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探讨

时间:2021年07月29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提要: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文中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的分类标准体系及最新调查统计成果,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大类

  提要: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文中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的分类标准体系及最新调查统计成果,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大类、9类和20亚类,研究分析了甘肃省地质遗迹分布规律;提出了甘肃省地质遗迹区域发展方向,并对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同时对甘肃省地质文化村的建设现状和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建设地质文化村的规划思路,按照“地质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生态为纲领,融合为要点,惠民为宗旨”的五大基本定位,进行“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地质+综合服务”的六种模式布局,实施五步走战略,从而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及甘肃省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质文化村;甘肃省

地质论文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时代,由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1]。甘肃省地域辽阔,境内广泛分布着类型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记载着过去、现在,预示着未来,是野外地质考察、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2-5]。

  文物论文范例:谈群众和业余文物保护员对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前人对甘肃省地质遗迹的类型进行过多种方案的划分,孟易辰等(2004)将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分为8类,32亚类[6];丁书宏等(2008)根据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将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3大类,13亚类[7];曾克峰等(2016)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方案》的分类标准,把甘肃省地质遗迹分为6个大类,20个亚类[4]。上述分类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甘肃省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分类过粗和分类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已不适应甘肃省目前地质遗迹保护整体规划和具体地质公园建设的发展需求。

  文中将根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8]的分类标准和体系,结合本次调查统计成果对甘肃省地质遗迹类型进行重新划分,分析甘肃省地质遗迹区域发展方向,并对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固然是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好方式,但甘肃省绝大部分地质遗迹资源级别较低,不符合申报地质公园的资格[9]。而“地质文化村”的提出,使传统上需要圈闭保护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开放的形成回馈大众并得以保护,从而形成特色地质文化村品牌效应,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

  1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特点

  1.1甘肃省地质遗迹类型

  甘肃省地域辽阔,区内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独特而丰富的地质遗迹,基本涵盖了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尤其以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最为突出[10]。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5)根据甘肃省地质遗迹分布状况和规律,将甘肃地质遗迹分为西秦岭侵蚀构造山地地质遗迹区、陇中黄土高原地质遗迹区、阿尔金山-祁连山侵蚀构造山地地质遗迹区、河西走廊沉降堆积平原地质遗迹区和北山构造剥蚀山地地质遗迹区[11]。

  经本次调查统计,甘肃省境内共有重要地质遗迹点228处,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的分类标准和体系,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大类。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冰川地貌、构造地貌、地震遗迹、地质灾害遗迹9类和20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103处、地貌景观大类110处、地质灾害大类15处,分别占重要地质遗迹点总数的45.2%、48.2%、6.6%。

  1.2甘肃省地质遗迹特征

  1.2.1岩土体地貌类地质遗迹

  (1)岩溶地貌类地质遗迹。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甘肃省岩溶地貌类地质遗迹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甘南、陇南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分布广泛,多形成高山、峡谷和台地[4],包括地表溶峰地貌景观和地下溶洞景观。典型岩溶地貌有贵清山-遮阳山地质公园溶峰地貌、兰州市连城吐鲁沟省级地质公园岩溶地貌、迭部扎尕那省级地质公园岩溶地貌等。最美的溶洞景观首推武都万象洞,洞口标高1100m,高出白龙江江面约120m,全洞至今已探明总长度约5km,共有5个洞室,乳石遍布,高低错落,琳琅多姿,具极高的观赏与科研价值。

  (2)碎屑岩地貌类地质遗迹。碎屑岩地貌主要包括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及砂岩峰林地貌等。甘肃省丹霞地貌发育在白垩纪以来的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地层中。丹霞地貌分布较多,共有112处,在全国位列第二[12]。

  分布范围西起河西肃南祁丰乡,东至合水太白乡。西北为干旱-半干旱区,东南为湿润、半湿润区,包含多样丹霞地貌类型,极具特色。典型丹霞地貌有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冰沟丹霞地貌[13]、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炳灵寺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等。甘肃省的雅丹地貌景观多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目前已开发的有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瓜州布隆吉雅丹地貌。甘肃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规模最大、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以“魔鬼城”著称国内外。

