化的生产方式。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已经知道,一切社会生产都必须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然而我们却总是容易记住作为生产主体的人,而忽视自然界。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生产主体的人以及与人直接相关联的智力因素以外,就是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而这两个部分都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界直接发生联系,又特别是劳动对象。劳动作为财富的源泉必然是以自然界为前提。也正是如此,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环境与生产力的有效结合可以带来生态和经济的双向效益。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的整体状态可以通过生产上的总体状态表现出来。生态综合能力应该是满足生产所需之后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当然,经济建设不能软,我们说生态发展速度大于生产发展速度,并不就是说为了生态建设而抑制生产的发展,而是强调这样一种前进方式:每当经济建设上升到一个台阶,那么生态建设就应该以此为标准,超前于这个经济台阶,至少不应该滞后。理想的生态状态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也在一定意义上,给我们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推荐期刊:《现代哲学》是国家哲学类核心刊物、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刊物,创刊于1985年,2002年第1期起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编。该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