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蒙氏教育原则的儿童专注力培养策略

时间:2020年04月2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儿童会出现聚精会神地反复练习自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现象。基于此,蒙氏教育确立了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大教育原则。遵循这两个原则,蒙氏教室通过创设有秩序的环境、鼓励儿童自主地工作和做儿童

  摘要: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儿童会出现聚精会神地反复练习自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现象。基于此,蒙氏教育确立了“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大教育原则。遵循这两个原则,蒙氏教室通过创设有秩序的环境、鼓励儿童自主地工作和做儿童的“导师”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现阶段要让儿童的专注力在秩序中萌芽、在自主中生长、在指导中发展。

  关键词:儿童专注力;蒙氏教育;重复练习;自由选择

蒙氏教育

  专注力是儿童学习品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儿童的行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所谓专注力,即在一定时间内,幼儿的心理充分指向并集中于某一活动的注意状态,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应作为指南实施的重要指标之一,专注力作为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2]

  蒙台梭利在观察儿童的工作时发现了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的现象,并指出在现象的背后,蕴涵了儿童高度的专注力,由此,蒙氏教育确立了“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大教育原则。在遵循“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蒙氏教育中有哪些培养儿童专注力的具体方法呢?面对信息时代“90后注意力只有7秒”的戏谑,针对注意力缺失问题进行思考,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关注专注力的培养,或许能够对以后阶段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蒙氏两大教育原则的内涵

  (一)“重复练习”教育原则

  “重复练习”是儿童在工作时自发产生的、过程中高度专注的、过程中及结束时伴随不同程度愉悦情绪的重复行为。[3]蒙台梭利列举了一个发生在儿童之家的场景,一个3岁的女孩不断地把圆柱体放入对应的容器中再取出,她聚精会神地进行着这个动作,甚至教师将她连同所坐的椅子一起被搬到桌上时,也没有停止,一直摆弄圆柱体到42遍才满意地停下来。这种现象对于成人来说是十分震惊的,成人会固执地认为儿童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专注,但儿童其实是具备专注的潜能的。蒙台梭利还提到:“类似的事情不断出现,而且每当儿童经历这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经过休整的人,充满着活力,仿佛感受到某种极大的欣喜。”[4]普通的重复练习能够满足儿童在特定时期内的心理需求,并锻炼其专注力。同时,儿童在专心工作后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自我的认同。

  (二)“自由选择”教育原则

  “自由选择”是指儿童会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偏好自由选择物品。蒙台梭利坚信“儿童的正常发展依赖于他们所使用的东西,因此这些东西应该是有目的地为他们所设置的”。[5]于是,蒙台梭利精心设计了许多具有自我检验错误功能的“工作材料”,让儿童依托自己的内在需要,自由地选择。[6]她举了下面的例子来说明:有一天,儿童之家的教师迟到了,而且前一天忘记了锁柜子,等她来到教室,发现有些儿童已经自行取走了柜子里的教具进行学习。对于这一现象,蒙台梭利把它作为儿童能识别这些教具并作出自己选择的标志。儿童所作出的自由选择体现出了他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爱好,在儿童获得选择的能力后,给予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利,儿童的兴趣与专注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二、蒙氏教室中的儿童专注力培养

  蒙台梭利相信儿童具有专注的能力,她发现儿童“喜欢工作甚于喜欢游戏”,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动中流露出来。[7]在儿童自发的重复工作中,专注力贯穿始终。蒙氏教室中儿童的专注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创设有秩序的环境、鼓励自主的工作和成为儿童的“导师”三个方面。

  (一)创设有秩序的环境

  蒙台梭利注重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她依据让儿童自由选择和自主发展的原则,来创设儿童之家中有秩序的环境。环境的秩序性体现在有秩序的活动教具和有规则的工作区域两个方面。“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极端敏感的时期”,儿童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能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4]蒙氏教具的秩序性体现在教具本身的特性上。一方面,教具具有多样性,蒙台梭利设计了一整套运用于蒙氏教学法中的教具,分布于日常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区和数学区等,丰富多样的教具满足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专注力也得以萌芽。

  另一方面,教具具有生活性,蒙氏教具大都使用木制或布制的材料,不上色且保持天然的木料颜色或采用单色调,避免繁杂的颜色扰乱儿童的注意力。儿童之家中有规则地分布着感官区、数学区、艺术区等几大区域,各个区域之间由可移动的工作柜分隔,保证每个区域的相对独立。整个教室的环境呈现出一种规则与美感并存的氛围,静谧而有序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其专注力水平。

  (二)鼓励自主地工作

  工作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的活动,是满足儿童内在需要的活动。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喜欢自主的工作甚于喜欢游戏,这种自主体现在儿童自选教具和自由重复两个方面。自选教具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标志着“儿童现在已经充分认识了这些教具,以至他们已经能作出自己的选择。”[4]

  儿童之家的教师鼓励儿童自主选择教具,教师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讲解教具的使用方法,正确而有序地展示教具的操作步骤,把教具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低矮的柜子里,儿童在了解教具的使用方法后,能快速地找到自己心仪的教具并进行工作。蒙台梭利发现,一项练习的各种细节越是教得详细,它就越可能成为无穷尽的重复练习的对象。[4]因此,蒙台梭利十分注重教具细节的讲授与操练,在儿童学会操作流程后,鼓励他们自主地工作。

