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

时间:2019年08月3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吉林西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证耕地数量及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

  摘要:吉林西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证耕地数量及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吉林西部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幅增加。为同时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城镇化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必要研究其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笔者借助ArcGIS平台,SPSS软件、Fragstats软件,采用逻辑回归、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1995—2015年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表明:1995—2000年、2005—2015年以退耕还草(20.1%和7.4%)、还林(4.25%和9.25%)为主,景观破碎化加剧,交通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5年以开垦草地(20.32%)、林地(7.29%)为耕地以及开发未利用地为主,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交通条件密切相关,1995—2015年间的耕地转建设用地均与城镇化水平和交通条件显著相关。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转型机制;驱动机制;吉林西部

地理学报

  0引言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压力剧增的时期,土地利用在深度与广度上均发生着显著转型[1]。土地利用转型指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一段时期内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相对应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过程[2..4]。吉林西部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包含白城和松原两个地级市,保证耕地数量及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5],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吉林西部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梳理出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于有效平衡耕地与建设用地数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必要。借助ArcGIS平台、SPSS软件、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及数理统计方法,笔者对吉林西部1995—2015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主导因子,从而为政府科学确定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平衡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吉林西部地区总面积46862km2,辖白城和松原两个地级市,内辖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宁江区、长岭县、前郭县、乾安县和扶余县等市县,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势整体上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湖泊泡沼众多,属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东向西的地带性土壤为黑钙土、淡黑钙土和栗钙土。2016年吉林西部人口为471.83×104人,GDP为2351.83×108元。

  1.2数据来源

  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5年吉林西部遥感数据、吉林西部高程DEM数据、吉林省地理信息系统(1∶100万)数据、河流数据、土壤数据源自中国科学院环境中心;平均降水量数据、平均气温数据源自吉林省气象局;吉林西部社会经济数据源自吉林省统计年鉴及实地调查整理获取。

  2土地利用转型分析

  2.1数量变化

  利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5年吉林省西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借助ArcGIS软件的Summary模块,按照时间顺序,分别统计各个年份不同种类土地的总面积。经处理后借助EXCEL软件,执行求和等命令,得出吉林省西部各地类总面积变化情况。为更直观表示地类总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吉林西部土地总面积为分母,各地类变化的面积为分子,求取各地类面积变化率。

  从吉林西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特点看,在20年间,吉林西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面积变化率分别为:4.31%、1.49%、0.73%。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面积变化率分别为:8.14%、4.03%。

  1995—2000年、2005—2015年吉林西部各地类面积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耕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与2000—2005年的变化趋势相反(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明确不同地类相互转化的规律性,借助Arc.gis软件的Intersect模块,按照时间顺序,将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相邻的两期(1995年与2000年;2000年与2005年;2005年与2015年)进行叠加,经处理后借助EXCEL软件,执行数据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得到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更直观表示地类转换的数量关系。

  1995—2000年,耕地、草地和水域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转化为草地(20.1%)和林地(4.25%),虽然有部分草地(13.05%)被开垦成耕地,但主要以退耕还草、还林为主。

  建设用地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耕地(1.90%)、草地(0.17%)和未利用地(0.22%),可以看出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矛盾存在,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整理同样实现了对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补充。2000—2005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增加面积主要来自草地(20.32%)、未利用地(14.14%)和林地(7.29%),可以看出以开垦草地、林地为耕地,整理未利用地为耕地为主。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来源为耕地(2.13%)和未利用地(0.85%),说明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更加突出,同时继续开发整理未利用地来扩张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被开垦成耕地(14.14%),还有一部分转化为草地(10.84%),说明对未利用地的开发整理实现了对耕地的补充。2005—2015年,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耕地流失主要表现为向林地(9.25%)和草地(7.40%)转化,说明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建设用地增加面积主要来自耕地(3.01%)和未利用地(0.87%),可以看出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矛盾严重。

  2.2格局变化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空间格局,即大小、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7..8]。利用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5年吉林西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景观格局尺度分析软件Fragstats[9],分别在景观尺度与类型尺度展开分析。

  选取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MN)、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及蔓延度指数(CONTAG)8个变化显著的指标分析景观尺度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选取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及斑块聚合度指数(AI)6个指标来分析类型尺度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

  2.2.1景观格局

  将得到的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5年的景观格局指数值按时间顺序求出景观格局尺度指数差,获取景观指数的变化值,将其作为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指标。从景观格局尺度的数据分析来看,1995—2000年、2005—2015年呈现出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的形状规则程度、整体性和连通性下降的态势,最大斑块优势度下降,斑块平均面积减少,1995—2000年稍为微弱,2005—2015年尤为剧烈。