  1.2.2水体地貌类地质遗迹甘肃省的水体地貌类地质遗迹主要有湿地景观、湖泊景观、泉类景观和河流地貌景观四类。湿地-沼泽主要分布于甘南草原、祁连山区及河西走廊平原中部,在陇南山地、陇中岛状山地及大小河谷零星发育,典型代表为碌曲尕海湿地、玛曲乔柯湿地。湖泊景观有群山环绕的文县天池、水草茂盛的尕海、高峡平湖的刘家峡水库等;泉类景观最著名的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以其独特的“沙泉共生”景观闻名于世,温泉有武山温泉、泾川温泉、通渭温泉、清水温泉;主要瀑布有甘肃南谷瀑布;河流景观带在甘肃省首推举世闻名的九曲黄河第一曲-甘南玛曲黄河首曲,其次为河西走廊内陆河之黑河下游的酒泉金塔黑河河谷胡杨林景观。

  1.2.3冰川地貌类地质遗迹

  冰川地貌包括现代冰川地貌景观和古冰川遗迹。甘肃境内在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有冰川2302条,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南沿的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东段[4]。现代冰川以七一冰川和肃北老虎沟冰川(梦柯冰川)最为典型,七一冰川属冰斗-山谷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大陆性冰川,也是亚洲离城市最近的冰川之一,大部地区海拔在3500-5000m之间,最高5566m,总面积2.78km2。梦柯冰川则是祁连山最大山谷冰川,各种冰川地貌均发育较好,其中老虎沟12号冰川是一条山谷冰川,长10.1km,面积21.91km2,海拔4000-5400m,高差约1200m,具备大陆性冰川的典型特征,是中国冰川的代表。古冰川遗迹主要有迭部扎尕那地质公园冰川遗迹,积石山县石海冰川遗迹、天祝马牙雪山峡谷地质公园冰川遗迹。

  1.2.4重要化石产地类地质遗迹笔者根据甘肃省重要化石产地的地理分布及古生物专家分区,将甘肃省重要化石产地分为5个片区:甘肃北山、酒泉盆地、兰州盆地、临夏盆地、陇东盆地(表2)。甘肃省以古生物类遗迹为主的地质公园有: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玉门硅化木省级地质公园、酒泉公婆泉恐龙省级地质公园。

  1.2.5环境地质类地质遗迹甘肃环境地质类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地震遗迹和地质灾害遗迹两类,地震遗迹主要分布在天水-兰州-河西走廊带和武都-天水带,分布数百个地震形成的黄土滑坡,较典型的为兰州皋兰山地震滑坡群;地质灾害遗迹主要有泥石流遗迹、滑坡遗迹和地质工程景观三亚类,泥石流遗迹主要分布在甘南、陇南山地,其中以舟曲三眼峪泥石流遗址、武都北峪河泥石流、武都甘家沟泥石流最具代表性[4]。地质工程景观较为典型的是武都甘家沟和文县关家沟。甘肃省以环境地质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地质公园主要有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文县天池省级地质公园,其主要地质遗迹分别为滑坡堰塞湖(冶海)、地震堰塞湖(天池)[7]。

  1.2.6其他地质遗迹甘肃省除上述岩土体地貌、水体景观、冰川地貌、重要化石产地、环境地质类地质遗迹外,还有地质剖面、重要岩矿石产地地质遗迹景观。甘肃省典型黄土剖面:兰州西津村黄土剖面、靖远曹岘黄土剖面。典型基岩地层剖面有肃南大岔蛇绿岩剖面、西秦岭临潭-岷县三叠纪滑塌混杂堆积剖面、靖远县磁窑大水沟石炭系剖面、兰州市五泉山下更新统砾岩剖面,其中肃南大岔蛇绿岩剖面是中国最早发现并报道蛇绿岩的地方[19]。典型的矿床与采矿遗迹有金昌金川铜镍矿床、白银露天矿等采矿遗迹。

