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

时间:2021年03月16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文章研究了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四种类型,即开发地域特藏、古籍特藏、名人大家特藏、某一专题领域特藏等。特藏资源建设不仅体现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性的亮点,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以自身专业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发力点

  〔摘要〕文章研究了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四种类型,即开发地域特藏、古籍特藏、名人大家特藏、某一专题领域特藏等。特藏资源建设不仅体现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性的亮点,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以自身专业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发力点,有为文旅融合提供文献资源支撑和在旅游中实现文化价值观的软性塑造等重要作用。以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大众哲学》特藏文旅融合建设实践为案例介绍红色特藏资源融入红色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意义。图书馆特藏建设的发展方向,应在挖掘特藏文化内涵、强化社会多元协作、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把握文旅跨界的分寸感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图书馆文旅品牌,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文化自觉,实现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文旅融合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大众哲学

图书馆特色

  1引言

  2018年4月8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1],被誉为“诗和远方”的结合,标志着我国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在顶层设计、制度框架方面构建了全新的融合发展机制,文旅融合迎来了新机遇。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总思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形式粗糙和品位低下的旅游项目被逐步淘汰。

  图书馆论文范例:基于情感分析的图书馆读者画像研究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一重要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文旅发展思路逐渐明朗,以高速、高质、高效原则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服务升级迫在眉睫。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也一改往常低调的行事作风,尝试用符合当下民众审美的创意和理念试水文旅发展大潮。案例是国内首档图书馆文化旅游综艺节目《神奇图书馆在哪里》,该节目自2018年10月开播,累计播放量2.7亿次,豆瓣评分7.7分,获得了口碑与流量双丰收。著名作家马伯庸带领观众前往浙江桐庐的先锋云夕等12座风格迥异的图书馆探访,鉴赏图书馆美学并尝试文化旅游生活新方式。

  这种“图书馆+旅游+综艺”文化类综艺节目让“阳春白雪”的图书馆以趣味又温暖的文化旅行方式俘获了大众的注意力。这有助于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良好形象,也充分说明民众对图书馆在文化旅游融合事业中发力的肯定与期待。早在1995年,图书馆界就对图书馆的旅游功能提出了前瞻性设想,王世伟提出图书馆与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结合方式,对图书馆的旅游属性进行了归纳,并在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后又总结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案例,从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等三个维度论述公共图书馆实现文旅融合的命题,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2-3]。

  通过中国知网(CNKI)进行高级检索,题名“文旅”并含“图书馆”,截至2020年8月26日获得90篇相关论文。根据计量可视化分析图可以看出一些发展现状:①公共图书馆较高校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实践较多,王辉以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为案例研究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些措施和经验[4];②目前图书馆文旅融合仍处于初级、浅层结合阶段,王世伟对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提出了思考;③涉及“研学旅行(旅游)”文章如芦晓红研究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图书馆教育功能在新时期的延伸[5];④涉及“民宿”的如陈锋平等研究了桐庐县图书馆+民宿的实践经验[6],黄安妮研究了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等[7]。说明自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之后,文旅融合这一命题开始引起图书馆界的关注和重视,也说明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转型发展的机遇中,将面临自身建设和联合发展的挑战。

  2图书馆特色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融入文旅实践的意义

  2.1图书馆的特色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

  文旅融合视角下,吸引游客的图书馆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建筑设计特色。如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为“2018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居于榜首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立意“滨海之眼”,已成为天津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是近年来最具营销力的网红图书馆;②服务品牌特色。

  如因向拾荒者开放而成为网红的“最温暖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打造的“YUE杭图”品牌和总分馆与主题分馆模式,已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较为成熟和知名的品牌模式,现成为杭州市民文化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③地域特色。如云南省图书馆打造的“普洱茶文化图书馆”联合当地知名茶企“大益”在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④人文特色。如被称为“最美乡村图书馆”的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以胡适、熊庆来、廖承志等文化大家的藏品承载了一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

