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写在《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出版之际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内容提要】由老一辈前海学者的12部论著组成的《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该套丛书继承了前海学派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巩固与延伸了前海学派史论评相结合的学术体系框架,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显现出近几十年取得的进展与突破

  【内容提要】由老一辈前海学者的12部论著组成的《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该套丛书继承了前海学派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巩固与延伸了前海学派“史论评”相结合的学术体系框架,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显现出近几十年取得的进展与突破‍‌‍‍‌‍‌‍‍‍‌‍‍‌‍‍‍‌‍‍‌‍‍‍‌‍‍‍‍‌‍‌‍‌‍‌‍‍‌‍‍‍‍‍‍‍‍‍‌‍‍‌‍‍‌‍‌‍‌‍。 丛书以“第二辑”命名,彰显出对前海学派红色文艺基因和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新时代前海学术研究不断推进与创新的直接体现‍‌‍‍‌‍‌‍‍‍‌‍‍‌‍‍‍‌‍‍‌‍‍‍‌‍‍‍‍‌‍‌‍‌‍‌‍‍‌‍‍‍‍‍‍‍‍‍‌‍‍‌‍‍‌‍‌‍‌‍。

  【关 键 词】 前海学派; 学术传统; 理论创新

戏曲研究论文

  2021年3月初,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韩子勇院长担任主编的《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与读者见面了。 这套丛书由12种戏曲论著组成,作者年龄全部在80岁以上,最年长的傅晓航先生今年已有92岁高龄。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前海学派的第二代与第三代学人,12位作者在人生的耄耋之年,共同出版了一整套洋洋大观的戏曲理论著作,是一件值得庆祝的盛事。 2021年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节点,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新时代党的文艺事业、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建院庆典献出了老一辈戏曲学者厚重的学术之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戏曲改革与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一批戏曲理论家。 他们凝心聚力,为新中国的戏曲改革和戏曲理论研究事业作出了筚路蓝缕之功,学界称之为“前海学派”。 其中,《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一批聚合专家力量完成的理论著作,构成了这个学术群体的最高成就。 同时也正是由于集体成就过于显赫,使得前海学派的个人学术成果掩映于集体成果的光芒之下,没有得到足够的彰显。 自2013年开始,郭汉城先生捐出其所获中华艺文奖的部分奖金,资助出版了《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除《通史》《通论》两种之外,其余13种均为个人学术著作,成为前海学者个人成果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 时隔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资助下,《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得以编辑出版。 丛书以“第二辑”命名,彰显了前海学术精神的延续,也是对前海学术研究不断推进与创新的昭示。

  一

  前海学派之所以被冠以“学派”之名,是因为附着其上的鲜明的时代精神与学术传统。 这种精神与传统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其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的原文化部戏曲改进局。 根据前海老学者的回忆,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院址就设在原戏曲改进局的旧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南夹道63号小红楼。 1953年2月,张庚先生从中央戏剧学院调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自20世纪30年代担任左翼剧联的领导工作开始,张庚组织领导了新秧歌运动,并担任延安鲁艺戏剧系和东北鲁艺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革命文艺工作经验。 在张庚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同时,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大批教员和干部也一起充实到中国戏曲研究院的队伍中。 对此,今年102岁的萧晴先生曾谈道:1953年她所在的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5位同志跟随张庚、马可两位先生一起被调到中国戏曲研究院,着手从事戏曲方面的工作。 今年92岁的沈达人先生在中央戏剧学院时便担任张庚先生的秘书,他也于同年追随张庚来到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 比张庚小6岁的郭汉城先生,自1950年起先后在察哈尔文化局主抓戏曲改革工作,被组织派到山西,协助地方进行戏曲改革工作,最终于1954年7月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由此开始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与张庚先生并肩作战的戏曲研究工作。 对于这段历史,韩子勇同志这样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主席题写了院名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 70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走过的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红色文艺基因,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回应时代关切和人民期盼的历程。 正是在这个历程中,产生了“前海学派”这一引人注目的学术现象[1]。

  综观《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的整体学术面貌,一方面充分继承了前海学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巩固与延伸了前海学派“史论评”三位一体的学术体系框架; 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显现出近几十年取得的突破与创新。 根据丛书的整体内容,12种著作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类:1.戏曲史学领域包括《中国杂剧史》(刘荫柏著)、《当代戏曲发展学》(吴乾浩著)、《梨园撷萃》(刘沪生著)中包含的“京剧厉家班史”部分,《戏曲文化从谭》(颜长珂著)中的“中国戏曲文化”部分; 2.戏曲理论研究领域有《戏曲美学范畴论》(安葵著)、《戏林琐谈》(薛若琳著),其中专题研究的有《南戏论丛》(增订本,孙崇涛著)、《金批西厢研究》(傅晓航著); 3.戏曲评论领域有《龚和德戏剧文录》(龚和德著)、《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戏曲评论集》(沈达人著)、《戏曲文化丛谭》(颜长珂著); 4.戏曲创作领域有《胡芝风戏曲导演手记》(胡芝风著)、《戏曲研究与创作实践》(谭志湘著)。 上述分类是依据每部论著侧重的主要研究领域所作的大致分类,实际上在大部分论著中,史、论、评三方面的成果均有涉及,是作者研究视野的综合体现。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据此作出判断与结论——前海学者的研究视角在戏曲史学、理论研究、戏曲评论以及舞台创作等领域均有指涉与覆盖。 以戏曲史研究为例,《中国杂剧史》是针对杂剧这一特定戏曲形态所进行的历史及理论书写,其成果大大丰富了多部中国戏曲通史著作中所包含的杂剧内容,仅从设列杂剧作家的数量来看,便从一般通史的十余人扩充到本书的73人之多。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研究元人杂剧的学者较多,并有多部专著问世,而研究明、清杂剧的人较少,著作极少,至于研究杂剧通史的人罕见,尚无著述问世。 ”[2]《中国杂剧史》补诸“通史”之不足,为杂剧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学术内容。

