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名同实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时间:2020年12月14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都有物质这一概念,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将这两个物质视作同一概念。 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根据,仔细辨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理论所应对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两个物质其实并非同一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都有“物质”这一概念,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将这两个“物质”视作同一概念‍‌‍‍‌‍‌‍‍‍‌‍‍‌‍‍‍‌‍‍‌‍‍‍‌‍‍‍‍‌‍‌‍‌‍‌‍‍‌‍‍‍‍‍‍‍‍‍‌‍‍‌‍‍‌‍‌‍‌‍。 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根据,仔细辨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理论所应对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两个“物质”其实并非同一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本体论上的客观实在,它针对的是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是物质生产,它针对的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客观基础是什么的问题‍‌‍‍‌‍‌‍‍‍‌‍‍‌‍‍‍‌‍‍‌‍‍‍‌‍‍‍‍‌‍‌‍‌‍‌‍‍‌‍‍‍‍‍‍‍‍‍‌‍‍‌‍‍‌‍‌‍‌‍。 但二者不是矛盾的,只是角度的不同,其最大的共同点是对客观性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存在的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或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概念

唯物主义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与“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中的“materialism”,都是同一词语“物质”(material)的同一变形,所以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将这两个“物质”视作同一概念。 但是,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根据,仔细辨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理论所应对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两个“物质”其实并非同一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指客观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指物质生产。 本文对这两个“物质”概念略作梳理和分析,敬请专家指正。

  一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研究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学术界已经做过很多研究,但专门探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之差异的研究尚属少见。 经笔者粗略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只在世界本原谱系下讨论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问题,这里简要表达为“世界本原谱系”),第二类只在历史规律谱系下讨论物质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回答“历史规律是什么”这一问题,这里简要表达为“历史规律谱系”),第三类则将分属世界本原谱系和历史规律谱系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第一类研究方面,如俞吾金探讨马克思的物质本体论问题,[1]可对应于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研究,但并未关涉历史唯物主义意义的“物质”概念。 针对对列宁的物质概念的常规理解,刘志洪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列宁的物质概念不是最高的物质一般,而是可感物质实体之和,是一个集合。 [2]但他也没有涉及历史唯物主义意义的物质概念。 王俊博讨论现代性视阈下的物质概念谱系,[3]也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谱系下讨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关联。 此外,田原、杨晓廉译介的关于苏联学界对列宁物质概念的讨论,[4]也无关物质生产及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类研究方面,如唐正东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理解物质生产,[5]他的讨论关涉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但只与历史规律谱系相关,而无关世界本原谱系。 王浩斌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指社会关系,而非自然存在物。 [6]这也是在历史规律谱系下讨论的,无关世界本原。 程彪认为,不是“生产力”,而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 [7]

  这显然直接关涉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但也是在历史规律谱系下讨论,而无关世界本原谱系的物质概念。 王虎学基于马克思的分工观点讨论历史的奠基性和决定性要素——“物质生产”,认为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阐明了历史的出发点及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并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 [8]作者实际上讨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但毫无疑问是在历史规律谱系下讨论,与历史本原无关。 王云霞、吴宏政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人类本质的对象化、实践化产物,[9]这是无关世界本原谱系的物质概念。

  第三类研究方面,如李淮春、鲁品越认为,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概念将人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可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践的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10]这样说似乎没问题,但恰恰是在没有区分两种物质的前提下作出的判断。 如果明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物质生产,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当然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是对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达。

  葛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包括自然物质形态和社会物质形态的一切物质。 [11]如果不仔细辨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这样说似乎没问题,但一旦区分,就知道他的观点是将两种物质(客观实在和物质生产)混为一谈。 俞吾金不赞同把哲学的世界整体图景抽象地分割为自然、社会、思维三大块,而主张马克思哲学就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其对应于广义的社会或社会生活。

  [12]这也是将两种物质混为一谈。 王南湜也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谱系下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虽然他谈到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且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密切联系的,[13]但这仍是未区分两种物质前提下的笼统认识。 王思鸿讨论了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多个维度,粗略谈到其实践维度和历史维度,[14]但不是从物质生产视角讨论的,也未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分别明确区分两种物质概念。 杨耕认为,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的三个不同维度、不同称谓,[15]这也是混淆了两种物质概念。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客观实在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 列宁在1904年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中第一次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 列宁批评米海洛夫斯基说:“可是有人向他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社会学之间的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米海洛夫斯基先生却不去认真地重新考虑问题,反而索性放肆起来。 ”[16]

  1938年出版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中,该书第四章专设一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由斯大林撰写,正式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列,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17]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否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呢? 答案是: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就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尤其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反杜林论》中的自然哲学部分系统化、专题化,试图对客观物质世界作出一个解释。

  为什么恩格斯要写《自然辩证法》这样的著作? 这要从德国古典哲学乃至西方近代哲学理解世界的基本架构说起。 西方近代哲学理解世界有几个板块。 首先是本体论,其次是认识论,然后是社会哲学(即对人类社会做出解释)、方法论。 本体论针对的问题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认识论针对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 社会哲学针对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在这几个板块中,本体论是基础。 本体论当然不是西方近代哲学才提出的,哲学诞生之初就已出现。