  值得单独探讨的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藏)资源,是指为了收集、保存和利用某一种形式的文献(如缩微资料、声像资料、线装图书、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某一专题领域的文献(如家谱资料)、某一时代的文献(如民国时期出版物)、某一地域的文献(如地方文献)、有关某一个人的文献(如岳飞研究资料)、珍贵文献(如古籍善本)、易损坏文献、有某种特定价值的文献等而专门建立起来的收藏[8]。特藏资源体现的是各馆文献资源的差异性、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展现图书馆人文特色的窗口,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项“核心竞争力”,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将专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亮点吸引民众的一个着力点。

  2.2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类型

  2.2.1地域特藏文献

  地域文化是某个区域独有的文化资源,包含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等方面,大到省域性的徽派文化、湖湘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小到县域乡域特色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地方社会的知识宝库。系统搜集、保存地方文献,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工作和使命。加强对地域文献的开发和宣传,对增添地方文化旅游魅力,推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如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藏学和民族学特藏资源体系,收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北京版《西藏大藏经》《苯教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和藏学图书,包含西藏文学艺术作品、西藏历史地理、西藏名人传记、西藏民俗等特藏,以这些地方文献为依托,挖掘和展示西藏独特又神秘的人文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和地域特色,普及宣传西藏地方历史文化,加深外地游客对西藏的了解,有利于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和谐西藏的建设做出贡献[9]。

  2.2.2古籍特藏(民国文献)

  古籍资源(民国文献)的修复、保护、开发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一方面需要图书馆有古籍特藏的保存实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古籍开发的专业技能人才去整理、归纳、展示。图书馆古籍的现状,多“幽居”在深深的“闺房”内,示人的机会十分有限,公众缺乏了解古籍资源的渠道。图书馆如何架起古籍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应在“从保护到利用,从利用到推广”的动态服务中,通过文化旅游融合的形式,让古籍焕发新生命,发挥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如开发周边文化创意产品就是一种有趣、有效的方式。博物馆界的先行代表故宫就以系列“爆款”文创产品打破了故宫严肃刻板的印象。

  国家图书馆以馆藏古籍为灵感设计了神策军碑冰箱贴、永乐大典手账本、资治通鉴鼠标垫、甲骨文十二生肖钥匙扣等系列文创产品,通过天猫平台“国家图书馆旗舰店”销售,销量和评价均很高,在商品评价中显示有因喜欢文创产品而萌发去国家图书馆参观打卡的读者。

  这是图书馆古籍特藏以新颖的方式吸引读者,从而实现以文促旅的一种典型。上海图书馆2018年“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展,以古籍文献的“装帧艺术”为切入点,配套出版《缥缃流彩——上海图书馆藏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一书和衍生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以新颖的视角吸引全国的读者、游客前来探宝,了解古籍装潢中的艺术性元素,已成为上海周边旅游文化生活的一个图书馆品牌,也是图书馆古籍特藏资源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实现社会价值的典型案例。

  2.2.3名人大家特藏

  名人效应,是名人自带的光环产生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也可以理解为名人的“品牌效应”。许多图书馆都建有形式各异的名人特藏室,公众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名人的人生轨迹及其历史背景,不仅能够为学者提供研究资料,还可以吸引游客到访参观。

  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收藏了蒋介石日记等大量著名人物的日记、手札、书信等珍贵资源而闻名于世。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翻译家傅雷,以《傅雷家书》被人们熟知。国内收藏傅雷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的傅雷图书馆和旅游景点傅雷故居联合,举办了傅雷读书会、绘画展、亲子沙龙等主题文化项目,这是一个由图书馆进行资源聚合,进而吸引研究傅雷的学者和喜爱傅雷作品的游客到访,是图书馆以名人特藏成功融入文化旅游的典型案例[10]。