  翻读第二辑书稿,除数部专史专论以外,大部分作者的著作中都收录了不同数量比例的戏曲评论文章。 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评论文章的撰写不同于观后感式的感性评论,而是要融汇和贯穿史论视角的学理审视,以个案评论带动戏曲理论的推进与发展。 沈达人先生的著作中有《评湘剧〈琵琶记〉的改编》一文,以分析一部湘剧作品的改编为契机,谈到“对戏剧冲突的再认识”“赵五娘精神”“悲剧性的大团圆”等一系列指涉剧本创作技法、人物性格刻画以及剧作美学追求的规律性问题。 文中写道:“改编者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了高则诚原本和湘剧老本《琵琶记》中存在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步的问题,通过形象明确地表现了所谓‘忠’与‘孝’的矛盾,实质是存在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关系与封建伦常秩序的矛盾。 ”[3]站到理论的高度,以艺术规律的视角审视戏剧作品,以个体剧目分析带动理论思考与规律总结,这恰恰是今天日益活跃的戏曲评论写作应该关注与借鉴的。

  前海学派强调从案头到舞台的研究方法,除了密切参与舞台剧目的观摩与评论以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因为特殊的艺术经历和个人天赋,投入到了戏曲剧目创作与导演实践中,真正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循环。 胡芝风先生早年学习京剧,因成为梅兰芳先生的关门弟子而颇具传奇色彩,后又因在京剧《李慧娘》中的出色表演而成为赫赫有名的戏曲演员。 她的人生轨迹在1985年因为一份招生简章而发生了改变。 那一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本着“使胡芝风这样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得到系统学习理论的机会”,将她招至戏曲理论研究班。 从此,戏曲舞台上少了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戏曲理论研究领域多了一位具有宝贵舞台演出经验的理论家。 “导戏工作成为我理论研究和舞台实践之间的桥梁”[4],此次出版的《胡芝风戏曲导演手记》,不同于一般泛泛的导演大纲或场面记录,而是从一出出具体的剧目导演实践中,提炼艺术核心,总结导演理论。 导演《送饭斩娥》,提炼出程式与人物; 导演《打神告庙》,总结出表演要有层次; 导演《梦蝶劈棺》,谈到人物的性格定位与音乐留白。 凡此种种,都会对当下戏曲导演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为女性学者的谭志湘先生,在相当长的工作时间中,一直困惑于创作者与研究者身份的切换,痴迷于剧目创作的她,难免会被认为有“不务正业”之嫌。 是张庚先生支持她理论与创作两条腿走路,是前海学派的开放精神成就了她不同寻常的艺术与研究道路‍‌‍‍‌‍‌‍‍‍‌‍‍‌‍‍‍‌‍‍‌‍‍‍‌‍‍‍‍‌‍‌‍‌‍‌‍‍‌‍‍‍‍‍‍‍‍‍‌‍‍‌‍‍‌‍‌‍‌‍。 《戏曲研究与创作实践》中,收录了她创作的戏曲剧本全本五本、折子戏三出,涉及昆曲、越剧、滇剧、婺剧、京剧等多个剧种,此外,还有她写作的多篇散文与理论文章。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前海学者严谨的理论思维以外的,她们身上鲜为人知的才华和情愫。

  二

  前海学派的精神与传统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紧跟时代、不断发展创新的。 前海学派的灵魂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就决定了前海的研究始终密切联系舞台与创作,密切回应人民群众的审美变化与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术精神与传统,是前海学派能够代际传承、发扬光大的关键所在。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有的是作者在某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有的是作者近年来对某些学术问题深入思考的新成果,有的论著初版年代久远,此次经过作者修订、增补后再版,有的是作者毕生所撰论文的精选汇编。 这套丛书虽由专著、文集、手记等不同类型的论著组成,虽然研究范围分属戏曲学的不同学术领域,但贯穿全套书籍始终的是一个鲜明而有共性的学术特点,那就是研究视线紧跟戏曲时代发展、学术胸怀密切关注观众诉求,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与运用新史料、新方法与新观点,引领着戏曲理论发展和艺术实践的前沿。

