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考虑视觉传达理念的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

时间:2021年01月09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摘要:传统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方法,更注重舰船造型的视觉效果,导致舰船的抗冲击性能下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重新研究考虑视觉传达理念下,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构建舰船流线曲面视觉感知强度模型,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与舰船T形结构

《考虑视觉传达理念的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论文发表期刊:《舰船科学技术》;发表周期:2020年22期

《考虑视觉传达理念的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论文作者信息:作者简介: 王卓 (1981 −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的应用。 1,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传统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方法,更注重舰船造型的视觉效果,导致舰船的抗冲击性能下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重新研究考虑视觉传达理念下,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构建舰船流线曲面视觉感知强度模型,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与舰船T形结构、Y形结构的衔接方式,并计算舰船造型与衔接结构之间的适配度,实现对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的整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所提优化方法下,舰船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且抗冲击性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可见此次研究的优化方法更加全面。

  关键词:视觉传达;舰船造型;流线曲面;结构优化

  Abstract: Traditional ship streamline curved surface model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ethod pavs more attention to the visual effect of ship modeling, 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ship's anti-impact performance. Therefore, for this problem.

  under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concept, the ship streamline curved surface modeling structure is re-examined Optimization.

  This method builds the visual perception intensity model of the ship's streamlined surface. optimi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he ship's streamlined surface shape and the ship's T-shaped structure and Y-shaped structure, and calculates the fit between the ship's shape and the connected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ship's streamlined surface modeling structur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 not only has a good visual effect but also maintains a high level of impact resistanc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is study is more comprehensive Key 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 ship modeling; streamline surfa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0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舰船作为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军事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于建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传统舰船造型结构的基础之上,研究考虑视觉传达理念的舰船流线曲面结构优化方法。以该理念为依据,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设计审美与性能同步在线的舰船造型"。

  1 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优化方法1.1 构建舰船流线曲面视觉感知强度模型考虑视觉传达理念,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需要利用视觉传达技术,构建舰船流线曲面视觉感知强度模型。视觉感知场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图1所示的视觉传达理论,假设人眼距离舰船造型的间距为d,人眼到舰船某一流线曲面造型的视线与中位线的夹角为B,根据视觉传达原理可知,视锥细胞的分布方式,同样与感知场相似,均呈圆形,因此可以计算视觉感知场半径,计算公式为:r=d-tanB.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视觉感知场的大致范围,再将视觉感知场划分成5个等级。由于圆心的感知强度最高,因此以视觉中心为圆心,制作4个同心圆表示

  感知场的其他4个等级2,设置凝视角的最大角度为130,将角度以等差数列的形式排布,即分别为10,50,

  90以及130来划分视觉感知场等级。利用公式(1),计算视点在偏心角角度分别为19,5o,go以及139时,视觉感知场的区域范围。同时,若区域数量过多或偏少,需要调整d的取值,重新计算视觉感知场半径。

  视觉传达理念下视觉感知强度模型如图2所示。

  将舰船看做一个矩形物体,设其边长为a,边宽为b;将视觉场基本单元看做一个正方形,其边长设置为c。

  默认基本单元总面积,与舰船造型视觉感知场,第一等级区域面积一致,则可获得视觉感知场的基本参数:c=2,

  с=r v.

  (2)

  将以此划分的单元作为中心,实现对上述模型的建立。通过该模型,设计舰船流线曲面造型,并分析该造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其中视觉效果较差、不满足设计审美的曲面结构,重新设计。

  1.2优化舰船结构衔接方式

  考虑视觉传达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后,还要对舰船结构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优化,在保障舰船造型审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舰船的实际使用性能。首先要优化舰船的E形连接结构,该优化需要面板结构薄bl而强,需要夹芯结构厚而轻,需要粘结剂薄而强优化后的舰船T形结构衔接方式如图3所示。

  而舰船上层建筑,包括舷侧板与主船体外壳板,二者之间衔接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再对舰船这2个部位的Y形连接结构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

  在优化舰船流线曲面造型、舰船结构衔接方式之后,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理念,建立舰船造型与结构适配度评估方程,计算优化后的舰船流线曲面造型与结构衔接之间的适配度:

  = Pi+uP2

  Др +цАр?°

  (3)

  式中:A表示适配系数;p和p2分别表示造型和结构的完整度;u表示分辨系数;Ap1和Ap2表示2个参数的绝对差值1。

  利用上述公式判定舰船造型与结构衔接之间是否匹配,若120.95,则表示优化后的舰船结构与舰船造型适配。

  2仿真实验

  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对比实验。

  将此次研究的舰船流线曲面结构优化方法作为实验组测试对象,将传统流线曲面结构优化方法作为对照组测试对象,比较2种舰船结构优化方法使用后,舰船整体的抗冲击性。

  2.1 测试准备

  搭建仿真测试实验环境,,利用模拟软件模拟一个舰船的三维模型,如图5所示。选择该舰船模型作为2个测试组的优化对象,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重新设计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

  在测试条件准备完毕后,设置实验参数,模拟冲击性数据,如表1所示。

  2.2结果分析

  以3个冲击组为测试条件,在造型结构衔接之处,设置3个优化后的舰船冲击节点,每一节点处预设10轮冲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抗冲击性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

  根据图6的测试结果可知,实验组3次10轮测试中,舰船结构的抗冲击性参数下降缓慢,至第10次时,舰船结构还有一定程度的抗冲击性,说明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之间的衔接性极佳。而对照组在多轮测试中,其抗冲击性参数,分别在第5次、第7次以及第8次瞬间下降,说明舰船流线曲面造型结构之间的衔接性较差,导致选取的架构衔接处,抗冲击性能力偏低。综合测试结果可知,在视觉传达理念下,此次优化令舰船结构具备审美要求的同时,保留了舰船结构抗冲击性的要求。

  3语

  此次提出的优化方法,不在仅仅以视觉效果为主,在美化舰船造型的同时,还注意结构之间的衔接,令舰船的审美与抗冲击性能并存,为航行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工具。但此次研究的优化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科技繁荣发展背景下,舰船材料还会进一步升级,加之造船手段日趋进步,因此还要多关注舰船的发展,令研究技术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杨礼浪,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思路探讨[J].包装工程,2020,41(12):285-288.

  [2]曾骥,袁博,周瑞佳,等,超大型集装箱船绑扎桥数值模拟及构优化[J].船工程,2019,4(1):34-39.[3]苏绍娟,张祥,王天霖,等.多工况应力约束下多用途船货舱结构优化[].船海工程,2020,49(1 52-55460.

  [4]卫少阳,张朝晖,严超群,等塔梁固结体系矮塔斜拉桥墩身结构优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76-177.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