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观中的本末论

时间:2020年12月10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本末论也可称为重本论,是中国传统国家治理观中一种有特色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本末论的核心是找出何者为本并重本,本之外的则为末。 传统本末论在如何对待末的问题上有两种基本倾向:轻末、抑末。 前者是将本末关系视为主次关系,后者则将之视为对立关

  摘要:本末论也可称为重本论,是中国传统国家治理观中一种有特色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本末论的核心是找出何者为本并重本,本之外的则为末‍‌‍‍‌‍‌‍‍‍‌‍‍‌‍‍‍‌‍‍‌‍‍‍‌‍‍‍‍‌‍‌‍‌‍‌‍‍‌‍‍‍‍‍‍‍‍‍‌‍‍‌‍‍‌‍‌‍‌‍。 传统本末论在如何对待末的问题上有两种基本倾向:轻末、抑末‍‌‍‍‌‍‌‍‍‍‌‍‍‌‍‍‍‌‍‍‌‍‍‍‌‍‍‍‍‌‍‌‍‌‍‌‍‍‌‍‍‍‍‍‍‍‍‍‌‍‍‌‍‍‌‍‌‍‌‍。 前者是将本末关系视为主次关系,后者则将之视为对立关系。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梳理出政治中根本性的要素,主要有君、民、农、德,进而认为治理就是要在别本末的基础上让本成其为本,即务本,具体表现为尊君、重民、重农、贵德。 本末论具有方法论性质,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取决于相关认知结果和政策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和发展趋向。 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本末论也可以运用于当今中国的国家治理事业。

  关键词:传统国家治理; 观本末论;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本末论是关于本末问题的论述或思考,主要是何为本、何为末,本末之间是何关系,如何处理本末关系等。 本末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独特的一个内容,反映了中国人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基本倾向。 本末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 已有的对本末论的研究集中在哲学史、经济思想史等领域。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治理层面的本末论,亦即政治思想视域中的本末论。 [1]国家治理层面中的本末论是本末思想或思维在政治领域的运用,是用本末思想或思维去观察、研究、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思想成果。

  一 别本末而重本:传统时代治国的重要方法论

  本末论的首要要点是区分本末。 本、末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从文字本义看,两者就是相对的。 《说文解字》对“本”解释是“木下曰本”,即指的是植物的根或干; 对“末”的解释是“木上曰末”,即指树的末梢。 本末实际指的是植物的根和梢两个相对的部分。 人们从生活经验知道,树都有本末,而且本末对于树的意义、作用有所不同。 其中,本居于根本、基础、重要的地位,末相对而言则是枝节性的、非基础的、次要的。 所以,本引申出根本、本源等含义,末则引申出枝节、次要等含义。

  同时,本末也由对树木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拓展到对其它关联事物、事物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 本末成为一种一般性、抽象性的观念,人们认为事物都存在着本末之别,而且本末之间的关系也如同树木之中的本末关系。 当这种观念被运用于观察、研究事物,解决问题时,自然首先要确定的是哪些是本,哪些是末,或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即区别本末。 当然由于本、末重要性的差别,别本末是有重点的,重点是找到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末并不局限于两个事物或两个方面之间,也可能是某个事物、要素为本,其它的数量超过一个的事物、要素都是末。 也就是说本末论的核心是找到何为本,而不是何为末,一旦找到本,则其它均为末。

  本末是相对方面构成的一组关系,在肯定本、重视本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末的存在。 承认本末论,则都会同意务本,对于末则没有确定、统一的倾向。 如何对待末实际主要取决于如何定位本末关系,即是将本末关系定位为主次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前者重视本,但并不认为末没有意义,只是将末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上,对末的重视程度较低。 后者则强调了本末之间的差异性、矛盾性,认为末对本存在损害,于是倾向于对末进行抑制。

  轻末本身不否认末的价值,只是认为末远不如本重要,末最多起辅助性的作用。 本自然会被作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末被视为外围工作、次要工作。 在治国上,这决定了资源配置情况,注意力、人力、物力等资源都主要被配置到本上,末得到的资源会相对少很多。 除了影响资源配置外,本末重要性的结构性差别还可能意味着末与本之间应该是一种服从、服务的关系。

  在本占据根本性地位的条件下,末有可能不具有独立意义,只有在围绕本、服从本或服务本的维度上才有意义。 这种思路之下,末不能没有,但又不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只能轻末。 抑末则否认末的正面价值,试图限制、削弱甚至取消末。 亦即为了确保本,必须限制、削弱末,或者说通过限制、削弱末可以巩固本。 这种情形下,本末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或是取向上相反,或是在资源上存在激烈争夺。 如此则只能确保一方,限制、削弱其它方面。

