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解读天津解放之初首创的“折实储蓄”

时间:2021年09月22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天津解放之初,人民政府面临物价持续上涨、人民币购买力不高,既要维持人民生活和各项行政开支,又无财政收入的艰难局面。刚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挑起工作重担,大胆开拓创新,于1949年3月1日创办了折实储蓄,即存入时:

  摘要:天津解放之初,人民政府面临物价持续上涨、人民币购买力不高,既要维持人民生活和各项行政开支,又无财政收入的艰难局面。刚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挑起工作重担,大胆开拓创新,于1949年3月1日创办了“折实储蓄”,即“存入时:是以货币折成实物;支取时:是以实物折合货币”。这种全新的储蓄方式,有效地保护了储户利益,受到群众的广泛赞扬和踊跃参与。开办折实储蓄(含后来的保本保值储蓄)虽然只有3年多的时间,但意义和作用重大,为人民政府赢得了民心,为经济建设集聚了资金,为新解放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经验,为其他经济工作贡献了趁手的工具,在新中国金融史上写下重重一笔!

  关键词:天津解放之初;首创;折实储蓄;金融史

解放之初储蓄

  1949年1月17日,即天津解放的第3天,《天津日报》创刊号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以下简称市人行)成立①的消息。市人行成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军管会)的领导下,立即投入了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建立新的国家银行体系;肃清民国金圆券和金银外汇市场,确立人民币本位币地位;管理私营行庄,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努力组织存款,大力开展储蓄,特别是开办了“折实储蓄”,这项创造性的工作,为保障储户利益,集聚建设资金,配合人民政府打开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历史背景

  市军管会在1949年1月末的一份文件中说,“我军入城未久,一切均待整理,既未建立财政收入,又不愿多发货币,刺激物价,影响人们生活,且必须使职工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②,道出了天津解放之初人民政府所面临的艰难局面。

  (一)物价持续上涨

  天津解放之初,市军管会的管制范围为 天津市区及东至塘沽、大沽,南至静海,西至杨柳青,北至杨村的区域,区域之外还在打仗。由于战争的阻隔、国统区的封锁,以及生产流通停滞、投机商人作祟,市内物资匮乏,物价波动很大。《天津日报》刊登的1949年1-4月各月末四种主要商品市场行情见表1。四种主要商品1949年4月末的价格分别为1月末的4.15倍、6.82倍、3.69倍和5.46倍,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群众盼望物价稳定,但平抑物价谈何容易,人心焦虑,持币待购之风蔓延。

  (二)人民币购买力不高

  天津解放之初,人民币才发行1个多月(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发行),市军管会在明令限期收兑金圆券、全力投放人民币的同时,暂准老解放区的冀南银行券和东北银行券按与人民币一定比价(冀南银行券与人民币比价100∶1,东北银行券与人民币比价1000∶1)作为本位币在天津市流通③。

  人民币虽然迅速占领了市场,但实际购买力并不高,市军管会1949年1月16日发布的“金字第二号”布告规定,人民币与金圆券的兑换比价仅为1∶6。当时职工工薪收入极其微薄,经不起币值不稳的折腾,为此,市军管会断然决定,从解放后的第一个月(1949年1月份)起,职工的工薪由货币制改为实物制,即以解放前最后一个月(1948年12月份)金圆券货币工薪额为底薪,按金圆券2.70元折合玉米面1市斤折成玉米面,再以1949年1月26日玉米面每市斤人民币(旧币,下同)6.50元折成人民币工薪额④发给之,但其五分之四发给玉米面。此举使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人民政府则承受了维护人民币信誉和物价上涨损失的重大压力。

  (三)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天津解放之初,除接管的供水供电等少数工厂外,其余工商业大都停产停业,经济尚未恢复,税收制度尚待建立,人民政府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但人民解放战争要支援,旧政府的烂摊子要接管,恢复建设要投入,职工收入要维持,行政费用要花钱,人民政府的支出一项也不能缺少,又不能用印票子来弥补赤字,钱从哪里来,是市军管会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折实储蓄”的提出

  市人行作为国家银行在天津的分支机构,坚持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政府解忧,为人民群众纾困,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坚定地挑起了筹措资金、支持经济、稳定金融的重担。

  (一)创新工作,举办折实储蓄

  1949年3月1日的《天津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市人行增设合作、储蓄、实业、外汇四部,已于即日开始办公。同时,还刊登了一则报道:“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储蓄部,为提倡节约,奖励个人、团体、机关积累财富,特举办实物折现储蓄存款。存款人不仅不受物价波动损失,且可获得一定的实物利息”。随后,市人行于3月4日在《天津日报》正式公布了《储蓄存款暂行章程》,首开了以“折实”为核心的全新储蓄方式,打响了保储户收益、吸收社会游资和短期闲置资金的攻坚战。

  实物折现储蓄存款,简称折实储蓄。按照章程规定,折实储蓄暂时在整存整取、存本付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4个储蓄种类中举办。储户持现金到银行存款,银行记账的并不是货币单位的“元”,而是标准实物单位的“个”。

  一个标准实物单位由恒字通粉(恒字牌面粉)1市斤、玉米面1市斤、二厂⑤五福布1市尺3种实物的单价总和组成,这3种实物的单价以《天津日报》刊登的行情为准,但3种实物的单价总和不是当日价,而是前5日的平均价。储户存款时,将现金按当日公布的标准实物单位牌价(以下简称折实牌价,亦用“元”表示)折算后存入,取款时再以当日公布的折实牌价折成现金取回,若取款时遇物价上涨,取回的现金额水涨船高;若遇物价下落,仍照付原存本金,并付给一定的实物利息。