  3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融入文旅实践的案例

  3.1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典型模式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财政提供主要资金支持,具有公益属性,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功能。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主流发展模式,是以主题形式建设特藏资源,围绕系列特色服务,走出一条主题类型各异、百花齐放的图书馆建设模式。以主题馆建设发展较为成熟的杭州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为例说明图书馆特藏资源融入文旅实践的典型案例。杭州图书馆的茶文化主题分馆是契合了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杭州是旅游名城,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杭图茶文化分馆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腹地,馆长鲁华芳是杭州茶叶九曲红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分馆收藏了以茶为主题的特色馆藏5万余册,通过将静态特色资源收藏与动态茶艺制作、茶技能培训等系列体验活动有机结合,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非遗)研究传承平台的搭建。游客到此品西湖龙井,读茶历史文化,听杭州故事,赏中华民族之雅韵。杭图以茶文化为魂,融入城市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茶特色的文化旅游之路[13]。

  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分馆,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讲座基地和活动基地,藏有178位作家的百余种手稿、千余部签名作品,已成为文学爱好者在上海旅游打卡的目的地之一;电影资料主题分馆致力于电影电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成功举办的“全国群众影评组织自办刊物展评”等活动深受电影爱好者欢迎。

  上海近代文献分馆策划了以“城市·阅读·行走”为主题的创意阅读活动,活动以“行走杨浦”为载体,以主题文献资源为主脉,以历史建筑为线路,与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渡口书店、鹿鸣书店合作,引领历史文化爱好者共同开启城市探索旅行;嘉定区图书馆深挖馆藏地方文献,将之划分为古镇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等类型,设计了一条集历史名胜、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路线——“嘉定文化旅游线路”,深受读者游客的好评,是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价值,深化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14]。

  4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思路

  4.1体系化丰富特藏建设,挖掘展示文化内涵

  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特藏建设应注重资源结构的合理性与资源体系的多元性,构建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特色资源建设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藏价值的前提,充分发挥特藏价值是图书馆建设特藏资源的根本目的。除了纸质资源,还可丰富相关的非纸质文献,如影音资料、实物、民间私人档案、手抄稿、印章、图片、题词账册、馈赠、翻印资料、历史性的非正规出版物等。

  对特藏内容的提炼和诠释,对特藏背景的概括与解读,对特藏特殊性、稀缺性、系统性以及其价值和意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都是对图书馆服务能力全方位的考验。图书馆特藏资源以资料背后承载的历史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形式和视角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实现图书馆教育功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图书馆红色文化特藏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势,有利于以学术研究支撑红色文化旅游实现内涵式发展,以红色旅游带动建设红色文化阵地。

  4.2多元化社会协作,共促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展文化旅游、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应遵从“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树立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以自身特藏资源为契机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当中,加快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跳出传统旅游思路,实现文化旅游、全域大旅游。加强横向联系,与地方政府、文化旅游局、博物馆、旅行社、酒店等主体建立融合共赢机制,形成合力,实现旅游业态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由“单打独斗”向多方“合作共赢”转变,以中小学生研学、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创新文化旅游形式,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持续挖掘精神内涵和价值,扩大图书馆特藏的影响力,打造图书馆文化旅游品牌。

  5结语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特藏建设已逐步引起业界重视,因为这既是区别其他图书馆的特色招牌,也是打造自身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既是图书馆自身内涵建设的亮点,也是图书馆实现文旅融合转型发展和服务创新的加分项;还可以让更多人加深对图书馆的了解。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在特藏的收集挖掘、深化协同合作、文化旅游服务理念的落实上还需要有更多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体系化的统筹布局以及更先进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EB/OL].[2018-04-08].http://www.gov.cn/xinwen/2018-04/08/content_5280565.htm.

  2.王世伟.论图书馆旅游功能的发挥[J].图书馆杂志,1995(6):33-34.

  3.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2):1-6.

  4.王辉.文旅融合图书馆创新发展探析——以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S1):108-110.

  5.芦晓红.图书馆研学旅行现状和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7):20-28.

  6.陈锋平,朱建云.文旅融合新鉴:桐庐县“公共图书馆+民宿”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20(3):107-112.

  7.黄安妮,陈雅.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J].图书馆,2020(2):35-40,52.

  作者:刘洋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