  在《龚和德戏剧文录》自序中,龚和德先生数次谈到因参加研讨会和观摩活动而引发的理论思考,其中很多观点对戏曲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2004年,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重建中国戏剧”研讨会上,他提出了“戏曲的现代建设”概念。 取“建设”之全面意义,既包括备受关注的“戏曲现代化”进程,也强调“戏曲古典化”发展,强调只有肩负起传承古典美和创造现代美的双重任务,才能构成完整的戏曲现代建设。 文中写道:“戏曲的古典化与现代化是互补的。 古典化作品可以向我们输送戏曲的本原性信息,对现代化中可能出现的异化倾向起制约作用; 反过来成功的现代化作品既是传统艺术的竞争对手,又是传统艺术经过现代转换可以获得新品质、新生命的有力证据,从而激发人们更加珍视民族艺术传统,又会促使传统艺术从疲疲沓沓的被动延续状态中走出来,不断精进,成为真正的古典艺术。 ”[5]这是对戏曲艺术整体发展走向的一种宏观展望,亦是在轰轰烈烈开展了一百多年的戏曲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学者的冷静思考,不仅从戏曲剧目建设上呼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确立的“三并举”方针,而且将半个多世纪戏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反哺于艺术道路的理论建设之中。

  薛若琳先生的《戏林琐谈》开篇收录了他耗时近一年完成的一篇重要论文:《昆腔产生的年代与梁辰鱼的贡献——纪念明代戏曲音乐家、传奇作家梁辰鱼(1519—1591)逝世430周年》。 这篇考据深厚的文章写作之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严重之际。 薛先生身居东北家乡,为查证文中所需的宗谱史料,动员数位师生朋友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通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泛查阅资料,期间还得到了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使得大量史料得以充实到论文之中。 这篇文章对“一般认为昆曲产生在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的说法提出质疑与商榷,经过对顾坚人物真实性的历史考证、对昆山腔产生年代的推衍,以及对魏良辅和梁辰鱼各自艺术活动的严谨考证之后,得出“把新昆腔和老昆山腔的工龄一并计算……二者合计推算昆曲的历史距今大约500年,而非600年”[6]的结论。 作为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束笔于2021年1月的文章将对昆曲剧种史的完善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安葵先生的《戏曲美学范畴论》是此套丛书中最早出版的一本。 作者将“范畴”作为构建中国戏曲美学体系的基础概念,意在通过对戏曲美学范畴的深入研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戏曲美学体系。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学者对其学术价值进行评价:“安葵先生新著《戏曲美学范畴论》,以‘剧诗说’为建构设想,以形而上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下的戏曲理论及丰富的舞台实践为支撑,以‘形神论’核心范畴为主轴,通过‘虚实论’‘内外论’‘功法论’‘流派论’‘雅俗论’‘悲喜论’‘新陈论’‘教化论’‘美丑论’系列范畴的辩证发展,从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文本与呈现、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等多个视角,完成了理论体系的范畴架构,呈现出鲜明的创造性、体系性、实践性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7]在当下戏曲创作演出呈现繁荣之态的情境下,不断深入挖掘戏曲自身的艺术规律与美学特征,建立与世界戏剧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机制,这种体系性的理论建设显得十分必要而急迫。

  三《文心雕龙》有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洋洋大观的《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是前海学者倾注心血之学术成就的文心镜像,更是前海学派与时俱进之学术精神的时代镜像。

  在丛书新书发布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祝东力副院长谈道:“前海学派是无心插柳,最后却开宗立派。 这是因为张庚、郭汉城先生以及包括丛书作者在内的专家学者群体,几十年遵从学术规律,作出了大量有突出特点的、具有学科奠基作用的学术贡献,所以才被学术界所承认和研究。 ”自1951年成立以来,前海学派这个学术群体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在充分继承戏曲艺术深厚传统与古典戏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史学研究为基石,强调论从史出,重视评论对舞台实践的总结与指导意义,为实现戏曲理论研究从古典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完成戏曲现代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要求。 对于中国戏曲理论“三大体系”的建构而言,其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建立在充分继承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创新性发展的新视点与新观念,进一步提炼出具有中国文化品质,具有中国意象、风格与气质的理论与表述系统,并有效拓展戏曲理论研究的文化视域与传播路径。 在这个意义上,《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而且意义深远。

  文学艺术评职知识: 海南省文化艺术和旅游课题申报

  注 释

  [1] 参考2021年3月5日韩子勇在《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新书发布会暨前海学派学术成果座谈会上的致辞。

  [2] 刘荫柏.中国杂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503.

  [3] 沈达人.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209.

  [4] 胡芝风.胡芝风戏曲导演手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9.

  [5] 龚和德.龚和德戏剧文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17.

  [6] 薛若琳.戏林琐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34-35.

  [7] 陈鹏.戏曲美学范畴的辩证思考——读安葵《戏曲美学范畴论》有感[J].中国文艺评论,2021(2):109.

  作者:孔培培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