  就国家治理而言,别本末是前提。 但明确本末只是国家治理的开始,之后就是按照本末来治理国家。 按照本末论思维,政治中必然存在一些根本性、关键性的可以称之为本的东西,而治国就是抓住这些本,保证这些本的落实、稳固、提升。 治国就是要务本,务本就是把本的稳固作为治国的核心,把本的加强作为目标,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本上。 所以,本末论也可称为重本论。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从社会政治生活的不同层面和角度着眼,可以找到不同的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四个,即君本、民本、农本和德本。

  二 政治的核心与归宿:君本与尊君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认为政治的根本决定要素是君主,所以必须尊君,让君主切实成为政治的核心、动力‍‌‍‍‌‍‌‍‍‍‌‍‍‌‍‍‍‌‍‍‌‍‍‍‌‍‍‍‍‌‍‌‍‌‍‌‍‍‌‍‍‍‍‍‍‍‍‍‌‍‍‌‍‍‌‍‌‍‌‍。君本指君主为政治的根本,为国家治乱的根本。 其它影响政治、国家治乱的因素相对君主而言则是次要的。 君本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思考政治问题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政治上的基本主张。 韩非子指出:“盖君为国本,臣为枝叶,枝重本轻,焉得不覆。 ”(《韩非子·杨权》)即与臣相比较,君才是国家的根本。 董仲舒也说:“君人者,国之本也。 ”(《春秋繁露·立元神》)唐太宗则说: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 ”[2]借用水的源流关系阐明了君主的重要性。 君本论是人们对君主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判断。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体制总体上是一种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体制。 君主居于这一体制的顶端,拥有最多、最高的权力。 君主是国家、人民、土地的所有者。 君主是国家元首、最高立法者、最高司法官、最高军事指挥官,整个政治体制都是围绕君主设立、运行的。 君主还被认为是道德权威、知识权威。

  在当时,君主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枢纽。 所以,君主是社会政治的根本。 正是由于君主的根本性地位,君主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是国家治乱的根本。 应该说君本这一判断是符合当时社会政治情况的,而且绝大部分人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对君本的事实是接受的、肯定的。 当然,君本观念并不只是对政治现实的描述、认可,更是对君主根本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的论证。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通过君权天授、君主创造人类文明等方式论证了君主应当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论证了君本才是正常的、优良的政治。

  君本指出了君主对社会、国家、政治的根本意义。 那么,如果要让社会安定、国家有序、政治良好,甚至要保持人类存在,都必须确保君主的根本地位。 维护君主就超出了君主自身利益、愿望的范围,成为社会、国家、政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 确保君本成为政治的核心内容。 尊君可以说是君本在政治生活领域的逻辑展开。 尊君包括维护君主地位、权力、权威、利益等。 在制度上构建了以君主为核心的集权主义制度体系,通过分化事权等手段确保各项权力、各地权力最终集中于君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君主集权的具体情况不一,但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巩固君主集权,提高君主集权的程度、范围,改善君主权力行使的效率、规范性。 在思想文化上,由于君本成为共识,尊君就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文王序卦,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 ”[3]在古人看来,尊君是天经地义的事。 思想家、政治家的主要精力用在探讨如何优化君主政治,改善国家治理上。 知识阶层和统治者依托权威身份、国家权力通过对忠孝观念的强力、长期、反复推广,将民众的思想、行动引导到服从君主、为君主服务上来。

  君本对君主根本地位的确定,并不只意味着要维护和尊崇君主,同时,也意味着要实现好的政治、好的治理必须从君主入手,其它因素都是次要因素。 所以,君本在导出对君主的尊崇的同时也势必对君主提出很多、很高的要求。 “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离娄上》)即君主首先要做到仁、义、正。 在君主拥有崇高地位、掌握至高权力的条件下,能否有优良的政治就取决于君主本身是否有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追求善治的意愿了。

  所以,中国传统政治也重视君主的教育、规范,并以之为致治之源。 在制度上,通过预立太子、东宫、保傅、太子监国、封驳等制度对未来和现任君主进行培养、教育、规范。 在思想文化上,塑造了尧舜等圣王形象,并以之要求、规范现实中的君主,推动君主成为圣王、明君,即所谓致君尧舜。 在人们看来,一旦有了手握重权又非常优秀的君主,政通人和、天下太平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无论是对君的尊崇还是对君主的规范都是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是务本求治的主要方面。