  2000—2005年斑块整体破碎化程度减弱,展现出形状规则,连通统一,整体加强的态势。可以看出,1995—2000年、2005—2015年土地利用方式趋于局部化与多元化,土地利用格局分散破碎;2000—2005年更注重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土地利用格局相对完整。

  2.2.2类型格局

  分别得到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5年各地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格局指数。

  3转型驱动机制分析

  3.1驱动因子选取

  土地利用转型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和工程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约束的结果[10..11]。土地利用转型既受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制约,又受经济、技术、社会和政策等条件的影响。笔者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多个指标作为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因子,对吉林西部1995—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驱动机制展开分析。

  3.1.1自然因素

  本研究选取地形条件(高程)、水文条件(距水域距离)、气候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土壤条件(砂土含量)4类自然驱动因子。

  3.1.2社会经济因素

  本研究选用总人口、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作为表征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选用距城镇距离表征区位条件以及距主要公路、铁路距离表征交通条件。

  3.1.3政策因素

  本研究以有无土地政策以及土地政策执行和检查严格程度来表征政策因素影响[12]。

  3.2驱动因子定量化

  交通条件用距主要公路、铁路的距离表征,水文条件用距水域的距离表征,区位条件用距城镇距离表征。通过ArcGIS的EuclideanDistance工具将相关图层文件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每个像元至每个源最短距离的栅格数据。地形条件用高程表征,气候条件由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表征,土壤条件由砂土含量表征。

  借助ArcGIS的FeaturetoRas.ter工具得到相关图层的栅格数据。通过ArcGIS的Intersect工具得出土地利用转型矢量数据,并根据地类转变类型转为栅格数据;借助ArcGIS的Ras.tertoPoint工具将以上栅格数据转为带有地类转变类型属性的点图层;然后,通过ArcGIS的ExtractMultiValuestoPoint工具将相关栅格数据的值提取到点图层。

  最后,将得到的点图层属性表导出。人口、社会经济等外生驱动因子的定量化。首先将统计年鉴中吉林西部1995—2015年总人口、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地方财政支出和第一产业增加值等数据录入Excel;其次,通过ArcGIS的Join功能将其导入。最终实现土地利用转型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的定量化。

  中国1999年开始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2000年开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并随之采取了一系列土地违法治理措施;2004年10月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强化土地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2006年7月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土地违法查处严格程度进一步提高。

  因此,依照土地违法治理政策严格程度的层次递进关系,将1995—2000年取值为1,2000年—2005年取值为2,2005年—2015年取值为3。

  4讨论

  笔者通过探讨获取1995—2015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特点及驱动机制,对吉林西部未来土地利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吉林西部虽然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建设用地扩张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城镇化水平提高[13],但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应保证耕地总量不突破安全阈值[14..15];同时必须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速率,注意内延式的集约节约用地,控制外延式的建设用地量的扩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拉动吉林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

  研究过程中,政策因素量化效果未达到预期,这与研究区域土地政策执行情况等相关,后续研究中将重点考虑政策执行力度与土地利用转型影响的强度与力度,不断优化政策量化指标与方法。同时本研究主要关注于土地利用显性形态的变化,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中应更多关注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并将其与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制定密切联系起来[10],以期加快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从单纯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的综合管理转变,以更好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

  5结论

  (1)1995—2000年、2005年—2015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主要特点为:以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存在矛盾。2000—2005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变主要特点为以开垦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耕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2)驱动1995—2015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的共同驱动因子为交通条件和城镇化水平。1995—2000年、2005—2015年,耕地转草地、耕地转林地多发生在交通条件较差的区域,主要驱动因子为交通条件;2000—2005年,农民通过开垦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来提高收入,土地利用转型多发生在交通便利的区域,主要驱动因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交通条件。

  (3)在吉林西部的土地利用中,耕地与建设用的矛盾比较突出,耕地被建设用地大量占用,同时耕地与草地、林地之间的反复转化活动使得耕地连通性和完整性下降。

  参考文献:

  [1]刘永强,龙花楼.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16,71(4):666.679.LIUYong.qiang,LONGHua.lou.LandusetransitionsandtheirdynamicmechanismintheHuang.Huai.HaiPlain[J].ActaGeographicaSinica,2016,71(4):666.679.

  [2]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CAIYun.long.Astudyonlanduse/coverchange:theneedforanewintegratedapproach[J].GeographicalResearch,2001,20(6):645.652.

  [3]龙花楼.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87.90.

  地理论文投稿期刊:《地理学报》(月刊)1934年创刊,是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欢迎国内外地理学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