  此外,章程还规定了折实储蓄的起存点,即整存整取5个标准实物单位起,存本付息20个标准实物单位起,零存整取1个标准实物单位起,整存零取20个标准实物单位起。市人行公布折实储蓄章程后,即在《天津日报》逐日刊登了折实牌价。其起始牌价为1949年3月1日至6日3种实物的平均价。3月12日的折实牌价是92.24元⑥,天津首创的折实储蓄,就是从一个标准实物单位不足百元起步的。

  (二)例证说明,办法实惠有效

  以整存整取储蓄为例:某人于1949年4月2日存入人民币461.20元,定期3个月,利率月息3厘。查市人行在当日《天津日报》公布的折实牌价为92.24元(3月28日至4月1日玉米面平均每市斤14.44元+通粉平均每市斤34.86元+五福布平均每市尺42.94元之和),存入的461.20元折合5个标准实物单位(461.20÷92.24=5),银行记账并开具存单(折):“存入5个标准实物单位”。7月2日到期取款时,遇到物价上涨,当日折实牌价(计算办法同前)为257.99元,5个标准实物单位为1289.95元(5×257.99=1289.95),银 行即支付人民币1289.95元给某人,比存入时多付828.75元(利息另算)。

  也就是说,某人取款时,虽然物价上涨了,但经过折实储蓄的折合,他取回的人民币仍然能买到面粉1市斤、玉米面1市斤、五福布1市尺,避免了物价上涨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损失。折实储蓄就是在货币与实物的往复折算中保护了储户利益,正如天津邮政储金汇业局在广告中所说,“存入时:是以货币折成实物;支取时:是以实物折合货币”“不怕物价波动,本息均以实物计算”。折实储蓄切实保护了储户利益,储户则踊跃参与储蓄活动,双方形成了良性互动,更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资金。

  三、“折实储蓄”的发展历程

  折实储蓄自1949年3月创办以来,受到市军管会的肯定和群众的赞扬,更加激发了市人行做好工作的决心,不惜以贴补资金为代价而强力推广,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含后来调整为保本保值定期储蓄),走过了3年多的历程。

  一是天津刚解放时,职工工薪的五分之四是发给玉米面,用玉米面代替货币发放工薪的办法,普遍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由于没有兼顾到其他商品的物价变化,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符,故而出现一些不便和矛盾。市人行开办折实储蓄后,用3种实物计算标准实物单位,其优点显而易见,一些单位欲加采用。

  例如,1949年7月,天津的私立中小学校向市人行提出了“以标准实物单位为收费标准,由银行帮助各校收储学费”的建议,还提出了“教职员薪给等,亦按此单位计算,整存零取方式,每月取出,照原单位发薪”的设想,市人行积极回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得以办理。此后,越来越多的公私营企业采用这个办法,将工薪的折算,由单一玉米面折实,改为3种实物的标准实物单位折实,并以市人行公布的折实牌价为准,使工薪发放更加合理。

  1951年9月,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天津在国营和公营企业(后在私营企业)开展了调整职工工资工作,并统一使用“分”计算工资。“分”的含量为6种实物(包括七三小米⑩0.48市斤、恒字面粉0.32市斤、五福白布0.20市尺、香油(芝麻油)0.05市斤、门头沟甲号块煤2市斤、粗盐0.02市斤)国营公司零售价的总和,并逐日在《天津日报》上公布,各单位发放工薪时,按当日公布的“分”值计算。工资“分”的设计与折实储蓄的标准实物单位高度一致,只是多出了3种实物而已。

  1953年6月20日,市人行停止公布折实牌价后,在当日的公告中称,鉴于有一些工商企业以折实牌价作为发薪标准,特计算出本日折实牌价与工资分的折合率:“一个折实单位牌价=6310/2463=2.5619工资分”,以供换算参考,由此可见折实储蓄与工薪制度的联系,以及折实牌价与工资分的渊源。二是当年天津的资金计算统计亦使用了标准实物单位。1951年10月1日《天津日报》载文《一年来的天津工商业》,文章提到一年来(1950年10月至1951年9月20日)天津工商企业开业、歇业的资金增减情况,“开业资金共23665059个折实单位,歇业资金4073715个折实单位,实增19591344个折实单位”輥輯訛。

  这表明,折实储蓄的标准实物单位及公布的折实牌价,作为一种便利的工具,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工作相关领域,这是折实储蓄的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3月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发行两期“生产建设实物有奖公债”,以“份”为单位,每份款额为沈阳市高粱米5市斤、天津五福布1市尺、盐5市斤、原煤34市斤的市值总和。

  邮政储蓄论文邮政储蓄银行地市分行信息科技能力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分”为单位,每分值以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广州、重庆6城市的大米(天津是小米)6市斤、面粉1.5市斤、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市斤的批发价格加权平均。东北和全国发行的公债均采用折实的办法,可见其在当年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7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金融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1949年春始于天津”的折实储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事记》《金融大辞典》《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等里面均有专条记载,足见其对新中国金融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本月工厂技术机关等工薪办法[N].天津日报,1949-01-28.

  [2]军事管制委员会规定统一货币流通办法[N].天津日报,1949-01-17.

  [3]银行公布今日牌价[N].天津日报,1949-03-12.

  [4]扶助郊区农民春耕生产津人民银行举办农贷[N].天津日报,1949-03-21.

  [5]天津人民银行的折实储蓄业务[N].天津日报,1949-12-28.

  [6]尚明,陈立,王成铭.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事记[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5.

  作者:李蕴祺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