  三 国家存续的基础:民本与重民

  传统政治思想认为国家存在、延续、繁荣的基础性要素即根本是民,所以主张民本和重民。民本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或者说是基础。 民本是对民众地位、重要性的承认。 民本的观念同样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 民众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因素之一‍‌‍‍‌‍‌‍‍‍‌‍‍‌‍‍‍‌‍‍‌‍‍‍‌‍‍‍‍‌‍‌‍‌‍‌‍‍‌‍‍‍‍‍‍‍‍‍‌‍‍‌‍‍‌‍‌‍‌‍。 民众数量庞大,在经济上是生产者,满足整个社会包括统治者的物质资料需要,在政治上是被统治者,是管理对象。 如果没有民众,国家就无法存在。 没有民众,统治者也不能成其为统治者。 孟子说:“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统治者的尊荣、享乐都要以民众为根基。 民本论就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承认。 民本观念可以说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观念之一。

  早在《尚书》之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之后历朝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甚至君主都反复强调、论述、阐释民本观念。 民本观念意味着思想家、政治家等认识到了缺乏权力、权利、话语权的民众在经济上、政治上对国家、对统治者的重要性。 他们认识到了要想让国家存在、发展就必须确保民众的基础性地位,使民众正常发挥其作用。

  民众的反抗斗争特别是在改朝换代中的作用,使思想家、政治家对民众的力量、作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更确认了民本。 当然,民本观念只是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单方面地对民众地位、力量的认可,并不是对民众的尊重。 在民本中,民众依然是被动的、沉默的,依然是政治中的客体。 “基于传统政治哲学的思维缺陷,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建构和实际政治操作中,政治的主角始终是君主及其麾下的官贵臣僚集团,社会一般成员被视为‘群氓’,他们只有应役当差、输赋纳捐和尽忠尽孝的义务,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权利。 ”[4]民本的目的也不是对民众的提升,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治者的利益。

  民本确认了民众对于国家、对于君主的重要性。 重民自然成为基本的治国导向。 重民体现了对民众的重视和厚待。 在思想文化上,重民体现为大力论证、阐释、宣传以民为本、民惟邦本等。 不仅是思想家,许多政治家、甚至最高统治者也明确承认、宣扬民本、重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5]在政策上,重民体现为通过多种方式为民众提供保障、优待。 当然,这里的保障、优待是以民众可以进行比较正常的生产、生活为标准的。 这基本是重民的最高标准了。 重民政策考虑民众实际,重视民众需要,并给予一定的满足,但对民众需要的满足是有限度的。 除了重视和优待,重民也体现了对民众的防范和限制,重民中的民有特定的内涵和范围。 只有接受统治,服从管理,能为君主政治做出贡献的民才属于“重”的范围。

  韩非子在《五蠹》中就专门列举批判了一些对君主政治无用或有害的人。 此外,重民与民众自身的意愿无关。 重民本质上是统治者基于自身需要、治国需要的单方面行为,意在塑造符合自己需要的民众。 “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民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 此务农之本也。 ”(《帝范·务农》)重民观念虽然包括了对民众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对民众需要的关注,对民众境遇的改善,但是它本质上不是对民众需要、意愿的回应,也不以民众的满意为标准,更无须对民众负责。 重民的推动主要是基于少数知识精英、政治精英的对自身长远、整体利益的维护,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四 经济政策的核心:农本与重农

  在经济领域,传统政治思想认为农业、农民是根本,所以国家要推行重农政策。农本指以农民、农业为根本。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 农业是当时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人们大多从事农业劳动,国家的稳定、繁荣都建立在农业及农民身上。 农业、农民也是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农民的状况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基础。 [6]同时,农民也是最主要的统治对象,是民众的主要构成部分。

  所以,民本和农本是高度关联的,民本基本就是农本。 民本观念是对当时农民、农业地位的承认。 在确认和重视农业、农民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别的经济部门及其从业者则被认为居于次要地位。 这当然与当时农业、农民与其它经济部门及其从业者的现实关系相对应。

  中国传统社会中,手工业及手工业者、商业及商人确实没有农业、农民重要。 在农业、农民被认为是本的同时,手工业及手工业者、商业及商人就被视为末,倡优皂隶等则被视为冗。 以农为本和以工商为末的观念是相伴随的,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强调的农本中的“农”,主要指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业以及相应的劳动者。