  文德尔班说,“希腊哲学起源的直接背景是宇宙起源诗”,当时哲人追问这样的问题:“超越时间变化的万物始基是什么? ”针对此问题,古希腊哲人将世界本原归结为特定事物,如泰勒斯以水为本原,阿那克西米尼以空气为本原,赫拉克利特以火为本原。 但在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之前,那些回答都是用一种具体物质作为世界本原。 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是一种极度抽象,它囊括了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共同性质,也就是最大公约数。 [18]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将“存在”作为万物的本质,是把万物的本质归结为一种抽象,因而有唯心主义之嫌。 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本原观的来源不是存在,而是另一哲学巨匠亚里士多德在其重要著作《物理学》中明确指出的“本原”,物理学的首要任务便是确定事务的“本原”,“我们只有在认识了它的本因、本原直至元素时,我们才认为是了解了这一事物了”‍‌‍‍‌‍‌‍‍‍‌‍‍‌‍‍‍‌‍‍‌‍‍‍‌‍‍‍‍‌‍‌‍‌‍‌‍‍‌‍‍‍‍‍‍‍‍‍‌‍‍‌‍‍‌‍‌‍‌‍。 亚里士多德从本原角度区分了自然事物和非自然事物,在把自然规定为“本原”和“实体”(或“基质”)后,他又说:“有些人认为自然,或者说自然物的实体,就是该事物自身的尚未形成结构的直接材料。 例如,说木头就是床的‘自然’,铜就是雕塑的‘自然’那样。 ”“阅读古代学者的著作时使人感觉到,自然哲学家似乎只是同质料发生关系。 ”这是亚里士多德明确使用“质料”概念。

  从逻辑上讲,质料显然比木头、铜更抽象,更适合作为世界的本原。 如此理解,质料就成为第一性的。 但是,在另外的地方,亚里士多德又表达了形式才是第一性的观念,“质料和形式比较起来,还是把形式作为‘自然’比较确当,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已经实际存在了时才被说成是该事物的,而不是在尚潜在着时就说它是该事物的”。 [19]因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不甚明晰,因而很容易滑向二元论。 [20]

  霍布斯对“物质”作了清晰阐述:“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由于它有广延,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 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 它也是存在的,因为它在我们以外,最后,它……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 [21]霍布斯对“物体”的这一理解,跟列宁的理解有相近之处,如“为理性所了解”跟列宁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2]比较接近。 但是,霍布斯强调了物质的广延特征,也就是空间性,因而抽象度还不够。

  马克思主义将古希腊的唯物论视作朴素唯物主义,因为它将世界本原归为某种具体物质; 又将近代唯物论视作机械唯物主义,因为它将世界本原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原子也是有广延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两种唯物主义。 这种超越集中表现为列宁对物质的理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本身无非是一切感官可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 ‘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他还特别强调:“注意。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当我们用物质概念来概括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 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前者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如果自然科学试图寻找统一的物质本身,试图把质的差异归结为同一的最小粒子在结合上的纯粹量的差异,那么这样做就等于要求人们不是看到樱桃、梨、苹果,而是看到水果本身,不是看到猫、狗、羊等等,而是看到哺乳动物本身,看到气体本身、金属本身、石头本身、化合物本身、运动本身。 ”[2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还谈到:“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4]可以看出,恩格斯的物质观念有几个特点:第一,物质是具体物的总和; 第二,总和本身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抽象; 第三,这种抽象是思维的产物。

  恩格斯之后,对物质概念作出最专门、完整、明确的定义和阐释的是列宁。 列宁明确指出:“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感觉,物质是第一性的。 ”同时,他指出唯物主义跟自然科学的关联:“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因为以明显形式表现出的感觉只和物质的高级形式(有机物质)有联系,而‘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只能假定有一种和感觉相似的能力。

  ”列宁运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追问物质是不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从唯一正确的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问题,我们要问:电子、以太等等,是不是作为客观实在而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呢? 对这个问题,自然科学家一定会毫不踌躇地给予回答,并且总是回答说是的”。 确立物质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基石。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哲学唯物主义是同承认这个特性分不开的”。

  但是,仅仅强调物质的客观性,是不够的,因为这没有明确回答意识的来源。 于是,列宁进一步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坚持把感觉、知觉和表象,把人类意识看作客观实在的映象,物、世界是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运动”,“世界是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运动”,“物、世界、环境不依存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在世界的映象”。 综合这两方面,列宁的一段话可以视作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达:“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5]

  直到1925年,《自然辩证法》一书才以德文和俄文全文发表。 列宁集中阐述物质观念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作于1908年,出版于1909年,所以,列宁生前没有读过《自然辩证法》。 但是,二人的物质观念高度一致,这表明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唯物主义已经到了它的成熟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形态,后世经典作家只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和拓展。

