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不究老庄怎通佛—方立天先生的老庄学研究

时间:2020年09月1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 要: 方立天先生的中国哲学和佛教研究涉及老庄思想的许多重要问题。方先生在中国哲学 研究中详细解析了老庄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常变观、矛盾观、人生理想观、历史观、名实观、知行 观、真理观,全面展示了老庄哲学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在方先生看来,

  摘 要: 方立天先生的中国哲学和佛教研究涉及老庄思想的许多重要问题。方先生在中国哲学 研究中详细解析了老庄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常变观、矛盾观、人生理想观、历史观、名实观、知行 观、真理观,全面展示了老庄哲学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在方先生看来,庄子不仅忠实地继承了 老子思想,适时地发展了老子学说,而且还对道家思想作出了重大的丰富和拓展,庄子思想的精华, 特别是其天人合一观念与辩证性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方先生从印度佛 教与中国佛教的差异中,从中国佛教与老庄道家的思想关联中,洞察到在佛教中国化的每一个环节 上,老庄道家思想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他还深入论证了心性论就是老庄道家与佛教的契合 点,阐明了道家的道论、自然观、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以及得意忘言的认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佛 教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方立天先生的著述全面展现了老庄道家对中国佛教的深刻影响,这 无异于告诉学者们,只有通达老庄道家,才能真实了解中国佛教。

         关键词: 方立天; 老子; 庄子; 佛教

宗教文化信仰

  方立天先生是著名的佛教学者和中国哲学史 家。作为佛教学者,他没有形成老庄学研究的专著, 但作为中国哲学史家,他对老庄进行过多方面的解 析; 而且由于具有佛教学者和中国哲学史家的双重 身份,他关于佛道二家相互交涉的见解极为透彻和 精辟。 方立天( 1933—2014) ,浙江永康人,自幼沉静 少言,喜好读书。抗战时,时断时续地读完小学。 1946 年,进入永康县立初中。毕业后,本欲投考浙 江省立杭州高中,但因耽误入场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1950 年春,进入上海华东税务学校( 后更名为华东 财政学校) ,随后留校工作。

  1956 年,考入北京大学 哲学系,深受冯友兰、张岱年等人影响。1961 年大 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 史教研室,确定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哲学为 研究重点,为此曾到中国佛学院进修 8 个多月,问学 于周叔迦居士、法尊法师、正果法师、明真法师、观空法师、虞愚教授等人。返回人民大学后,陆续撰写了 《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等多篇论文,并分别在 《新建设》《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不久,因参加 “四清”和爆发“文革”,被迫中断佛教研究。

  直到 1978 年之后,才得以继续,相继出版了《魏晋南北朝 佛教论丛》( 中华书局,1982)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 中华书局,1983) 、《慧远及其佛学思想》(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84) 、《佛教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86)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88)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上、 下册,中华书局,1990)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上、 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等多部著作,以 及带有结集性质的《方立天文集》( 十卷十二册,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在佛教界和学术界产生 了重大影响[1]244 - 259 。方先生没考上高中,但他考上 了大学; 没能在人民大学评上副教授,但却被教育部 聘为教授,后来还成为一级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方先生的著作发行量巨大,虽经多次再版,依然 畅销不衰。 方先生擅长运用“问题解析体”的研究范式,历 史地展现哲学问题的丰富内涵。在他看来,老庄哲 学是中国哲学问题发展演变中的重要环节,在佛教 中国化的进程中曾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长 期在心性论问题上与儒佛两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三教并立、多元一体的文化 结构。

  一、对老子哲学的解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不仅为道家哲学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哲学的许多重大问题, 他都具有发轫或推进的丰功伟绩。方立天先生在研 究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常变观、矛盾观、 人生理想观、历史观时,都曾涉及老子哲学中的相关 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方先生充分肯定了老子宇宙生成论的理论意 义。老子主张“道生万物”,故主张: “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此处“一”指天地未分的浑然一体状态,“二”指 天与地,“三”指阴气、阳气和中气。“由道产生混沌 的一体,由此混沌的一体产生天和地,再由天和地而 生出阴、阳、中三气,然后由此三气化成万物,这就是 老子道生万物的序列观。”[2]13 老子指出,“道常无”, “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 这表明,道不是有意志、能造作的主宰,而万物的生 灭及其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