  《墨子·七患》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 民无食,则不可事。 ”强调粮食对民众对国家都非常重要。 这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保证人们温饱尚且困难有关,也与当时重视解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反对享受奢侈有关。 同时,以农为本和以工商为末除与当时经济领域的实际相关外,也与对工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 此外,重农也与方便管理和统治有关。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农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共识。 进入到政治领域后,重农变成国家的导向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重农的思想主张、政策措施非常庞杂。 但基本思路非常简单。 其一是使农民有土地可以耕种,即具备基本的生产资料条件。 当时,影响农民与土地结合的主要有土地兼并、赋税力役沉重且不公平。 “耕不免饥,土非其有也”(《潜书》)。

  因为没有土地,人们虽然辛勤劳作仍不免挨饿。 所以,通常会有抑制兼并、清丈土地、轻徭薄赋、均平赋税的政策主张、措施。 如李觏说:“吾乃今知井地之法,生民之权衡乎! 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食足则蚕者得衣。 ”[7]其二是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 当时影响劳动力投入的主要因素有部分劳动力转到工商业、失地农民流亡、徭役兵役等。

  相应地,保证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主张、措施,有限制工商业、招抚流亡、减少兴作、使民有时、允许交钱代役等。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生产力水平有限,而且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所以稳定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只能从这些方面着手。 古人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增加耕地、劳动力的投入,发展生产,改善国家财政,促进社会繁荣。 在一定时候,一些政策主张确实转变成了实际的政策并得到推行,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由于政治制度等条件的限制,重农的政策往往很难出台,出台后在执行时也常常打折扣、走样变形,甚至演变成对农民的剥夺和对农业生产的干扰。

  五 人的本质:德本与重德

  政治是人对人的管理,所以,必须要认识人、理解人。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认为人的根本要素是德,在政治上则应重德。

  德本指道德是人、政治的根本。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主流派别儒家将道德性视为人的普遍的、本质的属性,认为道德性使人成为人,使人区别并高于动物。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王制》)人要保持自己人的本质,人类社会要保持其人类社会的性质,就必须确保自己的道德性。 道德不仅是人、人类社会的底线,也是奋斗目标。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人应该成为尧舜那样的完人。

  人、人类社会不能仅满足于保持最基本的道德性,而应不断提升、纯洁自己的道德,最终达到道德上的完善,成为完全道德化的人、人类社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所以,道德是人、人类社会的本,当然道德也是政治的根本。 政治领域中的人均应以保持、提升自身道德为主业。 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百姓,中间包括各级官僚、贵族理论上都应保持自身的德性,提升自己的道德。 只是对不同人具体的道德要求有所不同。

  对上层的人道德要求更高,官员贵族的道德应高于一般人,君主更应该成为道德楷模。 而且,对于居于社会上层的官员贵族、君主来说,具备相应的道德是他们合法地拥有地位、权力的前提性条件。 在政治运作中,道德也是根本。 道德教化被认为是政治的主要任务和治国的主要方式。 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君主和官员通过道德示范、表率感动、影响民众,使民众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 “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政治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优化,国家也得到了治理。 所以,道德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 随着儒家思想的官学化和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渗透,德本也成为中国主流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人对于政治上的重德做了大量、细致的论证、阐释,但其基本逻辑并不复杂。 君主、官员乃至民众都应当崇尚道德。 每个人特别是君主、官员都应当努力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 只有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才能担任君主、官员‍‌‍‍‌‍‌‍‍‍‌‍‍‌‍‍‍‌‍‍‌‍‍‍‌‍‍‍‍‌‍‌‍‌‍‌‍‍‌‍‍‍‍‍‍‍‍‍‌‍‍‌‍‍‌‍‌‍‌‍。 在官员的培养、选拔、考核、奖惩上都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8]道德要求也渗透在各项政治法律制度中,如丁忧、“十恶”等。 国家有权力也有义务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 君主、官员应当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把好的道德施加于民众。 如果民众的道德没有提高,则君主、官员的道德使命也没有完成,他们自身的道德也无法达到完满的境界。

  治国有多种方式、手段,但儒家推崇的是道德教化的方式和手段。 孔子给出了最经典的表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以德为主一方面是因为道德教化符合儒家对人性的判断或设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认为道德教化更容易被管理对象所接受,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即成本低、效果好。