  (三)成为儿童的“导师”

  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为“导师”,“导师”不是知识的输出者,而应是带领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环境的引导者,不是在幼儿活动时急不可耐地讲解,而是让儿童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体。作为“导师”的蒙氏教室教师,一方面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蒙台梭利强调在与儿童相处时,观察大于探究,在观察的过程中抱着一种虔诚和敬畏的心态,相信儿童才真正拥有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儿童之家的教师在儿童进行自己的工作时,会固定站在教室的某个位置,安静地观察工作中的儿童。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同时会耐心等待,相信儿童的内在潜能,愿意放手让儿童去探索。另一方面,教师还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蒙台梭利谈到,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却不能作壁上观,教师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在儿童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准备着,在儿童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4]

  三、蒙氏教育原则对培养儿童专注力的启示

  蒙氏教育注重对儿童专注力的培养,在“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个教育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有序环境的创设、儿童自主的活动和教师的积极指导来促进儿童专注力的发展。

  (一)专注在秩序中萌芽

  儿童天生就具有秩序感,秩序是儿童的一种内在需求,当儿童内在的秩序感得到满足,专注力也随之产生。在幼儿园活动材料的提供上,要遵循多样性、生活性、循序性的原则。多样性体现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上,同时更提倡教师自制或师生共制教具和玩具。教师要根据儿童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去购置教具材料或自制教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需要。

  活动材料的生活性要求要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要充分利用幼儿园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准备一些更加自然、更加适合儿童使用的材料。循序性要求教师要注意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操作的难度要逐渐增加,并与之前的操作具有关联性,让儿童在操作中感受到挑战和进步,以激发儿童不断操作的兴趣。有规则地创设幼儿园区域环境,要注意与儿童的生理条件和操作习惯相符,比如,把教具放入低矮的柜子中,方便儿童存取;区域分区注意便利性、动静区域分隔,比如,把需要用水的美术区设置在离水源近的地方,方便儿童取水。

  (二)专注在自主中生长

  自由选择教具和自由重复工作是儿童自主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儿童专注力的重要举措。首先,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把选择权交给儿童,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充分认识活动材料、游戏材料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和游戏。其次,教师要给予儿童充分的工作时间,以便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是否要重复练习。儿童对于自己喜爱的某一项工作,会进行不厌其烦的重复,在重复中他们会有所领悟,在获得完全的满足后他们才会停下手中的动作。

  最后,在幼儿园的一日计划安排中,教师要预留一段连续的时间,让儿童在这段时间内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进行的活动。教师要提前向儿童说明活动将持续的时间和可供自由选择的区域,预设提示活动开始和结束的信号。在活动结束信号发出之前几分钟,教师要提前告知儿童,让儿童做好结束工作的准备。当活动结束信号响起时,教师可以先耐心等待几分钟,让儿童把正在进行的工作完成,必要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间隔和隔日操作的条件,保留他们未完成的作品等到下次自由活动时再继续进行。

  (三)专注在指导中发展

  儿童专注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儿童自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时教师的指导就十分重要。教师在指导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儿童才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一方,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不应该越俎代庖地以自己的活动取代儿童的自主工作。同时要明确的是,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不是说教师的指导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基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仔细观察儿童的基础之上,在了解儿童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去判断儿童需不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在儿童确实不能自主完成工作时给予必要的支持。

  教师在儿童进行工作之前,就要先反复操练教具,熟悉教具的结构和程序,以便及时满足儿童的各种求助。教师的指导也要讲究策略性,首先,教师的指导要考虑儿童的适应性,在操作材料和教具时,速度上要比较慢,且尽量克制与操作无关的动作,明确而有序地进行操作,使儿童的秩序感和专注力逐渐内化;其次,教师的指导要更加细化,在这种细化中,儿童能明确知道材料的操作方法,产生对材料操作的兴趣而不断地重复练习,由此提升自己的专注水平;最后,教师的指导语言要简明精炼、客观正确,不要让过多的、无意义的词句扰乱了儿童的专注。

  专注力是儿童学习品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期是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专注品质的培养为儿童的智力提升、行为发展和事业成就奠定基础。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验中发现了“儿童的秘密”——儿童具有专注力的品质。我们则借力于蒙氏教育理念,以现代幼儿教育为根基,以培养当代具有专注品质的儿童为目标,不断挖掘、拓展、转化、重组,尝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培养学前儿童专注力的新路子,让学前儿童的专注力不断萌发、生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卫红.36岁幼儿结构游戏中专注力表现的特点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莫秀锋.儿童的重复行为:正常与异常的辨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4,(4).

  [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高潮,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王海澜.选择权还是决定权——蒙台梭利与尼尔的自由教育思想比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6).

  [7]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儿童教育评职知识:儿童心理学发表周期短的期刊杂志

  《心理学报》每月出刊,发表周期较短,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的学术期刊,征收的儿童心理学方向的论文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潜在冲突情境下7岁儿童的资源获得行为——对中国和加拿大儿童的比较,儿童行为与心理水平的特质推理的发展等,是儿童心理学论文投稿的首选刊物,见刊快,需要投稿的可以联系我们的编辑老师。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