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菊科植物病虫害调查

时间:2019年07月02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逐株调查资源圃中98种(或品种)菊科植物的病害和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主要病害为煤污

  摘要:逐株调查资源圃中98种(或品种)菊科植物的病害和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主要病害为煤污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病毒病7种,其中煤污病发病株最多,占调查总数的68.1%。主要虫害为红蜘蛛、白粉虱、蚜虫、菊天牛、黄胸蓟马和蜗牛6种,其中白粉虱和红蜘蛛危害严重,2种病害的受害株占调查总数的81.6%。矶菊等对病虫害有很好的抵抗能力,河南野菊等白粉虱及煤污病发生极其严重,调查结果为筛选抗性育种材料提供依据。

  关键词:菊科;病虫害;调查

湖北林业科技

  病虫害是观赏菊花、切花菊、食(药)用菊花生产中最主要的危害因素。随着环保标准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培育各种抗病虫的菊花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是通过杂交育种和基于转基因技术的分子育种来培育抗病虫新品种[1],而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先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抗病虫的评价和筛选,并对抗病虫机理深入研究后,再通过杂交或分子育种进行培育新的抗性品种[2]。

  因此,筛选评价抗病虫品种资源,对抗性新品种的选育显得尤为重要[3]。通过对资源圃98种(品种)菊科植物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对主要病虫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抗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筛选出一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抗病虫品种,为筛选抗性育种材料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调查地点: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资源圃。调查对象:资源圃内种植的菊科98种(品种)。

  1.2方法

  逐株观察。分别选取不同部位叶片或花序仔细检查,记录受害叶片或全株为害状、叶片成虫附着情况、叶背虫卵密度等。现场记录害虫的虫体虫态和为害状。挖掘已经枯死的植株根部周围土壤检查地下害虫。将有病害状(卷曲、霉变、发黄等)的枝叶剪切带回实验室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将有虫害状(虫卵、虫孔或虫粪)的枝叶剪切带回实验室进行饲养鉴定[4]。2017年10—12月,病虫害调查频率为每7d1次。

  虫害危害程度分为3个等级,被害株率在10%以下,对受害菊株的正常生长基本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标记为“+”;被害株率在10%~30%之间,对受害菊株的正常生长有明显影响的标记为“++”;被害株率在30%以上,严重影响受害菊株正常生长的标记为“+++”[5]。综合病虫危害程度分为0~4级,程度随等级增加而增加,0级为无病虫害,1级为轻度危害,2级为中度危害,3级为重度危害,4级为严重危害[6]。

  2结果与分析

  2.1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

  本次调查资源圃内98种(或品种)的菊科植物共784株单株,发现病虫害13种,其中病害有煤污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病毒病7种,害虫主要有红蜘蛛、白粉虱、蚜虫、菊天牛、黄胸蓟马和蜗牛6种。资源圃内菊科植物的煤污病发病株最多,有64个种(或品种)发病,占调查总数的68.1%。

  7种病害全部为危害叶部的病害。其中煤污病发病株在叶面和稍顶形成霉斑,严重者在整个叶片和稍顶布满黑色霉层。白粉病造成落叶和枯叶[7]。枯萎病发病株的叶片失绿、萎蔫、枯死后脱落,茎秆微肿变褐。褐斑病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叶片病斑散生,叶枯下垂。锈病发病株长势弱,大量落花,部分叶片叶缘上卷、干枯。病毒病发病株表现为花叶或叶片扭曲,植株矮小[8]。

  2.2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

  资源圃内调查发现的菊科植物的虫害中,食叶害虫最多,有4种,占害虫总数的66.7%;白粉虱和红蜘蛛为害严重,有80个种(或品种)受害,占调查总数的81.6%。危害叶片的4种害虫中,红蜘蛛潜伏在叶背,主要通过刺吸危害叶片;白粉虱群居在嫩叶片背面,使叶片萎蔫变黄后脱落;蚜虫主要为害嫩叶,同时也危害嫩茎、花梗、花蕾,且易引起煤污病[7];蜗牛啃食叶片,同时啃食嫩茎和花蕾,并在受害部位留下黑色粪便和分泌物[8-9]。危害茎根的菊天牛,其幼虫蛀食茎根,成虫产卵时咬伤茎梢,使其失水枯萎并引起折断。危害花朵的黄胸蓟马,主要在高温和干旱条件时易发生。

  2.3植物抗病虫害分析

  调查发现矶菊及部分野菊品种对白粉虱和其他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受危害程度较轻。迟黄菊、满天星、桐乡小黄菊、河南野菊、野路菊、四倍体菊花脑、二倍体菊花脑、菊花脑等白粉虱及煤污病极其严重。紫花野菊及其与银背菊的杂交后代受红蜘蛛为害严重,而其他品种上红蜘蛛为害不十分明显。

  白花除虫菊和红花除虫菊均为引进种,据植物志记载其全草提取物可以作为杀虫剂,鲜活植物对昆虫有驱避作用[10],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其对白粉虱已经失去抗性,也可能在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导致白粉虱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除虫菊本身失去了对其抵抗能力。

  3讨论

  植物抗虫性评价和筛选能为培育优良抗虫品种提供基础[11-13],调查中发现矶菊及部分野菊品种对白粉虱和其他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可对这些品种开展抗病虫害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其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的应用。由于迟黄菊、满天星、桐乡小黄菊、河南野菊、野路菊、四倍体菊花脑、二倍体菊花脑、菊花脑等白粉虱及煤污病受危害极其严重,在进行菊科植物抗白粉虱和煤污病研究时,可以作为病虫害抗性研究的负对照。由于田间观察的初步筛选主要基于视觉观察,没有定量,有一定的误差,但是对于定量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威.四个菊花品种再生体系的研究及CDS基因的遗传转化[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王顺利,戴思兰.菊花抗白锈病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指标的建立[C]//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全国观赏园艺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491-494.

  [3]唐致婷.转WRKY基因菊花的抗蚜性育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4]王文平,罗光宏,陈叶.河西走廊甜叶菊田病虫害调查初报[J].中国糖料,2014(4):67-69.

  [5]王志华,董立坤,于静亚,等.武汉地区菊花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3):38-41.

  相关刊物推荐:湖北林业科技始终以服务于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经济建设、林农致富为宗旨,面向林业科研、生产与管理,积极宣传、报道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动态、重大科研成果及科技信息,在林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