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析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环境意识的培育

时间:2020年12月1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提 要】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动性因素。 对环境意识的培育既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内在要求。 在把对环境的日常意识提高到具有理论自觉性的水平的总目标下,引导发现问题和剖析相关矛盾构成了环境意识培育的具体目标。

  【提 要】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动性因素‍‌‍‍‌‍‌‍‍‍‌‍‍‌‍‍‍‌‍‍‌‍‍‍‌‍‍‍‍‌‍‌‍‌‍‌‍‍‌‍‍‍‍‍‍‍‍‍‌‍‍‌‍‍‌‍‌‍‌‍。 对环境意识的培育既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立德树人内在要求‍‌‍‍‌‍‌‍‍‍‌‍‍‌‍‍‍‌‍‍‌‍‍‍‌‍‍‍‍‌‍‌‍‌‍‌‍‍‌‍‍‍‍‍‍‍‍‍‌‍‍‌‍‍‌‍‌‍‌‍。 在把对环境的日常意识提高到具有理论自觉性的水平的总目标下,引导发现问题和剖析相关矛盾构成了环境意识培育的具体目标‍‌‍‍‌‍‌‍‍‍‌‍‍‌‍‍‍‌‍‍‌‍‍‍‌‍‍‍‍‌‍‌‍‌‍‌‍‍‌‍‍‍‍‍‍‍‍‍‌‍‍‌‍‍‌‍‌‍‌‍。 只有阐明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实际利益关系,才能彻底从理论上说服人,进而采用感性方式增强生命感知力,激发人们对获得更美好生存空间的向往。

  【关键词】环境 意识 可持续 发展 教育

汉字文化

  为了应对全球环境的恶化和社会危机的加深,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只有在环境意识推动下才可能采取实际行动主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环境意识的培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对其缘起、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汉字文化》属于语言文字学学术性刊物,1989年杂志在北京市创刊,并持续发行至今。杂志征稿发表的论文内容研究汉语汉字文化,探讨汉语教学,并对汉语文与其他语文作比较研究。

  一、环境意识培育的缘起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前苏联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 《第比利斯宣言》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对更新教育过程可以做出贡献”,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 国际社会达成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在希腊雅典召开“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地区间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环境教育如何面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000年6月29日,《地球倡议提议》在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发布。 这份倡议旨在建立一个“在全球化过程中具有坚实道德基础的社会”,“并在尊重自然、普遍人权、经济平等以及和平文化的基础上,协助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教育框架,即在以教育促发展,为发展而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施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时,有必要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纳入其中。

  二、环境意识培育的目标

  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自身和环境关系的意识,从中折射出环境对人们生活状况的影响。 这种意识最初是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日常感受。 环境意识的培育就是要把人们对环境的日常意识提高到具有理论自觉性的水平,而这构成了环境意识培育的总目标。

  环境意识的培育首先从环境问题切入。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那么,引导发现环境问题构成了第一个具体目标。 这种引导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采取的不当行为造成的; 其次,环境问题不会自然出现,需要进行主动性地发现; 其三,环境问题会不断变化,需要持之以恒保持警觉。

  环境问题意识的形成还要推进对矛盾的把握。 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二个具体目标就是要指导人们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展开分析,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现实的环境状况与过去环境状况的不一致; 已有环境状况与现实生存需求的不一致; 以及现实环境状况与理想中的环境状况的不一致。

  三、环境意识培育的内容

  环境意识培育的有效性主要在于如何才能将外部的灌输提升到理论的水平。 因为只在感性层面形成环境意识只是局部的、短暂的和被动性的。 从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环境污染、重大公害事件相继出现,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而造成了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人们逐步意识到“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就将被迫迁移或衰亡”。 但这样一种被动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主动应对问题。 只有将环境意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促使人们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接受理论,形成普遍认同,进而转化为实践活动,改变客观现实。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彻底说服人,就要抓住事物根本,回到与人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上。 所以,对由环境问题而可能造成的各种利益分析就成为环境意识培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有利于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

  环境意识的培育还包括加强人类生命体对环境的感知力。 人类的生存技能一开始就源自于生命体对环境的感知。 感知环境是生命体的基本本能。 生物感知力的存在是生物本能反应的实现条件,是判断生物生存状态的标准。 不同物种以及不同生物个体对环境感知能力各不相同。 生命体的感知力越强,生命的主体性也就越强。 感知能力是意识能力的基础。 一方面,环境意识的产生以环境感知为条件; 另一方面,环境意识也是环境感知能力的标志。 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分析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还需要用各种感性方式增强人类生命主体对环境感知的能力,激发人们对更美好生存空间的向往。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应融入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培育,进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之内涵。

  参考文献:

  赵一秀、薛桂波2016《“人化自然”视野下的生态困境及超越途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薛桂波、闫坤如2018《“负责任创新”视角下技术伦理的政策转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洪娟2017《论高校智库建设的伦理逻辑》,《高教探索》第6期。

  曹文军2017《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社会责任提升功能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第11期。

  杨修志2018《浅析杜威对“经验”与“理性”概念的改造》,《汉字文化》第18期‍‌‍‍‌‍‌‍‍‍‌‍‍‌‍‍‍‌‍‍‌‍‍‍‌‍‍‍‍‌‍‌‍‌‍‌‍‍‌‍‍‍‍‍‍‍‍‍‌‍‍‌‍‍‌‍‌‍‌‍。

  杨修志2018《 <资本论>与大学生生态观意识培养》,《汉字文化》第22期。

  杨修志2018《论科学研究中的怀疑主义精神》,《神州》第28期。

  杨修志、黄先缔2019《论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明智与智慧》,《汉字文化》第11期。

  杨修志、张泽腾2019《对古希腊罗马史诗作品中荣誉问题的反思》,《汉字文化》第14期。

  杨修志2019《“大众”概念在当代的认识与反思》,《汉字文化》第22期。

  乔永平2016《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期。

  乔永平、乔明宇2019《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与困境》,《汉字文化》第23期。

  王金玉2019《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彰显》,《理论学刊》第3期。

  胡华强、王国聘2018《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胡华强2019《浅析大学生环境处理的思想及其道德对策研究》,《汉字文化》第11期。

  牛庆燕2019《全球化视阈中的生态文明话语权重建》,《科学社会主义》第6期。

  农春仕2020《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江苏高教》第10期。

  农春仕2020《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对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

  冉 聃2019《浅析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第11期。

  赵紫叶2018《非理性是历史的主轴: <苏格拉底之死>有感》,《文学教育》(中)第10期。

  赵紫叶2018《慢一点生活——读 <瓦尔登湖>有感》,《青年文学家》第26期。

  赵紫叶2019《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校园心理》第1期。

  赵紫叶2019《浅谈个性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用》,《戏剧之家》第5期。

  赵紫叶2019《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普世价值和主导价值的关系》,《汉字文化》第14期。

  赵紫叶2019《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必要性的研究》,《戏剧之家》第29期。

  唐 赟2019《马克思主义下的“人”的主体性》,《汉字文化》第14期。

  唐 赟2019《从马克思主义看“三形态”视域下的类主体理论》,《汉字文化》第16期。

  作者:曹 昱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