  六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君本、民本、农本、德本是中国古人运用本末论思维梳理出来的社会政治社会中的几种根源、根本性要素。 这些本之外的要素就是次要的、甚至是微末的。 于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可以化约为几组本末关系。 通过这些本末关系就可以把握政治。 思想上、理论上明确本末是治理好国家的前提性条件。 满足这一前提才能开展后续的治国活动。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既讲君本、也讲民本、农本、德本。 多种本观念存在并不意味着思维、逻辑的混乱,相反,恰恰是中国古人对政治认识、思考的深入性、细致性的反映。 君本相对于臣、民而言,它强调的是君主的至高权威、在政治中的支配地位和利益的终极归宿。 民本相对于官贵等肉食者而言,它强调民对社会政治的基础性、承载性意义,只有民安于为民,官贵才能成其为官贵。 农本是相对于其它经济部门如商业、手工业及其从业者等,它强调的是农业和农民对于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以及国家财政的重要意义。

  德本相对于其它价值理念或治理方式而言,它强调德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同时,又应该是最好或最主要的治理依据和途径。 所以,这些“本”是可以共存的。 尊君是要求确保君主的尊贵地位,而重民、重农、贵德正是好的君主应该做的,是君主应该被尊的理由之一。 民和农的共同部分较多,重民和重农导向相同,内容交叉。 德是君主获得、维系尊贵地位的凭借之一,也是君主使民安于其地位的方式之一。 所以,尊君、重民、重农、贵德是彼此联系,互相支持的关系。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本末论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末论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梳理出了若干重要关系,并在每种关系中区分本末,找出了更重要的要素,又认为可以通过务本及恰当对待末处理好那些重要关系,进而改良社会政治。 本末论自成一体,综合了思维模式、社会政治分析、意识形态、政策主张等,表明中国古人对社会政治问题形成了系统思考,达到了较为成熟的状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历史上,本末论没有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一些政治家将本末论的政治主张转化为了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维护了社会政治的有序和稳定,所以,本末论也具有实践意义。

  本末论对本末的区分、本末关系的思考既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 本末论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阶层状况,梳理了其中的本末关系,希望找到社会政治运行的规律,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革除社会弊端,改善经济、政治、巩固统治。 人们依据本末论做出的判断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如君主确实是政治的枢纽和权威,农民、农业确实居于基础性地位等,同时,尊崇君主确实有助于政治稳定,重民、重农确实有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

  当然,由于认知手段、认知能力以思维习惯等的局限,本末论形成下的认知结果与社会实际仍有差距,失于简单化、机械化、绝对化,对社会生活及其规律的复杂性认知不足,所以,本末论还称不上是科学认识。 同时,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本末论也具有明显的价值性、意识形态性。 它不仅有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面,也有彰显价值观,按照一定价值理念形塑、改造社会政治的方面。 如对君主推崇不仅是因为君主确实很重要,也与君权天授、君主拯救人类等理念有关。 又如对德的重视不仅与道德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也与对人性所持的理念有关。 总之,本末论是历史上确实存在,有影响、有价值,也有不足和缺陷的一种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本末论存在于古代中国的时空中,但它在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发、启示意义。 今天的中国处于努力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与古代中国有本质上的、巨大的差别。 就本末论而言,君本所对应的君主制及君主、臣等事物已不复存在,民本对应的臣民也已不存在,当代的民指的是人民、公民,当代仍然有农民、农业,但其规模、构成、技术水平以及与其它群体、经济部门的关系已与古代有明显不同,当代也重视道德,但道德的内容和性质和古代中国的情况也不相同。 所以,中国传统本末论对当代的意义不可能是把其中的君本与尊君、民本与重民等观点与主张移用到当代。

  传统本末论对当代中国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某种合理性。 在目标上,传统的本末论追求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活,当代中国同样也追求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活,只是“好”的内涵和评价标准不同。 在思维上,传统本末论体现出的逻辑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梳理出重要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的重要因素,进而从这些重要因素、重要关系入手,改善社会政治,这一逻辑应该是具有一般价值和意义的。

  政工师论文范例:国家治理新趋势民意与法治的融合

  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规模上、复杂程度上、变动性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 但其中必然仍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关系及方面,优先、重点研究和处理这些关系和方面无疑对改善社会政治生活有积极价值。 此外,技术、方法的进步,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知的发展,使当代人更有条件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更有可能揭示其中的规律,从而对本末及本末关系的认识可以有科学而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价值性上,当代运用本末论时当然灌注的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价值内容。 所以,本末论可以和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实践结合,帮助人们认识、处理现代社会的问题,使本末论达到新的高度‍‌‍‍‌‍‌‍‍‍‌‍‍‌‍‍‍‌‍‍‌‍‍‍‌‍‍‍‍‌‍‌‍‌‍‌‍‍‌‍‍‍‍‍‍‍‍‍‌‍‍‌‍‍‌‍‌‍‌‍。

  作者:刘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