  1.3甘肃省地质遗迹分布规律

  综合研究发现,甘肃省地质遗迹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分区特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受气候影响很大,与气候带分区存在一定相关性;地质遗迹集中发育于几种特殊的地层中,且存在一定构造分区特征。

  (1)地质遗迹存在明显的气候分带特征。岩溶景观集中发育于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南部河谷北亚热湿润区、陇南北部温带湿润区和甘南高寒湿润区这三个气候区;风成景观集中分布在河西一带的暖温带冷温带干旱区和干旱区;黄土地貌景观集中分布在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和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区;冰川地貌集中发育于甘南高寒湿润区和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区。

  (2)地质遗迹分布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遗迹主要分布于白垩系-第四系,并且以临夏盆地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上更新统最为集中。岩溶地貌多形成于石炭纪-三叠纪的中厚层灰岩、大理岩等碳酸盐岩;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在白垩纪-第三纪内陆河湖相沉积的泥岩、砂岩、砂砾岩地层中;雅丹地貌主要发育在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的砂泥质沉积物中;黄土地貌发育地层为第四纪风积黄土层;砂岩峰林地貌发育地层为砂岩或砂砾岩;土石林地貌发育地层为早更新世形成的冲洪积砂砾岩;风积地貌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物堆积的产物;湿地-沼泽多分布于第四系冲洪积平原细土地带;地质灾害遗迹中,泥石流遗迹区松散的第四系堆积层较发育[4]。

  (3)地质遗迹存在一定构造分区特征。地质遗迹的形成是构造运动的结果,是构造通过控制地层展布、地质演化来实现的。如峰林地貌、峡谷地貌、部分水体景观等地质遗迹多分布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最为典型的为陇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峡谷地貌、峰林地貌、天池等景观。温泉的发育主要与断裂及岩浆侵入相关,规律性很强[11]。另外,河流景观也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2甘肃地质遗迹区域发展方向

  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且不可再生,必须严格加以保护,建立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则是保护地质遗迹最有效的途径[20]。但是由于全省绝大部分地质遗迹资源级别较低,不符合申报地质公园的资格。对于这类地质遗迹资源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以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或地质公园进行开发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9]。

  而地质文化村的提出,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地质文化村使传统上需要圈闭保护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开放的形成回馈大众,一方面使地质遗迹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使当地村民充分参与,成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者。同时,可以使地质遗迹资源与当地特色、地方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使高冷的地学知识在普通大众中得以传播,使每个村民都成为地质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地质科普的“解说员”,从而形成特色地质文化村品牌效应,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

  3甘肃地质公园资源禀赋

  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起步较早,国家地质公园数量上保持在全国中上游地位[10]。截止目前建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2个,其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和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已被评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同时,甘肃省的省级地质公园有序开展,共建设22个省级公园。甘肃省地层系列较为完整,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具有多种类型的沉积建造、复杂的沉积型相和丰富的古生物群化石。甘肃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以地貌景观和古生物遗迹为主,而以水体景观类、环境地质灾害类遗迹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则较为缺乏。

  4甘肃地质文化村建设探讨

  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实现地质遗迹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是实现乡村振兴,稳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举措;是传承特色文化,“记得住乡愁”的迫切需要;是建立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21]。

  4.1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现状

  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9月,甘肃启动首批地质文化村规划建设工作,确定东乡县河沿村、渭源县元古堆村为甘肃省首批建设的地质文化村,自此拉开了甘肃省建设地质文化村的序幕。但是类似的由市场资本主导的地质生态文化体验村早已开始建设,最为典型的首推定西市漳县九居谷地质文化村,该村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是一处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区。当地政府引入市场资本,依托独特的地貌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成功,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4.2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前景

  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一是甘肃地质遗迹资源较为丰富,为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二是全省范围内已建成的多处世界、国家、省级地质公园为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三是全省已开展了地质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地质文化村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全省地质遗迹调查与各级地质公园建设储备了一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保护、规划设计以及管理等方面人才和工作团队。