  由此可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的本质是客观实在。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物质生产

  马克思本人没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 [26]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概括了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7]这段话不但是对马克思的贡献的评价,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概括。

  较早表述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著述,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该文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观,也就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新的发现与解释。 他们说:“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28]

  这段话有几个关键用语值得注意。 第一,“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其中的“物质生产”。 这里的“物质生产”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第二,这句“这种历史观就在于”非常明确地表明,下面即将阐发的观点:从物质生产来理解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和基石。 第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既然不同,如果要给“这种历史观”加个名字,就应该叫做“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翻译差异而已)‍‌‍‍‌‍‌‍‍‍‌‍‍‌‍‍‍‌‍‍‌‍‍‍‌‍‍‍‍‌‍‌‍‌‍‌‍‍‌‍‍‍‍‍‍‍‍‍‌‍‍‌‍‍‌‍‌‍‌‍。

  所以,恩格斯后来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是完全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宗旨的。 第四,“这种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此言是对这段话的第一句所表达的核心观点的改变说法的重申和强调。 并且,这句话中的“物质实践”是对“物质生产”的另一种说法。 第五,根据这段话所涉的对象如物质生产过程、交往方式、市民社会、宗教、哲学、道德等,可以知道,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大历史”,而非“小历史”。

  所谓“小历史”,是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些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史学著作; 作为“大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对象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法律制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也可以归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具体理论,这与把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构成并不矛盾,角度不同而已。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历史观,其最核心思想是从物质生产来理解社会和历史。 同时,它也是一种方法论,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一个经典案例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希腊神话的历史条件:“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艺术]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走锭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 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

  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 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29]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幻想,源自生产力低下的人类早期阶段,当生产力发展后,希腊神话的土壤就消失了。 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来解释文学这种精神现象。 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上引那一段的分析,已经可以充分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是物质生产。

  关于历史的前提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有一些论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30]这段话所说的完全是物质生产。

  这样的物质生产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物质生活资料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1]这里,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社会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物质生产。 这再次表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是物质生产。

  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社会和历史现象,马克思提供了许多精彩的案例。 在对印度的论述中,马克思用生产方式改变来解释印度社会的改变:“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曾以纺织品闻名于世的印度城市的这种衰败决不是不列颠统治的最坏的结果。

  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32]再如,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一句活,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33]虽然全球化仍未完成,甚至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但是,同马克思时代相比,今天全球的同质化提高了很多。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首先预见了全球化,而全球化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伟大证明。

  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作家并无太多集中、明确的论述。 但如果不针对片言只语的论述,而是从具体讨论的话题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可以归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的论题,不是讨论世界的本原问题,而是讨论社会生活、历史变革及其内在规律。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哲学的贫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等都是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

  由此可以概括,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其本质是物质生产。

  四 余论:两种“物质”的关联

  既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不同的概念,那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没有明确区分两种物质,列宁等马克思主义作家也没有作如此区分,所以,我们很难探究他们对这两种物质关系的看法。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指出两种“物质”的不同,对于二者的关系只作一些不确定的讨论,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认为,虽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不是矛盾的,只是角度的不同。

  两种物质观念最大的共同点是对客观性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存在的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或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它绝对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同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或社会存在也是客观的,也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4]他们认为,只要描绘出物资生产“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35]这意味着,对历史及其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就摆脱了主观性,从而实现客观性。 这一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被马克思更加精准地表达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36]这一表达完全可以提炼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概言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哲学论文范例: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阴阳哲学

  两种物质观念的差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是抽象的,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是水、火、气、原子、以太等特定形态,即便这些形态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是具体的,是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言的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注释:

  [1]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刘志洪:《不是最高的物质一般而是可感物质实体之和——重新理解列宁的物质概念》,《延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王俊博:《现代性视阈下的物质概念谱系研究》,《江淮论坛》2012年第6期。

  [4]田原、杨晓廉:《关于“物质”概念的定义》,《哲学译丛》1990年第5期。

  [5]唐正东:《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6]王浩斌:《阶级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概念》,《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7]程彪:《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8]王虎学:《“物质生产”的历史剥离与奠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7期。

  [9]王云霞、吴宏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物”的概念》,《江海学刊》2018年第3期

  [10]李淮春、鲁品越:《实践概念对物质观的变革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11]葛扬:《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1期。

  [12]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3]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14]王思鸿:《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多维探析》,《长白学刊》2014年第2期

  [15]杨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6]《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51页。

  [17]罗森塔尔、尤金编:《简明哲学辞典》,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第744-747页;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第8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36-172页。

  [18]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2、50、54、56页。

  [19]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5、44、46、48页。

  [20]J.L.Ackrill,“Aristotle's definition of Psuche”,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Vol.73,1973,pp.119-133.

  [2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92、391-392页。

  [2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0页。

  [2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8、130页。

  [24]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4-45页。

  [2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36、49、64、130、273、28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8页; 本卷“说明”第2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3-764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73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作者:徐旖瑶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