  方先生指出,老子的 道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之上的抽象概念”, 因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 理论贡献在于: “第一,肯定事物都有其规律,是具 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深刻观点; 第二,和当时的‘尊 天’思潮相对立,否定了天的崇高的主宰地位,有利 于无神论思想的发展; 第三,用道这个最高的规律从 总体上去阐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形成,说明宇宙万物 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 破,反映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人类认识的 深化。”[2]

  14 由于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因此我 们也可以说,方先生对道生万物的肯定,实际上也是 对老子哲学的总体肯定。 方先生准确概括了老子本体论的思想特征。老 子的道,既是宇宙生成的本根,也是万物存在的本 体。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具有“独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特性,具有“万物 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的功能。

  这些论述无疑都表明道具有宇宙本体的意味,方先生将老子哲学中作为宇宙本体之“道”的特 点总结为五点: “( 一) 它是无形体的,不可言说,不 可命名的; ( 二) 它是独立的存在,又是普遍的存在, 而且存在于空间之中; ( 三) 它是永恒的存在,既先 于天地而生,又在天地生成依然存在; ( 四) 它循环 运行不息,而且遵循它的自然规律; ( 五) 它是天地 的原始,万物的祖先,它生养宇宙万类,无不为而又 无为,并不主宰天地万物。”[2]

  59 方先生对老子本体 论思想特征的概括,非常有利于人们从总体上理解 道的深刻内涵。 方先生非常重视老子常变观中包含的辩证法思 想。老子有见于社会上“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世 态炎凉,有见于自然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的天气冷暖,并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领悟到任何事物 无不具有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的发展过 程,故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的运行规律,进而主 张在纷繁的变动中应当抱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超然姿态。

  由于老子对事物 变化及其规律性的深刻认识,方先生赞誉他“是先 秦时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的哲学家”,“是一 位善于总结和创造辩证艺术的大师”[2]139 ,并且指 出,“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把常和变、动和 静作为一对范畴来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这具有巨 大的理论价值,他的常变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刻的、 久远的”[2]140 。应当说,方先生对老子常变观的这一 高度评价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方先生认为,老子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矛盾 思想。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先生指出,老子揭示以 下矛盾思想: 一是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如,“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 相随”。阐明了有无等矛盾都是互相依存、相互渗 透的,其中一方都是另一方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 是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充分论述 了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三是转化的条件性。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此处 “盈”“锐”就是转化的条件。四是转化的斗争性。 如,“人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 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脆者生之 徒”。老子由此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结论。在方 先生看来,“老子是先秦时代的辩证法大师,他的历 史性贡献是,首次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基 本规律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 巨大飞跃。他所开创的以贵柔为特征的辩证法思想流派,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极其巨大的深远影 响”[2]188 。

  方先生的这些论述具有概括和总结老子 矛盾思想的意味。 方先生将老子的人生理想论视为道法自然论在 人生观上的运用。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 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虽居道、 天、地之后,但却能够与三者并列而为四大,由此可见老子对人的重视。人们如果能“惟道是从”,“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可以成为圣人。

  在老子看来,道家的圣人应该像水一样的柔弱,“天下莫柔 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应该具有“慈”“俭” “不敢为天下先”的品格,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 而身存”,由于达到了“无身”的境界而免除了人世 间的各种 患 难,他虽然已经具有最高的道德( 上 德) ,但从不自以为有德。方先生认为,老子的人生 理想论“猜测到了自然生长衰亡的规律,看到了事 物发展到极度都会走向反面,所以,他认为,如想不 转为反面,就必须先取反面的状态以保存自己。由 此提出,想无不为必须无为; 要胜刚强,须守柔弱; 欲 存自身,必须先外其身; 要有德,须不德。

  老子的人生哲学,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适应自然才能成功,也敏 锐地观察到世界上某种柔弱胜刚强的现象,这都是 有合理的思想因素的。”[2]381 方先生的概括全面展现 了老子人生理想论的丰富内容。 方先生将老子的“小国寡民”视为“无为”在历 史观上的体现。