  因此,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前景较好,通过地质文化村建设可进一步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而为落实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促进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3甘肃省地质文化村规划思路如何进行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通过借鉴其他省份成功案例及先进经验,结合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情况,笔者提出了甘肃省建设地质文化村的规划思路,按照五大基本定位,进行六种模式布局,实施五步走战略,从而促进未来甘肃省地质文化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1)首先按照“地质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生态为纲领,融合为要点,惠民为宗旨”的基本定位对地质文化村进行高标准定位,根据甘肃省地质遗迹地域性分异特征,因地制宜,将不同类型的地质遗迹资源与村镇历史融合、与民族特色融合、与村民生活融合、与乡土文化融合,打造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的地质文化村镇。

  (2)根据甘肃省地质文化村的地质遗迹资源禀赋、村建设发展水平,依托特定产业,突出特色,打造专业化功能地质文化村。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以“地质+生态旅游”的模式,发展休闲旅游为主题的村镇,如临泽县七彩镇、漳县九居谷村等;在具有生态农业产业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以“地质+生态农业”的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为主题的村镇,如玉门市花海镇、山丹县乐镇山羊堡村等。

  在具有红色文化及教育、研学等场所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以“地质+自然教育”的模式,发展自然教育为主题的村镇,如会宁县会师镇、玉门市老君庙镇等;在具有森林、温泉、地热等特色资源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以“地质+生态康养”的模式,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村镇,如清水县白沙乡温泉村等;在具有宝玉石、观赏石、地质勘探特色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综合民族乡土文化等其他资源,以“地质+创新创意”的模式,推进地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村(镇),如肃北县马鬃山镇;在具有多种特色地质资源,形成研学、旅游等多元化综 合服务产业及及地质遗迹点的村镇以“地质+综合服务”的模式,形成研学、旅游等多元化综合服务产业的村(镇),如景泰县喜泉镇大水村、康县阳坝镇珍爱茶山村等。

  (3)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的第一步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创意,传递村与地质结合的地质理念,进行合理布局;第二步应进行全省地质文化村的顶层设计,精准定位,配套现代化设备,改善景观环境;第三步应政府主导,享受综合性政策套餐红利支持,进行长效管理;第四步应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参与,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聚集;第五步应扩大宣传,弘扬地方文化,体现特色情怀。

  5结语

  (1)经调查统计,甘肃省境内共有重要地质遗迹点228处,其中基础地质大类103处、地貌景观大类110处、地质灾害大类15处。依据地质地貌成因、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因素把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初步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3大类。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冰川地貌、构造地貌、地震遗迹、地质灾害遗迹9类和20亚类。综合研究发现,甘肃省地质遗迹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分区特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受气候影响很大,与气候带分区存在一定相关性;地质遗迹集中发育于几种特殊的地层中,且存在一定构造分区特征。

  (2)甘肃省地质公园的建设起步较早,国家地质公园数量上保持在全国中上游地位。甘肃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以地貌景观和古生物遗迹为主,而以水体景观类、环境地质灾害类遗迹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则较为缺乏。

  (3)甘肃省地质文化村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文化村建设前景较好。根据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情况,笔者提出了甘肃省建设地质文化村的规划思路,按照“地质为基础,文化为核心,生态为纲领,融合为要点,惠民为宗旨”的五大基本定位,进行“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地质+综合服务”的六种模式布局,实施五步走战略,从而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及甘肃省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颖,曹晓娟,郭湘艳.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21(2):114-117.

  [2]赵汀,赵逊.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J].地球学报,2009,30(3):309-324.

  [3]张永军.甘肃省地质遗迹成因探讨[J].甘肃科技,2010,26(13):46-49.

  [4]曾克峰,吴宏,刘超.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地质公园建设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

  [5]陈安泽.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地球学报,2016,37(5):535-561.

  作者:赵吉昌1,黄万堂2,李省晔1,刘永彪1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