  老子说: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 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焉。悠 兮 其 贵 言。功 成 事 遂,百 姓 皆 谓: ‘我 自 然。’”很显然,在“太上”与诸多“其次”之中,老子 最为向往的,还是“太上”。方先生认为,“这说明太 上之时无王侯,无压迫,无剥削,人民耕而食,织而 衣。这也是原始时代的社会”[2]469 。太上时代的人 民生活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中,“使民有什伯之器 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方先生认为,老子向往中的这种“小国 寡民”,其实就是“经济上自足、政治上自治的村 落”[2]470 。因此,方先生认为,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 一方面具有否定当时不平等制度、主张建立自给自 足社会的意味,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倒退到原始社会 的方式以实现这种理想,显然又是不现实的。老子 的理想社会是否就是向原始社会的倒退,似乎还可 以商榷,但方先生指出这种小国寡民理想缺乏实现 的历史可能性,确是非常真实的。

  此外,方先生对老子的研究,还涉及老子“道常 无名”的名实观,“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的知行观等。方先生认为,老子的名实观“看到了 人们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的局限性”,“对后来的庄 子和魏晋玄学都有深远的影响”[2]541 ,而老子的知行 观则是一种“排斥感性活动”的“直觉主义”[2]587 。 总的来说,方先生在唯物主义哲学笼罩一切的年代, 受当时思维习惯的影响,虽然对老子哲学不无批判 之语,但却全面展示了老子哲学的深刻思想和丰富 内容。

  二、对庄子哲学的解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为重要的道家学派的思想 家。在方立天先生看来,庄子不仅忠实地继承了老 子思想,适时地发展了老子学说,还对道家思想作出 了重大的丰富和开拓。

  三、老庄与佛教中国化

  老庄之学在先秦及西汉初年曾经盛极一时,但 自武帝以降,则陷入长期沉寂之中。直至魏晋,天下 多故,名士们为苟全性命于乱世,纷纷加入谈玄论道 的行列,于是《老子》《庄子》与《周易》一起重新获 得士大夫们的重视。方立天先生对此一时期的玄学 思潮进行过系统的探讨,他指出,“在‘三玄’中,《老 子》《庄子》居于更重要的地位,玄学家都以《老子》 《庄子》解《周易》,魏晋玄学家的学说倾向于精神气 象,主要是继承先秦道家尤其是秦汉以来的黄老道 家的思想和风采,基本上道家的新发展”[2]798 - 799 。

  佛教也在此一时期大规模地传入中土,与中国固有 的儒道文化相交涉,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发展趋向。 方先生的研究显示出,在佛教中国化的每一个环节 上,老庄道家思想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四、佛与老庄的契合点 方立天先生不仅阐述了老庄道家在佛教中国化 各个环节中发生的重大影响,而且还进一步深入论 证了心性论就是佛与老庄的契合点,阐明了老庄道 家的道论、自然观、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以及得意 忘言的认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形 成和发展。 老庄道家的道论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影响至为 巨大。

  在《老子》和《庄子》中,道是“独立而不改,周 行而不殆”的“天下母”“万物之宗”,又是“赍万物 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大宗师”,因而具有宇宙本根和万物本体的双重意味。方先生指出, “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吸取了道家‘道’的概念,运 用‘道’这一语言形式,而对‘道’的内涵加以改造、 发展,把它作为自家的本体范畴、内在佛性、绝对真理、最高境界,为心性论奠定了哲学基础”[4]444 。为 了证成此论,方先生还特别从中国佛教史中举出了几个非常显然的例子。

  宗教论文范例:科学与宗教的互补性研究

  2014 年 6 月 27 日,已处于弥留之际的方立天 先生写道: “无,是宇宙之母; 无,也是宇宙之归结。 缘起性空,一切皆空,毕竟是无。在性空大框架内, 无为 而 无 不 为,无 不 为 而 无 为,是 人 类 的 大 创 造。”[6]168 这几句具有明显佛道融合色彩的话语,就 成为这位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和佛学家最终的哲学 贞认。方立天先生的著述全面展现了老庄道家对中 国佛教的深刻影响,这无异于告诉学者们,只有通达老庄道家,才能真实了解中国佛教。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杂著[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方立天. 中国古代哲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2.

  [3]方立天. 中 国 佛 教[M]. 北 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2.

  [5]方立天. 魏晋南北朝佛教[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2.

  [6]魏德东. 方立天教授最后一课: 佛学泰斗的震撼告别 [M]/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此情哪堪成追忆———方立天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 北京: 宗 教文化出版社,2015.

  作者:韩 焕 忠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